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止苗圃營養杯育苗根系穿杯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止苗圃營養杯育苗根系穿杯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使用營養杯育苗時,隨著杯內苗木的生長,苗木根系易穿出營養杯底部,扎入土壤中,導致取苗時需要切斷穿出營養杯外的根系,費工費時;切斷穿出營養杯外的根系導致苗木移栽后成活率低。
[0003]針對營養杯育苗,苗木根部穿出營養杯導致的苗木移栽成活率低的問題,目前國內主要采用人工多次斷根、搬移促使杯內根系增加,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0004]現有技術方案存在的問題和缺點是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下、多次斷根影響苗木出圃時間、苗木死亡率高。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防止苗圃營養杯育苗根系穿杯的方法,以便取苗時無需切斷根系,省時省力,避免傷口,減少感染風險,提高幼苗成活率。
[0006]本發明提出的這種防止苗圃營養杯育苗根系穿杯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驟:
(1)將育苗地面平整夯實;
(2)在夯實的地面上鋪設陶粒層;
(3)將裝好營養土或基質的營養杯置于陶粒層之上;
(4)在營養杯內植入需要繁育的種子或者苗木,并進行苗木管理,直到幼苗長成。
[0007]所述陶粒用陶土燒制成直徑2-3cm的球形或者馬鈴薯形。
[0008]步驟(3)的營養杯可以是幼苗根系未長到杯底的營養杯。
[0009]陶粒中空并且有氣孔通到表面。
[0010]所述陶粒層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cm。
[0011]本發明是在苗圃地上鋪設一層透氣透水的緊密陶粒層,在阻斷根系與土壤的接觸的同時又能保證水和空氣正常的流動,將幼苗用的營養杯放置在陶粒層上,不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達到苗木根不穿出營養杯,避免斷根損傷,提高移栽成活率,降低勞動強度目的。
[0012]經申請人單位實際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對于大多數幼苗繁育來說,陶粒層阻礙或者誘導營養杯內的苗木根系不穿透營養杯杯底生長,而是在杯內生長,充分吸收杯內營養物質,提高營養基質的利用水平,避免浪費,同時避免苗木移栽時扯斷苗根,或者煉苗時人為斷根而造成的傷害,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本發明為提高苗圃營養杯育苗的苗木質量,降低育苗成本和提高效益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營養杯與陶粒層位置關系的實物照。
[0014]圖2是傳統育苗方法苗木根系穿通營養杯的實物照圖3是本發明育苗的營養杯無主根穿透杯底實物照。
[0015]圖4是傳統方法營養杯內苗木根系實物照。
[0016]圖5是本發明營養杯內苗木根系實物照。
[0017]圖1中,各部分的標號如下:
1-苗木;2-營養杯;3-陶粒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根據本發明的上述方案,申請人單位對木質藤本植物馬檳榔苗和木質沉香苗進行了多個批量試驗。每批1000株。
[0019]兩種苗木分別用用本發明和傳統方法進行育苗。當然,兩者的區別只在于本發明有陶粒層墊在苗地上,而傳統方法則直接在苗地上進行。
[0020]本發明的育苗過程如下:
平整苗圃地一用粒度2cm的陶粒輔設陶粒層——裝營養杯一一裝填好營養杯放置在陶粒層上--將沙床苗移栽營養杯中--交定根水--拉遮陽網--定期除蟲除草和饒水,育苗時間為I年。所得結果如圖1所示。
[0021]育苗結束時,將本發明的苗木與傳統的方法育苗的苗木移出對比,結果是本發明的營養杯杯底處僅有少量的須根透出,而傳統方法的卻有主根穿透杯底,直插杯下土壤,分別如圖2和圖3。
[0022]去掉營養杯塑料殼和基質,發現本發明的苗木杯內的須生長旺盛,主根較短且不止一條主根,而傳統方法的苗木杯內須根很少主根粗長,吸收營養能力明顯弱于本發明。
[0023]由于本發明的苗木在幼苗移栽時無根系斷傷,而且須根多,移栽后苗木植株的成活率較傳統方法的高16個百分點,達到96%。
[0024]本發明方法下,之所以無苗木的主根穿透營養杯,發明人認為可能的機理是:陶粒孔徑細小而且質地堅硬,植株根系無法穿過,水分子可以通過陶粒細小孔徑同時將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運送到陶粒表面,被植物的根系吸收,根系只能通過陶粒表層獲得水分和部分營養物質,限制了根系從杯外獲取水分和營養的途徑,植株為獲取更多營養成分只有促進杯內根系的生長發育,因此運用本發明的苗圃的苗木營養杯內根系多主根,不穿出杯底,而傳統工藝育出的苗木只有一條主根且穿出杯底,無限制獲取杯外營養導致穿杯瘋長。
【主權項】
1.一種防止苗圃營養杯育苗根系穿杯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驟: (1)將育苗地面平整夯實; (2)在夯實的地面上鋪設陶粒層; (3)將裝好營養土或基質的營養杯置于陶粒層之上; (4)在營養杯內植入需要繁育的種子或者苗木,并進行苗木管理,直到幼苗長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防止苗圃營養杯育苗根系穿杯和方法,其特征在于陶粒用陶土燒制成直徑2-3cm的球形或者馬鈴薯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防止苗圃營養杯育苗根系穿杯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的營養杯可以是幼苗根系未長到杯底的營養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防止苗圃營養杯育苗根系穿杯和方法,其特征在于陶粒中空并且有氣孔通到表面。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防止苗圃營養杯育苗根系穿杯和方法,其特征在于陶粒層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cm ο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止苗圃營養杯育苗根系穿杯和方法,其步驟是:將育苗地面平整夯實;在夯實的地面上鋪設陶粒層;將裝好營養土或基質的營養杯置于陶粒層之上;在營養杯內植入需要繁育的種子或者苗木,并進行苗木管理,直到幼苗長成,陶粒用陶土燒制成直徑2?3cm的球形或者馬鈴薯形,的營養杯可以是幼苗根系未長到杯底的營養杯,陶粒中空并且有氣孔通到表面。本發明通過在苗圃地上鋪設一層透氣透水的緊密陶粒層,在阻斷根系與土壤的接觸的同時又能保證水和空氣正常的流動,將幼苗用的營養杯放置在陶粒層上,不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達到苗木根不穿出營養杯,避免斷根損傷,提高移栽成活率,降低勞動強度目的。本發明為提高苗圃營養杯育苗的苗木質量,降低育苗成本和提高效益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IPC分類】A01G17/00, A01G1/00, A01G9/10
【公開號】CN105706714
【申請號】CN201610123323
【發明人】趙東興, 李芹, 李春, 李濤, 陳林楊, 周勁松
【申請人】云南省紅河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