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枳殼的栽培方法,特別地涉及一種枳殼的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枳殼是蕓香科柑橘屬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性微寒,味苦、辛、酸,入肺、脾、大腸經,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之功效,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癥狀。作為常用中藥,枳殼廣泛栽培于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區。枳殼主要含有黃酮類化合物、揮發油和少量的生物堿等成分。根據《中國藥典》的記載,枳殼的栽培品種主要為:代代花、朱欒、黃皮酸橙、塘橙等。有些地區尚有以香圓、枸櫞、柚、蟹橙等。酸橙為常錄喬木,高約二、三丈,幼莖枝針刺甚多,老年枝針刺較少,葉互生,單葉卵圓形,邊緣有細鋸齒,葉端微缺,葉柄有翅,葉片對光透視有密布光亮之小點,是為腺點,葉面有光澤。清明節前枝梢的葉腋片開白色花,立夏結扁圓形果實,成熟時黃色。江西是枳殼的著名產區之一,主要為蕓香種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江西栽種枳殼的歷史悠久,枳殼林海浩瀚,早就享有枳殼故鄉之譽。然而酸橙的栽培上要求較高的技術措施,而且易受多種病蟲為害。特別是隨著現在自然條件的惡化和栽種環境的異變,原有的栽培和管理技術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枳殼需求,普遍存在掛果時間晚、結果年齡縮短、產量降低的問題。現有技術中對于這一方面的研究也比較滯后。例如CN102257937A(2011年11月30日公開)公開了一種川枳殼高產栽培方法,枳殼秋梢控制在大暑前后(7月下旬)采摘,具體辦法:在秋梢長出1cm左右時,用多效唑100mg/kg~150mg/kg進行噴灑,每隔1周噴灑1次,連續噴灑2~3次。還包括保花保果、修剪及施肥。其主要還是通過增加肥料改進產能,然而,這種方法不但會增加成本,同樣還會影響產品的質量,導致枳殼中的有效成分下降較多,甚至無法達到枳殼中藥材的要求。CN102283065A(2011年12月21日公開)公開了枳殼壓條栽培高產方法,可使枳殼畝產一千五百斤左右,壓條栽培的酸橙2-3年開始結果。然而,雖然這種壓枝繁殖的方式得到的酸橙結果較早,然而,這種枳殼的根系不夠大,且落果較多,必須通過噴灑農藥才能解決落果問題,同樣也存在枳殼的有效成分含量相比傳統10年掛果的枳殼的含量會降低的問題。基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枳殼的栽培方法,期望通過合理的栽培和田間管理方法,使得枳殼掛果早、結果期長,特別是巔峰結果期長,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仍然能夠得到質量優良的枳殼原料。
技術實現要素: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問題,得到一種掛果早、結果期長,特別是巔峰結果期長,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仍然能夠得到質量優良的枳殼原料的枳殼栽培和田間管理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方法實現的:一種枳殼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枳殼育苗期進行干旱脅迫處理。理論上講,干旱脅迫會使得柑橘葉肉細胞及葉綠體超微結構受損。干旱脅迫處理會使得枳殼葉片大部分細胞剛開始質壁分離,葉綠體變形,片層紊亂,排列發生變化,淀粉粒數量減少、根系細胞的超微結構亦有類似的變化,隨干旱脅迫強度的增加而受損程度加劇。也曾有研究表明,干旱脅迫有可能會對促進植物的生長激素分泌,進而達到在得到合理灌溉后植株生長更加旺盛的效果,但現有技術中將其用于育苗處理并未見報道。不以理論為束縛的,我們認為,適度干旱脅迫可以促進植株的各種激素的分泌和表達,特別是顯著提高其激素分泌的峰值水平,進而使得植株得到馴化,從而使得植株的后續生長習性顯著改善,進而得到本發明所達到的這些難以預料的技術效果。所述干旱脅迫處理即使枳殼育苗期進行一段時間的干旱仿生處理。干旱脅迫處理的時間不宜過長,干旱程度不宜過深。干旱脅迫處理的初始土壤水分含量是一個重要考慮因素,發明人發現,只有當干旱脅迫處理的初始土壤水分含量在特定范圍內,例如45-55%時,才可以達到既能夠誘發植物的自我調節機制,又不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大范圍損傷,特別是針對根系的大范圍損傷。優選的初始土壤水分含量為50%。干旱脅迫處理的時間同樣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植株受干旱脅迫處理的時間越長其受到的損傷越大。發明人發現當干旱脅迫處理時間為15-30天時,對于枳殼的掛果期較長、落果率較低,且得到的枳殼中活性成分的含量越高。優選的干旱脅迫處理時間20-25天。干旱脅迫處理的時機同樣非常重要,植株過于幼小,容易使得成苗率降低,而植物過大則所需時間越長,能夠誘發植株的激素分泌峰值提升的效果越差。一般來說,理想的處理時機是苗高20-50cm時,優選的處理時機是苗高30-40cm時。干旱脅迫處理后不易直接灌溉,要緩慢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如使得土壤的含水量以約3-5%的增加比率緩慢增加直至常規灌溉量,達到土壤水分含量約70%時最佳。本發明的枳殼栽培方法具有如下非顯而易見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的枳殼栽培方法,可以使得枳殼的掛果樹齡降低,在6-7年時即可進行掛果生產;(2)本發明的枳殼栽培方法可以使得枳殼的豐果期延長,即使得枳殼高產時間延長,可達15-20年;(3)本發明的枳殼栽培方法得到的枳殼在不使用農藥的情況下,同比落果率降低約5%以上;(4)本發明的枳殼栽培方法得到的枳殼中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同比增加4%,揮發油的含量同比增加6%,生物堿的含量增加達2%。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枳殼栽培方法,應當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想到的修改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實施例1選用種子繁殖的幼苗,當苗高達到25cm時進行干旱脅迫處理,初始土壤水分含量為55%,脅迫處理時間為25天。隨后2年后定植,觀察期結果齡、第一年結果的落果率、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和生物堿的含量。實施例2選用種子繁殖的幼苗,當苗高達到30cm時進行干旱脅迫處理,初始土壤水分含量為45%,脅迫處理時間為15天。隨后2年后定植,觀察期結果齡、第一年結果的落果率、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和生物堿的含量。實施例3選用種子繁殖的幼苗,當苗高達到40cm時進行干旱脅迫處理,初始土壤水分含量為50%,脅迫處理時間為20天。隨后2年后定植,觀察期結果齡、第一年結果的落果率、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和生物堿的含量。對照例1種子繁殖的幼苗,除了不經過干旱脅迫處理,其它處理均采用實施例3的方式進行。對照例2園內自產的嫁接繁殖的枳殼。統計上述實施例和對照例的結果樹齡、豐果期、第一年結果的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和生物堿的含量,其中結果樹齡、豐果期采用30株樹的平均值,第一年結果的活性成分采用30棵樹種第一批采集的枳殼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