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農藥組合物及其應用領域,具體地說是以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為有效 成分的農藥組合物,主要適用于果樹、蔬菜等農作物及花卉上的各種螨類害蟲,同時對鱗翅 目、纓翅目、同翅目等有害生物具有較好的兼治作用。
【背景技術】
[0002] 亞胺硫磷(phosemet)化學名稱:0,0-二甲基-S-(酞酰亞胺甲基)二硫代磷酸酯,分 子式:C 11H12NO4PS2,亞胺硫磷是一種廣譜有機磷殺蟲劑,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對植物組織 有一定的滲透性。可有效的防治鱗翅目、同翅目、螨類害蟲。
[0003] 聯苯肼酯(bifenazate)化學名稱:3-(4-甲氧基聯苯基-3-基)肼基甲酸異丙酯,分 子式:C17H20N203,聯苯肼酯是一種新型的選擇性葉面噴霧用殺螨劑,作用機理為對螨類的 中樞神經傳導系統的γ -氨基丁酸(GABA)的拮抗劑。其對螨類的各個生活階段有效,具有殺 卵活性和對成螨的擊倒活性,且持效期長,對捕食螨沒有毒性,推薦使用劑量內對作物安 全。
[0004] 害螨是蛛形綱蜱螨目害蟲,是危害多種農作物的重要害蟲之一,在我國大部分地 區均有分布。害螨多聚集在葉片背面,成蟲、若蟲用口器刺入葉內吸吮汁液,常造成植物葉 片葉綠素受損,影響光合作用,導致葉片畸形,嚴重時葉片枯死脫落,甚至因葉片落光造成 植株死亡;另外,許多害螨還傳播植物病毒病害和真菌病害。害螨繁殖能力極強,一年可達 10余代,多則20~30代。不合理的施藥使環境惡化,天敵數量減少。
[0005] 在農業生產中,由于長期連續施用單一品種殺螨劑及不科學使用農藥,導致害螨 的抗藥性日益嚴重;同時,由于過量的使用農藥導致了環境污染和農民用藥成本的增加等 問題,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研制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復配藥劑,不僅有助于延 緩害螨的抗藥性,而且還可以降低使用劑量,節約成本,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0006] 本發明人對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復配配方篩選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大量的室內 配方篩選試驗和大田藥效試驗的基礎上,發現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進行復配,在一定的復 配比例范圍內對螨類害蟲表現出協同增效作用,經進一步研究,完成了本發明。
【發明內容】
[0007]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該組合物具 有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可以減少用量,降低農藥在農作物上的殘留,減輕農藥對環境的污 染,延緩各種害螨抗藥性的產生,可用于防治農業上多種螨類害蟲。
[0008]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活性成分由 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組成,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重量份數比為25:1~1:25;進一步的,所 述的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重量份數比為7:1~1:7。更優選的,所述的亞胺硫磷和聯苯肼 酯的重量份數比為1:1。
[0009] 農藥組合物中活性成分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重量百分含量為總重量的0.5%~ 90%,其余為農藥中允許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輔助成分;進一步的,所述的亞胺硫磷和聯苯肼 酯的重量百分含量為總重量的25%~40%。
[0010] 所述的農藥組合物以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為活性成分和農藥上允許的助劑配制 成任意一種劑型;進一步的,所述的劑型為水乳劑、懸浮劑、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懸乳 劑或顆粒劑。
[0011] 所述的農藥組合物用于農業上防治各種害螨的應用;進一步的,所述的害螨為朱 砂葉螨或二斑葉螨。
[0012]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防治害螨的方法,施用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 物。
[0013] 本發明采用的助劑包括潤濕劑、分散劑、增稠劑、消泡劑、防凍劑、填料等各類助 劑。
[0014] 所采用的潤濕劑、分散劑為亞甲基雙甲基萘磺酸鈉、木質素磺酸鈉、木質素磺酸 鈣、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鈣、丁基萘磺酸鈉、萘磺酸縮合物鈉鹽、烷基酚聚氧 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5] 所采用的增稠劑為黃原膠、海藻酸鈉中的一種或兩種;
[0016] 所采用的消泡劑為磷酸三丁酯和有機硅消泡劑中一種或兩種;
[0017] 所采用的防凍劑為乙二醇、丙二醇和尿素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8] 所采用的填料為白炭黑、高嶺土、凹凸棒土、硫酸銨、葡萄糖、白炭黑、水洗高嶺土 等中的一種或多種;
[0019] 所采用的溶助劑為二甲苯、甲苯、甲醇、丁酮、異丙醇、正丁醇、正戊醇、乙二醇、溶 劑油S200#;
[0020] 所采用的乳化劑為十三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蓖麻油樹脂聚氧乙烯醚、聚氧乙 烯磺酰基蓖麻油非離子、磺酰基琥珀酸鈣陰離子、聚羧酸鹽類、十二烷基苯磺酸鈣等中的一 種或多種。
[0021] 本發明農藥組合物各種制劑的加工工藝均是現有技術,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有所 變化。
[0022] 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農作物上的各種螨類,如朱砂葉螨、二斑 葉螨等;同時對鱗翅目、纓翅目、同翅目等有害生物具有較好的兼治作用。
