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小型玉米收獲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12691閱讀:594來源:國知局
一種小型玉米收獲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小型玉米收獲機。



背景技術:

玉米收獲機是以成熟玉米植株為對象的農作物收獲機械,其主要部件有撥禾裝置、摘穗裝置、剝皮裝置、集穗裝置,秸稈粉碎裝置等;工作時,撥禾裝置將鎖接觸到的玉米植株扶持、引導至摘穗裝置,摘穗裝置通常帶有相向旋轉的摘穗輥,玉米植株在摘穗輥的擠壓下通過摘穗輥之間的縫隙被送至秸稈粉碎裝置進行粉碎,玉米穗由于無法通過摘穗輥的間隙而被摘穗輥從玉米植株上摘下送至剝皮裝置,剝皮裝置將玉米穗進行剝皮后送至集穗裝置;其中小型玉米收獲機因為價格便宜,被我國北方農村地區廣泛應用;目前的小型玉米收獲機普遍沒有行走機構,使用時需要先把小型玉米收獲機懸掛在農用車輛如拖拉機上,開著拖拉機進入田地進行收獲工作;由于小型玉米收獲機每次只能收獲一行或者兩行玉米,導致拖拉機需要在田地里進行多次掉頭;當地塊面積較小或者地塊形狀較窄時,拖拉機掉頭會比較困難,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掉頭成功,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拖拉機將田地中的土壤碾軋得過于緊密和堅硬,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的小型玉米收獲機存在以上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小型玉米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玉米收獲機,第二玉米收獲機,車架,動力裝置,傳動裝置,行走裝置,切換裝置,轉向裝置,控制裝置;所述的第一玉米收獲機安裝在車架的前端,與傳動裝置連接;所述的第二玉米收獲機安裝在車架的后端,與傳動裝置連接;所述的車架安裝在第一玉米收獲機和第二玉米收獲機之間;所述的動力裝置安裝在車架上,與傳動裝置和控制裝置連接;所述的傳動裝置安裝在車架上,與第一玉米收獲機、第二玉米收獲機、動力裝置、行走裝置和切換裝置連接;所述的行走裝置安裝在車架下部,與傳動裝置和轉向裝置連接;所述的切換裝置安裝在車架頂部,與傳動裝置連接;所述的轉向裝置安裝在切換裝置上,與行走裝置連接;所述的控制裝置安裝在切換裝置上,與動力裝置連接。

所述的第一玉米收獲機安裝在車架的前護板上,第一玉米收獲機上設置有第一工作動力輸入軸,與設置在傳動裝置第一傳動箱上的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連接。

所述的第二玉米收獲機安裝在車架的后護板上,第二玉米收獲機上設置有第二工作動力輸入軸,與設置在傳動裝置第二傳動箱上的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連接。

所述的車架包括頂板,前護板,后護板,右支架,左支架,上梁,下梁;所述的頂板上設置有方向切換架安裝孔、副車軸第一安裝孔、傳動開關安裝孔,方向切換架安裝孔位于橫向中心線的左右兩端,副車軸安裝孔位于縱向中心上靠近后護板處,傳動開關安裝孔以頂板中心對稱分布;所述的前護板位于車架前端,與第一玉米收獲機連接;所述的后護板位于車架后端,與第二玉米收獲機連接;所述的右支架上靠近前護板的位置設置有主車軸第一安裝孔;所述的左支架上靠近前護板的位置設置有主車軸第二安裝孔;所述的上梁與頂板平行,位于頂板和下梁之間,兩端分別與前護板和后護板連接,上梁上設置有副車軸第二安裝孔,與副車軸第一安裝孔對應;所述的下梁與頂板平行,位于上梁下方,兩端分別與前護板和后護板連接,下梁上設置有副車軸第三安裝孔、行走動力中繼輪安裝孔、行走動力中繼軸安裝孔,副車軸第三安裝孔與副車軸第二安裝孔對應,行走動力中繼輪安裝孔位于下梁縱向中心線上靠近前護板處,行走動力中繼軸安裝孔與行走動力中繼輪安裝孔垂直。

