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收割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新型直收式收割機,包括機架、脫粒倉、風機,脫粒倉內設置有脫粒滾筒,其特征是,還包括與脫粒滾筒結合使用的扒穗輪,以及設置于脫粒倉底部的收集倉,所述脫粒滾筒為前小后大的錐形滾筒,脫粒滾筒前段設置柱形的擊禾齒,中段設置壓穗齒;所述扒穗輪為紡車形結構,包括前端的扒穗桿、后端的梳齒,以及由二者形成的位于中部的凹槽,所述扒穗輪旋轉時凹槽穿過壓穗齒。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以及與現有技術的區別在于,體積更小更輕便,易于在丘陵間移動。增加了扒穗輪與脫粒滾筒使用時的脫粒效率提高了收集效率和手機純度,降低了機械的故障概率。可手扶可發動機驅動,具有較高靈活性。
【專利說明】新型收割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新型直收式收割機。
【背景技術】
[0002] 公知的收割機體積較大,結構復雜,能耗較高,主要適用于平原地區,不適合山地 丘陵等小地塊區域適用,傳統的水稻收獲方式一直是采用手工割稻打稻,或者分別使用機 器進行割稻與打稻,耗費較多人力物力。
[0003] 申請人:研發的申請號為201320133974. 8的收割機專利,公開了一種包括可活動 設置于動力轉向裝置前端的分稻脫粒裝置及稻粒收集、稻桿整理裝置,缺點在于,扒穗輪為 圓盤結構,面積寬,導致體積大,重量重;扒穗輪與脫粒滾筒的齒形單一,均為柱形齒,二者 配合時脫粒效率低,脫粒倉兼具收集倉功能,降低了谷粒收集的純度,容易收集較多稻桿碎 屑。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新型收割機。
[0005]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是,包括機架、脫粒倉、風機,脫粒倉內設置有脫粒滾筒,其 特征是,還包括與脫粒滾筒結合使用的扒穗輪,以及設置于脫粒倉底部的收集倉,
[0006] 所述脫粒滾筒為前小后大的錐形滾筒,脫粒滾筒前段設置柱形的擊禾齒,中段設 置7字形的壓穗齒;
[0007] 所述扒穗輪為紡車形結構,包括前端T型的扒穗桿、后端Π型的梳齒,以及由二者 形成的位于中部的L型的凹槽,所述扒穗輪旋轉時凹槽穿過壓穗齒;
[0008] 所述收集倉與風機相連,收集倉內設置有一根將谷粒壓入風機的蝸桿。
[0009] 所述脫粒倉與收集倉之間還設置有篩網。
[0010] 所述機架后端還連接動力裝置。
[0011] 所述機架后端還連接手扶的手柄。
[0012] 脫粒倉前端還設置有錐形的分稻器。
[0013]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以及與現有技術的區別在于,縮短了脫粒倉的間距,體積更小 更輕便,易于在丘陵間移動。增加了扒穗輪與脫粒滾筒的齒形,提高了二者配合使用時的脫 粒效率。將脫粒倉與收集倉分離,提高了收集效率和手機純度,降低了機械的故障概率。可 手扶可發動機驅動,具有較高靈活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 圖1為扒穗輪與脫粒滾筒結構示意圖。
[0015] 圖2為結構之一示意圖。
[0016] 圖3為結構之二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下面結合附圖1至3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包括機架1、脫粒 倉2、風機3,脫粒倉2內設置有脫粒滾筒21,其特征是,還包括與脫粒滾筒21結合使用的扒 穗輪4,以及設置于脫粒倉2底部的收集倉5 ;
[0018] 所述脫粒滾筒21為前小后大的錐形滾筒,脫粒滾筒21前段設置柱形的擊禾齒 211,中段設置7字形的壓穗齒212 ;
[0019] 所述扒穗輪4為紡車形結構,包括前端T型的扒穗桿411、后端Π型的梳齒412, 以及由二者形成的位于中部的L型的凹槽413,所述扒穗輪4旋轉時凹槽413穿過壓穗齒 212 ;
[0020] 所述收集倉5與風機3相連,收集倉5內設置有一根將谷粒壓入風機3的蝸桿51。
[0021] 所述脫粒倉2與收集倉5之間還設置有篩網52。
[0022] 所述機架1后端還連接動力裝置6。動力裝置包括柴油機或汽油機,農用機械通常 優選柴油機作為動力,乘坐式的動力裝置方便操作。
[0023] 所述機架1后端還連接手扶的手柄7,參見附圖3,此實施例可省略拆卸式的乘坐 式動力裝置,改用人工輔助推進及轉向。
[0024] 脫粒倉2前端還設置有錐形的分稻器8。
[0025] 使用時,電機通過鏈條驅動扒穗輪4旋轉,扒穗輪4的扒穗部分是凹槽413,凹槽 413的目的是為了讓7字形的壓穗齒212通過,以提高壓穗齒212的壓穗效果。
[0026] 脫粒滾筒21是具有錐度的圓臺,前端小后端大,其原理是,當扒穗輪4把稻穗扒入 脫粒倉2中時,脫粒滾筒21的前部的擊禾齒211將稻穗中間的大量谷粒擊落,同時,由于機 架1前進的力量和土壤的拉力,稻穗立即被7字形的壓穗齒212壓住,再次把未脫盡的稻穗 谷粒擊落或刮落,此時,在壓穗齒212的后部,通過Π 型的梳齒412,把脫粒后的稻桿送出脫 粒倉2,因此壓穗齒212不但具有把稻穗向下壓住,同時還具有脫粒的作用。篩網52具有防 止稻桿落入收集倉5的作用。完成脫粒的谷粒在收集倉5內通過蝸桿51的旋轉擠壓輸送, 最終輸入風機3,并裝入連接風機3的出口的收集袋中。
[0027]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 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 新型收割機,包括機架(1)、脫粒倉(2)、風機(3),脫粒倉(2)內設置有脫粒滾筒 (21),其特征是,還包括與脫粒滾筒(21)結合使用的扒穗輪(4),以及設置于脫粒倉(2)底 部的收集倉(5); 所述脫粒滾筒(21)為前小后大的錐形滾筒,脫粒滾筒(21)前段設置柱形的擊禾齒 (211),中段設置7字形的壓穗齒(212); 所述扒穗輪(4)為紡車形結構,包括前端T型的扒穗桿(411)、后端Π 型的梳齒(412), 以及由二者形成的位于中部的L型的凹槽(413),所述扒穗輪(4)旋轉時凹槽(413)穿過壓 穗齒(212); 所述收集倉(5 )與風機(3 )相連,收集倉(5 )內設置有一根將谷粒壓入風機(3 )的蝸桿 (51)。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收割機,其特征是,所述脫粒倉(2)與收集倉(5)之間還 設置有篩網(52)。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收割機,其特征是,所述機架(1)后端還連接動力裝置 (6)。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收割機,其特征是,所述機架(1)后端還連接手扶的手柄 (7)。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收割機,其特征是,脫粒倉(2)前端還設置有錐形的分稻 器(8)。
【文檔編號】A01D45/04GK203840804SQ201420248847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5日
【發明者】劉玉良 申請人:劉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