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用于甘蔗實生苗育苗的基質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甘蔗實生苗培育是甘蔗雜交育種的前期基礎工作,其中實生苗育苗基質的優劣決定著種子出苗率、成活率、感病率,對后期實生苗的數量和生勢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是實生苗培育工作成敗的關鍵所在。傳統的甘蔗實生苗育苗基質以細土、廄肥、蔗渣進行混配作為育苗基質,但常因廄肥、蔗渣的腐熟程度不易掌握、滅菌不徹底、養分含量難以控制,導致種子出苗率低、苗期燒苗及感病等情況,造成所培育的實生苗在數量和質量上均達不到育種家的要求,嚴重影響著甘蔗雜交育種工作效率。泥炭土是一種無菌、無毒、無污染,持水性和通氣性能好、保肥、有機質和腐殖酸含量高的天然沼澤地產物,目前泥炭土已廣泛應用于花卉、藥材等經濟作物的栽培。但由于我國南方地區泥炭土透水性差,直接用于甘蔗實生苗培育會造成苗期爛根、死亡,因此必須針對此缺點,配制適用于甘蔗實生苗育苗的新型基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含有泥炭土成分、具有良好透水性能、可有效提高甘蔗實生苗數量和質量的育苗基質。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甘蔗實生苗育苗的泥炭土基質,泥炭土以泥炭土粉和直徑為0.2~0.3cm的泥炭土顆粒的形態同時存在于育苗基質中,所述泥炭土基質的配方是直徑0.2~0.3cm的泥炭土顆粒:泥炭土粉:細土的質量比為2:1:2。
本發明所述泥炭土基質的pH值5.7-6.0,有機質含量為455-470g/kg,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的含量分別為274-305mg/kg、2.4-2.6mg/kg和262-285mg/kg,全氮、全磷、全鉀的含量分別為0.625-0.653%、0.058-0.065%和2.6-3.1%。
采用本發明所述甘蔗實生苗育苗的泥炭土基質進行苗床準備的方法,方法步驟如下:
(1)育苗的苗床底部用長60cm、寬9cm的木板拼接而成,每塊木板間隔0.1~0.2cm,有利于過量水分的排出;
(2)用一層報紙鋪于苗床底部后,裝入泥炭土基質,防止泥炭土基質外漏,又不阻礙水分的排出;
(3)播種前1天下午用水將苗床澆透,使泥炭土基質中的泥炭土顆粒充分吸水,育苗泥炭土基質持水量達到飽和。
本發明的育苗基質由于采用了顆粒狀的泥炭土,改良了泥炭土自身透水性差的缺點,同時由于所述育苗基質中泥炭土總含量高達60%,基質疏松,其有機質、腐殖酸含量較高,氮、磷、鉀含量適中,使得播種于該基質上的甘蔗種子出苗率高、根系發達,苗期無倒伏、感病等造成的植株死亡,為育種戶提供了數量多、質量高的甘蔗實生苗群體。本發明簡化了傳統的以廄肥、蔗渣、細土混配的育苗基質的制備工作,減少了廄肥和蔗渣腐熟的操作過程,降低了廄肥、蔗渣高溫滅菌的勞動力投入和水電消耗,節省了甘蔗實生苗育苗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甘蔗實生苗育苗的泥炭土基質,其中的泥炭土以泥炭土粉和直徑為0.2~0.3cm的泥炭土顆粒的形態同時存在于育苗基質中。本發明泥炭土基質的配方是直徑0.2-0.3cm的泥炭土顆粒:泥炭土粉:細土的質量比為2:1:2。配制得到的泥炭土基質的pH值5.7-6.0,有機質含量為455-470g/kg,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的含量分別為274-305mg/kg、2.4-2.6mg/kg和262-285mg/kg,全氮、全磷、全鉀的含量分別為0.625-0.653%、0.058-0.065%和2.6-3.1%。
配制本發明泥炭土基質的方法如下:
(1)先對細土滅菌:采集大田表層土,適當敲碎后過0.2cm篩網,將細土轉入布袋,置于高壓滅菌鍋中108℃滅菌30min。
(2)進行育苗基質混配:將直徑0.2~0.3cm的泥炭土顆粒、泥炭土粉、滅菌后的細土按照質量比2:1:2進行均勻混合即可。
采用本發明所述甘蔗實生苗育苗的泥炭土基質進行苗床準備的方法步驟如下:
(1)使用長、寬、高分別為60cm、45cm、12cm的木箱作為育苗的苗床,苗床底部用長60cm、寬9cm的木板拼接而成,每塊木板間隔0.1~0.2cm,有利于過量水分的排出;
(2)用一層報紙鋪于苗床底部后,裝入泥炭土基質,防止泥炭土基質外漏,又不阻礙水分的排出;每個苗床內裝入混合好的泥炭土基質6.5kg,鋪平;
(3)播種前1天下午用水將苗床澆透,使泥炭土基質中的泥炭土顆粒充分吸水,育苗泥炭土基質持水量達到飽和;次日上午將甘蔗雜交花穗均勻播種于苗床,澆水,用適量細土覆蓋,然后覆蓋紗布和薄膜,5天后種子開始出苗。
與傳統的以廄肥為主體的育苗基質相比,本發明的育苗基質不僅實生苗數量和質量顯著提高,并且減少了廄肥、蔗渣腐熟、消毒等勞動力的投入和水電消耗,可省工60%左右,節約成本50%左右,較好的解決了傳統育苗基質中廄肥難購買、成本高,廄肥和蔗渣腐熟程度難掌握及滅菌不徹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