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蔬菜栽培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蔬菜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辣椒、茄子、莧菜等大都用土培栽培方法,植株種在地里田垅上,因土壤的土質、肥度、營養元素含量等自然條件的限制,種植出的蔬菜品質、營養成份難以達到理想的狀態,且易受季節、天氣的影響,生產周期、采摘時間都不穩定,且土壤栽培的人工工作量大,澆灌、施肥、翻土等需要勞力多,費時費力;特別是有些土質特硬的土壤,栽種蔬菜作物的難度更大。目前,也有一些現有的無土栽培方法,但多為針對某一蔬菜、水果或菌類的專用培養料及其無土栽培技術,不能適合多種類的蔬菜種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蔬菜栽培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水果或菌類的專用培養料及其無土栽培技術,不能適合多種類的蔬菜種植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蔬菜栽培方法,包括:
A、將發酵好的營養土均勻鋪放在透水膜層上,根據特定品種的蔬菜根系實際需要鋪成足夠厚度;
B、在營養土表面設一根或多根滴灌管,滴灌管之間的距離與所要栽種的蔬菜品種植株之間的橫向間距相適應,每根滴灌管上設有多個滴灌孔,滴灌孔的位置與植株的位置相對應,在滴灌管上靠近每個植株的位置開設一個滴灌孔;
C、在鋪好后的營養土中種下蔬菜種子或蔬菜苗,采用滴灌補充水份和營養液;
D、當本茬蔬菜采摘期已過,更換蔬菜品種或批次時,將原有作物清除, 用生石灰按100-120g/m2的用量均勻撒在營養土表面,翻土攪拌使生石灰與營養土混勻后靜置2-3天,達到消毒作用,然后在消毒后的營養土中栽種新的蔬菜品種或批次。
本栽培方法培育的蔬菜質量高、產量高,節省成本,綠色,環保,清潔,健康,且具有早熟、病害輕、不需使用無機肥,無污染、省水、省工等優點,有利于實現農業現代化。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蔬菜栽培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為一種蔬菜栽培方法,包括:
A、將發酵好的營養土均勻鋪放在透水膜層上,根據特定品種的蔬菜根系實際需要鋪成足夠厚度;
B、滴灌管上靠近每個植株的位置開設一個滴灌孔;
其中,在營養土表面設一根或多根滴灌管,滴灌管之間的距離與所要栽種的蔬菜品種植株之間的橫向間距相適應,每根滴灌管上設有多個滴灌孔,滴灌孔的位置與植株的位置相對應,在滴灌管上靠近每個植株的位置開設一個滴灌孔;
C、在鋪好后的營養土中種下蔬菜種子或蔬菜苗,采用滴灌補充水份和營養液;
D、將原有作物清除,用生石灰按100-120g/m2的用量均勻撒在營養土表面,翻土攪拌使生石灰與營養土混勻后靜置2-3天。
其中,當本茬蔬菜采摘期已過,更換蔬菜品種或批次時,將原有作物清除,用生石灰按100-120g/m2的用量均勻撒在營養土表面,翻土攪拌使生石灰與營養土混勻后靜置2-3天,達到消毒作用,然后在消毒后的營養土中栽種新的蔬菜品種或批次。
其中,所述營養土可按照上述D步驟的方法多次消毒并循環利用,或在消毒后的營養土中摻入少量的剛發酵出來的新營養土,并將兩者攪拌均勻后再循環利用。
在所述消毒后的營養土中摻入30~40%的新營養土。
以上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