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園林工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旋割機透明罩。
背景技術:
隨科技的不斷進步,小規(guī)模的農業(yè)生產和園林行業(yè)不斷地采用了新的機械裝置進行生產工作,如旋割機就是一種廣泛地被人們使用來進行翻土或松土,能夠減輕勞動強度,深受人們的喜愛,為此有很多科技人員開發(fā)出不同結構的旋割機。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旋割機種類很多,它主要應用于翻地、整地、鋤地和培植等工作,特別在發(fā)達國家松土機已成為家庭必備的農用機械之一,這里現有技術中旋割機一般包括有透明罩,這里現有技術中的透明罩由多個部件組件,缺點是不僅結構復雜,安裝麻煩,由于在相互組裝連接時需要用到其它部件(如銷釘、扭簧等),增加了制造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而提供結構簡單,牢靠可靠,在裝配時不需要借助其它連接部件進行連接的旋割機透明罩。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旋割機透明罩,其特征在于,該透明罩包括有透明蓋體、上蓋體以及底座體,所述的透明蓋體與上蓋體連接,所述的上蓋體與底座體連接,所述的透明蓋體、上蓋體以及底座體三者前部之間具有組配安裝位,所述的組配安裝位內形成有直連組配結構。
透明蓋體、上蓋體以及底座體三者都采用塑料直接注塑而成,本發(fā)明最大的創(chuàng)新之處是在透明蓋體、上蓋體以及底座體三者前部之間具有直連組配結構,這里通過直連組配結構就可以相互組裝連接時不需要用到其它部件(如銷釘、扭簧等)就可以直接固定連接,實現透明蓋的開關與閉合。
為優(yōu)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體包括:
在上述的一種旋割機透明罩裝配改進結構中,所述的直連組配結構包括設置在透明蓋體上的固定頭體以及設置在上蓋體上的直連配合體,所述的固定頭體位于透明蓋體的前部,所述的直連配合體也位于上蓋體的前部,所述的直連配合體上開設有與固定頭體形狀相配合的安裝入口槽,所述的固定頭體安裝在安裝入口槽處。這里通過固定頭體對準直連配合體上的安裝入口槽,進行垂直的插入,并向前滑動就可以將透明蓋體與上蓋體進行安裝。
在上述的一種旋割機透明罩裝配改進結構中,所述的安裝入口槽與固定頭體均呈圓弧形。這樣是為了方便透明蓋體安裝,使得圓弧配對圓弧安裝,方便后續(xù)的打開和關閉旋轉操作。
在上述的一種旋割機透明罩裝配改進結構中,所述的固定頭體包括有主體部、滾動柱部以及旋轉限位部,所述的滾動柱部位于主體部內側,所述的旋轉限位部位于主體部的前端,所述的安裝入口槽上具有階梯臺階體,所述的階梯臺階體包括第一邊沿臺階部、第二邊沿臺階部以及上滾動阻擋部,所述的上滾動阻擋部位于第一邊沿臺階部和第二邊沿臺階部之間,所述的滾動柱部抵靠在上滾動阻擋部的下端面。
在上述的一種旋割機透明罩裝配改進結構中,所述的底座體上設置有與固定頭體相配合的滾動座體,所述的滾動座體包括第三邊沿臺階部、下滾動阻擋部以及第四邊沿臺階部,所述的上滾動阻擋部和下滾動阻擋部之間形成滾動槽,所述滾動柱部位于滾動槽內,所述的第一邊沿臺階部與第三邊沿臺階部貼合形成限制滾動柱部在滾動槽內轉動的第一限制邊沿部,所述的第二邊沿臺階部與第四邊沿臺階部貼合形成限制滾動柱部在滾動槽內轉動的第二限制邊沿部。這里滾動柱部是剛好安裝在上滾動阻擋部和下滾動阻擋部之間形成滾動槽的位置處,這樣就對滾動的上下位置進行限制,使得整個透明蓋體是可以通過滾動柱部在滾動槽內進行滾動,同時第一限制邊沿部和第二限制邊沿部又對滾動槽兩側的方向進行限制,這樣就使得對滾動柱部旋轉運動時的四個方向都進行限制,因此整個滾動柱部相當于是一個鉸接點,從而方便整個透明蓋的打開和操作。
