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棄物的處理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固體廢棄物堆放場生態恢復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包括有重金屬殘渣和有毒化學廢棄物的固體廢棄物堆放場生態恢復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所產生的許多工業垃圾、生活垃圾等固體廢棄物堆放在工廠、礦山或城市的周邊。由于國內對垃圾沒有實行強制分類,也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因此,固體廢棄物特別是礦山固體廢棄物中難免混雜著重金屬殘渣和有毒的化學廢棄物,堆砌在土地表面,破壞地表的土地、自然景觀和植被,水土流失加劇,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且固體廢棄物中的重金屬含量和化學藥劑較多,對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目前,一般采用堆置處理或復墾處理或填埋處理(淺談礦山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利用 科技創新導報 2013.№.02環境科學 P146)。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固體廢棄物堆放場生態恢復方法。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固體廢棄物堆放場生態恢復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⑴將堆放場內的固體廢棄物與固定劑和水混合均勻,碾壓壓實;
⑵在壓實過程中,使堆放場的中心位置為高點,以5°<坡度<45°向周邊逐漸傾斜;
⑶在壓實后的固體廢棄物上放置防滲層,防滲層上堆放厚度為10㎝~20㎝的黏土,壓實;
為避免防滲層在固體廢棄物上移動,本發明在步驟⑶中,首先在壓實后的固體廢棄物上堆放厚度為10㎝~20㎝的黏土,壓實;再放置防滲層,防滲層上再堆放厚度為10㎝~20㎝的黏土,壓實。
⑷在壓實后的黏土上堆放厚度為1㎝~3㎝的沙層,壓實;
⑸在壓實后沙層上面鋪設厚度30㎝~45㎝的栽培土,栽培土上種上樹苗或草苗。
本發明所述防滲層為無紡布或防水毯。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較好的實現了發明目的,對固體廢棄物按中間高,周邊低的設計實施平整和碾壓,一是縮小了固體廢棄物占據的空間;二是采用黏土中嵌無紡布或防水毯封閉固體廢棄物的外表層,雨水順著固體廢棄物構成的斜面向下坡滲出,有效防止雨水滲入固體廢棄物內,從而防止固體廢棄物因為雨水滲入造成污染物溶入雨水而向外滲漏擴散;三是固體廢棄物內添加有固定劑,可以在沒有雨水沖淡的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和附著功能減小化學污染物和重金屬元素的活性;四是在固體廢棄物頂部的栽培土上種草、植樹,達到了固體廢棄物堆放場生態恢復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由圖1可知,一種固體廢棄物堆放場生態恢復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⑴將堆放場內的固體廢棄物與固定劑和水混合均勻,碾壓壓實;
⑵在壓實過程中,使堆放場的中心位置為高點,以5°<坡度<45°向周邊逐漸傾斜;
⑶在壓實后的固體廢棄物上放置防滲層,防滲層上堆放厚度為10㎝~20㎝的黏土,壓實;
⑷在壓實后的黏土上堆放厚度為1㎝~3㎝的沙層,壓實;
⑸在壓實后沙層上面鋪設厚度30㎝~45㎝的栽培土,栽培土上種上樹苗或草苗。
本發明所述防滲層為無紡布或防水毯。
本實施例先對堆放場上的固體廢棄物1與固定劑和水混合均勻,用機械化實施碾壓壓實,在壓實過程中,使堆放場的中心位置為高點,從高點以10°的坡度向周邊漸漸傾斜。所述固定劑為專利號201310224997.4公開的一種用于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化學固定劑。應用時,固體廢棄物1:固定劑:水的比例為100:(4~6):(30~50)。
在壓實后的固體廢棄物1上放置防滲層3,防滲層3上堆放厚度為20㎝的黏土2,壓實;防滲層3選用無紡布。
在壓實后的黏土2上堆放厚度為3㎝的沙層4,壓實;在壓實后沙層4上面鋪設厚度30㎝的栽培土5,栽培土5上種上草苗6。
本實施例所述栽培土5包括干凈土壤、有機質、肥料、保水劑、穩定劑、酸度調節劑和消毒劑,按一定比例混配而成(以重量計)。干凈土壤取未被污染的土壤,有機質采用秸桿或稻桿或木纖維粉碎成10㎜~15㎜,肥料采用速效化肥及緩效化肥,增加貧瘠邊坡肥力,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保水劑采用聚丙烯酰胺,穩定劑選用無污染黏結劑,酸度調節劑調節土壤的pH值,使其呈中性偏弱酸性,消毒劑用來殺除土壤中所含的有害細菌。
本發明固體廢棄物1按中間高,周邊低的設計實施平整和碾壓,一是縮小了固體廢棄物占據的空間;二是采用黏土中嵌無紡布或防水毯封閉固體廢棄物的外表層,雨水順著固體廢棄物構成的斜面向下坡滲出,有效防止雨水滲入固體廢棄物內,從而防止固體廢棄物因為雨水滲入造成污染物溶入雨水而向外滲漏擴散;三是固體廢棄物內添加有固定劑,可以在沒有雨水沖淡的條件下,通過化學反應和附著功能減小化學污染物和重金屬元素的活性;四是在固體廢棄物頂部的栽培土上種草、植樹,達到了固體廢棄物堆放場生態恢復的目的。
實施例2:
由圖2可知,為避免防滲層3在固體廢棄物1上移動,本發明在步驟⑶中,首先在壓實后的固體廢棄物1上堆放厚度為10㎝~20㎝的黏土2,壓實;再放置防滲層3,防滲層3上再堆放厚度為10㎝~20㎝的黏土2,壓實。
本實施例防滲層3采用防水毯,所述防水毯為膨潤土防水毯,它由經過級配的天然鈉基膨潤土顆粒和相應的外加劑混合為原材料,經針刺工藝及設備,把膨潤土顆粒固定在土工布和塑料編織布之間而制成的毯狀防水卷材。膨潤土防水毯既具有土工材料的全部特性,又具有優異的防水(滲)性能。
這樣,防滲層3在固體廢棄物1上很難移動,增強了防滲層3的防滲作用。
余同實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