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除草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自主除草設備。
背景技術:
物聯(lián)網(wǎng)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時代的重要發(fā)展階段。物聯(lián)網(wǎng)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lián)網(wǎng)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lián)網(wǎng),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wǎng)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現(xiàn)在的草地長滿雜草時,通常是由人工進行清理,人工清理工作量大、速度慢和清理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有一種除草用機器人用來解放大量的勞動力,且現(xiàn)有的除草用設備除草方式單一,并且需要人工推動除草機進行除草。
中國專利CN205454602U針對已有的人工除草效率低的問題,公開了一種高效除草設備,其通過設計多種除草葉片和除草軟條的方式,克服了人工除草效率低的問題,但由于該除草設備同樣需要人工進行推動才可以進行除草,同時該專利不能從根本上除去雜草,從而會導致工人推動該除草設備比較費力和費時。
綜上,目前需要研發(fā)一種裝置結構簡單、自動化除草和除草效率高的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自主除草設備,來克服現(xiàn)有除草設備結構復雜、無自動化和除草效率低的缺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為了克服現(xiàn)有除草設備結構復雜、無自動化和除草效率低的缺點,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裝置結構簡單、自動化除草和除草效率高的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自主除草設備。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這樣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自主除草設備,還包括有滾輪、框架、切割輪、第二轉軸、第一轉軸、第三轉軸、第三軸承座、第四轉軸、第一錐齒輪、第一平皮帶、第四皮帶輪、第一軸承座、第三皮帶輪、第二平皮帶、第一皮帶輪、第一旋轉電機、第二進水管、第二電控閥、第五轉軸、第一活塞、第一水箱、第一電控閥、第一進水管、第二軸承座、第二皮帶輪、第二錐齒輪、第三錐齒輪、支板、氣缸、第一定滑輪、第二旋轉電機、拉繩、第二定滑輪、彈性元件、第二活塞、第二水箱、噴頭、硬質管和連接桿;框架底部從左至右依次開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框架左壁下方和右壁下方均開有第四通孔,框架左壁上方和右壁上方均開有第五通孔,框架頂部開有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第一定滑輪通過第一支桿焊接在框架頂部左側上,第一定滑輪可轉動,第一定滑輪位于第六通孔的右方,第二定滑輪通過第二支桿焊接在框架頂部右側上,第二定滑輪可轉動,第二定滑輪位于第一定滑輪的右方,第二定滑輪位于第七通孔的左方,框架內頂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氣缸和第二旋轉電機,氣缸和第二旋轉電機位于第二旋轉電機的左方,第二旋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有第五轉軸,第五轉軸底端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支板,支板底部從左至右依次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軸承座、第一旋轉電機和第一軸承座,第二軸承座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皮帶輪和第二錐齒輪,第二皮帶輪位于第二錐齒輪的上方,第二轉軸穿過第二通孔,第一旋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皮帶輪和第三皮帶輪,第一皮帶輪位于第三皮帶輪的上方,第一皮帶輪和第二皮帶輪之間繞有第二平皮帶,第一轉軸穿過第一通孔,第一軸承座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連接有第三轉軸,第三轉軸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四皮帶輪和第一錐齒輪,第四皮帶輪位于第一錐齒輪的上方,第四皮帶輪和第三皮帶輪之間繞有第一平皮帶,第三轉軸穿過第三通孔,