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于起苗的水稻秧育苗盤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便于起苗的水稻秧育苗盤,涉及育苗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和底盤,所述的外框的兩邊內側下部設置有導槽,所述的底盤的兩邊外側設置有導塊,底盤通過導塊與導槽配合設置在外框內側的底部,底盤通過導塊與導槽配合可從外框的底部抽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便于分秧以及后期的移栽,起苗方便,而且不會出現傷苗。
【專利說明】一種便于起苗的水稻秧育苗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育苗輔助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便于起苗的水稻秧育苗盤。
【背景技術】
[0002]育苗盤是用于植物育苗的重要工具,不論是花卉還是蔬菜,穴盤育苗是現代園藝最根本的一項變革,為快捷和大批量生產提供了保證。穴盤已經成為工廠化種苗生產工藝中的一種重要器具。制造穴盤的材料一般有聚苯泡沫、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等。制造方法有吹塑的,也有注塑的。一般的蔬菜和觀賞類植物育苗穴盤用聚苯乙烯材料制成,現有技術中所有的水稻育苗盤基本都為一個整體的結構,這樣當育苗長大起苗時,由于育苗在育苗盤的凹槽內,需要人工很小心的從凹槽內用工具起苗,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傷苗的現象,不利于起苗,而且現有的水稻秧育苗盤在育苗起苗后,育苗的根全能纏繞在一起,不利于分秧,后期移栽比較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分秧,起苗方便的便于起苗的水稻秧育苗盤。
[0004]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5]一種便于起苗的水稻秧育苗盤,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和底盤,所述的外框的兩邊內側下部設置有導槽,所述的底盤的兩邊外側設置有導塊,底盤通過導塊與導槽配合設置在外框內側的底部,底盤通過導塊與導槽配合可從外框的底部抽出。
[0006]所述的底盤的上方均勻設置有相互交錯的凸筋,凸筋之間形成育苗槽,所述的凸筋交接處的上方設置有透水孔。便于分秧,以及后期的移栽。
[0007]所述的外框的兩端外側設置有矩形槽。方便人工通過矩形槽挪動整個育苗盤。
[0008]在秧苗長大可以起苗的時候,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導塊與導槽配合可以將底盤從外框內抽離出,使得秧苗的三個方向都暴漏在外面,這樣就很方便的進行起苗,而且不會出現傷苗的現象,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便于分秧以及后期的移栽,起苗方便,而且不會出現傷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2]如圖1所示,一種便于起苗的水稻秧育苗盤,包括外框1和底盤2,外框1的兩邊內側下部設置有導槽3,底盤2的兩邊外側設置有導塊4,底盤2通過導塊4與導槽3配合設置在外框1內側的底部,底盤2通過導塊4與導槽3配合可從外框1的底部抽出。底盤2的上方均勻設置有相互交錯的凸筋5,凸筋5之間形成育苗槽6,凸筋5交接處的上方設置有透水孔7。外框1的兩端外側設置有矩形槽8。
[0013]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便于起苗的水稻秧育苗盤,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和底盤,所述的外框的兩邊內側下部設置有導槽,所述的底盤的兩邊外側設置有導塊,底盤通過導塊與導槽配合設置在外框內側的底部,底盤通過導塊與導槽配合可從外框的底部抽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起苗的水稻秧育苗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盤的上方均勻設置有相互交錯的凸筋,凸筋之間形成育苗槽,所述的凸筋交接處的上方設置有透水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便于起苗的水稻秧育苗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的兩端外側設置有矩形槽。
【文檔編號】A01G9/10GK204168825SQ201420542880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9日
【發明者】胡慶林 申請人:郎溪慶林生態特色農業觀光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