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畜禽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林下養雞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特別是林下經濟發展的逐步深入,林下養雞越來越成為一大熱門,受到廣大養殖戶的青睞,其根本原因是:第一,林下養雞是循環農業經濟發展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第二,林下養雞可為林地中的林木、水果、藥材等眾多種植產品提供長效、優質的肥源并改善其品質;第三,林下養雞有利于環保,解決因集約化養殖造成的環保災害;第四,林下養雞能有效地抑制林地種植中的蟲害和雜草,以提高種植產品的單產;第五,林下養雞對養殖戶自身來說,既可節省飼料成本,也可為養殖戶增加經濟收益。
目前由于林下養雞起步較晚,養殖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其中肉雞育雛技術是林下養雞的關鍵環節不僅影響雞的成活率而且影響其體質健康和生產性能的高低;一些養殖者為了增加肉雞生長速度,過于追求飼料中促進生長的成分的添加,導致飼料營養不均衡,嚴重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同時,由于是在戶外養殖,存在大多的病原體,防護不到位,嚴重影響雞的存活率。
綜上所述,林下養雞是一種生態養殖的新模式,但是在養殖中也存在一些弊病,嚴重影響雞的存活率和質量,鑒于此,本研究者在傳統林下養雞的基礎上,從育雛、飼料、免疫防護三個方面進行改進,以提高雞的存活率和雞肉質量,同時也為林下養雞這種生態養殖的新模式提供一種新思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林下養雞的方法。
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林下養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育雛:用孵化器對雞蛋進行人工孵化,待小雞破殼后,按15~20只/室的密度將小雞放入育雛室,控制室內溫度為25~30℃,用飼料1對小雞進行喂食。
飼料1,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蜂蜜25~30、硫酸鋅0.5~0.8、硫酸鎂1.1~1.3、磷酸氫鈣4~7、骨粉10~15、石膏2~4、麥飯石2.5~5.5、金銀花8~12、板藍根5~10、梔子1~3、甘草2~4、阿膠1.5~3、當歸1~1.5、厚樸4~9、鐵膽粉0.1~0.3、食鹽2.5~3、水若干。
(2)林下養殖:按步驟(1)的方法將小雞養殖15~20d后,按250~270只/畝的密度將小雞投放進林地,以10~15只/舍的密度搭建雞舍,固定點投放飼料2進行喂養,每天從早上六點開始,間隔3小時投放一次飼料2,隔天,將雞圈養在雞舍內,按同樣的方法喂食飼料,采用室外和室內交替喂養。
飼料2,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玉米粉25~30、麥麩10~15、大豆胚芽粕18~25、葵花籽7~11、螞蟻粉4~9、磷酸氫鈣2~4、硫酸鈉1.5~3、檸檬酸鈉1.1~2.5、膨潤土3~6、中藥粉15~20、復合益生菌4~7、復合維生素2.5~4、復合氨基酸3~5。
(3)免疫防控:在步驟(1)的小雞破殼后的24小時之內對其接種馬立克病疫苗,之后在小雞12~15日齡后,對其接種國家規定的預防雞新城疫的疫苗,在出殼的2個月后,將抗菌優、土霉素、防風、虎杖按1∶0.35~0.45∶0.8~1.1∶0.4~0.6的質量比混合后,放入飲用水中。
進一步,所述的育雛室,將小雞放入育雛室的10d前,將0.3~0.4%過氧乙酸和0.1~0.2%高錳酸鉀按1∶0.45~0.55的質量比混合后,對育雛室地面進行噴灑,鋪設谷殼,再將佩蘭、薄荷、公丁香按1~2∶0.8~1.5∶0.4~0.7的質量比混合,常規煎煮后,制成噴劑,對育雛室進行噴灑,自然風干。
進一步,所述的飼料1,是將金銀花、板藍根、梔子、甘草、阿膠、當歸、厚樸按配方稱取后,加水煎煮40~50min后過濾,得中藥濾液,將濾渣烘干至含水量為10~15%,粉碎過100目篩,得中藥干粉,將硫酸鋅、硫酸鎂、磷酸氫鈣、骨粉、石膏加入中藥濾液中,加熱至80℃熬制100~120min,過濾,在二次濾液中加入蜂蜜、麥飯石、鐵膽粉、食鹽、中藥干粉,繼續在80℃下攪拌10~15min即可。