所述的動力裝置包括發動機,變速箱;所述的發動機安裝在所述的頂板和所述的上梁之間,發動機上設置有油門信號接收器、發動機動力輸出軸,油門信號接收器與設置在控制裝置上的油門控制器連接,發動機動力輸出軸與設置在變速箱上的變速箱動力輸入軸連接;所述的變速箱安裝在發動機和所述的上梁之間,變速箱上設置有變速箱動力輸入軸、變速箱動力輸出軸,變速箱動力輸入軸與設置在發動機上的發動機動力輸出軸連接,變速箱動力輸出軸右端與設置在傳動裝置第一傳動箱上的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連接,變速箱動力輸出軸左端與設置在傳動裝置第二傳動箱上的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連接。

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第一傳動箱,第一傳動開關,第二傳動箱,第二傳動開關,行走動力中繼軸;所述的第一傳動箱安裝在動力裝置的右邊,能夠將動力裝置的動力傳動給第一玉米收獲機和行走動力中繼軸;所述的第一傳動開關安裝在第一傳動箱上,與切換裝置連接;所述的第二傳動箱安裝在動力裝置的左邊,能夠將動力裝置的動力傳動給第二玉米收獲機和行走動力中繼軸;所述的第二傳動開關安裝在第二傳動箱上,與切換裝置連接;所述的行走動力中繼軸安裝在所述的行走動力中繼軸安裝孔中,其右端與所述的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連接,其左端與所述的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連接;所述的行走動力中繼軸上設置有行走動力中繼輪,安裝在所述的行走動力中繼輪安裝槽中,與行走裝置連接。

所述的第一傳動箱包括第一傳動箱體,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第一離合器組,第一傳動齒輪組;所述的第一傳動箱體包圍著第一離合器組和第一傳動齒輪組;所述的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在第一傳動箱體的第一左板上,與變速箱動力輸出軸右端和第一離合器組連接;所述的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安裝在第一傳動箱體的第一右板上,與第一離合器組、第一傳動齒輪組和第一玉米收獲機上的第一工作動力輸入軸連接;所述的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安裝在第一傳動箱的第一右板上,與第一傳動齒輪組和第一離合器組連接;所述的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在第一傳動箱體的第一左板上,與第一離合器組和行走動力輸入軸的右端連接;所述的第一離合器組能夠使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與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之間、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與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之間同步連通或者斷開;所述的第一傳動齒輪組包括互相咬合的第一主動齒輪和第一從動齒輪,第一主動齒輪安裝在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上,第一從動齒輪安裝在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上。

所述的第一傳動箱體包括第一前板,第一后板,第一左板,第一右板,第一頂板,第一底板;第一前板上設置有第一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第一后板上設置有與第一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對應的第一撥叉轉軸第二安裝孔;第一左板上設置有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孔、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孔、第一復位拉簧第一掛環;第一右板上設置有與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孔對應的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安裝孔、與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孔對應的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安裝孔;第一頂板上設置有第一撥叉伸出孔。

所述的第一離合器組包括第一動力輸入離合器,第一動力輸出離合器,第一撥叉,第一撥叉轉軸,第一復位拉簧;所述的第一動力輸入離合器安裝在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與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之間;所述的第一動力輸出離合器安裝在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與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之間;所述的第一撥叉安裝在第一撥叉轉軸上,其頂端向上伸出到第一傳動箱體外部,其上部與第一動力輸入離合器滑動連接,其下部與第一動力輸出離合器滑動連接,其下端與第一復位拉環連接;所述的第一撥叉轉軸與第一撥叉鉸接,其一端安裝在第一傳動箱體第一前板上的第一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中,另一端安裝在第一傳動箱體第一后板上的第一撥叉轉軸第二安裝孔中;所述的第一復位拉環一端與第一撥叉下端設置的第一復位拉簧第二掛環連接,另一端與第一傳動箱體第一左板上的第一復位拉簧第一掛環連接。

