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施肥箱及該施肥箱構成的施肥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施肥機,包括機架(1),其特征在于:設有限位輪(2)、開溝裝置(8)、限深裝置(6)、施肥裝置(5)和覆土裝置(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下肥順暢,施肥效果好等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施肥箱及該施肥箱構成的施肥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施肥箱及該施肥箱構成的施肥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林果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林果種植機械化的需求也日益突顯,但目前林果業生產機械化、尤其是果園施肥機械化水平還很低。在果樹管理上,施肥是關鍵作業環節,對林果的品質、產量以及生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果園開溝施肥通常是人工挖掘填埋,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隨著勞動成本的不斷提高和青壯年勞動力的短缺,對果樹進行機械化開溝、施肥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0003]此外,現有的一些施肥機,在下肥時會存在下肥不暢等現象,下肥不暢導致施肥效果不好,浪費肥料。因此,一種結構簡單,下肥順暢,施肥效果好的施肥機被提出。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下肥順暢,施肥效果好,結構簡單的施肥箱及該施肥箱構成的施肥機。
[0005]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一種施肥箱,包括箱體,其特征在于:箱體內設有排肥鉸龍
(55)、鉸龍蓋(52)和攪拌裝置,所述排肥鉸龍(55)安裝在箱體上,鉸龍蓋(52)設在排肥鉸龍(55)的上方,鉸龍蓋(52)與箱體及排肥鉸龍(55)之間留有間隙,上述攪拌裝置設在鉸龍蓋(52)與箱體之間的間隙上方,所述攪拌裝置包含攪拌軸(53)和攪拌齒(54),攪拌齒(54)設在攪拌軸(53)上并呈徑向方向延伸。
[0006]作為改進,鉸龍蓋(52)呈倒“V”字形。
[0007]作為改進,箱體上部設有蓋板(51),蓋板(51)為設有慮孔(511)的網狀體。
[0008]一種施肥機,包括機架(1),機架(I)上設有開溝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限位輪
(2)、限深裝置¢)、施肥裝置(5)和覆土裝置(7),限位輪(2)設在開溝裝置前方,施肥裝置
(5)包含箱體,箱體內設有排肥鉸龍(55)、鉸龍蓋(52)和攪拌裝置,所述排肥鉸龍(55)安裝在箱體上,鉸龍蓋(52)設在排肥鉸龍(55)的上方,鉸龍蓋(52)與箱體及排肥鉸龍(55)之間留有間隙,上述攪拌裝置設在鉸龍蓋(52)與箱體之間的間隙上方,所述攪拌裝置包含攪拌軸(53)和攪拌齒(54),攪拌齒(54)設在攪拌軸(53)上且呈徑向方向延伸。
[0009]設有傳動裝置,傳動裝置包含齒輪箱(4)和離合裝置(9),所述齒輪箱(4)上設有輸出齒輪,輸出齒輪與排肥鉸龍(55)和攪拌軸(53)之間設有傳動鏈條,且輸出齒輪與排肥鉸龍(55)和攪拌軸(53)之間設有離合裝置(9)。
[0010]實際使用時,可以通過控制離合裝置(9)來控制施肥裝置下肥,需要下肥時,可以實現一邊開溝一邊施肥,不需要施肥,僅需要開溝時,可以僅開溝不施肥。
[0011]上述鉸龍蓋(52)呈倒“V”字形。
[0012]上述箱體上部設有蓋板(51),蓋板(51)為設有慮孔(511)的網狀體。
[0013]上述限深裝置(6)包含:限深輪(65)和限深輪支架(61),限深輪(65)設置于限深輪支架(61)的一端,限深輪支架(61)的另一端與機架(I)交接,并能繞鉸接軸為軸擺動,機架(I)與限深輪支架(61)之間設有升降機構(64),升降機構¢4)設在限深輪支架(61)和機架(I)之間,并調節限深輪(65)的離地高度,該升降機構(64)為一液壓裝置,該液壓裝置兩端分別與限深輪支架¢1)和機架(I)鉸接。
[0014]上述升降機構(64)還可以是如下結構:由一桿狀體和固定銷(63)組成,該桿狀體上設有多個調節孔(62),機架(I)上設有與調節孔¢2)對應的限位孔,固定銷¢3)可穿過調節孔(62)與限位孔。
[0015]上述限深輪(65)表面設有凸棱(66),該凸棱(66)呈板狀且沿徑向方向向圓周外延伸。
[0016]上述凸棱(66)呈交錯分布。
[0017]實際使用時:通過控制升降機構(64)來驅動限深輪支架(61)繞鉸接軸轉動,實現限深輪(65)上下移動。