進一步,在整個制備過程中,控制固液比為1∶2.5~3。
進一步,所述的中藥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刺五加2~5、白術1~2、何首烏0.2~0.4、白芍0.1~0.3、女貞子1~2、香附10~15、青皮8~15、橘核6~10、郁金3.5~6、枳殼7~12、大腹皮5~9、山楂15~20。
進一步,所述的復合益生菌,包含以下成分:地衣芽孢桿菌4~7wt%、枯草芽孢桿菌2~3wt%、納豆芽孢桿菌10~15wt%、雙歧桿菌2.5~6wt%、酵母菌3~5wt%,余量為0.011~0.013%的生理鹽水。
進一步,復合維生素,是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4、維生素B5、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中的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混合物。
進一步,復合氨基酸,是甘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中的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混合物。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發明的養殖方法,有效提高了雛雞的存活率,15d的存活率達到97.5%,從破殼開始飼養30日后,其體重差達到2567.2g,通過不同的飼料的喂養,有效的促進其胃腸功能的生長,提高對環境的應激力,通過外部對場地的消毒和在飼料添加能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成分,有效的降低了發病率,通過科學合理的喂養模式,有效的縮短了出欄時間,顯著的提高了林下養雞的收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代替,仍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林下養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育雛:用孵化器對雞蛋進行人工孵化,待小雞破殼后,按15只/室的密度將小雞放入育雛室,控制室內溫度為25℃,用飼料1對小雞進行喂食。
飼料1,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蜂蜜25kg、硫酸鋅0.5kg、硫酸鎂1.1kg、磷酸氫鈣4kg、骨粉10kg、石膏2kg、麥飯石2.5kg、金銀花8kg、板藍根5kg、梔子1kg、甘草2kg、阿膠1.5kg、當歸1kg、厚樸4kg、鐵膽粉0.1kg、食鹽2.5kg、水若干。
(2)林下養殖:按步驟(1)的方法將小雞養殖15~20d后,按250只/畝的密度將小雞投放進林地,以10只/舍的密度搭建雞舍,固定點投放飼料2進行喂養,每天從早上六點開始,間隔3小時投放一次飼料2,隔天,將雞圈養在雞舍內,按同樣的方法喂食飼料,采用室外和室內交替喂養。
飼料2,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玉米粉25kg、麥麩10kg、大豆胚芽粕18kg、葵花籽7kg、螞蟻粉4kg、磷酸氫鈣2kg、硫酸鈉1.5kg、檸檬酸鈉1.1kg、膨潤土3kg、中藥粉15kg、復合益生菌4kg、復合維生素2.5kg、復合氨基酸3kg。
(3)免疫防控:在步驟(1)的小雞破殼后的24小時之內對其接種馬立克病疫苗,之后在小雞12日齡后,對其接種國家規定的預防雞新城疫的疫苗,在出殼的2個月后,將抗菌優、土霉素、防風、虎杖按1∶0.35∶0.8∶0.4的質量比混合后,放入飲用水中。
所述的育雛室,將小雞放入育雛室的10d前,將0.3%過氧乙酸和0.1%高錳酸鉀按1∶0.45的質量比混合后,對育雛室地面進行噴灑,鋪設谷殼,再將佩蘭、薄荷、公丁香按1∶0.8∶0.4的質量比混合,常規煎煮后,制成噴劑,對育雛室進行噴灑,自然風干。
