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化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熟化器,包括頂部設有進料口和底部設有排料翻板的機殼、設置在機殼內部的加熱器、以及設置在機殼頂部并位于進料口下方的蒸汽噴頭;進一步,還包括具有彈性的螺旋金屬滑道;所述螺旋金屬滑道與加熱器加熱端連接,并螺旋式環繞設置在加熱器的外圍,且其滑道入口正對進料口,其滑道出口朝向機殼底面。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熟化器能夠讓飼料受熱均勻,提高了熟化效率,有效地防止了飼料的粉碎,并降低了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熟化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飼料加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熟化器。
【背景技術】
[0002]熟化器一般用于對制粒機制粒后的飼料進行進一步加工,使飼料熟化,以利于飼養動物對飼料的吸收。請參閱圖1,現有的熟化器一般包括頂部設有進料口 IA的機殼11、環繞設置在機殼11外部的外集熱管12、環繞設置在外集熱管12外部的保溫層13、設置在機殼11內部的加熱器14、以及設置在機殼11頂部的蒸汽噴頭15。現有熟化器通過設置在機殼11內部的加熱器14和環設在機殼外部的外集熱管12,使機殼11內部實現高溫,從而達到使飼料較為完全熟化的目的,但是,現有熟化器存在以下缺陷:
[0003](I)由于現有熟化器的結構,則裝進機殼11內的飼料因為其它飼料的疊壓,無法與殼內的熱量完全接觸,致使飼料受熱不均,影響飼料的熟化程度,降低了熟化效率。
[0004](2)由于現有熟化器的結構,機殼11的容積較大,高度較高,則將飼料顆粒從進料口 IA往裝進機殼11內時,飼料顆粒便直接沖機殼11頂部摔落到機殼11底部,這樣一來,飼料顆粒直接與機殼11底部產生較強的撞擊,嚴重則導致飼料顆粒粉碎,造成浪費,生產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使飼料受熱均勻、提高熟化效率、防止飼料粉碎、降低生產成本的熟化器。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熟化器,包括頂部設有進料口和底部設有排料翻板的機殼、設置在機殼內部的加熱器、以及設置在機殼頂部并位于進料口下方的蒸汽噴頭;進一步,還包括具有彈性的螺旋金屬滑道;所述螺旋金屬滑道與加熱器加熱端連接,并螺旋式環繞設置在加熱器的外圍,且其滑道入口正對進料口,其滑道出口朝向機殼底面。
[0007]通過具有彈性的螺旋金屬滑道螺旋式環繞設置在加熱器外圍,使螺旋金屬滑道受熱均勻,并使得從機殼頂部進料口進入到螺旋金屬滑道中的飼料通過在螺旋金屬滑道中的滑行,實現了均勻受熱;并由于螺旋金屬滑道螺旋式設置,則飼料通過螺旋金屬滑道滑入到機殼的底部,減少了因飼料直接從機殼頂部的進料口摔落到機殼底部而產生的沖擊,故螺旋金屬滑道對飼料具有緩沖作用,避免了飼料的粉碎;而且,由于螺旋金屬滑道具有彈性,則由于彈性作用,飼料不容易在螺旋金屬滑道中停留,會繼續下滑,直到下滑到螺旋金屬滑道出口。因此,本實用新型熟化器能夠讓飼料受熱均勻,提高了熟化效率,有效地防止了飼料的粉碎,并降低了生產成本。
[0008]所述螺旋金屬滑道的坡度大于45°且小于90°。通過此處設置,為飼料在螺旋金屬滑道中的滑行提供一個適合的坡度,更加易于飼料在螺旋金屬滑道中的滑行。
[0009]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多個震動器;所述多個震動器相鄰間隔設置在螺旋金屬滑道的底面。通過震動器,有效地加強了飼料在螺旋金屬滑道中的滾動滑行,并進一步避免了飼料在螺旋金屬滑道中的停留。
[0010]所述加熱器由內套筒、外套筒、以及環繞設置在內套筒和外套筒之間的夾層中的螺旋狀加熱管組成,且內套筒和外套筒之間的夾層上下端封閉。通過此處設置,防止了飼料直接接觸螺旋狀加熱管,避免由于內加熱管的過高溫度使飼料過度受熱或烤焦。
[0011]所述螺旋狀加熱管通過多條貫穿外套筒的金屬棒與所述螺旋金屬滑道連接。此處設置有利于螺旋金屬滑道更直接地吸取螺旋狀加熱管的熱量,使螺旋金屬滑道更容易受熱,進一步提聞了螺旋金屬滑道的受熱效率,同時也進一步提聞了詞料的熟化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0012]所述加熱器吊設在機殼內部的中間位置。此處設置有利于加熱器對通過螺旋金屬滑道后落入在機殼底面上的飼料進行全方位的輻射放熱,也便于螺旋金屬滑道的安裝和受熱均勻。
[0013]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現有技術熟化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熟化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熟化器包括機殼21、加熱器24、蒸汽噴頭25、以及一具有彈性的螺旋金屬滑道26。所述機殼21頂部設有進料口 2A,底部設有排料翻板2B ;所述加熱器24設置在機殼21內部;所述蒸汽噴頭25設置機殼21頂部并位于進料口 2A下方;所述螺旋金屬滑道26與加熱器24加熱端連接,并螺旋式環繞設置在加熱器24的外圍,且其滑道入口正對進料口 2A,其滑道出口朝向機殼21底面。
