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噴頭噴灌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田間灌溉領域,目的是提供一種適應根類或塊莖類中藥材生產的多噴頭噴灌系統。本多噴頭噴灌系統主要包括雙層套管和支撐雙層套管的支架,所述雙層套管的一端連接有進水管,雙層套管的另一端構成管底;所述雙層套管包括內管和外管,在雙層套管上開有數個內螺孔,在支架上設有與所述內螺孔相匹配的螺桿;所述雙層套管上還設有數個垂直于水平面的自動旋轉噴頭,在每個自動旋轉噴頭上均連接有止水閥。本灌溉系統位于地面之上,易于拆卸及調整噴灌范圍,可在收獲中藥材根部或塊莖時輕松拆卸,適應了現代農業機械化生產的需求。
【專利說明】
—種多噴頭噴灌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灌溉系統,尤其涉及一種位于地面之上、易拆卸、可調節噴灌范圍的多噴頭噴灌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在中藥材的生產過程中,為了有效利用水資源,通常在田間地下淺埋有若干水管,然后在水管上接入噴頭或是滴灌裝置進行灌溉。但是對于丹參、天麻等根部或是塊莖具有藥用價值的中藥材,前述灌溉裝置存在下列缺點:首先,灌溉裝置位于地面之下,當中藥材大規模種植采用機器采挖時,需要拆卸灌溉裝置并移出水管,當采收完畢重新種植時又需再次鋪設灌溉裝置,十分不便,也消耗了較多的人力與時間;其次,灌溉的范圍較為固定,不方便對其調節以適應不同的壟距;最后,對于地形的適應性不好,灌溉不均勻,當田間鋪膜后,易在一些地方產生積水,影響中藥材的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應機械化種植需求、易拆卸、可調節噴灌范圍的多噴頭噴灌系統。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噴頭噴灌系統,包括雙層套管和支撐雙層套管的支架;所述雙層套管的一端連接有進水管,雙層套管的另一端構成管底;所述雙層套管包括內管和外管,在雙層套管上開有數個內螺孔,內螺孔的深度不超過外管的壁厚,且在支架上設有與所述內螺孔相匹配的螺桿;所述雙層套管上還設有數個垂直于水平面的自動旋轉噴頭,在每個自動旋轉噴頭上均連接有止水閥。
[0005]優選的是:所述內螺孔為兩組,分別位于豎直平面內相對的兩側。
[0006]優選的是:所述支架為兩組,包括分別位于雙層套管兩端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0007]優選的是:所述雙層套管向連接有進水管的一端傾斜設置,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5-30。。
[0008]優選的是:所述數個自動旋轉噴頭射程相等,等距排列。
[0009]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1.由于本噴灌系統包括通過螺紋連接的雙層套管和支撐雙層套管的支架,使噴灌系統位于地面之上同時便于拆卸,適應了機械化種植的需求;本灌溉系統還設有數個噴頭及止水閥,可以調節噴灌的范圍以適應不同的田間狀況。
[0011]2.由于雙層套管的內螺孔為兩組,分別位于豎直平面內相對的兩側,令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田間地形調整支架的數量及位置,以達到最穩定的支撐效果。
[0012]3.由于雙層套管向連接有進水管的一端傾斜設置,本噴灌系統工作時,使靠近水管一端的噴頭水壓增大,彌補了水速較快造成的壓強損失,保證了各個噴頭出水壓的一致,使噴灌更為均勻。
[0013]4.由于數個噴頭射程相等,等距排列及使噴頭間相互配合,令噴灌更加均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圖1中雙層套管A-A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及圖2所示的多噴頭噴灌系統,包括雙層套管I和支撐雙層套管I的支架,雙層套管I的左端連接有進水管,另一端構成管底103 ;雙層套管I包括內管101和外管102,外管102的厚度為5mm,在雙層套管I上還開有數個內螺孔3,內螺孔3的深度為3mm,且在支架上設有與內螺孔3相匹配的螺桿。上述設置使本噴灌系統位于地面之上同時便于拆卸,適應了機械化種植的需求。同時,套管的雙層結構設計令通水的內管101和與支架連接的外管102互不影響其功能,提高了本系統的工作穩定性。此外,雙層套管I設有5個垂直于水平面的自動旋轉噴頭4,在每個自動旋轉噴頭4上均連接有止水閥5,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的田間情況開關止水閥5,達到調整噴灌范圍、節約水資源的效果。雙層套管I的內管101及外管102采用具有一定剛性的PVC水管或是金屬水管。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本實施例雙層套管I的內螺孔3分為兩組,分別位于豎直平面內相對的兩側,令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田間地形情況調整支架的數量及位置,以使支架對本罐蓋系統的支撐效果達到最佳。在本實施中,支架為兩組,包括分別位于雙層套管I的兩端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
[0018]由于本灌溉系統設置多個自動旋轉噴頭4,水速會沿進水管一端至管底一端的方向逐漸降低,根據伯努利原理,水流對管壁的壓強逐漸升高,如果水平放置雙層套管1,會使各個自動旋轉噴頭4的壓強不一致,從而造成噴灌的不均勻。因此,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施例的雙層套管I長度為5米,向連接有進水管的左端傾斜設置,水平面間的夾角為15°,使靠近左端的自動旋轉噴頭4水壓增大,彌補了水速較快造成的壓強損失,保證了各個自動旋轉噴頭4出水壓的一致,使噴灌更為均勻。本噴灌系統工作時,工作人員根據實際的水速和雙層套管I的長度確定其傾斜角度,并不限于本實施例所述的角度。
[0019]為了使噴灌更加均勻,本實施例采用等距排列且射程相同的自動旋轉噴頭4,同時也便于工作人員統一采購、更換。
[0020]本實用新型僅就改進的核心進行闡述,至于雙層套管I和支架的材料、大小,內螺孔3的深度及外管201的具體厚度,自動旋轉噴頭4和止水閥5的數量及其具體結構等等則不是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本領域技術人員參考現有技術或者進一步改進均可。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噴頭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噴頭噴灌系統包括雙層套管和支撐雙層套管的支架; 所述雙層套管的一端連接有進水管,雙層套管的另一端構成管底;所述雙層套管包括內管和外管,在雙層套管上開有數個內螺孔,內螺孔的深度不超過外管的壁厚,且在支架上設有與所述內螺孔相匹配的螺桿;所述雙層套管上還設有數個垂直于水平面的自動旋轉噴頭,在每個自動旋轉噴頭上均連接有止水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噴頭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螺孔為兩組,分別位于豎直平面內相對的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噴頭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為兩組,包括分別位于雙層套管兩端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噴頭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層套管向連接有進水管的一端傾斜設置,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5-3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噴頭噴灌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數個自動旋轉噴頭射程相等,等距排列。
【文檔編號】A01G25/02GK203985354SQ201420499537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日
【發明者】余振斌 申請人:三臺縣齊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