[0023] 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物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 1.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物,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兩種作用機理不同的藥劑組 成,擴大了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單劑的使用范圍,并在重量份數比25:1~1:25范圍內對螨 類害蟲表現出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解決了單劑單獨使用時對某些螨類害蟲效果差的缺 陷。
[0025] 2.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減少了農藥的使用劑量,降低了農藥在農作物上的殘 留,降低了用藥成本及農藥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0026] 3.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可以降低長期單一使用亞胺硫磷或聯苯肼酯產生的抗 性風險,延長藥劑的使用壽命,對害蟲的綜合治理有著重要意義。
[0027] 4.本發明提供的農藥組合,對鱗翅目、纓翅目、同翅目等有害生物具有較好的兼治 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8]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簡潔明了,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 的內容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絕非僅限于這些例子。以下所闡述的僅為本發明比較好的 實施案例,僅僅用于描述本發明,不可理解為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
[0029] 1.配方及制劑實例
[0030] 實施例一
[0031] 以30%聯苯肼酯?亞胺硫磷水乳劑(EW)為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不僅限于30%, 可以按照權利要求書中優選比例合理優化,具體例示:
[0032] 聯苯肼酯12%、亞胺硫磷18%、二甲苯12%、異丙醇1 %、十三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 酯1.5%、蓖麻油樹脂聚氧乙烯醚2%、黃原膠0.10%、尿素1.5%、苯甲酸鈉0.20%、三乙醇 胺0.8%,水補足,先將聯苯肼酯充分溶解后,加入表面活性劑、穩定劑等其余助劑、水,攪拌 均勻后經高速剪切至粒徑D 9q = 5μπι,呈乳白色微帶藍色熒光的均勻水溶乳狀液。
[0033] 實施例二
[0034]組合物制成懸浮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
[0035]以25%聯苯肼酯?亞胺硫磷懸浮劑(SC)為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不僅限于30%, 可以按照權利要求書中優選比例合理優化,具體例示:
[0036]聯苯肼酯8%、亞胺硫磷17%、聚氧乙烯磺酰基蓖麻油非離子2%、磺酰基琥珀酸鈣 陰離子1 %、聚羧酸鹽1 %、黃原膠〇. 15 %、尿素2.5 %、苯甲酸鈉0.30 %、三乙醇胺0.8 %,水 補足,按配方比例和要求將上述物料依次投入混合反應釜攪拌均勻后,經砂磨機高速研磨 至粒徑D9q = 5μπι,再經均質、調配呈均勻灰白色懸浮液。
[0037] 實施例三
[0038]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
[0039]以30%聯苯肼酯·亞胺硫磷水分散粒劑(WG)為例,聯苯肼酯原藥10%、亞胺硫磷 原藥20%、萘磺酸縮合物鈉鹽8%、十二烷基硫酸鈉5%、硫酸銨15%、葡萄糖10%、白炭黑 2%、水洗高嶺土補足。先將原藥和其它助劑混合均勻、氣粉,再加水捏合,最后造粒并干燥。 [0040] 實施例四
[0041 ]組合物制成可濕性粉劑時包含如下組分含量:
[0042]以40%聯苯肼酯·亞胺硫磷可濕性粉劑(WP)為例,聯苯肼酯原藥12%、亞胺硫磷 原藥28 %、有機硅8 %、亞甲基雙萘磺酸萘5 %、十二烷基硫酸鈉3 %、白炭黑2 %、輕質碳酸鈣 15 %、水洗高嶺土補足。先將原藥和其它助劑混合均勻再經高速氣流粉碎至粒徑D9q = 27μπι, 呈灰白色流動性良好的粉狀固體。
[0043]以上配方示例及所使用溶助劑僅限于本次試驗,但依據本專利中要求的組配所配 制的農用制劑產品不僅僅限于這些溶助劑,也可以有差異,都在本專利的權限范圍內。 [0044] 2.本發明組合物的室內生物活性測定和田間藥效驗證
[0045] 實施例五: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對朱砂葉螨的室內聯合毒力測定試驗
[0046] 供試昆蟲:室內飼育繁殖的朱砂葉螨
[0047] 試驗藥劑:98 %亞胺硫磷原藥和97 %聯苯肼酯原藥
[0048]試驗方法采用葉碟噴霧法,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0049] 先將室內種植的蠶豆葉片用打孔器做成大小一致的葉蝶,在培養皿內放置一塊海 綿,其上放濾紙,然后把葉碟背面朝上放在濾紙上,每皿放4片葉碟,每葉碟接入30頭健康、 齡期一致的朱砂葉螨成螨。每處理設置4次重復,一片葉碟為一次重復,并設置空白對照。
[0050] 將放有葉碟的培養皿置于potter噴霧塔下,在50PSI壓力下噴霧,噴霧量為2ml,沉 降30s后取出培養皿,然后將處理過的培養皿放入25°C,12h/12h光照培養箱內培養,72h后 檢查死蟲數,計算死亡率。
[0051]用DP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藥劑的LC5Q,并根據孫云沛法計算復配 藥劑混劑的共毒系數(CTC)。共毒系數CTC,計算公式如下:(以亞胺硫磷為標準藥劑,其毒力 指數為100)
[0052]實測毒力指數(ATI)=(標準藥劑LC5q/供試藥劑LC5(J) X 100
[0053]理論毒力指數(TTI) =A藥劑毒力指數X混劑中A的百分含量+B藥劑毒力指數X混 劑中B的百分含量
[0054] 共毒系數(CTC)=ATI/TTIX100