第二轉軸、第一轉軸和第三轉軸的底端均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連接有切割輪,支板底部左側和右側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連接桿,左方的連接桿位于第二軸承座的左方,右方的連接桿位于第一軸承座的右方,連接桿底端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三軸承座,第三軸承座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連接有第四轉軸,第四轉軸穿過第四通孔,第四轉軸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滾輪和第三錐齒輪,左方的滾輪位于左方的第三錐齒輪的左方,右方的滾輪位于右方的第三錐齒輪的右方,第三錐齒輪分別與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嚙合,框架內左壁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水箱,第一水箱內左壁和右壁之間設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一水箱內壁配合,氣缸底端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和第一活塞頂部連接,第一活塞頂部右側通過掛鉤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拉繩,第一水箱右壁下方通過法蘭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進水管,第一進水管上設有第一電控閥,框架內右壁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水箱,第二水箱內左壁和右壁之間設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和第二水箱內壁配合,拉繩依次繞過第一定滑輪和第二定滑輪,且拉繩依次穿過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拉繩末端通過掛鉤連接的方式和第二活塞頂部中間連接,第二活塞頂部左側和右側均通過掛鉤連接的方式連接有彈性元件,彈性元件頂端通過掛鉤連接的方式和框架內頂部右方連接,第二水箱左壁下方通過法蘭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進水管,第二進水管上設有第二電控閥。
優(yōu)選地,還包括有控制器和紅外線感應器,框架左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位于硬質管的下方,框架右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紅外線感應器,紅外線感應器位于硬質管的下方,控制器分別與第一旋轉電機、第二旋轉電機、氣缸、第一電控閥、第二電控閥和紅外線感應器連接。
優(yōu)選地,還包括有液位傳感器,第二水箱內底部左側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液位傳感器,液位傳感器的額定電壓為20V,液位傳感器的額定電流為0.5A,液位傳感器和控制器連接。
優(yōu)選地,還包括有L形支撐桿,框架左壁上和右壁上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L形支撐桿,L形支撐桿頂部和硬質管底部連接,左方的L形支撐桿位于控制器的上方,右方的L形支撐桿位于紅外線感應器的上方。
優(yōu)選地,還包括有工具箱,框架左壁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工具箱,工具箱位于左方的硬質管的上方,工具箱的外表為光滑平面,工具箱的材質為Q235鋼。
優(yōu)選地,還包括有加強筋,框架內左壁上和框架內右壁上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加強筋,加強筋位于第四轉軸的上方,左方的加強筋頂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第一水箱底部左側連接,右方的加強筋頂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第一水箱底部右側連接。
優(yōu)選地,第一旋轉電機和第二旋轉電機均為伺服電機,第一旋轉電機和第二旋轉電機的額定電壓均為220V,第一旋轉電機和第二旋轉電機的額定功率均為400W。
優(yōu)選地,框架的材質為Q235鋼,框架的左視截面形狀為長方形,框架的主視截面形狀為回字形,框架的左壁和右壁的厚度均為4cm,框架的內表面和外表面均為光滑平面。
優(yōu)選地,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的立體形狀均為圓柱體形,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的直徑之比為1:1:1,第一轉軸、第二轉軸和第三轉軸的材質均為Q235鋼。
