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植物快繁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繁育考來木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大多數景觀植物的花期主要集中在早春到初夏時期,雖然開展了色葉植物的推廣應用工程,起到了一定效果,但秋冬季節植物景觀仍相對單調,廣大市民對于冬季開花植物的需求十分渴望。
考來木屬蕓香科、考來木屬常綠小灌木,原產澳大利亞,分布較為廣泛,樹型不規則。呈直立或半匍匐生長;葉片短小,對生,背面多有絨毛。逆光觀察時可見半透明的油滴狀斑點;花多著生于葉腋處,鐘狀、燈籠狀、長管狀或細長管狀,長約2.5 cm,單株花朵數量眾多,花瓣頂端多反卷呈星狀,花蕊突出花瓣外。花期較長,多數品種從夏末開至晚冬、甚至到初春;花色較多,有火紅色、白色、綠色、粉色、橘紅色等。在寒冷的冬日,考來木以其濃綠的葉片、纖細可愛的繁花、五彩繽紛的色彩奪人眼球,宛如冬季里的精靈。
近年來,從澳大利亞重點引進的考來木經過科技人員近三年的研究最終繁育成功,并通過扦插、組織培養等無性繁育方式進行了繁育試驗,但是現有的考來木培育技術無法實現規模化、自動化快速繁殖。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無法實現考來木規模化、自動化快速繁殖的缺陷,提供一種繁育考來木的方法,其以考來木的帶腋芽枝條為外植體,通過外植體消毒、愈傷組織誘導、增殖、叢生芽誘導、生根誘導等過程實現考來木的離體培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繁育考來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外植體消毒處理: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考來木的帶腋芽枝條為外植體,先用0.5 mg/L 的GA3浸泡外植體10~20min,使外植體保持快速分裂的生長狀態,降低后序消毒等處理對細胞分裂狀態的影響;然后將外植體用洗衣粉水浸泡10~30min,然后自來水漂洗干凈,然后置于超凈臺上,用75%酒精消毒30~60S,無菌水沖洗4~6遍后再用2.5%次氯酸鈉溶液消毒10~30min,消毒濾紙吸干水分后用;
S2、愈傷組織誘導:將步驟S1消毒處理好的外植體切取0.5cm左右長度的莖段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中進行全黑暗,19~22℃,空氣相對濕度為50%~60%的條件下培養8~12天,然后再置于普通日光燈為光源、光照強度為 1500-20001x 下,每日光照15小時,溫度20-25℃、濕度為 50%~60%,培養 2~4 天至愈傷組織形成,然后置于每日光照12~14小時、光照強度為1000~2000lx、培養溫度為25~28℃、空氣相對濕度為75%的條件下培養30天后統計誘導率;優選的,為了減少愈傷組織的褐化或木栓化,培養愈傷組織時,可以加入納米活性炭、PVP和檸檬酸中的一種或幾種來抑制褐變效應,更優選的可以加入納米活性炭2~4g/L、PVP 0.5~1 g/L和檸檬酸4~6mg/L作為復合防褐和防木栓化制劑;
S3、增殖培養:將步驟S2誘導培養得到的愈傷組織轉接到增殖培養基中進行繼代,接種后置于每天光照12~14小時,光照強度為2000~3000lx,置于培養溫度為25~28℃,空氣相對濕度為75%的條件下培養30天后統計增殖情況;
S4、叢生芽誘導:將步驟S3繼代得到的愈傷組織轉接至芽誘導培養基中進行誘導分化培養,接種后置于每天光照12~14小時,光照強度為2000~3000lx,置于培養溫度為25~28℃,空氣相對濕度為75%的條件下培養30天后統計分化情況;
S5、生根培養:將經步驟S4分化培養得到的叢生芽轉接至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接種后置于每天光照12~14小時,光照強度為2000~3000lx,置于培養溫度為25~28℃,空氣相對濕度為75%的條件下培養30天后統計生根情況;
S6、煉苗移栽:叢生芽生根20天后,具備發達健壯的根時將組培苗不揭瓶蓋在自然光下煉苗,移栽時用鑷子取出組培苗,小心洗凈基部殘留的培養基,選擇健壯苗移栽到消過毒的輕基質中,澆足水,遮蔭處理,移栽后經常噴水,保持空氣濕度,植株成活后移至珍珠巖、草炭土的混合基質中定植。優選的所述輕基質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熟田土40~60份、稻草灰15~30份、樹皮粉末25~35份、膨化珍珠巖6~10份、
發酵稻殼15~20份、椰糠10~20份 ;沼渣8~12份、長效復合緩釋肥2~5份。
進一步地,步驟S1中,所述的外植體為帶腋芽的枝條切取成長度為0.5~2.5cm,腋芽位于中間的莖段,切去葉片,保留兩片葉柄基部保護腋芽生長點,進行消毒處理。
進一步地,步驟S2中,所述的誘導培養基為:MS+1.0~3.0mg/L6-BA+0.1~0.5mg/LNAA+0.1~0.5g/LLH+1~2g/LPVP+25~30g/L蔗糖+3.5~6.0g/L瓊脂,pH為5.4~5.8。
進一步地,步驟S3中,所述的增殖培養基為:MS+1.0~2.0mg/L6-BA+0.1~0.2mg/LNAA+25~30g/L蔗糖+3.5~6.0g/L瓊脂,pH為5.4~5.8。
進一步地,步驟S4中,所述的芽誘導培養基為:MS+0.5~1.0mg/LNAA+0.1~0.5mg/L6-BA+20~30g/L蔗糖+3.5~6.0g/L瓊脂,pH為5.4~5.8。
進一步地,步驟S5中,所述的生根培養基為:1/2MS+1.0~5.0mg/LNAA+20~30g/L蔗糖+3.5~6.0g/L瓊脂,pH為5.4~5.8。
