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促進淮山薯塊增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驟組成:
(1)選地:對土地進行取樣檢測銅含量,選擇銅含量大于3.0mg/kg的地塊作為種植用地;
(2)開溝整地:按行距1m,在田間挖南北向深溝,溝寬28-30cm,深140cm,挖時將上下層土分別堆放在溝的兩側,溝底20cm的沙土就地挖翻樓碎,經晾曬幾天后,先將底層土耬平踩實,再分別填入下層土、上層土,每填20cm耬平踩實1次,為便于開溝,一般都是先隔行開挖,待填平半條溝后,再開挖剩下的半條溝;
(3)施足底肥:加入有機肥和復合肥作底肥,然后翻入土中;
(4)種塊處理:選擇無病蟲的淮山塊莖作種,按5-8cm段切,淮山塊大的可以再縱切成兩塊,然后用消生石灰將切口蘸涂,并放于太陽底下曬幾天即可種植;
(5)種植:在4-5月開始種植,淮山種塊與種塊的間隔距離為25-30cm,并在種植溝一側及時澆透定根水;
(6)田間管理:進行引苗上架與修剪,中耕追肥,做好病蟲害防治;
(7)適時收獲:次年1月淮山塊莖充分膨大進入成熟期即可采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銅淮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所述有機肥為腐熟人畜糞肥,施肥量為1000-1500kg/畝;所述復合肥為尿素20-25份,硫酸鉀15-25份,高磷高鉀10-15份及硫體鋅1-10份,施肥量為40-50kg/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銅淮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5),所述定根水中添加有生根劑,所述生根劑與定根水的質量比為1:50-150;所述生根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萘乙酸鈉5-10份、芳基磺酸鈉5-10份、根須多1-5份、水楊酸鈉0.1-0.5份和水300-50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銅淮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6),所述引苗上架是苗高16-20cm時進行修剪引蔓上架,支架為籬笆式,每個植株只留一條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枝蔓作主蔓,其余剪修摘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銅淮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6),所述中耕追肥為1-2次,施肥量為50-60kg/畝,所追肥料為緩釋肥料;所述緩釋肥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包裹材料85-100份、尿素50-100份、硫酸鉀45-80份、高磷高鉀40-60份、碳酸氫銨25-40份、甘蔗渣粉15-25份、辣木子粉5-10份、硅藻土5-10份及富銅酵母菌0.5-3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富銅淮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脂肪30-60份、海藻酸鈉寡糖20-55份及氯化銅0.1-1份。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富銅淮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緩釋肥料的制備方法為:將除包裹材料的以外的原料混合均勻放入造粒機造粒,后烘干至含水量≤6%,得到粒徑為1.5-3.0mm的肥料顆粒;再用包裹材料將所述肥料顆粒均勻包裹,后烘干至含水量≤6%,得到所述緩釋肥料。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銅淮山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7),采收時,先用薯鏟細心把植株旁的土刮除,使塊莖暴露,再沿縱深方向把塊莖挖出來,并按順序一株一株挨著挖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