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景觀墻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景觀墻,包括由賓格網與混凝土混合制成的空心的長方體,所述長方體內水平設置有隔層,所述隔層將所述長方體分隔成上空間和下空間;所述上空間內由下而上依次設置有防水層、含水層和土壤層,所述土壤層上設置有盆景和側板,所述盆景和側板均嵌設在所述長方體的上表面上;所述下空間內鋪設有磚石材料;所述長方體內還設置有垂直分布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連通上空間和下空間且向下貫穿所述長方體的底面。通過將原來直接混凝土與磚石堆砌改成由賓格網與混凝土制成框架,在框架內放置磚石等物料,其上方堆砌土層用于景觀布置,從而解決混凝土用量大和景觀墻蓄水差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景觀墻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景觀墻。
【背景技術】
[0002]景觀墻是園林景觀設計中為了達到分隔與美化空間、展示文化內容等美學目的所修建的裝飾性墻體。中國傳統園林的墻,按材料和構造可分為版筑墻、亂石墻、磨磚墻、白粉墻等。隨著城市生態的發展,人民開始關注城市綠化,而城市用地稀缺,城市綠化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在城市用地稀缺的條件下,人們開始關注墻體綠化,現有技術中出現的景觀墻墻體采用磚石混凝土混合制成,在墻體上端安裝些封閉的花盆用于種植各種景觀植物。這種景觀墻雖然美觀,但是需要的混凝土的量大,成本高;天氣好時需要定期對花盆內進行澆水,養護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景觀墻,解決現有景觀墻因混凝土大量應用造成的成本高、蓄水差的問題。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景觀墻,包括由賓格網與混凝土混合制成的空心的長方體,所述長方體內水平設置有隔層,所述隔層將所述長方體分隔成上空間和下空間;所述上空間內由下而上依次設置有防水層、含水層和土壤層,所述土壤層上設置有盆景和側板,所述盆景和側板均嵌設在所述長方體的上表面上;所述下空間內鋪設有磚石材料;所述長方體內還設置有垂直分布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連通上空間和下空間且向下貫穿所述長方體的底面。
[0006]優選的,所述盆景、側板和排水管沿著長方體的中軸線對稱分布。
[0007]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將原來直接混凝土與磚石堆砌改成由賓格網與混凝土制成框架,在框架內放置磚石等物料,其上方堆砌土層用于景觀布置,從而解決混凝土用量大和景觀墻蓄水差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景觀墻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數字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0011]1.長方體 2.隔層 3.防水層 4.含水層 5.盆景 6.排水管 7.側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3]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4]實施例.
[0015]如圖1所示,一種景觀墻,包括由賓格網與混凝土混合制成的空心的長方體1,所述長方體I內水平設置有隔層2,所述隔層2將所述長方體I分隔成上空間和下空間;所述上空間內由下而上依次設置有防水層3、含水層4和土壤層,所述土壤層上設置有盆景5和側板7,所述盆景5和側板7均嵌設在所述長方體I的上表面上;所述下空間內鋪設有磚石材料;所述長方體I內還設置有垂直分布的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連通上空間和下空間且向下貫穿所述長方體I的底面。在本實施例中,盆景5、排水管6的數量為兩個,且所述盆景5、側板7和排水管6沿著長方體I的中軸線對稱分布;側板7在長方體I上表面上合圍成一個呈梯形結構的中空的框架,該框架下端與土壤層直接連通;所述盆景5上設置有排水孔,該排水孔與土壤層直接連通。
[0016]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景觀墻,通過將原來直接混凝土與磚石堆砌改成由賓格網與混凝土制成框架,在框架內放置磚石等物料,這些磚石等物料不需要再進行混凝土澆筑,直接放入其內就可以了,從而減少對混凝土的需求。其上方堆砌土壤層用于景觀布置,在土壤層下方設置含水層4和防水層3,其中含水層4用泡沫棉等能夠吸附水分的材料組成,起到了蓄水的作用;防水層3是防止含水層4內的水分向下流水,可以采用防水薄膜。當其中水分過多時,通過排水管6將多余的水分流到長方體I外面。綜上,這樣從而解決混凝土用量大和景觀墻蓄水差的問題。
[0017]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景觀墻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景觀墻,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賓格網與混凝土混合制成的空心的長方體,所述長方體內水平設置有隔層,所述隔層將所述長方體分隔成上空間和下空間;所述上空間內由下而上依次設置有防水層、含水層和土壤層,所述土壤層上設置有盆景和側板,所述盆景和側板均嵌設在所述長方體的上表面上;所述下空間內鋪設有磚石材料;所述長方體內還設置有垂直分布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連通上空間和下空間且向下貫穿所述長方體的底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景觀墻,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景、側板和排水管沿著長方體的中軸線對稱分布。
【文檔編號】A01G9/02GK204081645SQ201420542910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2日
【發明者】劉美蘭 申請人:蘇州基業生態園林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