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養殖章魚用的人工魚礁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養殖章魚用的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該魚礁由蓋體和底座構成,蓋體為帽狀空心結構,蓋體下方設置有連接孔,底座中部設置有連接軸,連接軸上端圓周上設置有兩條限位筋,底座通過兩條限位筋與蓋體上的連接孔套接限位配合;所述的蓋體上方還設置有掛鉤,掛鉤上方通過繩索連接有若干浮球;所述的底座下方通過繩索連接一個定位錨,定位錨包括錨體,錨體上輻射狀設置若干倒鉤,倒鉤通過銷軸與錨體轉動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模擬天然魚礁,對養殖章魚的人工環境進行優化,利于章魚棲息,魚礁可適當遮蔽光線,利用章魚自身的活動行為調整魚體攝入的光線量,以減小人工環境下的光線對章魚生長的不利影響。
【專利說明】一種養殖草魚用的人工魚礁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養殖章魚用的人工魚礁。
【背景技術】
[0002]人工魚礁建設作為漁業棲息地改造技術為修復漁業生境、增殖漁業資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魚礁技術的研究重點都停留在人工魚礁環境造成機理的科學研究上,而人工魚礁的投放技術和方法作為人工魚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尚沒有較深入的研究。人工魚礁的投放在人工魚礁建設的各個環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安全、精準、高效的進行人工魚礁的投放,不僅能使得人工魚礁發揮其最大的棲息地改造功能,同時也可為人工魚礁的建設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養殖章魚用的人工魚礁的技術方案。
[0004]所述的一種養殖章魚用的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該魚礁由蓋體和底座構成,蓋體為帽狀空心結構,蓋體下方設置有連接孔,底座中部設置有連接軸,連接軸上端圓周上設置有兩條限位筋,底座通過兩條限位筋與蓋體上的連接孔套接限位配合;所述的蓋體上方還設置有掛鉤,掛鉤上方通過繩索連接有若干浮球;所述的底座下方通過繩索連接一個定位錨,定位錨包括錨體,錨體上輻射狀設置若干倒鉤,倒鉤通過銷軸與錨體轉動連接;所述的錨體下方設置有錐形空腔,錐形空腔內設置有偏心塊。
[0005]所述的一種養殖章魚用的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錨體內設有若干容納腔,倒鉤的固定端轉動設置在容納腔內,容納腔的外部設置有限位塊,倒鉤在容納腔內的轉動角度為20-70度。
[0006]所述的一種養殖章魚用的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納腔與倒鉤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
[0007]本實用新型通過模擬天然魚礁,對養殖章魚的人工環境進行優化,利于章魚棲息。本實用新型的魚礁可適當遮蔽光線,利用章魚自身的活動行為調整魚體攝入的光線量,以減小人工環境下的光線對章魚生長的不利影響;章魚可棲息在蓋體和底座組合形成的半敞開空間,蓋體能夠遮擋光線;在使用過程中,通常設置有多個該魚礁,以模擬天然的礁石群。本實用新型在魚礁下方配設定位錨、上方設置浮球,能調控懸浮深度進行人工增殖、穩定性好不易走錨、生態性能優越、能進行多水層增殖、增殖效果好;當錨體下沉過程中,由于復位彈簧作用,倒鉤會以較小的銳角進入海床,利于下沉,當受到反向拉力時,倒鉤橫向張開,由于阻力作用,倒鉤最終被擠壓收縮至容納腔較深的位置,形成較大的受力面,而錨體下方錐形空腔內的偏心塊,會在錨體固定后增加錨體自身的偏心力,利于固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蓋體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ΟΟ?Ο] 圖3為底座的結構不意圖;
[0011]圖4為定位錨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蓋體,2-底座,3-定位錨,4-繩索,5-掛鉤,6-浮球,7-連接孔,8-連接軸,9_限位筋,10-倒鉤,11-鉤環,12-容納腔,13-限位塊,14-銷軸,15-偏心塊,16-復位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4]一種養殖章魚用的人工魚礁,該魚礁由蓋體I和底座2構成,蓋體I為帽狀空心結構,蓋體I下方設置有連接孔7,底座2中部設置有連接軸8,連接軸8上端圓周上設置有兩條限位筋9,底座通過兩條限位筋9與蓋體上的連接孔7套接限位配合,使連接孔位于兩條限位筋之間;蓋體I上方還設置有掛鉤5,掛鉤5上方通過繩索4連接有若干浮球6,該浮球用于與定位錨匹配,使得魚礁能夠浮在水中;底座2下方通過繩索連接一個定位錨3,繩索與定位錨3上方的鉤環11相連,定位錨3包括錨體,錨體內設有若干容納腔12,容納腔12內設置有倒鉤10,倒鉤10通過銷軸14與錨體上的凸塊轉動連接,容納腔12的外部設置有限位塊13,用于限定倒鉤張開的角度,倒鉤10在容納腔12內的轉動角度為20-70度。
[0015]為了使定位錨在下錨時少受阻擋,故在容納腔與倒鉤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16,可以在下錨時保證倒鉤處于較小的角度進入海床。
[0016]在錨體下方設置有錐形空腔,錐形空腔內設置有偏心塊15,偏心塊15會在錨體固定后增加錨體自身的偏心力,利于固定。
[0017]本實用新型通過模擬天然魚礁,對養殖章魚的人工環境進行優化,利于章魚棲息。本實用新型的魚礁可適當遮蔽光線,利用章魚自身的活動行為調整魚體攝入的光線量,以減小人工環境下的光線對章魚生長的不利影響;章魚可棲息在蓋體和底座組合形成的半敞開空間,蓋體能夠遮擋光線;在使用過程中,通常設置有多個該魚礁,以模擬天然的礁石群。本實用新型在魚礁下方配設定位錨、上方設置浮球,能調控懸浮深度進行人工增殖、穩定性好不易走錨、生態性能優越、能進行多水層增殖、增殖效果好;當錨體下沉過程中,由于復位彈簧作用,倒鉤會以較小的銳角進入海床,利于下沉,當受到反向拉力時,倒鉤橫向張開,由于阻力作用,倒鉤最終被擠壓收縮至容納腔較深的位置,形成較大的受力面,而錨體下方錐形空腔內的偏心塊,會在錨體固定后增加錨體自身的偏心力,利于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養殖章魚用的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該魚礁由蓋體和底座構成,蓋體為帽狀空心結構,蓋體下方設置有連接孔,底座中部設置有連接軸,連接軸上端圓周上設置有兩條限位筋,底座通過兩條限位筋與蓋體上的連接孔套接限位配合;所述的蓋體上方還設置有掛鉤,掛鉤上方通過繩索連接有若干浮球;所述的底座下方通過繩索連接一個定位錨,定位錨包括錨體,錨體上輻射狀設置若干倒鉤,倒鉤通過銷軸與錨體轉動連接;所述的錨體下方設置有錐形空腔,錐形空腔內設置有偏心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養殖章魚用的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錨體內設有若干容納腔,倒鉤的固定端轉動設置在容納腔內,容納腔的外部設置有限位塊,倒鉤在容納腔內的轉動角度為20-70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養殖章魚用的人工魚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納腔與倒鉤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4090770SQ201420551448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4日
【發明者】俞君杰, 張賓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