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桑樹收割機。
背景技術:
蠶桑生產是一項傳統農業,其具有季節性強,勞動強度大,短時間內對勞動力的需求量大的特點。目前根據桑樹的生理特點,廣西賀州現在采用割枝方法養蠶,比傳統摘葉養蠶,效率高,適應季節好,特別是夏季,用剪枝法養蠶,枝多堆在一起時,有很多空隙,起通風散熱作用,避免了桑葉堆在一起易發熱變質的問題,剪枝法養蠶,勞動效率提高,季節適應好,是蠶業發展趨勢。桑樹收割后,45天內,桑芽從根部長出,長成新桑樹,即可收割。賀州的桑田,一年可輪換5次。傳統的辦法是需要人工用修剪工具進行伐條,這方法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費時費力,從而導致蠶桑生產對勞動力的依賴程度較高。
以上背景技術內容的公開僅用于輔助理解本發明的發明構思及技術方案,其并不必然屬于本專利申請的現有技術,在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上述內容在本專利申請的申請日已經公開的情況下,上述背景技術不應當用于評價本申請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收割效率高,減輕勞動力依賴的桑樹收割機。
優選地,本發明還可以具有如下技術特征:
桑樹收割機,包括割臺,拖拉機,割刀,還包括傳動輥,撥枝桿,鏈齒,鏈條,所述傳動輥結合在所述割刀后方;所述撥枝桿固定在撥枝輥表面母線或結合在所述鏈條上;所述鏈條結合在所述鏈齒上;所述鏈齒圍繞所述傳動輥表面,并固定。
進一步地,還包括定刀壁,刀槽,所述定刀壁固定在割刀兩側;所述割刀設置在所述刀槽內。
進一步地,還包括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下端結合在所述拖拉機上,上端與所述割臺相貼合。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輥上部和下部均設置有鏈齒。
進一步地,還包括扶枝架,皮帶,帶輪,所述扶枝架固定在割臺上;所述帶輪結合在扶枝架下端;所述皮帶表面固定有一截斷皮帶,并與帶輪結合。
進一步地,還包括多楔帶,發動機皮帶輪,皮帶張緊調節輪,皮帶定位輪一,皮帶定位輪二,上皮帶輪,下皮帶輪,所述下皮帶輪設置在所述上皮帶輪的下方;所述發動機皮帶輪設置在上皮帶輪的右下方;所述皮帶定位輪一設置在發動機皮帶輪與下皮帶輪之間;所述皮帶定位輪二設置在上皮帶輪和下皮帶輪之間;所述皮帶張緊調節輪設置在上皮帶輪和發動機皮帶輪之間;所述多楔帶依次繞過發動機皮帶輪、皮帶定位輪一、下皮帶輪、皮帶定位輪二、上皮帶輪、皮帶張緊調節輪。
進一步地,還包括固定臂,所述皮帶張緊調節輪用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臂側面,并可繞所述螺栓擺動;用螺栓固定在所述皮帶張緊調節輪、皮帶定位輪一、皮帶定位輪二為反包角。
進一步地,還包括輸入軸一,萬向節,割刀輸入軸,所述輸入軸一的前端連接下皮帶輪,后端連接所述萬向節的第一端口,所述萬向節第二端口連接所述割刀輸入軸的前端,所述割刀輸入軸的后端連接一曲柄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曲柄裝置為曲柄滑塊機構;所述曲柄機構的滑塊固定在割刀背面。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對比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發明收割效率高,減輕勞動力依賴;傳動輥、撥枝干、撥枝桿、鏈條組成的撥枝機構,將割刀割斷的桑樹推到收割機兩側,避免桑樹成堆堆放在收割機上;扶枝架下端設置的特制皮帶,收割時,該特制皮帶轉動,防止桑樹向收割機前方傾倒,還可以將桑樹推到撥枝機構;使用多楔帶配合多個帶輪進行動力傳輸,結構緊湊,皮帶定位輪和皮帶張緊調節輪很好的增加多楔帶對帶輪的包角;割刀處設有定刀壁,可以卡主樹干,方便完成切割,還可以保護割刀,避免割刀直接切中石塊;升降油缸可以調整割臺的高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俯視圖;
