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業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西紅柿口感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西紅柿的營養價值極高,屬于我國的主要食用蔬菜之一,隨著人們對西紅柿要求越來越高,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技術不斷進步,其產量和效益也在不斷提高,近年來,菜農應用拱棚實行多保護栽培方式,實現了周年大量鮮果供應,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但在大棚內種植的西紅柿由于管理得當,生長過快,營養成分沉淀時間較短,導致大棚西紅柿營養成分不足,口感較差,從而影響西紅柿的口感,因此,需要一種可以提高西紅柿口感的種植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提高西紅柿口感的種植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提高西紅柿口感的種植方法,對大棚種植西紅柿的每個階段進行相應的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育苗管理:在育苗床育苗,從第一真葉露心到三葉期,每隔兩天用營養液噴施一次,噴施量為8-10g/天/株;
(2)生長管理:在結果期,每天用營養液噴施3-4次,噴施量為80-100kg/天/畝;
其中,所述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魚骨25-30份,鉀長石14-18份,棕櫚根18-24份,天胡荽16-20份,桑白皮8-12份,灰樹花提取物3-6份;
其中,所述營養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魚骨、鉀長石、棕櫚根、天胡荽和桑白皮放入相當于其重量份3-4倍的水中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2.5小時,過濾,收集濾液,再將濾渣按上述方法重復煎煮兩次,將所收集濾液混合,濾渣瀝水,備用;
b.將上述收集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加入相當于其重量份2%的薄荷油,攪拌均勻后干燥噴粉,得到粉狀物備用;
c.將上述所得濾渣用氫氧化鉀和磷酸調節其PH值為5.3-5.6,加入相當于其重量份3-5%的蜜糖以及相應份量的灰樹花提取物,在陰涼處密封放置18-25天,得到發酵物,備用;
d.將上述發酵物在60-70℃的條件下烘干至水分低于15%,研磨成粉,過200目篩,將上述粉狀物與之混合,得到營養干粉;
e.在使用前,以每10-15g營養干粉,兌水20-30kg,攪拌均勻,即可使用。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魚骨的粒徑小于3cm,鉀長石的粒徑小于3mm,棕櫚根、天胡荽和桑白皮的粒徑均為4-7mm,所述灰樹花提取物的粒徑為200-240目。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營養液的制備方法步驟b中,相對密度1.25在90℃時測定。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營養液的制備方法步驟c中,濾渣混合物的含水量為30-45%,密封放置的溫度為18-26℃。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育苗期間營養液的配制方法為:以每14-15g營養干粉,兌水20-23kg,攪拌均勻,即得;所述生長期間營養液的配制方法為:以每10-13g營養干粉,兌水24-30kg,攪拌均勻,即得。
所述灰樹花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為灰樹花多糖,含量為80%,能夠增強植株細胞對營養成分的吸收,有效抵抗化學誘變,還能增強植株對病毒的抵抗力。
由本發明中方法種植的西紅柿,口感脆甜、含糖量高、汁液豐富,商品性較好。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中通過在育苗露白期間和生長時的結果期對植株噴施相應量的營養液,可以促進營養的吸收和沉淀,提高西紅柿果實的糖分,同時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減少藥物的使用,進而提高西紅柿的口感。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提高西紅柿口感的種植方法,對大棚種植西紅柿的每個階段進行相應的管理,具體內容如下:
(1)育苗管理:在育苗床育苗,從第一真葉露心到三葉期,每隔兩天用營養液噴施一次,噴施量為8-10g/天/株;
(2)生長管理:在結果期,每天用營養液噴施3-4次,噴施量為80-100kg/天/畝;
其中,所述營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魚骨25-30份,鉀長石14-18份,棕櫚根18-24份,天胡荽16-20份,桑白皮8-12份,灰樹花提取物3-6份;
其中,所述營養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魚骨、鉀長石、棕櫚根、天胡荽和桑白皮放入相當于其重量份3-4倍的水中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2.5小時,過濾,收集濾液,再將濾渣按上述方法重復煎煮兩次,將所收集濾液混合,濾渣瀝水,備用;
b.將上述收集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90℃測),加入相當于其重量份2%的薄荷油,攪拌均勻后干燥噴粉,得到粉狀物備用;
c.將上述所得濾渣用氫氧化鉀和磷酸調節其PH值為5.3-5.6,加入相當于其重量份3-5%的蜜糖以及相應份量的灰樹花提取物,濾渣混合物的含水量為30-45%,在陰涼處密封放置18-25天,密封放置的溫度為18-26℃,得到發酵物,備用;
d.將上述發酵物在60-70℃的條件下烘干至水分低于15%,研磨成粉,過200目篩,將上述粉狀物與之混合,得到營養干粉;
e.所述育苗期間營養液的配制方法為:以每14-15g營養干粉,兌水20-23kg,攪拌均勻,即得;所述生長期間營養液的配制方法為:以每10-13g營養干粉,兌水24-30kg,攪拌均勻,即得。
其中,所述魚骨的粒徑小于3cm,鉀長石的粒徑小于3mm,棕櫚根、天胡荽和桑白皮的粒徑均為4-7mm,所述灰樹花提取物的粒徑為200-240目。
選擇中雜109作為實驗品種,在大棚中以普通方法栽種作為對照組,本實施例中方法栽種作為實驗組,檢測果實的物質組份,具體結果如下:
表1
果實的物質成分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果糖的含量決定西紅柿口感,由表1中數據可以看出,相應數據有一定增加,保持了較好的口感,西紅柿硬度也有一定提高,具有良好的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