進一步地,步驟S6中,將生根試管苗置于自然環境中6~10 天,取出洗凈根部,用500~600 倍托布津水溶液浸泡數秒,移栽到草炭土、珍珠巖的混合基質中,起始6~10 天內保持苗的葉面濕潤并適當遮陽,其后按干透濕透的原則澆水,逐漸加強光照至全光照,進行栽種。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以考來木的帶腋芽枝條為外植體,通過外植體消毒、愈傷組織誘導、增殖、叢生芽誘導、生根誘導等過程實現考來木的離體培養,為考來木的工廠化生產和推廣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持。本發明提供的繁殖方法,極大加快了考來木的繁殖速度,一旦得到無菌苗后,可以利用無菌苗誘導增殖出大量不定芽,不定芽生根和移栽成活后,即再生為完整植株,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生產體系,且不受季節限制,環境易控,適合全國各地,解決了考來木引種費用高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一種繁育考來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外植體消毒處理: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考來木的帶腋芽枝條為外植體,先用0.5 mg/L 的GA3浸泡外植體10~30min,然后將外植體用洗衣粉水浸泡10~30min,然后自來水漂洗干凈,然后置于超凈臺上,用75%酒精消毒30~60S,無菌水沖洗4~6遍后再用2.5%次氯酸鈉溶液消毒10~30min,消毒濾紙吸干水分后用;所述的外植體為帶腋芽的枝條切取成長度為0.5~2.5cm,腋芽位于中間的莖段,切去葉片,保留兩片葉柄基部保護腋芽生長點,進行消毒處理;
S2、愈傷組織誘導:將步驟S1消毒處理好的外植體切取0.5cm左右長度的莖段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中進行全黑暗,19~22℃,空氣相對濕度為50%~60%的條件下培養8~12天,然后再置于普通日光燈為光源、光照強度為 1500-20001x 下,每日光照 15 小時,溫度20~25℃、濕度為50%~60%,培養2~4天至愈傷組織形成,然后置于每日光照12~14小時、光照強度為1000~2000lx、培養溫度為25~28℃,空氣相對濕度為75%的條件下培養30天后統計誘導率;所述的誘導培養基為:MS+1.0~3.0mg/L6-BA+0.1~0.5mg/LNAA+0.1~0.5g/LLH+1~2g/LPVP+25~30g/L蔗糖+3.5~6.0g/L瓊脂,pH為5.4~5.8;誘導培養基中還可以包含納米活性炭2~4g/L、PVP 0.5~1 g/L和檸檬酸4~6mg/L。
S3、增殖培養:將步驟S2誘導培養得到的愈傷組織轉接到增殖培養基中進行繼代,接種后置于每天光照12~14小時,光照強度為2000~3000lx,置于培養溫度為25~28℃,空氣相對濕度為75%的條件下培養30天后統計增殖情況;所述的增殖培養基為:MS+1.0~2.0mg/L6-BA+0.1~0.2mg/LNAA+25~30g/L蔗糖+3.5~6.0g/L瓊脂,pH為5.4~5.8;
S4、叢生芽誘導:將步驟S3繼代得到的愈傷組織轉接至芽誘導培養基中進行誘導分化培養,接種后置于每天光照12~14小時,光照強度為2000~3000lx,置于培養溫度為25~28℃,空氣相對濕度為75%的條件下培養30天后統計分化情況;所述的芽誘導培養基為:MS+0.5~1.0mg/LNAA+0.1~0.5mg/L6-BA+20~30g/L蔗糖+3.5~6.0g/L瓊脂,pH為5.4~5.8;
S5、生根培養:將經步驟S4分化培養得到的叢生芽轉接至生根培養基中進行生根,接種后置于每天光照12~14小時,光照強度為2000~3000lx,置于培養溫度為25~28℃,空氣相對濕度為75%的條件下培養30天后統計生根情況;所述的生根培養基為:1/2MS+1.0~5.0mg/LNAA+20~30g/L蔗糖+3.5~6.0g/L瓊脂,pH為5.4~5.8;
S6、煉苗移栽:叢生芽生根20天后,具備發達健壯的根時將組培苗不揭瓶蓋在自然光下煉苗,移栽時用鑷子取出組培苗,小心洗凈基部殘留的培養基,選擇健壯苗移栽到消過毒的輕基質中,澆足水,遮蔭處理,移栽后經常噴水,保持空氣濕度,植株成活后移至珍珠巖、草炭土的混合基質中定植;輕基質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各組分組成:熟田土40~60份、稻草灰15~30份、樹皮粉末25~35份、膨化珍珠巖6~10份、發酵稻殼15~20份、椰糠10~20份;沼渣8~12份、長效復合緩釋肥2~5份。
將生根試管苗置于自然環境中6~10 天,取出洗凈根部,用500~600 倍托布津水溶液浸泡數秒,移栽到草炭土、珍珠巖的混合基質中,起始6~10 天內保持苗的葉面濕潤并適當遮陽,其后按干透濕透的原則澆水,逐漸加強光照至全光照,進行栽種。
本發明以考來木的帶腋芽枝條為外植體,通過外植體消毒、愈傷組織誘導、增殖、叢生芽誘導、生根誘導等過程實現考來木的離體培養,為考來木的工廠化生產和推廣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持。本發明提供的繁殖方法,極大加快了考來木的繁殖速度,一旦得到無菌苗后,可以利用無菌苗誘導增殖出大量不定芽,不定芽生根和移栽成活后,即再生為完整植株,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生產體系,且不受季節限制,環境易控,適合全國各地,解決了考來木引種費用高的問題。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