所述的第一撥叉包括第一撥桿,第一頂接件,第一底接件;所述的第一撥桿上設置有第一撥叉安裝孔、第一上部滑接槽、第一下部滑接槽,第一撥叉安裝孔套裝在第一撥叉轉軸上,第一上部滑接槽套裝在第一動力輸入離合器上,第一下部滑接槽套裝在第一動力輸出離合器上;所述的第一撥桿有兩個,其上端安裝在第一頂接件上,其下端安裝在第一底接件上;所述的第一頂接件安裝在第一撥桿的上端,與第一傳動開關連接;所述的第一底接件安裝在第一撥桿的下端,第一底接件上設置有第一復位拉簧第二掛環。

所述的第一傳動開關包括換向延長桿,第一伸出桿,第一按壓端;所述的換向延長桿一端與第一撥叉的第一頂接件連接,另一端折向車架橫向中心線的另一側,與第一伸出桿連接;所述的第一伸出桿下端與換向延長桿連接,上端從所述的傳動開關安裝孔中伸出到所述的車架頂板上方,與第一按壓端的下端連接;所述的第一按壓端是尖端朝上的半個橢圓球體,被切換裝置向下壓時能夠向車架外側偏轉。

所述的第二傳動箱包括第二傳動箱體,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第二離合器組,第二傳動齒輪組;所述的第二傳動箱體包圍著第二離合器組和第二傳動齒輪組;所述的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在第二傳動箱體的第二右板上,與變速箱動力輸出軸左端和第二離合器組連接;所述的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安裝在第二傳動箱體的第二左板上,與第二離合器組、第二傳動齒輪組和第二玉米收獲機上的第二工作動力輸入軸連接;所述的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安裝在第一傳動箱的第二左板上,與第二傳動齒輪組和第二離合器組連接;所述的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在第二傳動箱體的第二右板上,與第二離合器組和行走動力輸入軸的左端連接;所述的第二離合器組能夠使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與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之間、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與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之間同步連通或者斷開;所述的第二傳動齒輪組包括第二主動齒輪,中繼傳動齒輪,中繼傳動齒輪軸,第二從動齒輪;所述的第二主動輪安裝在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上,與中繼傳動齒輪咬合;所述的中繼傳動齒輪安裝在中繼傳動齒輪軸上,與第二從動齒輪咬合;所述的中繼傳動齒輪軸安裝在第二傳動箱體的第二左板上;所述的第二從動齒輪安裝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上。

所述的第二傳動箱體包括第二前板,第二后板,第二右板,第二左板,第二頂板,第二底板;第二前板上設置有第二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第二后板上設置有與第二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對應的第二撥叉轉軸第二安裝孔;第二右板上設置有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孔、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孔、第二復位拉簧第一掛環;第二左板上設置有與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孔對應的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安裝孔、中繼傳動齒輪軸安裝孔、與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孔對應的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安裝孔;第二頂板上設置有第二撥叉伸出孔。

所述的第二離合器組包括第二動力輸入離合器,第二動力輸出離合器,第二撥叉,第二撥叉轉軸,第二復位拉簧;所述的第二動力輸入離合器安裝在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與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之間;所述的第二動力輸出離合器安裝在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與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之間;所述的第二撥叉安裝在第二撥叉轉軸上,其頂端向上伸出到第二傳動箱體外部,其上部與第二動力輸入離合器滑動連接,其下部與第二動力輸出離合器滑動連接,其下端與第二復位拉環連接;所述的第二撥叉轉軸與第二撥叉鉸接,其一端安裝在第二傳動箱體第二前板上的第二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中,另一端安裝在第二傳動箱體第二后板上的第二撥叉轉軸第二安裝孔中;所述的第二復位拉環一端與第二撥叉下端設置的第二復位拉簧第二掛環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傳動箱體第二左板上的第二復位拉簧第一掛環連接。

所述的第二撥叉包括第二撥桿,第二頂接件,第二底接件;所述的第二撥桿上設置有第二撥叉安裝孔、第二上部滑接槽、第二下部滑接槽,第二撥叉安裝孔套裝在第二撥叉轉軸上,第二上部滑接槽套裝在第二動力輸入離合器上,第二下部滑接槽套裝在第二動力輸出離合器上;所述的第二撥桿有兩個,其上端安裝在第二頂接件上,其下端安裝在第二底接件上;所述的第二頂接件安裝在第二撥桿的上端,與第二傳動開關連接;所述的第二底接件安裝在第二撥桿的下端,第二底接件上設置有第二復位拉簧第二掛環。

