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
技術領域: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提高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魚苗存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虹鱒魚(包括金鱒)屬鮭科魚類,原產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山澗溪流,為當今世界上養殖地區分布最廣的魚類之一。它是一種名貴的鮭科魚類,也是少有的高級魚類之一,肉質鮮嫩,味美,無腥,無小骨刺,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高,膽固醇幾乎等于零,ipa(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魚類數倍以上,具有很好的藥用及食用價值,成為目前淡水養殖行業的重要品種之一。虹鱒魚的養殖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人工孵化環節。人工孵化就是將受精卵置于孵化設備中(普遍使用的是各類孵化器),并維持孵化設備中的水溫、溶氧含量、水的ph值、光照、機械刺激等生態條件在適宜范圍內,模擬出受精卵的孵化環境。經過人工孵化,虹鱒魚的受精卵變成仔魚。虹鱒魚的受精卵在人工孵化過程中,最易受到水霉感染,導致受精卵無法孵化出魚苗,從而使得虹鱒魚魚卵孵化的成功率極低。并且由于魚卵的表面經常攜帶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傳染性胰臟壞死病毒等病毒,即使魚卵成功孵化成魚苗,魚苗的成活率也極低,常常不足5%。為了保證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成功,并提高魚苗成活率,人們一般采用對卵消毒的辦法,常常使用的是消毒劑,例如孔雀石綠、2%鹽水等。但孔雀石綠有誘發魚體畸形、產品中存在藥殘的問題;而2%的鹽水消毒效果不理想。而且,最為重要的是,這些消毒劑都只是針對水霉進行消毒,而無法殺滅魚卵表面的病毒,即使孵化出魚苗,魚苗的成活率也極低。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魚苗成活率的方法。該方法從魚卵發眼期直至孵化結束時,通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的方法,既可以防止水霉的發生,又可以有效殺滅魚卵表面的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和傳染性胰臟壞死病毒,從而使魚卵的孵化成功率和魚苗成活率大大提高。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提高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成功率和魚苗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魚卵孵化過程中,當所述魚卵進入發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結束。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在魚卵進入發眼期后,通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進行消毒。其中,加入的兩種消毒劑共同作用,既可以防止水霉的發生,又可以有效殺滅魚卵表面的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和傳染性胰臟壞死病毒,從而使魚卵的孵化成功率和魚苗成活率大大提高。而且,本發明方法中使用的消毒劑均不會影響魚卵的孵化和魚苗的生長,可放心使用。優選地,所述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的步驟具體包括:先向水中加入聚維酮碘,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靜止10-15分鐘,再將水放出,重新注入水;3-4天后再加入甲醛,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靜止12-20分鐘,再將水放出,重新注入水。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為了保證殺菌消毒效果,先向水中加入聚維酮碘,相隔3-4天后再加入甲醛,這樣可同時控制水霉的發生和殺滅魚卵表面的病毒。而且,為了進一步保證殺菌消毒效果,本發明在加入兩種消毒劑后,均保持水流靜止一段時間,這樣可使兩種消毒劑不會流失,使其充分滲透至水中。但是,魚卵在靜止的水流中的時間不能過長,時間過長后會導致魚卵死亡,因此,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綜合考慮上述兩種因素后,將水流靜止的時間分別控制在10-15分鐘和12-20分鐘,既能保證聚維酮碘和甲醛的殺菌消毒效果,又不會影響魚卵的生長。基于同樣的考慮,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對所用的聚維酮碘和甲醛在水中的濃度進行了限定,其適宜的濃度分別為100-200毫克/升和450-550毫克/升,最優選的濃度分別為100-120毫克/升和490-510毫克/升。