工作原理:起初,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內均裝有適量的除草劑,彈性元件處于原長的狀態(tài)。當要對草地進行除草時,啟動第二旋轉電機轉動,第二旋轉電機通過第一轉軸帶動第一皮帶輪、第三皮帶輪和切割輪轉動,第一轉軸底端的切割輪將對雜草進行割斷出去,第一皮帶輪通過第二平皮帶帶動第二皮帶輪轉動,第二皮帶輪帶動第二轉軸轉動,第二轉軸帶動第二錐齒輪和切割輪轉動,第三皮帶輪通過第一平皮帶帶動第四皮帶輪轉動,第四皮帶輪帶動第三轉軸轉動,第三轉軸帶動第一錐齒輪和切割輪轉動,第二轉軸底端和第三轉軸底端的切割輪將對雜草進行切割,使該除草設備的除草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時第二錐齒輪和第一錐齒輪帶動第三錐齒輪轉動,第三錐齒輪帶動第四轉軸轉動,第四轉軸帶動滾輪轉動,滾輪帶動整個設備進行走動,從而時切割輪除草的范圍的到擴大,實現(xiàn)了自動進行除草。當切割輪進行除草時,啟動第二旋轉電機正轉,第二旋轉電機帶動第五轉軸正轉,第五轉軸帶動支板正轉,支板通過連接桿帶動第三軸承座向左偏移,第三軸承座通過第四轉軸帶動滾輪向左偏移,反之當?shù)诙D電機反轉時,第三軸承座通過第四轉軸帶動滾輪向右偏移,所以第二旋轉電機轉動可以改變滾輪的方向,這樣滾輪帶動整個設備圍著草地上轉動,從而可以對草地上的雜草進行全方位的除去。與此同時啟動氣缸間歇伸長和縮短,氣缸帶動第一活塞間歇向下和向上移動,第一活塞帶動拉繩的左端間歇向下和向上移動,第二活塞在拉繩的拉力和彈性元件的彈力共同作用下間歇向上和向下移動,第一活塞將使第一水箱內的除草劑通過左方的硬質管從左方的噴頭噴出,第二活塞將使第二水箱內的除草劑通過右方的硬質管從右方的噴頭噴出,噴頭將隨著整個設備進行轉動,從而使除草劑可以噴灑到草地各處,對草地進行大范圍的除草,同時除草將更徹底。當?shù)谝凰浜偷诙鋬鹊某輨┑牧勘容^小時,打開第一電控閥和第二電控閥,除草劑將分別從第一進水管和第二進水管進入,分別為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添加除草劑。當草地上的草除完后,第一旋轉電機、第二旋轉電機和氣缸停止工作。
因為還包括有控制器和紅外線感應器,框架左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位于硬質管的下方,框架右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紅外線感應器,紅外線感應器位于硬質管的下方,控制器分別與第一旋轉電機、第二旋轉電機、氣缸、第一電控閥、第二電控閥和紅外線感應器連接,所以當使用該設備進行除草時,紅外線感應器把草地上何處有的草需要除去的信息發(fā)送到控制器上,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轉電機、第二旋轉電機和氣缸工作,從而帶動整個設備對該處的草進行清除,進而自主的除去草地上所有的草。當草地上的草被處理完成后,紅外線感應器把信息發(fā)送到控制器上,控制器控制第一旋轉電機、第二旋轉電機和氣缸停止工作。這樣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可以減輕工人的工作,同時使工人省時省力,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它事情。
因為還包括有液位傳感器,第二水箱內底部左側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液位傳感器,液位傳感器的額定電壓為20V,液位傳感器的額定電流為0.5A,液位傳感器和控制器連接,所以當?shù)谝凰浜偷诙鋬鹊某輨┍皇褂玫搅勘容^少時,液位感應器把信息發(fā)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打開第一電控閥和第二電控閥,這時除草劑將從第一進水管進入第一水箱,除草劑將從第二進水管進入第二水箱內。當?shù)谝凰浜偷诙鋬鹊某輨┭b有適量時,液位感應器把信息發(fā)送到控制器,控制器關閉第一電控閥和第二電控閥。
因為還包括有L形支撐桿,框架左壁上和右壁上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L形支撐桿,L形支撐桿頂部和硬質管底部連接,左方的L形支撐桿位于控制器的上方,右方的L形支撐桿位于紅外線感應器的上方,所以L形支撐桿可以支撐固定硬質管,從而穩(wěn)定噴頭,進而延長噴頭和硬質管的使用壽命。
