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物聯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物聯網設備及其網絡配置方法、裝置、系統和終端。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通訊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無線聯網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設備都具有了聯網功能,特別是最近幾年來物聯網的發展,市場上各類智能產品風起云涌,從插座、燈泡到電飯鍋、空調等家用電器紛紛走入物聯網行列,使得越來越多的無屏幕無鍵盤的設備有了連接網絡的需求。所有這些硬件都需要首先通過無線連接到無線路由器中,從而連接到互聯網中。然而,由于這類設備無屏幕顯示無鍵盤輸入,使得這類無屏幕無鍵盤的設備配置無線熱點參數的過程十分復雜。
現有技術中,也存在一些智能設備與無線路由的連接方式,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軟熱點(softap),即無線熱點模式。待聯網設備本身提供一個無線熱點等待手機接入,手機接入后通過預裝在手機上的特定軟件把欲連接無線路由器的熱點名和密碼發送給待聯網設備,設備收到后再切換模式連接到無線路由器。這種方案的弊端是:用戶在配置密碼時需要切換不同的無線連接。這就需要操作人員擁有一定的無線網絡技術背景才可以實現,而對于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要成功的完成這個配置過程非常困難。
監聽抓包模式(Smart Link)。首先,讓設備的無線芯片工作在監聽抓包的模式下,而后,智能終端廣播密碼編碼,通過路由器的廣播機制,實現智能終端和待聯網設備無線模塊之間的密碼推送。這種方法需要無線芯片廠商的底層軟件支持,也需要手機、路由器設備的兼容性支持,對一些老款的手機或路由器,難以實現;此外,也增加了底層軟件運行負擔和成本。
藍牙技術。通過藍牙先把手機與待聯網設備中的藍牙模塊配對,然后通過藍牙發送無線熱點配置信息,設備接收到后再建立無線路由器連接。這個方式需要人為的進行藍牙配對操作,連接效率較低,不適合需要快速傳輸的應用場合,且藍牙芯片價格昂貴,抗干擾能力不強。
此外,根據申請人的研究發現:現有技術的上述方案中,雖然待聯網的設備能夠根據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實現與無線熱點進行網絡連接的建立,但是,由于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無法區分待聯網設備,導致一些設備被不期望地與無線網絡熱點連接,進而導致建立網絡連接時容易出現混亂。因此,如何實現智能設備與路由之間進行準確地建立網絡連接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如何實現智能設備與路由之間進行準確地建立網絡連接。
為此,根據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方法,用于終端,包括:
獲取待聯網設備的標識;獲取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將配置信息和標識發送給待聯網設備,以使與標識對應的待聯網設備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
可選地,將配置信息和標識發送給待聯網設備,包括:對配置信息和標識進行編碼得到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將配置數據包發送給待聯網設備。
可選地,對配置信息和標識進行編碼得到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包括:以八進制編碼方式對配置信息和標識進行編碼得到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
可選地,將配置數據包發送給待聯網設備包括:按預設時間間隔以聲波形式發送配置數據包中的相鄰數據碼。
可選地,獲取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包括:陳列至少一個可用無線網絡熱點;獲取用于表征選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觸發事件;根據觸發事件確定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提取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
可選地,獲取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包括:啟用確定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等待中斷;獲取用于表征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
根據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方法,用于待聯網設備端,包括:
獲取終端發送的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判斷標識是否為本機標識;如果標識為本機標識,則解析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以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
可選地,在獲取終端發送的配置數據包之前,還包括:向終端發送待聯網設備的標識。
可選地,獲取終端發送的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包括:獲取終端發送的配置數據包;對配置數據包進行解碼得到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
可選地,在獲取終端發送的配置數據包和對配置數據包進行解碼得到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之間,還包括:判斷配置數據包是否完整;如果配置數據包完整,則對配置數據包進行解碼得到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如果配置數據包不完整,則輸出用于表征數據缺失的提示信號。
可選地,在解析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之后,還包括:判斷是否完成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如果完成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則輸出用于表征完成網絡連接建立的第一提示信號;如果未完成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未建立網絡連接,則輸出用于表征未完成網絡連接建立的第二提示信號。
根據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裝置,用于終端,包括:
標識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待聯網設備的標識;配置信息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數據發送模塊,用于將配置信息和標識發送給待聯網設備,以使與標識對應的待聯網設備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
可選地,數據發送模塊包括:編碼單元,用于對配置信息和標識進行編碼得到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發送單元,用于將配置數據包發送給待聯網設備。
根據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裝置,用于待聯網設備端,包括:
數據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終端發送的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標識判斷模塊,用于判斷標識是否為本機標識;解析模塊,用于解析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以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
根據第五方面,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終端,包括:
信息采集裝置,用于采集待聯網設備的標識;發送裝置,用于向待聯網設備發送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和待聯網王設備的標識;處理器,用于執行上述實施例終端的配置方法。
根據第六方面,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包括:
數據接收裝置,用于接收終端發送的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處理器,用于執行上述實施例待聯網設備端的配置方法。
根據第七方面,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系統,包括:
終端獲取待聯網設備的標識;終端獲取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終端將配置信息和標識發送給待聯網設備;待聯網設備接收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待聯網設備判斷標識是否為本機標識;待聯網設備根據配置信息向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發送建立網絡連接的請求;目標無線網絡熱點根據請求與待聯網設備建立網絡連接。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獲取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而后將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發送給待聯網設備,從而,使得接收到標識的待聯網設備能夠根據標識判斷是否廣播本機進行網絡連接,繼而使得在物聯網配置時,能夠提高網絡配置的目標性,減少設備誤聯的概率,能夠實現智能設備與路由之間進行準確地建立網絡連接。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復雜的配置過程,以聲波的形式發送配置數據包,不僅簡化了配置過程,而且,能夠有效地減少底層軟件的承載負擔,繼而能夠高效建立智能設備與路由之間的網絡連接。
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以八進制編碼方式對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和待聯網設備的標識進行編碼得到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常用的二進制編碼方式發送數據包,能夠有效地提高傳輸速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施例中一種用于終端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方法流程圖;
圖2為本實施例中一種用于終端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裝置示意圖;
圖3為本實施例中一種用于設備端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方法流程圖;
圖4為本實施例中一種用于設備端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裝置示意圖;
圖5為本實施例中一種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系統時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還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無線連接,也可以是有線連接。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明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為了高效建立智能設備與路由之間的網絡連接,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方法,用于終端,請參考圖1,為該配置方法流程圖,該配置方法包括:
步驟S110,獲取待聯網設備的標識。本實施例中,所稱標識用于區分不同的待聯網設備,通常,每個待聯網設備均會配置一個唯一的身份識別碼,標識可以是例如一串表征待聯網設備身份的唯一字符串,可以由英文字符、數字和常規符號等構成。在具體實施例中,可以通過掃碼(例如二維碼、條形碼)或者其他任意能夠讀取待聯網設備標識的方式來獲取待聯網設備的標識。
步驟S120,獲取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在具體實施例中,獲取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陳列至少一個可用無線網絡熱點;獲取用于表征選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觸發事件;根據觸發事件確定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提取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具體地,可以根據觸發搜索信號的觸發下搜索附近可用的無線網絡熱點;而后,將這些可用的無線網絡熱點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出來,等待用戶選擇;在獲取用戶選定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觸發事件后,即可確定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于是,可以完成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的提取。需要說明的是,在具體實施例中,在獲取用戶選定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觸發事件后,也可以通過I/O設備獲取用戶的輸入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本實施例中,所稱配置信息包括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名稱和密碼等信息。
在具體實施例中,獲取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包括:啟用確定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等待中斷;獲取用于表征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具體地,在獲取用于表征配置信息的觸發信號下,啟用系統廣播,等待用戶輸入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通常可以通過I/O設備輸入配置信息。本實施例中,通過啟用系統廣播獲取I/O設備輸入的配置信息,可以使得當終端未處在目標無線網路熱點環境中時,能夠手動輸入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名稱和密碼等),從而能夠將這些配置信息在離線狀態下(即未處于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環境中)向待聯網設備發送配置信息,當待聯網設備處于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環境中時,待聯網設備可以根據事先接收到的配置信息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
步驟S130,將配置信息和標識發送給待聯網設備。本實施例中,通過發送配置信息和標識,可以使與標識對應的待聯網設備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在具體實施中,將配置信息和標識發送給待聯網設備可以包括:對配置信息和標識進行編碼得到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將配置數據包發送給待聯網設備。具體地,在可以基于預設規則對配置信息和標識進行編碼得到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待聯網設備的標識、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名稱和密碼按照特殊格式組合,編碼時需要添加相應的分隔標志,組合后的格式特殊之處在于需要與接收端約定好,具體數據順序不做特殊要求。關鍵數據組合后還需要添加數據信息前綴和校驗后綴,比如可以采用:起始標志+數據長度+組合數據+校驗碼。其中,起始標志是一個或多個特殊字符,以便接收端判斷數據的起始;數據長度為組合數據+校驗碼的長度和;校驗碼用于驗證組合數據的完整性,可以采用奇偶校驗或CRC校驗等。為了提高數據編碼效率,在可選的實施例中,可以以八進制編碼方式對配置信息和標識進行編碼得到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可以以聲波的形式對配置信息和標識進行編碼得到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而后按預設時間間隔以聲波形式發送配置數據包中的相鄰數據碼。以八進制編碼為例,所有數據都可以使用0~7八個數字替代,為每個數字設定一個頻率的聲波;每個數字的聲波的持續時間可以約定成固定的長度,如100毫秒,兩個數字的中間可以留一段無聲靜音段,持續時間5ms;而后通過自帶的揚聲器或者外置揚聲器將聲波信號播放出來。需要說明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二進制、十六進制等方式編碼,例如采用二進制數時,使用0、1來代表所有數據,于是采用不同頻率的聲波來代表0、1。