所述的第二傳動開關包括第二伸出桿,第二按壓端;所述的第二伸出桿下端與第二撥叉的第二頂接件連接,上端從所述的傳動開關安裝孔中伸出到所述的車架頂板上方,與第二按壓端的下端連接;所述的第二按壓端是尖端朝上的半個橢圓球體,被切換裝置向下壓時能夠向車架外側偏轉。

所述的行走裝置包括主行走機構,副行走機構;所述的主行走機構安裝在所述的車架下部,靠近第一玉米收獲機;所述的副行走機構安裝在所述的下梁下方,靠近第二玉米收獲機。

所述的主行走機構包括主車軸,主車輪;所述的主車軸右端安裝在所述的主車軸第一安裝孔中,左端安裝在所述的主車軸第二安裝孔中;所述的主車軸上設置有主車軸輪,主車軸輪與所述的行走動力中繼輪連接;所述的主車輪有兩個,分別安裝在主車軸兩端。

所述的主車輪包括輪轂,輪輻,輪圈,鏟片;所述的輪轂內側設置有主車軸安裝孔,外側與輪輻連接;所述輪輻內端安裝在輪轂上,外端安裝在輪圈上;所述輪圈環繞著輪輻的外端,其表面設置有缺口,缺口位于鏟片之間;所述的鏟片安裝在輪圈上,其位置與輪輻對應。

所述的副行走機構包括副車輪,副車軸,減震彈簧;所述的副車輪安裝在副車軸下端;所述的副車軸安裝在所述的副車軸第一安裝孔、所述的副車軸第二安裝孔、所述的副車軸第三安裝孔中,其下端與副車輪鉸接,中部與減震器下端連接,上端與轉向裝置連接;所述的減震彈簧套裝在副車軸上,其下端與副車軸連接,上端與所述的下梁連接。

所述的切換裝置包括方向切換架,自鎖裝置;方向切換架與所述的車架鉸接,能夠在車架上前后翻轉;所述的方向切換架翻轉到車架后方時會壓住第一傳動開關的第一按壓端上,翻轉到車架前方時會壓住第二傳動開關的第二按壓端;所述的自鎖裝置有兩個,分別安裝在車架頂部上方的 右前方和左后方,分別能夠在所述的方向切換架翻轉到車架前、后方時將其鎖定。

所述的方向切換架包括U形旋架,橫向固定架;所述的U形旋架開口端與所述的車架鉸接,閉合端設置有控制裝置安裝面;所述的橫向固定架安裝在U形旋架上,橫向固定架上設置有轉向臂限位孔。

所述的自鎖裝置包括鎖體,鎖芯,彈簧,拉桿;所述的鎖體設置有一個末端帶有臺階的鎖腔,鎖腔一端開口較大與鎖芯前段形狀對應,另一端開口較小與鎖芯后段形狀對應;所述的鎖芯前段為光滑下斜的刀形,后段為圓柱形,前、后段相接處形成有臺階;所述的鎖芯安裝在所述的鎖腔中,其后端從鎖腔中伸出;所述的彈簧一端安裝在鎖腔中,一端與鎖腔末端的臺階連接,另一端與鎖芯上的臺階連接;所述的拉桿安裝在鎖芯的后端,與鎖芯垂直。

所述的轉向裝置包括調整臂,翻轉臂,轉向臂,轉向把手;所述的調整臂長度等于所述的副車軸中心到所述的車架中心的距離,其一端與所述的副車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翻轉臂沿豎直方向鉸接;所述的翻轉臂一端與調整臂沿豎直方向鉸接,另一端與轉向臂沿水平方向鉸接;所述的轉向臂安裝在所述的轉向臂限位孔中,其一端與翻轉臂沿水平方向鉸接,另一端與轉向把手連接;所述的轉向把手安裝在轉向臂的末端。

所述的轉向把手是兩把,分別安裝在轉向臂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的控制裝置上設有油門控制器,發動機上的油門信號接收器連接,能夠控制發動機的轉速。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時不用掉頭,節省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能夠松動土壤。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左視圖