將消毒劑的濃度控制在這一范圍內,既可以保證殺菌消毒效果,又不會影響魚卵的生長。在上述方法中,在水流靜止一段時間后將水放出,重新加入不含有兩種消毒劑的水,可以最大化地降低兩種消毒劑對魚卵生長的影響。優選地,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還包括如下步驟:所述水在使用前進行紫外線殺菌。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不僅采用直接殺菌消毒的方法來控制水霉、殺滅魚卵表面的病毒,同時還通過對魚卵孵化時的所用的水進行紫外線殺菌的方法,間接地起到控制水霉、殺滅魚卵表面的病毒的效果。這是因為,通過對孵化所用的水進行紫外線殺菌后,可將水中的微生物殺滅,為魚卵的成長提供一種無菌、無病毒的環境。為了保證紫外線的殺菌效果,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水在使用前進行紫外線殺菌的步驟具體包括:在水中設置紫外燈,將水按照0.5-1.0m/s的流速通過所述紫外燈的輻射區。優選地,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還包括如下步驟:所述魚卵孵化之前,對魚卵孵化用設備進行消毒。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還在魚卵孵化之前,對魚卵孵化用設備進行消毒,進一步為魚卵的孵化提供一種無菌、無病毒環境。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消毒的步驟具體包括:向魚卵孵化用設備上噴淋聚維酮碘水溶液,10-15分鐘后再沖洗干凈;所述聚維酮碘水溶液的濃度為100-150毫克/升。為了保證上述的消毒效果,本發明在對魚卵用設備進行消毒時,通過向設備上噴淋聚維酮碘水溶液,維持10-15分鐘后再沖洗干凈,且將所用的聚維酮碘的水溶液的適宜濃度為100-150毫克/升。為了便于管理魚卵的人工孵化過程,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魚卵孵化用設備為桶式孵化器或平列槽。進一步優選地,還包括如下步驟:所述魚卵孵化過程中,清理所述魚卵孵化用設備中的卵殼。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在魚卵孵化過程中,及時清理魚卵孵化設備中的卵殼,防止卵殼上的病毒釋放進入水中,從而導致孵化后的魚苗成活率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在魚卵進入發眼期后,通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進行消毒,既可以防止水霉的發生,又可以有效殺滅魚卵表面的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和傳染性胰臟壞死病毒,從而使魚卵的孵化成功率和魚苗成活率大大提高。(2)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通過對聚維酮碘和甲醛的加入方法的具體限定,既能保證其殺菌消毒效果,又不會影響魚卵的正常生長。(3)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通過對所用的聚維酮碘和甲醛的適宜濃度進行限定,將其分別控制在100-200毫克/升和450-550毫克/升,既可以保證殺菌消毒效果,又不會影響魚卵的生長。而且,當其濃度依次為100-120毫克/升和490-510毫克/升時,其殺菌殺病毒效果最好,魚卵的孵化成功率高達95%,而且6個月后,魚苗的成活率高達95%以上。(4)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對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過程中的多個環節進行殺菌消毒,例如,對孵化所用水進行紫外線殺菌,對孵化所用設備噴淋一定濃度的聚維酮碘水溶液進行殺菌消毒,清理孵化用設備中的卵殼,為魚卵的人工孵化提供一種無菌、無病毒的環境,降低水霉和病毒對魚卵的孵化的不利影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產品。實施例1提高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魚卵孵化過程中,當所述魚卵進入發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直至結束。其中,在每次加入聚維酮碘或甲醛時,加入的聚維酮碘或甲醛在水中的濃度依次達到70毫克/升和400毫克/升。實施例2提高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魚卵孵化過程中,當所述魚卵進入發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結束;其中,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的步驟具體包括如下操作:先向水中加入聚維酮碘,使水中聚維酮碘的濃度達到7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靜止10-15分鐘,再將水放出,重新注入水;3-4天后再加入甲醛,確保水中甲醛的濃度達到40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靜止12-20分鐘,再將水放出,重新注入水。