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園林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態旅游茶園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茶葉源于中國,是世界三大欽料之一,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茶葉的需求量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大多數茶樹種植園都在采用各種種植方法來提高茶葉的產量和質量,然而市場上卻沒有作為一種具有觀賞旅游價值的生態旅游茶園。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態旅游茶園的種植方法,建立的生態旅游茶園,貼近生態自然,吸引游客觀光旅游,欣賞美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生態旅游茶園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選地:選擇土壤肥沃,土質松軟,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地段;
b.種植:在所選的土地上種植茶苗,單行每畝種植1000-1100株,或者雙行每畝種植2050-2150株,并且在茶園道路兩旁和茶園周邊種植覆陰樹,種植密度以遮光率達到25%-35%為宜;
c.施肥:將肥料直接撒施于茶行間,施肥量為每畝300-500kg;
d.維護防蟲:定期對茶園進行修剪,用修剪機將茶樹根莖離地面12cm以上的枝干全部剪掉,茶蟲滋生季節在茶園里放養家禽雞,放養密度為每畝60-80只雞。
優選的,所述步驟c中,撒施的肥料包括有機肥料、礦物肥料、復混肥料。
優選的,所述步驟d中,每年春季對植株進行重剪,剪去枯枝和過密枝、病蟲枝。
優選的,所述步驟b中,茶園周邊和茶園道路兩旁還間歇種植銀杉、水松、金錢松。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建立生態旅游茶園,集家禽,觀賞樹木,茶園于一體,貼近自然,風景優美。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生態旅游茶園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選地:選擇土壤肥沃,土質松軟,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地段;
b.種植:在所選的土地上種植茶苗,單行每畝種植1000-1100株,或者雙行每畝種植2050-2150株,并且在茶園道路兩旁和茶園周邊種植覆陰樹,種植密度以遮光率達到25%-35%為宜;
c.施肥:將肥料直接撒施于茶行間,施肥量為每畝300-500kg;
d.維護防蟲:定期對茶園進行修剪,用修剪機將茶樹根莖離地面12cm以上的枝干全部剪掉,茶蟲滋生季節在茶園里放養家禽雞,放養密度為每畝60-80只雞。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步驟c中,撒施的肥料包括有機肥料、礦物肥料、復混肥料。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所述步驟d中,每年春季對植株進行重剪,剪去枯枝和過密枝、病蟲枝。
優選的,所述步驟b中,茶園周邊和茶園道路兩旁還間歇種植銀杉、水松、金錢松。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