1.第一玉米收獲機,2.第二玉米收獲機,3.車架,4.動力裝置,5.傳動裝置,6.行走裝置,7.切換裝置,8.轉向裝置,9.控制裝置。

圖2是本發明的右視圖

1.第一玉米收獲機,2.第二玉米收獲機,3.車架,4.動力裝置,5.傳動裝置,6.行走裝置,7.切換裝置,8.轉向裝置,9.控制裝置。

圖3是第一玉米收獲機的結構示意圖

1.第一玉米收獲機,11. 第一工作動力輸入軸。

圖4是第二玉米收獲機的結構示意圖

2.第二玉米收獲機,21. 第二工作動力輸入軸。

圖5是車架結構示意圖

31.頂板,32.前護板,33.后護板,34.右支架,35.左支架,36.上梁,37.下梁,311.方向切換架安裝孔,312.副車軸第一安裝孔,313.傳動開關安裝孔,341.主車軸第一安裝孔,351.主車軸第二安裝孔,372.行走動力中繼輪安裝孔,373.行走動力中繼軸安裝孔。

圖6是車架結構示意圖

361.副車軸第二安裝孔,371.副車軸第三安裝孔。

圖7是動力裝置結構示意圖

41.發動機,42.變速箱,43.油門信號接收器,44.發動機動力輸出軸,45.變速箱動力輸入軸,46.變速箱動力輸出軸。

圖8是傳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51.第一傳動箱,52.第一傳動開關,53.第二傳動箱,54.第二傳動開關,55.行走動力中繼軸,551.行走動力中繼輪。

圖9是第一傳動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511.第一傳動箱體。

圖10是第一傳動箱體的拆分示意圖

5111.第一前板,5112.第一后板,5113.第一左板,5114.第一右板,5115.第一頂板,5116.第一底板,51111.第一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51121.第一撥叉轉軸第二安裝孔,51131.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孔,51132.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孔,51133.第一復位拉簧第一掛環,51141.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安裝孔,51142.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安裝孔,51151.第一撥叉伸出孔。

圖11是第一傳動齒輪組的主視圖

513.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514.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5171.第一主動齒輪,5172.第一從動齒輪。

圖12是第一離合器組的結構示意圖

512.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513.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514.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515.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5161.第一動力輸入離合器,5162.第一動力輸出離合器,5163.第一撥叉,5164.第一撥叉轉軸,5165.第一復位拉簧。

圖13是第一撥叉的結構示意圖

51631.第一撥桿,51632.第一頂接件,51633.第一底接件,51634.第一撥叉安裝孔,51635.第一上部滑接槽,51636.第一下部滑接槽,51637.第一復位拉簧第二掛環。

圖14是第一傳動開關的結構示意圖

521.換向延長桿,522.第一伸出桿,523.第一按壓端。

圖15是第二傳動箱體的結構示意圖

531.第二傳動箱體。

圖16是第二傳動箱體的拆分示意圖

5311.第二前板,5312.第二后板,5313.第二右板,5314.第二左板,5315.第二頂板,5316.第二底板,53111.第二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53121.第二撥叉轉軸第二安裝孔,53131.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孔,53132.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孔,53133.第二復位拉簧第一掛環,53141.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安裝孔,53142.中繼傳動齒輪軸安裝孔,53143.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安裝孔,53151.第二撥叉伸出孔。

圖17是第二傳動齒輪組的主視圖

533.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534.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5371.第二主動齒輪,5372.中繼傳動齒輪,5373.中繼傳動齒輪軸,5374.第二從動齒輪。

圖18是第二離合器組的結構示意圖

532.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533.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534.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535.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5361.第二動力輸入離合器,5362.第二動力輸出離合器,5363.第二撥叉,5364.第二撥叉轉軸,5365.第二復位拉簧。

圖19是第二撥叉的結構示意圖

53631.第二撥桿,53632.第二頂接件,53633.第二底接件,53634.第二撥叉安裝孔,53635.第二上部滑接槽,53636.第二下部滑接槽,53637.第二復位拉簧第二掛環。