[0055] 按照共毒系數(CTC)的劃分標準,CTC<80為拮抗作用,80<CTC<120為相加作用, CTO120為增效作用。
[0056]表1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對朱砂葉螨的室內聯合毒力測定結果
[0058]從表1可以看出,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在25:1~1:25(按重量)的范圍內復配時,共 毒系數(CTC)均大于120,對朱砂葉螨表現出協同增效作用,可見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復配 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其中,當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配比為1:1,兩者復配效果最佳。 [0059]實施例六: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對二斑葉螨的室內聯合毒力測定試驗 [0060]供試昆蟲:室內飼育繁殖的二斑葉螨
[0061 ] 試驗藥劑:98 %亞胺硫磷原藥和97 %聯苯肼酯原藥
[0062] 試驗方法采用葉碟噴霧法,具體操作方法與實施例五相同,將朱砂葉螨成螨替換 為二斑葉螨。
[0063] 表2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對二斑葉螨的室內聯合毒力測定結果
[0065]從表2可以看出,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在15:1~1:20(按重量)的范圍內復配時,共 毒系數(CTC)均大于120,對二斑葉螨表現出協同增效作用,可見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復配 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其中,當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配比為1:1,兩者復配效果最佳。 [0066]實施例七: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復配對朱砂葉螨的田間藥效試驗 [0067] 采用25%亞胺硫磷·聯苯肼酯水乳劑用于防治朱砂葉螨,施藥前調查蟲口基數, 藥后7d、14d、30d分別調查殘留活螨數,調查時每小區調查2株,每株按東西南北4個方位分 別查5片葉片,每小區共查40片葉片,記載活螨數,計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計算方法如下:
[0068] 防治效果(% ) = (I-CKi X Pti/CK2 X Pt2) X 100。
[0069] 其中:CKl代表對照區藥前蟲口數;Ptl代表處理區藥后蟲口數;
[0070] CK2代表對照區藥后蟲口數;Pt2代表處理區藥前蟲口數。
[0071 ]表3各處理藥劑防治朱砂葉螨的試驗結果
[0073] 從表3可以看出,30%亞胺硫磷·聯苯肼酯水乳劑使用2000-2500倍時,藥后7d、 14d、30d對朱砂葉螨的防效均優于各單劑單獨使用時的防效,同時藥后30d防效均仍達80% 以上,說明該復配藥劑具有良好的持效性。在試驗調查過程中未發現該復配藥劑對柑橘樹 產生藥害。
[0074] 綜上所述,本發明采用兩種活性成分為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具有 協同增效作用,與現有的單一制劑相比,殺螨效果明顯提高,且持效期長,對作物安全,值得 在農業生產上推廣使用。
【主權項】
1. 一種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由亞胺硫磷和 聯苯肼酯組成,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重量份數比為25:1~1:25。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重量份數比為7:1~1: 7。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重量份數比為1:1。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重量總和為農藥組合物的0.5%~90%。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重量總和為農藥組合物的25%~40%。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農藥組合物以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為活性成分和農藥上允許的助劑配制成任意一種劑 型。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劑型為水乳劑、懸浮劑、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懸乳劑或顆粒劑。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農藥組合物用于農業上防治 害螨的應用。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害螨為朱砂葉螨或二斑葉螨。10. -種防治害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用含有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藥組合物。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農藥組合物及其應用,有效成分為聯苯肼酯、亞胺硫磷,亞胺硫磷和聯苯肼酯的重量份數比為25∶1~1∶25。本發明兩種有效成分復配增效作用顯著,對果樹、蔬菜等農作物及花卉上的各種螨類害蟲有優異的防治效果;本發明不僅提高了對害螨的防治效果,對鱗翅目、纓翅目、同翅目等有害生物具有較好的兼治作用,擴大了殺蟲譜,還降低了農藥使用量,減少了農藥在農作物上的殘留量,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延緩了害蟲抗藥性的產生。
【IPC分類】A01N57/16, A01N47/24, A01P7/02
【公開號】CN105707118
【申請號】CN201610177852
【發明人】陳龔莉, 翟文波, 黃加誠, 朱植銀, 魏芳林
【申請人】江西正邦生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