實施例3提高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魚卵孵化過程中,當所述魚卵進入發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結束;其中,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的步驟具體包括如下操作:先向水中加入聚維酮碘,使水中聚維酮碘的濃度達到8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靜止10-15分鐘,再將水放出,重新注入水;3-4天后再加入甲醛,確保水中甲醛的濃度達到45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靜止12-20分鐘,再將水放出,重新注入水。實施例4提高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魚卵孵化過程中,當所述魚卵進入發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結束;其中,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的步驟具體包括如下操作:先向水中加入聚維酮碘,使水中聚維酮碘的濃度達到12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靜止10-15分鐘,再將水放出,重新注入水;3-4天后再加入甲醛,確保水中甲醛的濃度達到530毫克/升,全部加入后保持水流靜止12-20分鐘,再將水放出,重新注入水。此外,在魚卵孵化過程中所用的水在使用前進行紫外線殺菌,具體的步驟包括:在水中設置紫外燈,將水按照1.5-2.0m/s的流速通過所述紫外燈的輻射區。實施例5提高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魚卵孵化過程中,當所述魚卵進入發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結束;其中,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的具體步驟同實施例4,不同之處僅在于本實施例中所加的聚維酮碘在水中的濃度為90毫克/升,所加的甲醛在水中的濃度為490毫克/升。此外,在魚卵孵化過程中所用的水在使用前進行紫外線殺菌,具體的步驟同實施例4。而且,在魚卵孵化之前,對魚卵孵化用設備進行消毒,具體步驟包括:向魚卵孵化用設備上噴淋聚維酮碘水溶液,10-15分鐘后再沖洗干凈;所述聚維酮碘水溶液的濃度為80毫克/升。實施例6提高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魚卵放入平列槽中進行人工孵化;當所述魚卵進入發眼期后,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直至孵化結束;其中,向水中交替加入聚維酮碘和甲醛的具體步驟同實施例4,不同之處僅在于本實施例中所加的聚維酮碘在水中的濃度為100毫克/升,所加的甲醛在水中的濃度為500毫克/升。此外,在魚卵孵化過程中所用的水在使用前進行紫外線殺菌,具體的步驟同實施例4。而且,在魚卵孵化之前,對魚卵孵化用設備進行消毒,具體步驟包括:向魚卵孵化用設備上噴淋聚維酮碘水溶液,10-15分鐘后再沖洗干凈;所述聚維酮碘水溶液的濃度為100毫克/升。最后,在魚卵孵化過程中,當平列槽中出現卵殼時,及時進行清理,防止卵殼上的病毒釋放進入水中,從而導致孵化后的魚苗成活率低。對比例1在對比例1中,將魚卵放入平列槽中進行人工孵化;當所述魚卵進入發眼期后,每周向水中加入2次甲醛,時間間隔為3-4天,直至孵化結束;所加的甲醛在水中的濃度為500毫克/升。其余步驟同實施例6。對比例2在對比例2中,將魚卵放入平列槽中進行人工孵化;當所述魚卵進入發眼期后,每周向水中加入2次聚維酮碘,時間間隔為3-4天,直至孵化結束;所加的聚維酮碘在水中的濃度為100毫克/升。其余步驟同實施例6。孵化結束后,統計各實施例和對比例的魚卵成功孵化出魚苗的數量在孵化魚卵中的比例以及6個月后,孵化后的魚苗的成活率,其結果如表1所示。表1魚卵孵化成功率和魚苗成活率對比結果成功孵化出魚苗的魚卵所占比例6個月后魚苗成活率實施例190%91%實施例293%93%實施例396%95%實施例497%97%實施例598%97%實施例699%98%對比例182%3%對比例250%85%由表1的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交替使用聚維酮碘和甲醛的效果要顯著優于單獨使用一種的效果。當僅僅使用一種消毒劑進行殺菌消毒時,有時僅能控制水霉,雖然部分魚卵可以孵化出魚苗,但是孵化后的魚苗的成活率非常低,常常因為感染病毒而死亡;有時僅能殺滅魚卵表面的病毒,而無法控制水霉,導致大部分魚卵無法成功孵化出魚苗。對比實施例1-實施例6的結果可以看出,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中,選擇聚維酮碘和甲醛的適宜濃度以及對孵化用水進行紫外線殺菌、對孵化用設備進行聚維酮碘消毒、清理卵殼等優化后的方案的效果顯著優于未優化后的。可見,在提高虹鱒魚魚卵人工孵化成功率的方法中,聚維酮碘和甲醛的濃度、孵化用水、孵化用設備和孵化過程中的日常管理均會影響孵化成功率。盡管已用具體實施例來說明和描述了本發明,然而應意識到,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許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這意味著在所附權利要求中包括屬于本發明范圍內的所有這些變化和修改。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