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甘蔗螟害蟲的微膠囊農藥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治甘蔗螟害蟲的微膠囊農藥制造方法,屬化工行業(yè)農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螟蟲屬鉆蛀性害蟲,其中以甘蔗螟、水稻二化螟、玉米螟等危害最為嚴重。防治甘蔗螟必須用有植物內吸傳導功能的農藥。最早使用的是甲胺磷等劇毒的有機磷農藥,甲胺磷被國家強令禁止生產使用后,部分地區(qū)開始使用有內吸傳導功能的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由于該類農藥毒性大,中毒后沒有解藥,甘蔗收獲后農藥殘留高也被禁止使用。目前使用的具有內吸傳導功能的農藥為新煙堿類農藥,該類農藥降解快,無殘留,對鱗翅目幼蟲高效,屬高效低毒有內吸性的新一代農藥。甘蔗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甘蔗螟一年可發(fā)生多代,防治時需多次施藥;特別是甘蔗生長的后期,莖高可達2米多,噴灑農藥十分困難。傳統(tǒng)的施藥方式為采用乳油,粉劑等劑型,由于持效期短,需多次施藥,成本高,也難以控制收獲前的藥殘標準。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治甘蔗螟害蟲的微膠囊農藥制造方法,采用該方法制造的微膠囊農藥具備緩釋功能,且施藥方便,該制造方法具體為:
[0004]先將新煙堿類農藥、抑食劑和有機溶劑投入反應桶中,加熱,將新煙堿類農藥和抑食劑溶解后,再向攪拌桶中加入酯類化合物,攪拌均勻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劑進行乳化,制成乳濁液;按質量百分比計,上述乳濁液中含新煙堿類農藥5-20%,抑食劑5-30%,有機溶劑15-45%,酯類化合物40-70%,表面活性劑1-10% ;
[0005]在上述乳濁液中加入微膠囊壁材的水溶液,攪拌進行成囊反應,制成微膠囊農藥;為方便微膠囊農藥的臨時存儲,微膠囊農藥中新煙堿類農藥和抑食劑的總質量濃度控制在10-20 %為益。成囊反應的溫度控制在40-60 °C之間為益。
[0006]上述新煙堿類農藥為呲蟲啉、噻蟲啉、啶蟲脒、噻蟲胺或呋蟲胺中的一種;上述抑食劑為抑食肼、脒滿或烯丁蟲胺中的一種。
[0007]進一步,所述有機溶劑優(yōu)選為二甲基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亞砜、甲醇或乙醇中的一種。所述酯類化合物優(yōu)選為油酸甲酯、苯甲酸卞酯、油酸乙酯、乙酸卞酯或碳酸酯中的一種。所述微膠囊壁材優(yōu)選為明膠、海藻膠、阿拉伯膠、黃原膠、羧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二甲酯中的一種。所述表面活性劑優(yōu)選為司盤和吐溫中一種或兩種。
[0008]新煙堿類農藥具有強內吸傳導功能,對甘蔗螟幼蟲高效;抑食劑也具有很強的內吸傳導功能,主要作用是使害蟲失去取食能力而餓死。這兩類農藥均為低毒農藥,本發(fā)明將這兩類農藥進行復配,并制成微膠囊農藥,有效成分通過微膠囊的高分子壁材緩慢釋放,持效時間延長5-7倍,通過微膠囊的控制釋放速效設計,可使農藥在甘蔗收獲前半個月釋放完,保障甘蔗收獲后無農藥殘留。一次施藥,在甘蔗的全生長期均有效,可節(jié)約農藥成本在70 %以上。而且該微膠囊農藥環(huán)境污染小,施藥安全。
[0009]本發(fā)明在生產微膠囊農藥的過程中,將農藥原藥的溶解分為兩次,第一次首先用有機溶劑對農藥原藥進行初步溶解,將農藥原藥分散為細小的顆粒,然后再用酯類化合物對農藥原藥進一步地溶解,使農藥原藥分散為分子級或納米級的的微小顆粒,更加有利于農藥從微膠囊中緩慢釋放出來。