[0017]通過具有彈性的螺旋金屬滑道26螺旋式環繞設置在加熱器24外圍,使螺旋金屬滑道26受熱均勻,并使得從機殼21頂部進料口 2A進入到螺旋金屬滑道26中的飼料通過在螺旋金屬滑道26中的滑行,實現了均勻受熱;并由于螺旋金屬滑道26螺旋式設置,則飼料通過螺旋金屬滑道26滑入到機殼21的底部,減少了因飼料直接從機殼21頂部的進料口2A摔落到機殼21底部而產生的沖擊,故螺旋金屬滑道26對飼料具有緩沖作用,避免了飼料的粉碎;而且,由于螺旋金屬滑道26具有彈性,則由于彈性作用,飼料不容易在螺旋金屬滑道26中停留,會繼續下滑,直到下滑到螺旋金屬滑道26出口。因此,本實用新型熟化器能夠讓飼料受熱均勻,提高了熟化效率,有效地防止了飼料的粉碎,并降低了生產成本。
[0018]具體地,所述加熱器24由內套筒241、外套筒243、以及環繞設置在內套筒241和外套筒243之間的夾層中的螺旋狀加熱管242組成,且內套筒241和外套筒243之間的夾層上下端封閉。
[0019]進一步,所述機殼21的進料口 2A與螺旋金屬滑道26的入口之間設有一布料器27。
[0020]進一步,為了更加易于飼料在螺旋金屬滑道26中的滑行,所述螺旋金屬滑道26的坡度大于45°且小于90°,作為優選,所述螺旋金屬滑道26的坡度為60°。
[0021]進一步,為了加強飼料在螺旋金屬滑道26中的滾動滑行,并進一步避免了飼料在螺旋金屬滑道26中的停留,作為一種更優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多個震動器28,所述多個震動器28相鄰間隔設置在螺旋金屬滑道26底面。
[0022]進一步,為了進一步提聞螺旋金屬滑道26的受:熱效率,從而進一步提聞詞料的熟化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作為一種更優的技術方案,所述螺旋狀加熱管242通過多條貫穿外套筒243的金屬棒與所述螺旋金屬滑道26連接,且所述金屬棒貫穿外套筒243的一端設置在所述金屬滑道的底面上。
[0023]為了使加熱器24對通過螺旋金屬滑道26后落入在機殼21底面上的飼料進行全方位的輻射放熱,也便于螺旋金屬滑道26的安裝和受熱均勻,作為一種更優的技術方案,所述加熱器24吊設在機殼21內部的中間位置。
[0024]本實用新型熟化器的使用過程如下:
[0025]首先,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熟化器對飼料進行熟化工作時,打開工作電源,由于本實施例所述的熟化器采用的熱源為高溫蒸汽,此時加熱管242與蒸汽噴頭25的蒸汽輸入管道相互連通,蒸汽從機殼21頂部上的蒸汽輸入管道進入,從下部的蒸汽輸出管道排出;蒸汽噴頭25具有相應的溫控器自動控制,溫控器實時采集機殼21內部溫度,并讓熟化器中的加熱器24進行加熱,使機殼21內部得到預熱,同時對螺旋金屬滑道26進行預熱。預熱完畢后,機殼21內部的溫度和螺旋金屬滑道26的溫度已經達到熟化溫度的要求,此時,將飼料從機殼21頂部的進料口 2A投入,飼料便會經布料器27進入到螺旋金屬滑道26中,均勻散布在螺旋金屬滑道26的入口處,并沿著螺旋金屬滑道26滾動滑行,在滾動滑行過程中,飼料吸收螺旋金屬滑道26的熱量,且由于飼料在螺旋金屬滑道26中滾動滑行,則飼料的各個部位都會與螺旋金屬滑道26接觸,在螺旋金屬滑道26中得到均勻的受熱,熟化效率得到了提高。當機殼21內的溫度或濕度偏低時,蒸汽噴頭25自動噴入蒸汽,保持恒溫并加濕補水。當飼料熟化完畢后,打開排料翻板2B,將飼料排出。
[0026]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熟化器能夠讓飼料受熱均勻,提高了熟化效率,有效地防止了飼料的粉碎,并降低了生產成本。
[0027]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形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
【權利要求】
1.一種熟化器,包括頂部設有進料口和底部設有排料翻板的機殼、設置在機殼內部的加熱器、以及設置在機殼頂部并位于進料口下方的蒸汽噴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具有彈性的螺旋金屬滑道;所述螺旋金屬滑道與加熱器加熱端連接,并螺旋式環繞設置在加熱器的外圍,且其滑道入口正對進料口,其滑道出口朝向機殼底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熟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金屬滑道的坡度大于45°且小于9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熟化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多個震動器;所述多個震動器相鄰間隔設置在螺旋金屬滑道的底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熟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器由內套筒、外套筒、以及環繞設置在內套筒和外套筒之間的夾層中的螺旋狀加熱管組成,且內套筒和外套筒之間的夾層上下端封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熟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狀加熱管通過多條貫穿外套筒的金屬棒與所述螺旋金屬滑道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熟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器吊設在機殼內部的中間位置。
【文檔編號】A23N17/00GK204070470SQ201420508745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陳志輝 申請人:江門粵海飼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