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林業害蟲的生物防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在生物防治農林害蟲的過程中使用的黑頭叉胸花蝽Amphiareus obscuriceps(Poppius)的規模化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農林生態系統中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造成環境污染及害蟲的抗藥性產生,對農林經濟危害加重。釋放捕食性、寄生性昆蟲為主的生防天敵,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農林生態系統中的靶標害蟲控制在經濟危害水平以下,達到減少農林經濟損失、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生防天敵昆蟲需求量的逐年增高,以工廠化大規模擴繁飼養天敵昆蟲成為科研者關注的熱點。
半翅目(Hemiptera)中的花蝽科有多種捕食性昆蟲,例如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東亞小花蝽Orius sauteri(Poppius)、微小花蝽Orius minuius Linnaeus、美洲小花蝽Orius insidiosu的飼養方法、替代飼料、產卵基質等都是學者研究的熱點,但是花蝽科的黑頭叉胸花蝽Amphiareus obscuriceps(Poppius)作為天敵昆蟲的用途鮮有報道,其飼養方法及相關技術未有報道。
黑頭叉胸花蝽,體長2—3mm,黃褐色,具微毛,密布刻點。頭同體色,頭頂深褐色至黑色,復眼大,棕紅色。前胸背板中部凹陷,小盾片后部亦有橫陷。前翅黃褐色,膜片半透明,具煙色斑。足同體色,各腿節具2深色斑。棲息于干草堆、枯枝落葉,捕食蚜蟲、介殼蟲、粉虱、薊馬、螨類等小型昆蟲,分布于遼寧、內蒙古、北京、河北、山東、河南、陜西、江蘇、浙江、湖南、甘肅、四川、廣西、云南、海南、臺灣、日本。本發明通過大量實驗研究,發現一種規模化繁育黑頭叉胸花蝽的方法,在黑頭叉胸花蝽成蟲期使用米蛾卵作為飼料、若蟲期使用浸泡過水楊酸的松干蚧卵作為飼料,并結合改良后的溫度、濕度、光照條件,使其能夠滿足規模化、高效繁育黑頭叉胸花蝽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規模化繁育黑頭叉胸花蝽的方法,在黑頭叉胸花蝽成蟲期使用米蛾卵作為飼料、若蟲期使用浸泡過水楊酸的松干蚧卵作為飼料,并結合改良后的溫度、濕度、光照條件,使其能夠滿足規模化、高效繁育黑頭叉胸花蝽的需要。
為達到本發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規模化繁育黑頭叉胸花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獲取黑頭叉胸花蝽的卵,繁育黑頭叉胸花蝽,保存黑頭叉胸花蝽;
優選地,所述的獲取黑頭叉胸花蝽的卵包括以下步驟:將黑頭叉胸花蝽雌、雄成蟲放入產卵箱中,并在產卵箱中放入米蛾卵、產卵基質,每天更換產卵基質;
優選地,所述的繁育黑頭叉胸花蝽包含以下步驟:
1)將產卵基質移入養蟲箱中,并在養蟲箱內投入松干蚧卵作為飼料;
2)將養蟲箱移入溫室,溫室內的溫度為27℃-28℃,濕度為75%-78%,光照條件為14小時光照、10小時黑暗;
3)定期檢查養蟲箱內黑頭叉胸花蝽、松干蚧卵的數量,保證飼料充足;
4)在若蟲有85%以上羽化時,收集黑頭叉胸花蝽成蟲。
優選地,所述的保存黑頭叉胸花蝽包括以下步驟:將收集到的黑頭叉胸花蝽成蟲進行性別鑒定,將雌、雄成蟲分開移入指形管中,指形管開口端用棉球封口;
優選地,所述的松干蚧卵在2-5μg/ml的水楊酸溶液中浸泡15-30秒,室溫下晾干后作為飼料使用;
優選地,所述的產卵基質為扁豆角;
本發明繁育的黑頭叉胸花蝽的成蟲用于繁殖下一代黑頭叉胸花蝽的用途。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通過在黑頭叉胸花蝽成蟲期使用米蛾卵作為飼料、若蟲期使用浸泡過水楊酸的松干蚧卵作為飼料,并結合改良后的溫度、濕度、光照條件,繁育得到的黑頭叉胸花蝽從卵發育至成蟲的時間縮短,提高了黑頭叉胸花蝽的繁殖速度和效率。
2、本發明的繁育方法提高了黑頭叉胸花蝽從卵發育至成蟲的比例。
3、本發明的繁育方法在連續繁育十代黑頭叉胸花蝽后,黑頭叉胸花蝽的生活力沒有減弱,有利于保持黑頭叉胸花蝽的種群穩定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中的百分比均為重量比,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