圖20是第二傳動開關的主視圖

541.第二伸出桿,542.第二按壓端。

圖21是主行走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61.主行走機構,611.主車軸,612.主車輪,6111.主車軸輪。

圖22是主車輪的結構示意圖

6121.輪轂,6122.輪輻,6123.輪圈,6124.鏟片,6125.缺口。

圖23是副行走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621.副車輪,622.副車軸,623.減震彈簧。

圖24是方向切換架的結構示意圖

711.U形旋架,712.橫向固定架,713.控制裝置安裝面,714.轉向臂限位孔。

圖25是自鎖裝置的剖面圖

721.鎖體,722.鎖芯,723.彈簧,724.拉桿,725.鎖腔。

圖26是轉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81.調整臂,82.翻轉臂,83.轉向臂,84.轉向把手。

圖27是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9.控制裝置,91.油門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現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3,本例中選用市售的兩行懸掛玉米收獲機作為第一玉米收獲機1,將第一玉米收獲機1上的動力收入軸作為第一工作動力輸入軸11。

如圖4,本例中選用市售的兩行懸掛玉米收獲機作為第一玉米收獲機2,將第一玉米收獲機2上的動力收入軸作為第一工作動力輸入軸21。

如圖5,圖6,本例中選用市售的厚度50毫米的45號鋼板,將其制成頂板31,前護板32,后護板33,右支架34,左支架35,上梁36,下梁37;將頂板31,前護板32,后護板33,右支架34,左支架35焊接成框架;在頂板31中央靠近后護板33的位置鉆一個直徑50毫米的通孔作為副車軸第一安裝孔312;在頂板31的左前部和右后部各銑一個長條形通孔作為傳動開關安裝孔313;選用內徑50毫米的304不銹鋼管,截取長55毫米的兩段,分別焊接在頂板31橫向中心線的左右兩端作為方向切換架安裝孔311;在右支架34上靠近前護板32的位置鉆直徑40毫米的通孔作為主車軸第一安裝孔341;在左支架35上靠近前護板32的位置鉆直徑40毫米的通孔作為主車軸第二安裝孔351;在上梁36上與副車軸第一安裝孔312對應的位置鉆直徑50毫米的通孔作為副車軸第二安裝孔361;將下梁37置于上梁36的下方并與上梁36平行,一端焊接在前護板32上,另一端焊接在后護板33上;在下梁37上與副車軸第二安裝孔361對應的位置鉆直徑50毫米的通孔作為副車軸第三安裝孔371;在下梁37靠近前護板32的位置銑出長方形的通孔作為行走動力中繼輪安裝孔372;在下梁37側面與行走動力中繼輪安裝孔372對應的位置鉆一個直徑24毫米的通孔作為行走動力中繼軸安裝孔373;以上作為車架6。

如圖7,本例中選用市售的拖拉機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分別作為發動機41,變速箱42;將發動機41上的油門信號接收裝置作為油門信號接收其43;將發動機41的動力輸出軸作為發動機動力輸出軸44,將變速箱的動力輸入軸作為變速箱動力輸入軸45;將變速箱的動力輸出軸作為變速箱動力輸出軸46;將發動機41安裝在變速箱42上方,并將發動機動力輸出軸44與變速箱動力輸入軸45連接;以上作為動力裝置4。

如圖13,本例中選用市售的廢鋼經鑄造熱處理制作成第一撥桿51631;在第一撥桿51631中部鉆直徑10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一撥叉安裝孔51634;在第一撥桿51631上部銑長條形通孔作為第一上部滑接槽51635;在第一撥桿51631下部銑長條形通孔作為第一下部滑接槽51636;本例中選用截面長50毫米寬50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長度120毫米作為第一頂接件51632;本例中選用截面長40毫米寬16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長度120毫米作為第一底接件51633;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8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長度8毫米在其側面鉆出直徑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一復位拉簧第二掛環51637;將第一復位拉簧第二掛環51637焊接在第一底接件51633側面,將兩個第一撥桿51631的下端焊接在第一底接件51633上端面,并將該兩個第一撥桿51631的上端焊接在第一頂接件51632的下端面;以上作為第一撥叉5163。