[0018]上述覆土裝置(7)包含:包含支架A (74)、支架B (76)、支架C (77)、調節裝置(72)、切土機構和仿形機構(75),切土機構由覆土盤(73)和覆土盤軸(71)組成,覆土盤(73)設在覆土盤軸(71)上,且能繞覆土盤軸(71)自由轉動,調節裝置(72)由調節盤(722)和調節桿(723)組成,調節盤(722)上設有限位槽(721),調節盤(722)上一點與調節桿(723)固定連接,調節盤(722)可繞該固定點在限位槽(721)范圍內轉動,調節桿(723)與支架A(74)插接,并能自由轉動,所述覆土盤軸(71)與調節盤(722)固定連接,并能沿覆土盤軸(71)移動,支架A (74)的另一端與支架B (76)鉸接,支架A (74)和支架B (76)之間設有仿形機構(75),支架B (76)設在支架C (77)兩側,支架B (76)可在支架C (77)上左右移動,并通過固定螺栓(78)固定連接。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下肥順暢,施肥效果好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I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2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施肥箱放大結構立體圖。
[0025]圖6是鉸龍蓋結構示意圖。
[0026]圖7是蓋板結構立體圖。
[0027]圖8是覆土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8]圖9是限深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I是機架,2是限位輪,3是牽引架,4是齒輪箱,5是施肥裝置,51是蓋板,511是慮孔,52是鉸龍蓋,53是攪拌軸,54是攪拌齒,55是排肥鉸龍,6是限深裝置,61是限深輪支架,62是調節孔,63是固定銷,64是升降機構,65是限深輪,66是凸棱,7是覆土裝置,71是覆土盤軸,72是調節裝置,721是限位槽,722是調節盤,723是調節桿,73是覆土盤,74是支架A,75是仿形機構,76是支架B,77是支架C,78是固定螺栓,8是開溝裝置,9 是離合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30]實施例1:參照圖1?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一種施肥機,包括機架1,機架I上設有開溝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限位輪2、限深裝置6、施肥裝置5和覆土裝置7,限位輪2設在開溝裝置前方,施肥裝置5包含箱體,箱體內設有排肥鉸龍55、鉸龍蓋52和攪拌裝置,所述排肥鉸龍55安裝在箱體上,鉸龍蓋52設在排肥鉸龍55的上方,鉸龍蓋52與箱體及排肥鉸龍55之間留有間隙,上述攪拌裝置設在鉸龍蓋52與箱體之間的間隙上方,所述攪拌裝置包含攪拌軸53和攪拌齒54,攪拌齒54設在攪拌軸53上并呈徑向方向延伸。
[0031]設有傳動裝置,傳動裝置包含齒輪箱4和離合裝置9,所述齒輪箱4上設有輸出齒輪,輸出齒輪與排肥鉸龍55和攪拌軸53之間設有傳動鏈條,且輸出齒輪與排肥鉸龍55和攪拌軸53之間設有離合裝置9。
[0032]上述施肥機設有與拖拉機配合的齒輪箱4,齒輪箱4上設有輸出齒輪,輸出齒輪通過鏈條與排肥鉸龍55和攪拌軸53上的傳動齒輪連接驅動排肥鉸龍55和攪拌軸53。
[0033]實施例2:參照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鉸龍蓋52呈倒“V”字形。
[0034]實施例3:參照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箱體上部設有蓋板51,蓋板51為設有慮孔511的網狀體。
[0035]實施例4:參照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覆土裝置7包含:包含支架A74、支架B76、支架C77、調節裝置72、切土機構和仿形機構75,切土機構由覆土盤73和覆土盤軸71組成,覆土盤73設在覆土盤軸71上,且能繞覆土盤軸71自由轉動,調節裝置72由調節盤722和調節桿723組成,調節盤722上設有限位槽721,調節盤722上一點與調節桿723固定連接,調節盤722可繞該固定點在限位槽721范圍內轉動,調節桿723與支架A74插接,并能自由轉動,所述覆土盤軸71與調節盤722固定連接,并能沿覆土盤軸71移動,支架A74的另一端與支架B76鉸接,支架A74和支架B76之間設有仿形機構75,支架B76設在支架C77兩側,支架B76可在支架C77上左右移動,并通過固定螺栓78固定連接。
[0036]實施例5:參照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上述限深裝置6包含:限深輪65和限深輪支架61,限深輪65設置于限深輪支架61的一端,限深輪支架61的另一端與機架I交接,并能繞鉸接軸為軸擺動,機架I與限深輪支架61之間設有升降機構64,升降機構64設在限深輪支架61和機架I之間,并調節限深輪65的離地高度,該升降機構64為一液壓裝置,該液壓裝置兩端分別與限深輪支架61和機架I鉸接。
[0037]上述升降機構64還可以是如下結構:由一桿狀體和固定銷63組成,該桿狀體上設有多個調節孔62,機架I上設有與調節孔62對應的限位孔,固定銷63可穿過調節孔62與限位孔。
[0038]上述限深輪65表面設有凸棱66,該凸棱66呈板狀且沿徑向方向向圓周外延伸。
[0039]上述凸棱66呈交錯分布。
[0040]實際使用時:通過控制升降機構64來驅動限深輪支架61繞鉸接軸轉動,實現限深輪65上下移動。