控制器選擇廈門海為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海為S24S0T型PLC控制器,主機外部24VDC供電,16路輸入,8路輸出。輸入輸出端口的定義為:X0為啟動開關,X1為停止開關,X2為紅外線感應器,X3為液位傳感器;Y0為第一旋轉電機,Y1為第二旋轉電機,Y2為第一電控閥,Y3為第二電控閥,Y4為氣缸。根據(jù)圖7所示的電氣控制原理圖,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通過編程即可實現(xiàn)控制器控制各部件按上述工作原理進行動作,編程的相關指令都為現(xiàn)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3)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達到了簡便、自主除草和除草效率高的效果,通過控制器與紅外線感應器、第一旋轉電機、第二旋轉電機和氣缸連接,解決了工人推動除草機進行除草時費時費力和除草效率低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切割輪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第四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第五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的電氣控制原理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滾輪,2-第四通孔,3-框架,4-第二通孔,5-切割輪,6-第二轉軸,7-第一通孔,8-第一轉軸,9-第三通孔,10-第三轉軸,11-第三軸承座,12-第四轉軸,13-第一錐齒輪,14-第一平皮帶,15-第四皮帶輪,16-第一軸承座,17-第三皮帶輪,18-第二平皮帶,19-第一皮帶輪,20-第一旋轉電機,21-第二進水管,22-第二電控閥,23-第五轉軸,24-第一活塞,25-第一水箱,26-第一電控閥,27-第一進水管,28-第二軸承座,29-第二皮帶輪,30-第二錐齒輪,31-第三錐齒輪,32-支板,33-第五通孔,34-氣缸,35-第六通孔,36-第一定滑輪,37-第二旋轉電機,38-拉繩,39-第二定滑輪,40-第七通孔,41-彈性元件,42-第二活塞,43-第二水箱,44-噴頭,45-硬質管,46-連接桿,47-控制器,48-紅外線感應器,49-液位傳感器,50-L形支撐桿,51-工具箱,52-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自主除草設備,如圖1-7所示,還包括有滾輪1、框架3、切割輪5、第二轉軸6、第一轉軸8、第三轉軸10、第三軸承座11、第四轉軸12、第一錐齒輪13、第一平皮帶14、第四皮帶輪15、第一軸承座16、第三皮帶輪17、第二平皮帶18、第一皮帶輪19、第一旋轉電機20、第二進水管21、第二電控閥22、第五轉軸23、第一活塞24、第一水箱25、第一電控閥26、第一進水管27、第二軸承座28、第二皮帶輪29、第二錐齒輪30、第三錐齒輪31、支板32、氣缸34、第一定滑輪36、第二旋轉電機37、拉繩38、第二定滑輪39、彈性元件41、第二活塞42、第二水箱43、噴頭44、硬質管45和連接桿46;框架3底部從左至右依次開有第二通孔4、第一通孔7和第三通孔9,框架3左壁下方和右壁下方均開有第四通孔2,框架3左壁上方和右壁上方均開有第五通孔33,框架3頂部開有第六通孔35和第七通孔40,第一定滑輪36通過第一支桿焊接在框架3頂部左側上,第一定滑輪36可轉動,第一定滑輪36位于第六通孔35的右方,第二定滑輪39通過第二支桿焊接在框架3頂部右側上,第二定滑輪39可轉動,第二定滑輪39位于第一定滑輪36的右方,第二定滑輪39位于第七通孔40的左方,框架3內頂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氣缸34和第二旋轉電機37,氣缸34和第二旋轉電機37位于第二旋轉電機37的左方,第二旋轉電機37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有第五轉軸23,第五轉軸23底端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支板32,支板32底部從左至右依次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軸承座28、第一旋轉電機20和第一軸承座16,第二軸承座28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連接有第二轉軸6,第二轉軸6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皮帶輪29和第二錐齒輪30,第二皮帶輪29位于第二錐齒輪30的上方,第二轉軸6穿過第二通孔4,第一旋轉電機20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有第一轉軸8,第一轉軸8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皮帶輪19和第三皮帶輪17,第一皮帶輪19位于第三皮帶輪17的上方,第一皮帶輪19和第二皮帶輪29之間繞有第二平皮帶18,第一轉軸8穿過第一通孔7,第一軸承座16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連接有第三轉軸10,第三轉軸10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四皮帶輪15和第一錐齒輪13,第四皮帶輪15位于第一錐齒輪13的上方,第四皮帶輪15和第三皮帶輪17之間繞有第一平皮帶14,第三轉軸10穿過第三通孔9,第二轉軸6、第一轉軸8和第三轉軸10的底端均