如圖12,本例中選用行業通用的離合器作為第一動力輸入離合器5161,第一動力輸出離合器5162;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為24毫米合金鋼,截取制成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512,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513,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514,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515;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為10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長度260毫米作為第一撥叉轉軸5164;本例中選用市售的直徑15毫米長度50毫米的圓柱螺旋拉伸彈簧作為第一復位拉簧5165;將第一動力輸入離合器5161安裝在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512與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513之間,將第一動力輸出離合器5162安裝在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514與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515之間,將第一撥叉安裝孔51634安裝在第一撥叉轉軸5164上,將第一復位拉簧5165安裝在第一復位拉簧第二掛環51637上;以上作為第一離合器組516。

如圖11,本例中選用直徑260毫米厚度20毫米的普通齒輪作為第一主動齒輪5171;本例中選用直徑240毫米厚度20毫米的普通齒輪作為第一從動齒輪5172;第一主動齒輪5171安裝在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513上,第一從動齒輪5172安裝在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514上,第一主動齒輪5171與第一從動齒輪5172互相咬合;以上作為第一傳動齒輪組517。

如圖9,圖10,本例中選用市售的厚度10毫米45號鋼板,將其制成第一前板5111,第一后板5112,第一頂板5115,第一底板5116;本例中選用市售的厚度20毫米的45號鋼板,將其制成第一左板5113,第一右板5114;在第一前板5111上中間略偏向第一左板5313的位置鉆直徑10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一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51111;在第一后板5112上與第一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51111對應的位置鉆直徑10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一撥叉轉軸第二安裝孔51112;在第一左板5113中間靠上的位置直徑2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孔51131,在中間靠下的位置鉆直徑2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孔51132;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8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長度8毫米在其側面鉆出直徑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一復位拉簧第一掛環51133;將第一復位拉簧第一掛環51133焊接在第一左板5113上的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孔51132下方;在第一右板5114上與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孔51131對應的位置鉆直徑2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安裝孔51141、在與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51132對應的位置鉆直徑2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一行走動力傳動軸安裝孔51142;在第一頂板上與第一撥桿51631對應的位置銑出長條形通孔作為第一撥叉伸出孔51151;以上焊接起來作為第一傳動箱體511。

如圖19,本例中選用市售的廢鋼經鑄造熱處理制作成第二撥桿53631;在第二撥桿53631中部鉆直徑10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二撥叉安裝孔53634;在第二撥桿53631上部銑長條形通孔作為第二上部滑接槽53635;在第二撥桿53631下部銑長條形通孔作為第二下部滑接槽53636;本例中選用截面長50毫米寬50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長度120毫米作為第二頂接件53632;本例中選用截面長40毫米寬16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長度120毫米作為第二底接件53633;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8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長度8毫米在其側面鉆出直徑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二復位拉簧第二掛環53637;將第二復位拉簧第二掛環53637焊接在第二底接件53633側面,將兩個第二撥桿53631的下端焊接在第二底接件53633上端面,并將該兩個第二撥桿53631的上端焊接在第二頂接件53632的下端面;以上作為第二撥叉5363。

如圖14,本例中選用截面長50毫米寬50毫米的45號鋼,截取250毫米,將一端車成截面直徑32毫米的圓柱,作為換向延長桿521;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32毫米的45號剛截取長度180毫米,作為第一伸出桿522;本例中選用廢鋼鑄造成半個橢圓球體進行打磨后作為第一按壓端523;將第一伸出桿522下端垂直焊接在換向延長桿521的長方體平面上;將第一按壓端523安裝在第一伸出桿522的上端;以上作為第一傳動開關52。

如圖18,本例中選用行業通用的離合器作為第二動力輸入離合器5361,第二動力輸出離合器5362;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為24毫米合金鋼,截取制成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532,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533,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534,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535;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為10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長度260毫米作為第二撥叉轉軸5364;本例中選用市售的直徑15毫米長度50毫米的圓柱螺旋拉伸彈簧作為第二復位拉簧5365;將第二動力輸入離合器5361安裝在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532與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533之間,將第二動力輸出離合器5362安裝在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534與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535之間,將第二撥叉安裝孔53634安裝在第二撥叉轉軸5364上,將第二復位拉簧5365安裝在第二復位拉簧第二掛環53637上;以上作為第二離合器組536。

