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蛋雞科學有效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
目前消費者對雞蛋的要求越來越大,貴州雞蛋消費習慣以粉殼雞蛋為主。粉殼蛋雞一是國外引進優秀品種主要有海蘭灰、羅曼粉、尼克粉。二是國內培育的高產蛋雞品種,主要有市場上有農大三號、京粉1號、京白939粉殼蛋雞。這些品種都適宜規?;唐飞a。為迎合這一消費市場,我們提推出一種生態高效蛋雞養殖技術,為蛋雞養殖農戶提供技術,促進農戶效益增收,也使國人吃上自己本上培育的蛋雞品種生產的雞蛋,改變蛋雞品種全部依靠于國外進口的局面,增強本土資源化。
當前蛋雞飼料產品分為預混料、全價料、濃縮料。預混料產品的建議配方一般只設計一個,在不同的季節因采食量不一樣導致蛋雞吃進去的營養不符合蛋雞的營養需要量。夏天容易出現營養(特別是蛋白及鈣、氨基酸)不足,造成蛋雞產蛋率下降、蛋殼質量變差。冬天易出現營養過剩,造成蛋重過大、脫肛、死淘率上升。為此,在蛋雞提高飼養管理水平的同時,需要根據不同季節來設計不同建議配方,以使蛋雞營養均衡,產蛋率保持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蛋雞科學有效的養殖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健康、科學,能夠提高產蛋率的蛋雞健康養殖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蛋雞科學有效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1)培育雛雞:選擇活潑、大小整齊的健康雛雞,將雛雞置于36~37℃下培育,第二天開始以后每天降低0.5℃,直至溫度為25℃;在雛雞3~6周齡時,按如下質量百分比配置飼料進行喂食:玉米62%,麥麩3.2%,豆粕30%,磷酸氫鈣1.3%,石粉1.2%,食鹽0.3%,蛋雞多維素1%,抗病輔料1%;
(2)育成期飼養:一個月以后,將雛雞從育雛室中移出,在21~24℃下飼養,飼養密度20~25只/m2,相對濕度55~60%,光照時間8~10h/d,光照強度1~1.3w/m2;每天喂食飼料三次,飼料成分按質量百分比:玉米淀粉8~16%,膨化豆粕7~12%,啤酒酵母3~5%,谷朊粉4~6%,奶粉1~2%,混合氨基酸2~6%;
(3)產蛋期培育:飼養密度15~20只/m2,溫度15~23℃,濕度60~70%,從20周齡開始,每周增加光照0.5h直至光照時間14~16h/d,且增加光照強度至4~5w/m2,至雞淘汰前4周時再把光照時間逐步增加到17h直至淘汰;按如下質量百分比配置飼料進行喂食:玉米58.4%,麥麩3%,豆粕27%,磷酸氫鈣1.3%,石粉7%,食鹽0.3%,蛋雞多維素1%,抗病輔料2%;飼喂不含抗生素的干粉料每天1~2次,日飼喂量100~120克/只,及時揀蛋創造無蛋環境;
(4)衛生防疫:雞舍內隨時通風換氣,保持舍內空氣新鮮,防止蛋雞因室內氨氣濃度過大而中毒,料槽和水槽不要被糞便污染,所有的器具要經常清洗消毒,發現蛋雞的糞便不正常,及時在飲水中給消炎藥。
所述抗病輔料的組分為:鴉膽子、龍膽草、馬齒莧各120~180g,松蘿、升麻、大葉桉、皂角、苦參、蛇床子、蒼術、雞冠花各80~100g,蘆根、梔子、穿心蓮、玄參、川楝子、地榆、赭石各50~70g,甘草、桔梗各20~50g。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養殖方法喂養的蛋雞,可使蛋雞的產蛋率高峰時期維持8個月以上,料蛋比2.0左右,操作簡單,養殖成本低,具有非常好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一種蛋雞科學有效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1)培育雛雞:選擇活潑、大小整齊的健康雛雞,將雛雞置于36~37℃下培育,第二天開始以后每天降低0.5℃,直至溫度為25℃;在雛雞3~6周齡時,按如下質量百分比配置飼科進行喂食:玉米62%,麥麩3.2%,豆粕30%,磷酸氫鈣1.3%,石粉1.2%,食鹽0.3%,蛋雞多維素1%,抗病輔料1%;
(2)育成期飼養:一個月以后,將雛雞從育雛室中移出,在21~24℃下飼養,飼養密度20~25只/m2,相對濕度55~60%,光照時間8~10h/d,光照強度1~1.3w/m2;每天喂食飼料三次,飼料成分按質量百分比:玉米淀粉8~16%,膨化豆粕7~12%,啤酒酵母3~5%,谷朊粉4~6%,奶粉1~2%,混合氨基酸2~6%;
(3)產蛋期培育:飼養密度15~20只/m2,溫度15~23℃,濕度60~70%,從20周齡開始,每周增加光照0.5h直至光照時間14~16h/d,且增加光照強度至4~5w/m2,至雞淘汰前4周時再把光照時間逐步增加到17h直至淘汰;按如下質量百分比配置飼料進行喂食:玉米58.4%,麥麩3%,豆粕27%,磷酸氫鈣1.3%,石粉7%,食鹽0.3%,蛋雞多維素1%,抗病輔料2%;飼喂不含抗生素的干粉料每天1~2次,日飼喂量100~120克/只,及時揀蛋創造無蛋環境;
(4)衛生防疫:雞舍內隨時通風換氣,保持舍內空氣新鮮,防止蛋雞因室內氨氣濃度過大而中毒,料槽和水槽不要被糞便污染,所有的器具要經常清洗消毒,發現蛋雞的糞便不正常,及時在飲水中給消炎藥。
進一步的,抗病輔料的組分為:鴉膽子、龍膽草、馬齒莧各120~180g,松蘿、升麻、大葉桉、皂角、苦參、蛇床子、蒼術、雞冠花各80~100g,蘆根、梔子、穿心蓮、玄參、川楝子、地榆、赭石各50~70g,甘草、桔梗各20~50g。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健康、科學,能夠提高產蛋率的蛋雞健康養殖方法,本發明養殖的蛋雞,可使蛋雞的產蛋率高峰時期維持8個月以上,料蛋比2.0左右,操作簡單,養殖成本低,具有非常好的經濟效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