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水母飼養缸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水母飼養缸,包括缸體、隔離架、紗網、集渣槽、排渣斗、排渣孔和排渣閥;所述的缸體下端設有隔離架,距底面7cm,所述的紗網位于隔離架上,并固定于隔離架上,紗網的直徑為3mm,所述的集渣槽設于缸體底部,所述的集渣斗位于集渣槽的中間,所述的集渣斗的下端設有排渣孔,所述的排渣孔上安裝有排渣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極其方便,可以快速排出飼養缸體內殘渣沉積物,提高飼養缸內水質質量,降低換水頻度,減少飼養人的負擔。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水母飼養缸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族養殖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水母飼養缸。
【背景技術】
[0002]水母是一類非常具有觀賞價值的物種,長期以來被世界各地的水族館展出。但因水母對飼養容器的水流要求很高,海洋館都專門定做結構非常復雜的水母缸。水族愛好者在自己家中飼養水母,需要專門的飼養缸。
[0003]目前,公知的家庭水母飼養缸在清理缸體底部殘渣時操作復雜程度高,需要排干缸體內水或采取虹吸管吸取底部殘渣沉積物。水母等海水寵物在生長過程中排泄物和未利用的餌料會積聚在底部,造成水質質量下降。現有的家庭水母飼養缸在飼養寵物水母時,容易造成水質質量下降快,換水頻繁,換水操作勞動強度大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新型水母飼養缸。
[0005]為實現該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種新型水母飼養缸,包括缸體、隔離架、紗網、集渣槽、排渣斗、排渣孔和排渣閥;所述的缸體下端設有隔離架,距底面7cm,所述的紗網位于隔離架上,并固定于隔離架上,紗網的直徑為3mm,所述的集渣槽設于缸體底部,所述的集渣斗位于集渣槽的中間,所述的集渣斗的下端設有排渣孔,所述的排渣孔上安裝有排渣閥。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方案:所述的隔離架為塑料材質網格狀的隔離架,網格間距5cm,排渣閥為UPVC球閥。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方案:所述的缸體底部坡度為2.5%,坡向集渣槽,所述的集渣槽底部坡度3%,坡向集渣斗。
[0008]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快速排出飼養缸體內殘渣沉積物,提高飼養缸內水質質量,降低換水頻度,減少飼養人的負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0010]圖2是1-1的剖面圖;
[0011]圖3是2-2的剖面圖;
[0012]圖4是3-3的剖面圖;
[0013](其中1-缸體;2_隔離架;3-紗網;4_集渣槽;5_集渣斗;6_排洛孔;7_排洛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5]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新型水母飼養缸,包括缸體1、隔離架2、紗網3、集渣槽4、排渣斗5、排渣孔6和排渣閥7 ;所述的缸體I下端設有隔離架2,距底面7cm,所述的紗網3位于隔離架2上,并固定于隔離架2上,紗網3的直徑為3mm,所述的集渣槽4設于缸體I底部,所述的集渣斗5位于集渣槽4的中間,所述的集渣斗5的下端設有排渣孔6,所述的排渣孔6上安裝有排渣閥7,所述的隔離架2為塑料材質網格狀的隔離架2,網格間距5cm,排渣閥7為UPVC球閥,所述的缸體I底部坡度為2.5%,坡向集渣槽4,所述的集渣槽4底部坡度3%,坡向集渣斗5。
[001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當缸體I內水循環流動時,殘渣沉積物進過紗網3和隔離架2,由于水流速度慢,水母不會被吸在底部,殘渣沉積物在水力作用下會被聚集在集渣斗5內,當打開排渣閥7時,可快速排出殘渣沉積物,降低殘渣沉積物在缸體內停留時間,排渣操作簡單。
[001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水母飼養缸,包括缸體、隔離架、紗網、集渣槽、排渣斗、排渣孔和排渣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體下端設有隔離架,距底面7cm,所述的紗網位于隔離架上,并固定于隔離架上,紗網的直徑為3mm,所述的集渣槽設于缸體底部,所述的集渣斗位于集渣槽的中間,所述的集渣斗的下端設有排渣孔,所述的排渣孔上安裝有排渣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水母飼養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離架為塑料材質網格狀的隔離架,網格間距5cm,排渣閥為UPVC球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水母飼養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體底部坡度為.2.5%,坡向集渣槽,所述的集渣槽底部坡度3%,坡向集渣斗。
【文檔編號】A01K63/00GK204047621SQ201420342905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6日
【發明者】于金明, 楊書通, 王磊, 王相翰, 單永 申請人:青島龍宮海洋牧場生態修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