所述的飼料1,是將金銀花、板藍根、梔子、甘草、阿膠、當歸、厚樸按配方稱取后,加水煎煮40min后過濾,得中藥濾液,將濾渣烘干至含水量為10%,粉碎過100目篩,得中藥干粉,將硫酸鋅、硫酸鎂、磷酸氫鈣、骨粉、石膏加入中藥濾液中,加熱至80℃熬制100min,過濾,在二次濾液中加入蜂蜜、麥飯石、鐵膽粉、食鹽、中藥干粉,繼續在80℃下攪拌10min即可。
在整個制備過程中,控制固液比為1∶2.5。
所述的中藥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刺五加2kg、白術1kg、何首烏0.2kg、白芍0.1kg、女貞子1kg、香附10kg、青皮8kg、橘核6kg、郁金3.5kg、枳殼7kg、大腹皮5kg、山楂15kg。
所述的復合益生菌,包含以下成分:地衣芽孢桿菌4wt%、枯草芽孢桿菌2wt%、納豆芽孢桿菌10wt%、雙歧桿菌2.5wt%、酵母菌3wt%,余量為0.011%的生理鹽水。
實施例2
一種林下養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育雛:用孵化器對雞蛋進行人工孵化,待小雞破殼后,按20只/室的密度將小雞放入育雛室,控制室內溫度為30℃,用飼料1對小雞進行喂食。
飼料1,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蜂蜜30kg、硫酸鋅0.8kg、硫酸鎂1.3kg、磷酸氫鈣7kg、骨粉15kg、石膏4kg、麥飯石5.5kg、金銀花12kg、板藍根10kg、梔子3kg、甘草4kg、阿膠3kg、當歸1.5kg、厚樸9kg、鐵膽粉0.3kg、食鹽3kg、水若干。
(2)林下養殖:按步驟(1)的方法將小雞養殖20d后,按270只/畝的密度將小雞投放進林地,以15只/舍的密度搭建雞舍,固定點投放飼料2進行喂養,每天從早上六點開始,間隔3小時投放一次飼料2,隔天,將雞圈養在雞舍內,按同樣的方法喂食飼料,采用室外和室內交替喂養。
飼料2,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玉米粉30kg、麥麩15kg、大豆胚芽粕25kg、葵花籽11kg、螞蟻粉9kg、磷酸氫鈣4kg、硫酸鈉3kg、檸檬酸鈉2.5kg、膨潤土6kg、中藥粉20kg、復合益生菌7kg、復合維生素4kg、復合氨基酸5kg。
(3)免疫防控:在步驟(1)的小雞破殼后的24小時之內對其接種馬立克病疫苗,之后在小雞15日齡后,對其接種國家規定的預防雞新城疫的疫苗,在出殼的2個月后,將抗菌優、土霉素、防風、虎杖按1∶0.45∶1.1∶0.6的質量比混合后,放入飲用水中。
所述的育雛室,將小雞放入育雛室的10d前,將0.4%過氧乙酸和0.2%高錳酸鉀按1∶0.55的質量比混合后,對育雛室地面進行噴灑,鋪設谷殼,再將佩蘭、薄荷、公丁香按2∶1.5∶0.7的質量比混合,常規煎煮后,制成噴劑,對育雛室進行噴灑,自然風干。
所述的飼料1,是將金銀花、板藍根、梔子、甘草、阿膠、當歸、厚樸按配方稱取后,加水煎煮50min后過濾,得中藥濾液,將濾渣烘干至含水量為15%,粉碎過100目篩,得中藥干粉,將硫酸鋅、硫酸鎂、磷酸氫鈣、骨粉、石膏加入中藥濾液中,加熱至80℃熬制120min,過濾,在二次濾液中加入蜂蜜、麥飯石、鐵膽粉、食鹽、中藥干粉,繼續在80℃下攪拌15min即可。
在整個制備過程中,控制固液比為1∶3。
所述的中藥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刺五加5kg、白術2kg、何首烏0.4kg、白芍0.3kg、女貞子2kg、香附15kg、青皮15kg、橘核10kg、郁金6kg、枳殼12kg、大腹皮9kg、山楂20kg。
所述的復合益生菌,包含以下成分:地衣芽孢桿菌7wt%、枯草芽孢桿菌3wt%、納豆芽孢桿菌15wt%、雙歧桿菌6wt%、酵母菌5wt%,余量為0.013%的生理鹽水。
實施例3
一種林下養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育雛:用孵化器對雞蛋進行人工孵化,待小雞破殼后,按18只/室的密度將小雞放入育雛室,控制室內溫度為28℃,用飼料1對小雞進行喂食。
飼料1,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蜂蜜28kg、硫酸鋅0.7kg、硫酸鎂1.kg、磷酸氫鈣5kg、骨粉13kg、石膏3kg、麥飯石3kg、金銀花10kg、板藍根8kg、梔子2kg、甘草3kg、阿膠2kg、當歸1.3kg、厚樸6kg、鐵膽粉0.2kg、食鹽2.8kg、水若干。