圖2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對照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強調的是,下述說明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為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及其應用。
參照以下附圖,將描述非限制性和非排他性的實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別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圖2所示,桑樹收割機,包括割臺100,拖拉機,割刀19,還包括傳動輥10,撥枝桿9,鏈齒8,鏈條81,所述傳動輥10結合在所述割刀19后方;所述撥枝桿9結合在所述鏈條81上;所述鏈條81結合在所述鏈齒8上;所述鏈齒8圍繞所述傳動輥10表面,并固定。
將割臺100用螺栓固定在拖拉機的固定臂13上,以拖拉機作為動力源,連接動力傳動部件。升降油缸50下端結合在拖拉機上,上端與割臺100相貼合,升降油缸50可以調整割臺100的工作高度。
輸入軸二12的前端連接上皮帶輪11,后端接連傘齒輪,該傘齒輪配合上部為傘齒輪下部為帶輪的變向裝置110,變向裝置110下部帶輪通過皮帶將動力傳到傳動輥10,鏈齒8中間空心套在傳動輥10表面,并焊接固定;鏈條81纏繞在鏈齒8上,鏈條81背離傳動輥10的側面固定有鐵片,撥枝桿9固定在鐵片上。
下皮帶輪201設置在所述上皮帶輪11的下方,發動機皮帶輪2設置在上皮帶輪11的右下方,皮帶定位輪一203設置在發動機皮帶輪2與下皮帶輪201之間,皮帶定位輪二204設置在上皮帶輪11和下皮帶輪201之間,皮帶張緊調節輪202設置在上皮帶輪11和發動機皮帶輪2之間;多楔帶3依次繞過發動機皮帶輪2、皮帶定位輪一203、下皮帶輪201、皮帶定位輪二204、上皮帶輪11、皮帶張緊調節輪202。皮帶張緊調節輪202用螺栓401固定在固定臂13側面,并可繞螺栓401擺動,通過拉桿4來控制皮帶張緊調節輪202的位置;用螺栓401固定在皮帶張緊調節輪202、皮帶定位輪一203、皮帶定位輪二204為反包角。使用多楔帶3配合多個帶輪進行動力傳輸,結構緊湊,皮帶定位輪和皮帶張緊調節輪202很好的增加多楔帶3對帶輪的包角,多楔帶3傳動噪音小,兩個皮帶定位輪和一個皮帶張緊調節輪202增大多楔帶3對上皮帶輪11、下皮帶輪201、發動機皮帶輪2的包角。
輸入軸一14的前端連接下皮帶輪201,后端連接萬向節15的第一端口,萬向節15第二端口連接割刀輸入軸16的前端,割刀輸入軸16的后端連接曲柄滑塊機構17,曲柄機構的滑塊固定在割刀背面。割刀輸入軸16將動力傳到曲柄滑塊機構17,利用曲柄滑塊機構17的活動特性,使滑塊拖動割刀19在刀槽內來回移動,當割刀19貼到桑樹時,割刀19切中桑樹桿,將桑樹桿頂向定刀壁18,曲柄滑塊拖動割刀19完成對桑樹的切割。定刀壁18還可以保護割刀19,避免割刀19在工作中直接切中石塊,造成割刀19的刀刃鈍化。
割臺100的前端固定有扶枝架5,扶枝架5的下端固定有帶輪6,將特制皮帶7連接到帶輪6,帶輪6的動力來自從傳動輥10。收割時,特制皮帶7轉動,特制皮帶輪7表面的斷皮帶71向傳動輥10方向甩動,有效的防止桑樹向收割機前方傾倒,還可以將桑樹推到撥枝機構。
實施例二
如圖1、圖2所述,與實施例一相比,區別在于撥枝桿9固定在撥枝輥10表面母線上。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對以上描述做出眾多變通是可能的,所以實施例僅是用來描述一個或多個特定實施方式。
盡管已經詳細描述了本發明及其優點,應該理解,在不偏移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可以做出各種變化、替換和更改。此外,本發明應用的范圍并不限于在說明書里描述的過程、機器、制造、物質組成、方式、方法和步驟的特定實施例。從本發明的披露,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容易利用實質上執行了與這里說明的相應實施例相同功能或實現了相同結果的現有的或以后將開發的過程、機器、制造、物質組成、方式、方法或步驟。因此,所附權利要求意在包括這些過程、機器、制造、物質組成、方式、方法或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