需要說明的是,在可選的實施例中,聲波頻率范圍可選為20Hz~44kHz,由于正常的人耳能分辨的聲波頻率范圍是20Hz~20kHz,電子設備一般的采集上限為44kHz,編碼時可以采用常規聲波,也可以采用超聲波來實現,即聲波頻率優選范圍為20kHz~44kHz。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裝置,用于終端,請參考圖2,為該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裝置結構示意圖,該配置裝置包括:標識獲取模塊110、配置信息獲取模塊120和數據發送模塊130,其中:
標識獲取模塊110用于獲取待聯網設備的標識;配置信息獲取模塊120用于獲取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數據發送模塊130用于將配置信息和標識發送給待聯網設備,以使與標識對應的待聯網設備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數據發送模塊包括:編碼單元,用于對配置信息和標識進行編碼得到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發送單元,用于將配置數據包發送給待聯網設備。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終端,該終端包括:信息采集裝置,用于采集待聯網設備的標識;發送裝置,用于向待聯網設備發送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和待聯網設備的標識;處理器,用于執行上述實施例公開的配置方法。本實施例中,終端可以是個人電腦、工控機、手機、平板電腦、個人數字電腦(PDA)等。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方法,用于待聯網設備端,請參考圖3,為該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方法流程圖,該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方法包括:
步驟S210,獲取終端發送的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在具體實施例中,當終端發送的為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則可以獲取終端發送的配置數據包;對配置數據包進行解碼得到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在可選的實施例中,在獲取終端發送的配置數據包和對配置數據包進行解碼得到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之間,還包括:判斷配置數據包是否完整;如果配置數據包完整,則對配置數據包進行解碼得到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如果配置數據包不完整,則輸出用于表征數據缺失的提示信號。本實施例中,提示信號可以以語音、指示燈、文字等任意能夠傳達提示信息的方式輸出。
步驟S220,判斷標識是否為本機標識。在具體實施例中,在獲取終端發送的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后,可以判斷該獲取的待聯網設備的標識時候為本機的標識,如果標識為本機標識,則執行步驟S230。
步驟S230,解析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以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在執行步驟S210之前,還可以包括:向終端發送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具體地,可以通過待聯網設備配備的發送裝置主動發送待聯網設備的標識;也可以被動發送,例如通過在待聯網設備上貼的條形碼、二維碼等來表征待聯網設備的標識,而后由終端對例如條形碼、二維碼的識別來讀取待聯網設備的標識。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在執行步驟S230之后,還可以包括:
步驟S240,判斷是否完成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在具體實施例中,在解析得到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后,可以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進行網絡連接建立,為了實現網絡連接建立狀態提示,可以判斷是否完成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如果完成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則輸出用于表征完成網絡連接建立的第一提示信號。如果未完成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未建立網絡連接,則輸出用于表征未完成網絡連接建立的第二提示信號。本實施例中,所稱第一提示信號和第二提示信號可以以語音、指示燈、文字等任意能夠傳達提示信息的方式輸出。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裝置,用于待聯網設備端,請參考圖4,為該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裝置結構示意圖,該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裝置包括:數據獲取模塊210、標識判斷模塊220和解析模塊230,其中:
數據獲取模塊210用于獲取終端發送的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標識判斷模塊220用于判斷標識是否為本機標識;解析模塊230用于解析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以與目標無線網絡熱點建立網絡連接。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包括:數據接收裝置,用于接收終端發送的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處理器,用于執行上述用于物聯網設備的配置方法。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系統,請參考圖5,為該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系統時序圖,該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系統包括:終端1、待聯網設備2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3,該物聯網設備網絡配置系統配置過程如下:
步驟S110,終端1獲取待聯網設備2的標識。
步驟S120,終端1獲取與待聯網設備匹配的目標無線網絡熱點3的配置信息。
步驟S130,終端1將配置信息和標識發送給待聯網設備2。
步驟S210,待聯網設備2接收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
步驟S220,待聯網設備2判斷標識是否為本機標識。
步驟S250,待聯網設備2根據配置信息向目標無線網絡熱點3發送建立網絡連接的請求。
步驟S310,目標無線網絡熱點3根據請求與待聯網設備2建立網絡連接。
本實施例提供的物聯網設備及其網絡配置方法、裝置、系統和終端,由于獲取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而后將待聯網設備的標識和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發送給待聯網設備,從而,使得接收到標識的待聯網設備能夠根據標識判斷是否廣播本機進行網絡連接,繼而使得在物聯網配置時,能夠提高網絡配置的目標性,減少設備誤聯的概率,能夠實現智能設備與路由之間進行準確地建立網絡連接。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復雜的配置過程,以聲波的形式發送配置數據包,不僅簡化了配置過程,而且,能夠有效地減少底層軟件的承載負擔,繼而能夠高效建立智能設備與路由之間的網絡連接。
在可選的實施例中,以八進制編碼方式對目標無線網絡熱點的配置信息和待聯網設備的標識進行編碼得到編碼后的配置數據包,相對于現有技術中常用的二進制編碼方式發送數據包,能夠有效地提高傳輸速率。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實施例、完全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計算機程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制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