(2)林下養殖:按步驟(1)的方法將小雞養殖18d后,按260只/畝的密度將小雞投放進林地,以13只/舍的密度搭建雞舍,固定點投放飼料2進行喂養,每天從早上六點開始,間隔3小時投放一次飼料2,隔天,將雞圈養在雞舍內,按同樣的方法喂食飼料,采用室外和室內交替喂養。
飼料2,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玉米粉28kg、麥麩13kg、大豆胚芽粕22kg、葵花籽9kg、螞蟻粉7kg、磷酸氫鈣3kg、硫酸鈉2kg、檸檬酸鈉2kg、膨潤土4.5kg、中藥粉18kg、復合益生菌5kg、復合維生素3kg、復合氨基酸4kg。
(3)免疫防控:在步驟(1)的小雞破殼后的24小時之內對其接種馬立克病疫苗,之后在小雞12~15日齡后,對其接種國家規定的預防雞新城疫的疫苗,在出殼的2個月后,將抗菌優、土霉素、防風、虎杖按1∶0.35~0.45∶0.8~1.1∶0.4~0.6的質量比混合后,放入飲用水中。
所述的育雛室,將小雞放入育雛室的10d前,將0.35%過氧乙酸和0.15%高錳酸鉀按1∶0.5的質量比混合后,對育雛室地面進行噴灑,鋪設谷殼,再將佩蘭、薄荷、公丁香按1.5∶1.3∶0.5的質量比混合,常規煎煮后,制成噴劑,對育雛室進行噴灑,自然風干。
所述的飼料1,是將金銀花、板藍根、梔子、甘草、阿膠、當歸、厚樸按配方稱取后,加水煎煮45min后過濾,得中藥濾液,將濾渣烘干至含水量為13%,粉碎過100目篩,得中藥干粉,將硫酸鋅、硫酸鎂、磷酸氫鈣、骨粉、石膏加入中藥濾液中,加熱至80℃熬制110min,過濾,在二次濾液中加入蜂蜜、麥飯石、鐵膽粉、食鹽、中藥干粉,繼續在80℃下攪拌13min即可。
在整個制備過程中,控制固液比為1∶2.8。
所述的中藥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刺五加3kg、白術1.5kg、何首烏0.3kg、白芍0.2kg、女貞子1.5kg、香附13kg、青皮13kg、橘核8kg、郁金4.5kg、枳殼9kg、大腹皮7kg、山楂18kg。
所述的復合益生菌,包含以下成分:地衣芽孢桿菌5wt%、枯草芽孢桿菌2.5wt%、納豆芽孢桿菌13wt%、雙歧桿菌4.5wt%、酵母菌4wt%,余量為0.012%的生理鹽水。
實施例4
一種林下養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育雛:用孵化器對雞蛋進行人工孵化,待小雞破殼后,按20只/室的密度將小雞放入育雛室,控制室內溫度為25℃,用飼料1對小雞進行喂食。
飼料1,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蜂蜜25kg、硫酸鋅0.8kg、硫酸鎂1.3kg、磷酸氫鈣4kg、骨粉15kg、石膏4kg、麥飯石2.5kg、金銀花8kg、板藍根5kg、梔子3kg、甘草2kg、阿膠1.5kg、當歸1kg、厚樸9kg、鐵膽粉0.3kg、食鹽3kg、水若干。
(2)林下養殖:按步驟(1)的方法將小雞養殖20d后,按250只/畝的密度將小雞投放進林地,以10只/舍的密度搭建雞舍,固定點投放飼料2進行喂養,每天從早上六點開始,間隔3小時投放一次飼料2,隔天,將雞圈養在雞舍內,按同樣的方法喂食飼料,采用室外和室內交替喂養。
飼料2,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玉米粉30kg、麥麩10kg、大豆胚芽粕18kg、葵花籽7kg、螞蟻粉9kg、磷酸氫鈣4kg、硫酸鈉1.5kg、檸檬酸鈉2.5kg、膨潤土6kg、中藥粉20kg、復合益生菌4kg、復合維生素2.5kg、復合氨基酸5kg。
(3)免疫防控:在步驟(1)的小雞破殼后的24小時之內對其接種馬立克病疫苗,之后在小雞12~15日齡后,對其接種國家規定的預防雞新城疫的疫苗,在出殼的2個月后,將抗菌優、土霉素、防風、虎杖按1∶0.45∶0.8∶0.6的質量比混合后,放入飲用水中。
所述的育雛室,將小雞放入育雛室的10d前,將0.4%過氧乙酸和0.1%高錳酸鉀按1∶0.45的質量比混合后,對育雛室地面進行噴灑,鋪設谷殼,再將佩蘭、薄荷、公丁香按1∶1.5∶0.7的質量比混合,常規煎煮后,制成噴劑,對育雛室進行噴灑,自然風干。
所述的飼料1,是將金銀花、板藍根、梔子、甘草、阿膠、當歸、厚樸按配方稱取后,加水煎煮40min后過濾,得中藥濾液,將濾渣烘干至含水量為10%,粉碎過100目篩,得中藥干粉,將硫酸鋅、硫酸鎂、磷酸氫鈣、骨粉、石膏加入中藥濾液中,加熱至80℃熬制100min,過濾,在二次濾液中加入蜂蜜、麥飯石、鐵膽粉、食鹽、中藥干粉,繼續在80℃下攪拌10min即可。
