水稻根系平面培養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試驗材料培養【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水稻根系平面培養裝置,該裝置包括底座、設于底座上的數塊支架板、設于支架板之間的連動桿和用于控制支架板傾斜角度的支撐桿,底座一邊上設有配合支撐桿連接用于控制支架板傾斜角度的限位槽,底座與支架板之間通過轉軸連接,支架板與連動桿之間通過固定軸連接;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利用本裝置調節合適培養角度,使根系斜面培養,從而達到根系生長在培養基表面,不僅能隨時有效觀測根系的動態生長,而且不影響幼苗的生長,為根系的研究帶來便利。
【專利說明】水稻根系平面培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試驗材料培養設備【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水稻根系平面培養 裝直。
【背景技術】
[0002] 根系是植物與土壤的動態界面,它不僅具有吸收養分和水分的功能,同時根系的 生長和周轉直接影響著陸地生態系統中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雖然,根系在陸地生態 系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根系生長在土壤中,我們很難掌握根系的真實生長 狀況,所以根系研究方法一直限制根系研究發展的瓶頸。因此,根系研究方法的探索始終是 根系研究工作者努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現有研究根系方法是采用將根系連同土壤一起挖掘 出來,再將土壤清洗,取出根系。這種方法很難獲得全量根系,根系的結構和形態也容易破 壞,而且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根系數據的可靠性和真實性較差。
[0003] 目前,在進行無菌培養觀察水稻根系時,一般是將植物種植在培養基上,植物根系 下扎在培養基中;在動態測量根系的長度時,無法利用掃描儀對根系進行掃描分析。即使從 不同角度分析也會對實驗數據產生影響,且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水稻根系平面培養裝 置,根系生長在培養基的表面,培養基透明,根系生長結構和形態真實,便于拍照和根系掃 描,還便于根系生長的動態觀察,該方法成本低,使用靈活方便。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稻根系平面培養裝置,包 括底座、設于底座上的數塊支架板、設于支架板之間的連動桿和用于控制支架板傾斜角度 的支撐桿,所述底座一邊上設有配合支撐桿連接用于控制支架板傾斜角度的限位槽,所述 底座與支架板之間通過轉軸連接,所述支架板與連動桿之間通過固定軸連接。
[0006]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板呈L狀。
[0007] 進一步的,數塊所述支架板之間為等距設置。
[0008]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利用本裝置調節合適 培養角度,使根系斜面培養,從而達到根系生長在培養基表面,不僅能隨時有效觀測根系的 動態生長,而且不影響幼苗的生長,為根系的研究帶來便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 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 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0] 圖1是本實用新型培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1] 圖2是本實用新型裝置進行水稻根系平面培養的結構示意圖;
[0012] 圖中:1底座;2支架板;3連動桿;4支撐桿;5轉軸;6固定軸;7限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 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4] 實施實例1
[0015] 如圖1所不一種水稻根系平面培養裝置,包括底座1、設于底座1上的7塊支架板 2、設于支架板2之間的連動桿3和用于控制支架板2傾斜角度的支撐桿4 ;支架板2之間 設有連動桿3的作用是方便所有支架板2之間傾斜角度的控制,在實際使用時無需每塊支 架板2單獨調整角度,通過支撐桿4和連動桿3的連動作用,實現所有支架板2的傾斜角度 的統一調整;底座1 一邊上設有配合支撐桿4連接用于控制支架板2傾斜角度的限位槽7, 在實際使用時,可通過支撐桿4在限位槽7的位置來控制支架板2的傾斜角度;底座1與支 架板2之間通過轉軸5連接,采用轉軸5連接方便角度的調整,支架板2與連動桿3之間通 過固定軸6連接。
[0016] 其中,支架板2呈L狀,L狀的支架板2可保證支架板2只能沿一邊進行傾斜角度 調整,避免操作失誤出現的培養皿掉落現象。
[0017] 其中,7塊支架板2為等距設置。
[0018]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水稻根系平面培養時,將移栽水稻萌芽種子的培養 皿成一定角度搭靠在支架板2上,然后通過連動桿3和支撐桿4的連動和調節作用來控制 支架板2的角度,實現不同需求的試驗要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滿足水稻 根系研究需求。
[0019]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 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水稻根系平面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設于底座(1)上的數塊支架板 (2)、設于支架板(2)之間的連動桿(3)和用于控制支架板(2)傾斜角度的支撐桿(4),所述 底座(1) 一邊上設有配合支撐桿(4)連接用于控制支架板(2)傾斜角度的限位槽(7),所述 底座(1)與支架板(2)之間通過轉軸(5)連接,所述支架板(2)與連動桿(3)之間通過固 定軸(6)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稻根系平面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2)呈L狀。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水稻根系平面培養裝置,其特征在于,數塊所述支架板(2)之間 為等距設置。
【文檔編號】A01G31/06GK203840890SQ201420227621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5日
【發明者】張義凱, 朱德峰 申請人:中國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