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連接有切割輪5,支板32底部左側和右側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連接桿46,左方的連接桿46位于第二軸承座28的左方,右方的連接桿46位于第一軸承座16的右方,連接桿46底端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三軸承座11,第三軸承座11內的軸承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連接有第四轉軸12,第四轉軸12穿過第四通孔2,第四轉軸12上通過平鍵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滾輪1和第三錐齒輪31,左方的滾輪1位于左方的第三錐齒輪31的左方,右方的滾輪1位于右方的第三錐齒輪31的右方,第三錐齒輪31分別與第一錐齒輪13和第二錐齒輪30嚙合,框架3內左壁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水箱25,第一水箱25內左壁和右壁之間設有第一活塞24,第一活塞24和第一水箱25內壁配合,氣缸34底端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和第一活塞24頂部連接,第一活塞24頂部右側通過掛鉤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拉繩38,第一水箱25右壁下方通過法蘭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一進水管27,第一進水管27上設有第一電控閥26,框架3內右壁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水箱43,第二水箱43內左壁和右壁之間設有第二活塞42,第二活塞42和第二水箱43內壁配合,拉繩38依次繞過第一定滑輪36和第二定滑輪39,且拉繩38依次穿過第六通孔35和第七通孔40,拉繩38末端通過掛鉤連接的方式和第二活塞42頂部中間連接,第二活塞42頂部左側和右側均通過掛鉤連接的方式連接有彈性元件41,彈性元件41頂端通過掛鉤連接的方式和框架3內頂部右方連接,第二水箱43左壁下方通過法蘭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第二進水管21,第二進水管21上設有第二電控閥22。
還包括有控制器47和紅外線感應器48,框架3左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控制器47,控制器47位于硬質管45的下方,框架3右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紅外線感應器48,紅外線感應器48位于硬質管45的下方,控制器47分別與第一旋轉電機20、第二旋轉電機37、氣缸34、第一電控閥26、第二電控閥22和紅外線感應器48連接。
還包括有液位傳感器49,第二水箱43內底部左側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液位傳感器49,液位傳感器49的額定電壓為20V,液位傳感器49的額定電流為0.5A,液位傳感器49和控制器47連接。
還包括有L形支撐桿50,框架3左壁上和右壁上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L形支撐桿50,L形支撐桿50頂部和硬質管45底部連接,左方的L形支撐桿50位于控制器47的上方,右方的L形支撐桿50位于紅外線感應器48的上方。
還包括有工具箱51,框架3左壁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工具箱51,工具箱51位于左方的硬質管45的上方,工具箱51的外表為光滑平面,工具箱51的材質為Q235鋼。
還包括有加強筋52,框架3內左壁上和框架3內右壁上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加強筋52,加強筋52位于第四轉軸12的上方,左方的加強筋52頂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第一水箱25底部左側連接,右方的加強筋52頂端通過焊接的方式和第一水箱25底部右側連接。
第一旋轉電機20和第二旋轉電機37均為伺服電機,第一旋轉電機20和第二旋轉電機37的額定電壓均為220V,第一旋轉電機20和第二旋轉電機37的額定功率均為400W。
框架3的材質為Q235鋼,框架3的左視截面形狀為長方形,框架3的主視截面形狀為回字形,框架3的左壁和右壁的厚度均為4cm,框架3的內表面和外表面均為光滑平面。
第一轉軸8、第二轉軸6和第三轉軸10的立體形狀均為圓柱體形,第一轉軸8、第二轉軸6和第三轉軸10的直徑之比為1:1:1,第一轉軸8、第二轉軸6和第三轉軸10的材質均為Q235鋼。