在整個制備過程中,控制固液比為1∶2.5。
所述的中藥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刺五加5kg、白術1kg、何首烏0.2kg、白芍0.1kg、女貞子2kg、香附15kg、青皮8kg、橘核10kg、郁金6kg、枳殼12kg、大腹皮9kg、山楂15kg。
所述的復合益生菌,包含以下成分:地衣芽孢桿菌4wt%、枯草芽孢桿菌2wt%、納豆芽孢桿菌10wt%、雙歧桿菌6wt%、酵母菌3wt%,余量為0.013%的生理鹽水。
實施例5
一種林下養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育雛:用孵化器對雞蛋進行人工孵化,待小雞破殼后,按15只/室的密度將小雞放入育雛室,控制室內溫度為25℃,用飼料1對小雞進行喂食。
飼料1,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蜂蜜30kg、硫酸鋅0.5kg、硫酸鎂1.3kg、磷酸氫鈣4kg、骨粉10kg、石膏2kg、麥飯石2.5kg、金銀花12kg、板藍根10kg、梔子1kg、甘草2kg、阿膠1.5kg、當歸1.5kg、厚樸4kg、鐵膽粉0.1kg、食鹽2.5kg、水若干。
(2)林下養殖:按步驟(1)的方法將小雞養殖15d后,按250只/畝的密度將小雞投放進林地,以10只/舍的密度搭建雞舍,固定點投放飼料2進行喂養,每天從早上六點開始,間隔3小時投放一次飼料2,隔天,將雞圈養在雞舍內,按同樣的方法喂食飼料,采用室外和室內交替喂養。
飼料2,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玉米粉30kg、麥麩15kg、大豆胚芽粕18kg、葵花籽7kg、螞蟻粉4kg、磷酸氫4kg、硫酸鈉3kg、檸檬酸鈉2.5kg、膨潤土6kg、中藥粉15kg、復合益生菌4kg、復合維生素2.5kg、復合氨基酸3kg。
(3)免疫防控:在步驟(1)的小雞破殼后的24小時之內對其接種馬立克病疫苗,之后在小雞12日齡后,對其接種國家規定的預防雞新城疫的疫苗,在出殼的2個月后,將抗菌優、土霉素、防風、虎杖按1∶0.45∶0.8∶0.6的質量比混合后,放入飲用水中。
所述的育雛室,將小雞放入育雛室的10d前,將0.3%過氧乙酸和0.1%高錳酸鉀按1∶0.45的質量比混合后,對育雛室地面進行噴灑,鋪設谷殼,再將佩蘭、薄荷、公丁香按2∶1.5∶0.4的質量比混合,常規煎煮后,制成噴劑,對育雛室進行噴灑,自然風干。
所述的飼料1,是將金銀花、板藍根、梔子、甘草、阿膠、當歸、厚樸按配方稱取后,加水煎煮50min后過濾,得中藥濾液,將濾渣烘干至含水量為10%,粉碎過100目篩,得中藥干粉,將硫酸鋅、硫酸鎂、磷酸氫鈣、骨粉、石膏加入中藥濾液中,加熱至80℃熬制100min,過濾,在二次濾液中加入蜂蜜、麥飯石、鐵膽粉、食鹽、中藥干粉,繼續在80℃下攪拌10min即可。
在整個制備過程中,控制固液比為1∶2.5。
所述的中藥粉,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刺五加2kg、白術2kg、何首烏0.2kg、白芍0.1kg、女貞子2kg、香附15kg、青皮15kg、橘核10kg、郁金6kg、枳殼7kg、大腹皮5kg、山楂15kg。
所述的復合益生菌,包含以下成分:地衣芽孢桿菌4wt%、枯草芽孢桿菌2wt%、納豆芽孢桿菌15wt%、雙歧桿菌2.5wt%、酵母菌3wt%,余量為0.011%的生理鹽水。
實驗例
選取6畝排水方便,土壤肥沃,2~3年生的林場,選取若干枚完好的、健康的雞蛋,孵化后,選取若干只個頭較大、身體健康的雛雞,隨機分為6組,按260只/畝的密度將雞放入林場中,前五組按本發明的實施例1~5的的方法進行養殖,第6組雛雞采用傳統的林下養殖的方法進行,作為對照組,6組雞的日常管理模式相同,分別6組雞的生長情況進行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說明:始末重量差是從雛雞出殼后到養殖30d后的重量差。
從表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實驗組在采用本發明的養殖方法進行喂養后,發病率得到了降低,雞增重快,存活率高,有效的縮短了出欄時間,通過本發明的方法,顯著的提高了林下養雞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