[0010]本發(fā)明所生產的微膠囊農藥的施藥簡單,勞動強度小。在施藥前,按質量份計,先將I份微膠囊農藥加10-100份的硅藻土、滑石粉或白碳黑等進行稀釋,最后加入干細沙土混勻制成藥土,施藥時,先將藥土施于溝底,再放入甘蔗種段,覆蓋上土即可。甘蔗種生根發(fā)芽后,施于根土壤中的包含著微膠囊的藥土,會在設計釋放的時間段內緩慢向外釋放,達到防治甘蔗螟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實施例1
[0012]選用呋蟲胺原藥30kg,抑食肼原藥40kg,加入二甲基亞砜70kg,加熱溶解;待全溶解后添加油酸甲酯200kg,表面活性劑司盤60#10kg,吐溫80#15kg,攪拌均勻制成乳濁液。
[0013]再加入濃度為Iwt%的明膠水溶液200kg,強力攪拌下,在55°C下恒溫反應3h,得微膠囊農藥。
[OOM] 取微膠囊農藥0.15kg和娃藻土 15kg,混合攪拌均勾,添加45kg干燥的細砂土,混合均勻,得藥土。將藥土施于種溝底部,然后擺放甘蔗種并覆土,即可防治甘蔗螟,在甘蔗的全生長期無甘蔗螟病害發(fā)生。
[0015]防治水稻二化螟時可將微膠囊農藥0.13kg與硅藻土1kg混拌均勻,加水打成漿液,水稻秧苗栽插前將根部在漿液中浸一下,使秧苗根部粘上藥漿即可。防治玉米螟時可將藥土直接撒于玉米的喇叭口內。
【主權項】
1.一種防治甘蔗螟害蟲的微膠囊農藥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造方法具體為: 先將新煙堿類農藥、抑食劑和有機溶劑投入反應桶中,加熱,將新煙堿類農藥和抑食劑溶解后,再向攪拌桶中加入酯類化合物,攪拌均勻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劑進行乳化,制成乳濁液; 按質量百分比計,上述乳濁液中含新煙堿類農藥5-20%,抑食劑5-30%,有機溶劑15-45%,酯類化合物40-70%,表面活性劑1-10% ; 在上述乳濁液中加入微膠囊壁材的水溶液,攪拌進行成囊反應,制成微膠囊農藥; 上述新煙堿類農藥為呲蟲啉、噻蟲啉、啶蟲脒、噻蟲胺或呋蟲胺中的一種; 上述抑食劑為抑食肼、脒滿或烯丁蟲胺中的一種。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為二甲基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亞砜、甲醇或乙醇中的一種。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酯類化合物為油酸甲酯、苯甲酸卞酯、油酸乙酯、乙酸卞酯或碳酸酯中的一種。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膠囊壁材為明膠、海藻膠、阿拉伯膠、黃原膠、羧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酸二甲酯中的一種。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劑為司盤和吐溫中一種或兩種。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治甘蔗螟害蟲的微膠囊農藥制造方法,具體為:先將新煙堿類農藥、抑食劑和有機溶劑投入反應桶中,加熱,將新煙堿類農藥和抑食劑溶解后,再向攪拌桶中加入酯類化合物,攪拌均勻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劑進行乳化,制成乳濁液;在上述乳濁液中加入微膠囊壁材的水溶液,攪拌進行成囊反應,制成微膠囊農藥;上述新煙堿類農藥為呲蟲啉、噻蟲啉、啶蟲脒、噻蟲胺或呋蟲胺中的一種;上述抑食劑為抑食肼、脒滿或烯丁蟲胺中的一種。采用該方法制造的微膠囊農藥具備緩釋功能,且施藥方便。
【IPC分類】A01N25/28, A01N37/28, A01N51/00, A01P7/04
【公開號】CN105707069
【申請?zhí)枴緾N201610228608
【發(fā)明人】仲偉德, 陸嘉惠, 康玲, 張華偉
【申請人】南通清安健無水印染研究所(普通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