工作原理:起初,第一水箱25和第二水箱43內均裝有適量的除草劑,彈性元件41處于原長的狀態(tài)。當要對草地進行除草時,啟動第二旋轉電機37轉動,第二旋轉電機37通過第一轉軸8帶動第一皮帶輪19、第三皮帶輪17和切割輪5轉動,第一轉軸8底端的切割輪5將對雜草進行割斷出去,第一皮帶輪19通過第二平皮帶18帶動第二皮帶輪29轉動,第二皮帶輪29帶動第二轉軸6轉動,第二轉軸6帶動第二錐齒輪30和切割輪5轉動,第三皮帶輪17通過第一平皮帶14帶動第四皮帶輪15轉動,第四皮帶輪15帶動第三轉軸10轉動,第三轉軸10帶動第一錐齒輪13和切割輪5轉動,第二轉軸6底端和第三轉軸10底端的切割輪5將對雜草進行切割,使該除草設備的除草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時第二錐齒輪30和第一錐齒輪13帶動第三錐齒輪31轉動,第三錐齒輪31帶動第四轉軸12轉動,第四轉軸12帶動滾輪1轉動,滾輪1帶動整個設備進行走動,從而時切割輪5除草的范圍的到擴大,實現(xiàn)了自動進行除草。當切割輪5進行除草時,啟動第二旋轉電機37正轉,第二旋轉電機37帶動第五轉軸23正轉,第五轉軸23帶動支板32正轉,支板32通過連接桿46帶動第三軸承座11向左偏移,第三軸承座11通過第四轉軸12帶動滾輪1向左偏移,反之當?shù)诙D電機37反轉時,第三軸承座11通過第四轉軸12帶動滾輪1向右偏移,所以第二旋轉電機37轉動可以改變滾輪1的方向,這樣滾輪1帶動整個設備圍著草地上轉動,從而可以對草地上的雜草進行全方位的除去。與此同時啟動氣缸34間歇伸長和縮短,氣缸34帶動第一活塞24間歇向下和向上移動,第一活塞24帶動拉繩38的左端間歇向下和向上移動,第二活塞42在拉繩38的拉力和彈性元件41的彈力共同作用下間歇向上和向下移動,第一活塞24將使第一水箱25內的除草劑通過左方的硬質管45從左方的噴頭44噴出,第二活塞42將使第二水箱43內的除草劑通過右方的硬質管45從右方的噴頭44噴出,噴頭44將隨著整個設備進行轉動,從而使除草劑可以噴灑到草地各處,對草地進行大范圍的除草,同時除草將更徹底。當?shù)谝凰?5和第二水箱43內的除草劑的量比較小時,打開第一電控閥26和第二電控閥22,除草劑將分別從第一進水管27和第二進水管21進入,分別為第一水箱25和第二水箱43添加除草劑。當草地上的草除完后,第一旋轉電機20、第二旋轉電機37和氣缸34停止工作。
因為還包括有控制器47和紅外線感應器48,框架3左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控制器47,控制器47位于硬質管45的下方,框架3右壁上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紅外線感應器48,紅外線感應器48位于硬質管45的下方,控制器47分別與第一旋轉電機20、第二旋轉電機37、氣缸34、第一電控閥26、第二電控閥22和紅外線感應器48連接,所以當使用該設備進行除草時,紅外線感應器48把草地上何處有的草需要除去的信息發(fā)送到控制器47上,控制器47控制第一旋轉電機20、第二旋轉電機37和氣缸34工作,從而帶動整個設備對該處的草進行清除,進而自主的除去草地上所有的草。當草地上的草被處理完成后,紅外線感應器48把信息發(fā)送到控制器47上,控制器47控制第一旋轉電機20、第二旋轉電機37和氣缸34停止工作。這樣在控制器47的控制下可以減輕工人的工作,同時使工人省時省力,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它事情。
因為還包括有液位傳感器49,第二水箱43內底部左側上方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連接有液位傳感器49,液位傳感器49的額定電壓為20V,液位傳感器49的額定電流為0.5A,液位傳感器49和控制器47連接,所以當?shù)谝凰?5和第二水箱43內的除草劑被使用到量比較少時,液位感應器把信息發(fā)送到控制器47,控制器47打開第一電控閥26和第二電控閥22,這時除草劑將從第一進水管27進入第一水箱25,除草劑將從第二進水管21進入第二水箱43內。當?shù)谝凰?5和第二水箱43內的除草劑裝有適量時,液位感應器把信息發(fā)送到控制器47,控制器47關閉第一電控閥26和第二電控閥22。
因為還包括有L形支撐桿50,框架3左壁上和右壁上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有L形支撐桿50,L形支撐桿50頂部和硬質管45底部連接,左方的L形支撐桿50位于控制器47的上方,右方的L形支撐桿50位于紅外線感應器48的上方,所以L形支撐桿50可以支撐固定硬質管45,從而穩(wěn)定噴頭44,進而延長噴頭44和硬質管45的使用壽命。
控制器47選擇廈門海為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海為S24S0T型PLC控制器47,主機外部24VDC供電,16路輸入,8路輸出。輸入輸出端口的定義為:X0為啟動開關,X1為停止開關,X2為紅外線感應器48,X3為液位傳感器49;Y0為第一旋轉電機20,Y1為第二旋轉電機37,Y2為第一電控閥26,Y3為第二電控閥22,Y4為氣缸34。根據(jù)圖7所示的電氣控制原理圖,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通過編程即可實現(xiàn)控制器47控制各部件按上述工作原理進行動作,編程的相關指令都為現(xiàn)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