在上述的一種旋割機透明罩裝配改進結構中,所述的直連配合體上還開設有與主體部的兩側相配合的橫向限位擋槽,在透明罩體閉合狀態(tài)下所述的主體部的兩側卡擋在橫向限位擋槽內。這里通過橫向限位擋槽對透明蓋體和上蓋體安裝后的橫向位置也進行限位,從而保證兩者連接固定的可靠性。
在上述的一種旋割機透明罩裝配改進結構中,所述的主體部與上蓋體的前端之間形成有圓弧活動口,在靠近圓弧活動口處的上蓋體上設置有旋轉限位筋條,在透明罩體打開狀態(tài)時所述的固定頭體繞滾動柱部鉸接轉動,且所述的旋轉限位部與旋轉限位筋條相擋。這里通過旋轉限位筋條對透明蓋體的旋轉進行限位,從而保證透明蓋的開合角度。
在上述的一種旋割機透明罩裝配改進結構中,所述的透明蓋體上還設置有按鈕體,所述的按鈕體的中部位置上設置有卡鉤體,所述的上蓋體上開設有與卡鉤體相配合的卡鉤槽,所述的按鈕體通過卡鉤體與上蓋體固定連接,所述按鈕體上還設置有固定銷柱以及卡扣頭,所述的卡扣頭位于按鈕體的右部且卡裝在上蓋體上,所述的固定銷柱上套設有彈簧,所述的彈簧具有橫下作用在卡扣頭的彈力。這里通過卡鉤體可以將透明蓋體和按鈕體整體進行固定,同時通過彈簧套在固定銷柱上產生橫向彈簧,從而使的卡扣頭的扣合更加牢固可靠。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結構簡單、牢固、可靠,塑料件模具制作簡單,不需要借助其他零件(如銷釘、扭簧)就可以進行組裝,實現透明蓋的開關與閉合,有打開角度限位功能,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旋割機透明罩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透明蓋體和上蓋體組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另一方向結構示意圖;
圖4是透明蓋體與底座體垂直安裝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是安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透明蓋體、上蓋體以及底座體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透明蓋體、上蓋體以及底座體組裝后的側向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中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圖中,透明蓋體1;上蓋體2;底座體3;直連組配結構4;固定頭體5;主體部51;滾動柱部52;旋轉限位部53;直連配合體6;安裝入口槽7;階梯臺階體8;第一邊沿臺階部81;第二邊沿臺階部82;上滾動阻擋部83;滾動座體9;第三邊沿臺階部91;第四邊沿臺階部92;下滾動阻擋部93;滾動槽10;第一限制邊沿部11;第二限制邊沿部12;橫向限位擋槽13;按鈕體14;卡鉤體15;卡鉤槽16;固定銷柱17;卡扣頭18;彈簧19;圓弧活動口20;旋轉限位筋條21;自攻螺釘22。