[0041]實施例6:參照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一種施肥箱,包括箱體,箱體內設有排肥鉸龍55、鉸龍蓋52和攪拌裝置,所述排肥鉸龍55安裝在箱體上,鉸龍蓋52設在排肥鉸龍55的上方,鉸龍蓋52與箱體及排肥鉸龍55之間留有間隙,上述攪拌裝置設在鉸龍蓋52與箱體之間的間隙上方,所述攪拌裝置包含攪拌軸53和攪拌齒54,攪拌齒54設在攪拌軸53上且呈徑向方向延伸。
[0042]實施例7:參照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6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鉸龍蓋52呈倒“V”字形。
[0043]實施例8:參照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8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6相比,本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箱體上部設有蓋板51,蓋板51為設有慮孔511的網狀體。
【權利要求】
1.一種施肥箱,包括箱體,其特征在于:箱體內設有排肥鉸龍(55)、鉸龍蓋(52)和攪拌裝置,所述排肥鉸龍(55)安裝在箱體上,鉸龍蓋(52)設在排肥鉸龍(55)的上方,鉸龍蓋(52)與箱體及排肥鉸龍(55)之間留有間隙,上述攪拌裝置設在鉸龍蓋(52)與箱體之間的間隙上方,所述攪拌裝置包含攪拌軸(53)和攪拌齒(54),攪拌齒(54)設在攪拌軸(53)上并呈徑向方向延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箱,其特征在于:鉸龍蓋(52)呈倒“V”字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肥箱,其特征在于:箱體上部設有蓋板(51),蓋板(51)為設有慮孔(511)的網狀體。
4.一種施肥機,包括機架(I),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施肥裝置(5),所述施肥裝置(5)的結構如下:包含箱體,箱體內設有排肥鉸龍(55)、鉸龍蓋(52)和攪拌裝置,所述排肥鉸龍(55)安裝在箱體上,鉸龍蓋(52)設在排肥鉸龍(55)的上方,鉸龍蓋(52)與箱體及排肥鉸龍(55)之間留有間隙,上述攪拌裝置設在鉸龍蓋(52)與箱體之間的間隙上方,所述攪拌裝置包含攪拌軸(53)和攪拌齒(54),攪拌齒(54)設在攪拌軸(53)上且呈徑向方向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施肥機,其特征在于:鉸龍蓋(52)呈倒“V”字形。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施肥機,其特征在于:箱體上部設有蓋板(51),蓋板(51)為設有慮孔(511)的網狀體。
7.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施肥機,其特征在于:設有傳動裝置,傳動裝置包含齒輪箱(4)和離合裝置(9),所述齒輪箱(4)上設有輸出齒輪,輸出齒輪與排肥鉸龍(55)和攪拌軸(53)之間設有傳動鏈條,且輸出齒輪與排肥鉸龍(55)和攪拌軸(53)之間設有離合裝置(9)0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施肥機,其特征在于:設有傳動裝置,傳動裝置包含齒輪箱(4)和離合裝置(9),所述齒輪箱(4)上設有輸出齒輪,輸出齒輪與排肥鉸龍(55)和攪拌軸(53)之間設有傳動鏈條,且輸出齒輪與排肥鉸龍(55)和攪拌軸(53)之間設有離合裝置(9)0
9.根據權利要求4、5或8所述的施肥機,其特征在于:設有覆土裝置(7),所述覆土裝置(7)包含:包含支架A(74)、支架B (76)、支架C(77)、調節裝置(72)、切土機構和仿形機構(75),切土機構由覆土盤(73)和覆土盤軸(71)組成,覆土盤(73)設在覆土盤軸(71)上,且能繞覆土盤軸(71)自由轉動,調節裝置(72)由調節盤(722)和調節桿(723)組成,調節盤(722)上設有限位槽(721),調節盤(722)上一點與調節桿(723)固定連接,調節盤(722)可繞該固定點在限位槽(721)范圍內轉動,調節桿(723)與支架A (74)插接,并能自由轉動,所述覆土盤軸(71)與調節盤(722)固定連接,并能沿覆土盤軸(71)移動,支架A(74)的另一端與支架B (76)鉸接,支架A (74)和支架B (76)之間設有仿形機構(75),支架B (76)設在支架C (77)兩側,支架B (76)可在支架C (77)上左右移動,并通過固定螺栓(78)固定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4、5或8所述的施肥機,其特征在于:設有限深裝置¢),所述限深裝置(6)包含:限深輪(65)和限深輪支架(61),限深輪(65)設置于限深輪支架(61)的一端,限深輪支架(61)的另一端與機架⑴交接,并能繞鉸接軸為軸擺動,機架⑴與限深輪支架(61)之間設有升降機構(64),升降機構(64)設在限深輪支架(61)和機架(I)之間,并調節限深輪(65)的離地高度,該升降機構(64)為一液壓裝置,該液壓裝置兩端分別與限深輪支架¢1)和機架(I)鉸接。
【文檔編號】A01C15/16GK204244704SQ201420686134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6日
【發明者】何義川, 湯智輝 申請人:新疆農墾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