實施例一
1、材料:
1.1供試蟲源:試驗所用黑頭叉胸花蝽成蟲為北京延慶野鴨湖采集得到;
2、試驗方法:(試驗重復三次)
(1)將黑頭叉胸花蝽雌、雄成蟲放入產卵箱中,雌雄成蟲的比例為1:1;并在產卵箱中放入米蛾卵、產卵基質(新鮮的扁豆角),每天更換產卵基質,對產卵基質中的卵計數,所述產卵箱為50cm*50cm*50cm的透明塑料箱,箱體上端有一開口,用120目紗布蒙住開口防止黑頭叉胸花蝽逃離;
(2)設置50個養蟲箱,將產卵基質移入養蟲箱中,保證每個養蟲箱內移入的卵數量相同,所述養蟲箱為60cm*60cm*60cm的透明塑料箱,箱體上端有一開口,用120目紗布蒙住開口防止黑頭叉胸花蝽逃離;將松干蚧卵在3μg/ml的水楊酸溶液中浸泡20秒,室溫下晾干后投入養蟲箱內;將養蟲箱移入溫室,溫室內的溫度為27℃,濕度為78%,光照條件為14小時光照、10小時黑暗;定期檢查養蟲箱內黑頭叉胸花蝽、松干蚧卵的數量,保證飼料充足;黑頭叉胸花蝽的卵繁育16.3天,黑頭叉胸花蝽的卵發育為成蟲,收集黑頭叉胸花蝽成蟲;
(3)將收集到的黑頭叉胸花蝽成蟲進行性別鑒定,將雌、雄成蟲分開移入指形管中,指形管開口端用棉球封口。
(4)對照試驗組:
對比例1:選取步驟(2)中移入相同卵數量的養蟲箱10個,將米蛾卵作為飼料投入養蟲箱;將養蟲箱移入溫室,溫室內的溫度為27℃,濕度為78%,光照條件為14小時光照、10小時黑暗;定期檢查養蟲箱內黑頭叉胸花蝽、松干蚧卵的數量,保證飼料充足;黑頭叉胸花蝽的卵繁育17.6天,黑頭叉胸花蝽的卵發育為成蟲,收集黑頭叉胸花蝽成蟲。
對比例2:選取步驟(2)中移入相同卵數量的養蟲箱10個,將松干蚧卵在3μg/ml的水楊酸溶液中浸泡20秒,室溫下晾干后投入養蟲箱內;將養蟲箱移入溫室,溫室內的溫度為25℃,濕度為75%,光照條件為16小時光照、8小時黑暗;定期檢查養蟲箱內黑頭叉胸花蝽、松干蚧卵的數量,保證飼料充足;黑頭叉胸花蝽的卵繁育17.1天,黑頭叉胸花蝽的卵發育為成蟲,收集黑頭叉胸花蝽成蟲。
對比例3:選取步驟(2)中移入相同卵數量的養蟲箱10個,將松干蚧卵作為飼料投入養蟲箱;將養蟲箱移入溫室,溫室內的溫度為27℃,濕度為78%,光照條件為14小時光照、10小時黑暗;定期檢查養蟲箱內黑頭叉胸花蝽、松干蚧卵的數量,保證飼料充足;黑頭叉胸花蝽的卵繁育17.3天,黑頭叉胸花蝽的卵發育為成蟲,收集黑頭叉胸花蝽成蟲。
(5)黑頭叉胸花蝽發育歷期
注:表1中黑頭叉胸花蝽的卵發育至成蟲的時間為三次重復試驗的平均值
表1中的數據表明:本發明通過在黑頭叉胸花蝽成蟲期使用米蛾卵作為飼料、若蟲期使用浸泡過水楊酸的松干蚧卵作為飼料,并結合改良后的溫度、濕度、光照條件,繁育得到的黑頭叉胸花蝽從卵發育至成蟲的時間短于對比例1(使用單一飼料)、對比例2(常規的溫度、濕度、光照條件)、對比例3(松干蚧卵未浸泡水楊酸),可見飼料選擇,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影響黑頭叉胸花蝽的繁育時間,而本發明的繁育方法有利于提高黑頭叉胸花蝽的繁殖速度和效率。
(6)不同繁育條件下黑頭叉胸花蝽的成蟲獲得率
將步驟(2)、步驟(4)中的對比例1、對比例2、對比例3中的產卵基質扁豆角進行鏡檢,記錄產卵基質上的著卵量,將統計好卵量的產卵基質放入養蟲箱內,卵量控制在150粒。
注:表2中黑頭叉胸花蝽成蟲獲得率為三次重復試驗的平均值
表2中的數據表明:本發明通過在黑頭叉胸花蝽成蟲期使用米蛾卵作為飼料、若蟲期使用浸泡過水楊酸的松干蚧卵作為飼料,并結合改良后的溫度、濕度、光照條件,黑頭叉胸花蝽從卵發育至成蟲的比例大于對比例1(使用單一飼料)、對比例2(常規的溫度、濕度、光照條件)、對比例3(松干蚧卵未浸泡水楊酸),可見飼料選擇,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影響黑頭叉胸花蝽的成蟲獲得率,而本發明的繁育方法有利于提高黑頭叉胸花蝽的成蟲獲得率,本發明極大的提高了黑頭叉胸花蝽的繁殖效率、降低了成本。
(7)傳代飼養對黑頭叉胸花蝽生活力的比較
按照本發明、對比例1、對比例2、對比例3的繁育方法分別連續繁育十代,取第一代、第十代的黑頭叉胸花蝽雌成蟲各50頭,用體視顯微鏡中的測微尺對其體長、體寬進行測量,獲取油菜上黑頭叉胸花蝽雌雄成蟲的平均體長、平均體寬。
注:表3中黑頭叉胸花蝽成蟲的體長、體寬都為三次重復試驗的平均值
表3中的數據表明:本發明的繁育方法經過連續十代繁育后,黑頭叉胸花蝽的生活力沒有減弱,甚至增強,個體變大;而對比例1、對比例2、對比例3繁育的黑頭叉胸花蝽的蟲體變小,生活力減弱,尤其是對比例1的生活力減弱最為明顯。可見,本發明的繁育方法適宜規模化繁育黑頭叉胸花蝽,連續繁育多代也不會導致黑頭叉胸花蝽的生活力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