如圖1所示,本旋割機透明罩,該透明罩包括有透明蓋體1、上蓋體2以及底座體3,透明蓋體1與上蓋體2連接,上蓋體2與底座體3連接,透明蓋體1、上蓋體2以及底座體3三者前部之間具有組配安裝位,組配安裝位內形成有直連組配結構4;透明蓋體1、上蓋體2以及底座體3三者都采用塑料直接注塑而成,本發(fā)明最大的創(chuàng)新之處是在透明蓋體1、上蓋體2以及底座體3三者前部之間具有直連組配結構4,這里通過直連組配結構4就可以相互組裝連接時不需要用到其它部件(如銷釘、扭簧等)就可以直接固定連接,實現透明蓋的開關與閉合,在組裝安裝到位后通過四顆自攻螺釘22將外圍進行固定即可完成安裝。
具體來說,如圖4以及圖5所示,直連組配結構4包括設置在透明蓋體1上的固定頭體5以及設置在上蓋體2上的直連配合體6,固定頭體5位于透明蓋體1的前部,直連配合體6也位于上蓋體2的前部,直連配合體6上開設有與固定頭體5形狀相配合的安裝入口槽7,固定頭體5安裝在安裝入口槽7處,這里通過固定頭體5對準直連配合體6上的安裝入口槽7,進行垂直的插入,并向前滑動就可以將透明蓋體1與上蓋體2進行安裝,安裝入口槽7與固定頭體5均呈圓弧形,這樣是為了方便透明蓋體1安裝,使得圓弧配對圓弧安裝,方便后續(xù)的打開和關閉旋轉操作。
固定頭體5包括有主體部51、滾動柱部52以及旋轉限位部53,滾動柱部52位于主體部51內側,旋轉限位部53位于主體部51的前端,安裝入口槽7上具有階梯臺階體8,階梯臺階體8包括第一邊沿臺階部81、第二邊沿臺階部82以及上滾動阻擋部83,上滾動阻擋部83位于第一邊沿臺階部81和第二邊沿臺階部82之間,滾動柱部52抵靠在上滾動阻擋部83的下端面,底座體3上設置有與固定頭體5相配合的滾動座體9,滾動座體9包括第三邊沿臺階部91、下滾動阻擋部93以及第四邊沿臺階部92,上滾動阻擋部83和下滾動阻擋部93之間形成滾動槽10,所述滾動柱部52位于滾動槽10內,第一邊沿臺階部81與第三邊沿臺階部91貼合形成限制滾動柱部52在滾動槽10內轉動的第一限制邊沿部11,第二邊沿臺階部82與第四邊沿臺階部92貼合形成限制滾動柱部52在滾動槽10內轉動的第二限制邊沿部12,這里滾動柱部52是剛好安裝在上滾動阻擋部83和下滾動阻擋部93之間形成滾動槽10的位置處,這樣就對滾動的上下位置進行限制,使得整個透明蓋體1是可以通過滾動柱部52在滾動槽10內進行滾動,同時第一限制邊沿部11和第二限制邊沿部12又對滾動槽10兩側的方向進行限制,這樣就使得對滾動柱部52旋轉運動時的四個方向都進行限制,因此整個滾動柱部52相當于是一個鉸接點,從而方便整個透明蓋的打開和操作,直連配合體6上還開設有與主體部51的兩側相配合的橫向限位擋槽13,在透明罩體閉合狀態(tài)下主體部51的兩側卡擋在橫向限位擋槽13內。這里通過橫向限位擋槽13對透明蓋體1和上蓋體2安裝后的橫向位置也進行限位,從而保證兩者連接固定的可靠性。
如圖2以及圖3所示,透明蓋體1上還設置有按鈕體14,按鈕體14的中部位置上設置有卡鉤體15,上蓋體2上開設有與卡鉤體15相配合的卡鉤槽16,按鈕體14通過卡鉤體15與上蓋體2固定連接,按鈕體14上還設置有固定銷柱17以及卡扣頭18,卡扣頭18位于按鈕體14的右部且卡裝在上蓋體2上,固定銷柱17上套設有彈簧19,彈簧19具有橫下作用在卡扣頭18的彈力。這里通過卡鉤體15可以將透明蓋體1和按鈕體14整體進行固定,同時通過彈簧19套在固定銷柱17上產生橫向彈力,從而使的卡扣頭18的扣合更加牢固可靠。
如圖6、圖7以及圖8所示,主體部51與上蓋體2的前端之間形成有圓弧活動口20,在靠近圓弧活動口20處的上蓋體2上設置有旋轉限位筋條21,在透明罩體打開狀態(tài)時固定頭體5繞滾動柱部52鉸接轉動,且旋轉限位部53與旋轉限位筋條21相擋。這里通過旋轉限位筋條21對透明蓋體1的旋轉進行限位,從而保證透明蓋的開合角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