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殺蟲劑增效劑。
背景技術:
在農業生產上由于長期、單一使用或濫用殺蟲劑,使害蟲對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甚至發展為交互抗性和多抗性。據報道,我國已有20多種農業害蟲對一種或多種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研制合成新農藥品種工藝技術流程復雜,設備條件要求高,注冊登記繁瑣,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有害生物抗藥性的產生主要是由于藥劑對有害生物選擇壓力的結果,這種選擇壓力又主要是由單劑對防治對象作用點單一或較少造成的。選擇有增效作用或負交互作用的2種或多種藥劑復配,是解決該問題的關鍵。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殺蟲劑增效劑。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殺蟲劑增效劑,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豬毛蒿提取液10-30份、蘇云金桿菌5-10份、聚天冬氨酸10-20份、茶皂素5-10份、植物油30-50份、乳化劑5-15份。
作為優選,殺蟲劑增效劑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豬毛蒿提取液15-20份、蘇云金桿菌8-10份、聚天冬氨酸15-18份、茶皂素6-8份、植物油40-50份、乳化劑10-15份。
作為優選,所述豬毛蒿提取液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將豬毛蒿粉碎后,用質量分數85-90%的乙醇溶液浸泡8-12d,經壓榨得到豬毛蒿提取液。
作為優選,浸泡時所用乙醇溶液的質量是豬毛蒿質量的0.8-1.2倍。
作為優選,所述植物油為玉米油、葵花油、芝麻油或花生油。
作為優選,所述乳化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脂肪醇硫酸鹽、烷基乙基磺酸鹽、木質素磺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綠色環保,無毒無害無殘留,克服了現有技術產品存在著專用性較強的問題,能與多種殺蟲劑復配使用,增效效果能達85%以上;本發明復配了多種增效劑,充分利用不同活性物質混用的增效作用,大大減低了殺蟲劑的用量,具有明顯的應用價值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將豬毛蒿提取液10g、蘇云金桿菌5g、聚天冬氨酸20g、茶皂素10g、玉米油50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5g放入反應釜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殺蟲劑增效劑。
其中,豬毛蒿提取液通過以下方法制得:
將100g豬毛蒿粉碎后,用80g質量分數90%的乙醇溶液浸泡8d,經壓榨得到豬毛蒿提取液。
實施例2
將豬毛蒿提取液30g、蘇云金桿菌10g、聚天冬氨酸10g、茶皂素5g、芝麻油30g、脂肪醇硫酸鹽15g放入反應釜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殺蟲劑增效劑。
其中,豬毛蒿提取液通過以下方法制得:
將100g豬毛蒿粉碎后,用120g質量分數85%的乙醇溶液浸泡12d,經壓榨得到豬毛蒿提取液。
實施例3
將豬毛蒿提取液15g、蘇云金桿菌8g、聚天冬氨酸18g、茶皂素6g、葵花油40g、木質素磺酸鈉10g放入反應釜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殺蟲劑增效劑。
其中,豬毛蒿提取液通過以下方法制得:
將100g豬毛蒿粉碎后,用80g質量分數85-90%的乙醇溶液浸泡8-12d,經壓榨得到豬毛蒿提取液。
實施例4
將豬毛蒿提取液20g、蘇云金桿菌7g、聚天冬氨酸15g、茶皂素8g、花生油45g、烷基乙基磺酸鹽6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g放入反應釜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殺蟲劑增效劑。
其中,豬毛蒿提取液通過以下方法制得:
將100g豬毛蒿粉碎后,用80g質量分數85-90%的乙醇溶液浸泡8-12d,經壓榨得到豬毛蒿提取液。
本發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