如圖17,本例中選用直徑150毫米厚度20毫米的普通齒輪作為第二主動齒輪5371;本例中選用直徑100毫米厚度20毫米的普通齒輪作為中繼傳動齒輪5372;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為24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制成中繼傳動齒輪軸5373;本例中選用直徑150毫米厚度20毫米的普通齒輪作為第二從動齒輪5374;第二主動齒輪5371安裝在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533上,與中繼傳動齒輪5372咬合;中繼傳動齒輪5372安裝在中繼傳動齒輪軸5373上,與第二從動齒輪5374咬合;第二從動齒輪5374安裝在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534上;以上作為第二傳動齒輪組537。

如圖15,圖16,本例中選用市售的厚度10毫米45號鋼板,將其制成第二前板5311,第二后板5312,第二頂板5315,第二底板5316;本例中選用市售的厚度20毫米的45號鋼板,將其制成第二右板5313,第二左板5314;在第二前板5311上中間略偏向第二右板5313的位置鉆直徑10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二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53111;在第二后板5312上與第二撥叉轉軸第一安裝孔53111對應的位置鉆直徑10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二撥叉轉軸第二安裝孔53112;在第二右板5313中間靠上的位置直徑2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孔53131,在中間靠下的位置鉆直徑2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孔53132;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8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長度8毫米在其側面鉆出直徑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二復位拉簧第一掛環53133;將第二復位拉簧第一掛環53133焊接在第二右板5313上的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安裝孔53132下方;在第二左板5314上與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安裝孔53131對應的位置鉆直徑2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安裝孔53141、在與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53132對應的位置鉆直徑24毫米的通孔作為第二行走動力傳動軸安裝孔53142;在第二頂板上與第二撥桿53631對應的位置銑出長條形通孔作為第二撥叉伸出孔53151;以上焊接起來作為第二傳動箱體511。

如圖20,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32毫米的45號鋼截取長度180毫米,作為第二伸出桿541;本例中選用廢鋼鑄造成半個橢圓球體進行打磨后作為第二按壓端542;將第二按壓端542安裝在第二伸出桿541的上端;以上作為第二傳動開關54。

如圖8,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為24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制成行走動力中繼軸55;本例中選用直徑180毫米厚度50毫米的普通皮帶輪作為行走動力中繼輪551;將行走動力中繼輪551安裝在行走動力中繼軸55上;將第一傳動箱51與行走動力中繼軸55右端連接;第二傳動箱53與行走動力中繼軸55左端連接;將第一傳動開關52安裝在第一傳動箱上;將第二傳動開關54安裝在第二傳動箱53上;以上作為傳動裝置8。

如圖22,本例中選用通用的汽車輪轂作為輪轂6121;本例中選用厚度為20毫米的45號鋼板,截取制成輪輻6122;本例中選用外徑600毫米的管道,截取長度200毫米作為輪圈6123;本例中選用厚度10毫米的45號鋼板,截取制成鏟片6124;本例中使用電弧切割機在輪圈6123外表面切出矩形缺口作為缺口6125;將輪轂6121置于輪圈6123內部中心,將輪輻6122一端安裝在輪轂6121上另一端安裝在輪圈6123上,將鏟片6124焊接在輪圈6123上與輪輻6122對應的位置;以上作為主車輪612。

如圖21,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40毫米的合金鋼,截取長度1200毫米,作為主車軸611;本例中選用直徑200毫米厚度50毫米的普通皮帶輪作為主車軸輪6111;將主車軸輪6111安裝在主車軸611上;將主車輪612安裝在主車軸611兩端;以上作為主行走機構61。

如圖23,本例中選用市售的普通輪子作為副車輪621;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50毫米的45號鋼,截取制成副車軸622;本例中選用直徑80毫米長度110毫米的普通圓柱螺旋壓縮彈簧作為減震彈簧623;將副車輪621安裝在副車軸622上,將減震彈簧623下端安裝在副車軸622中部;以上作為副行走機構62。

如圖24,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為50毫米的304不銹鋼,折彎成U形作為U形旋架711;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為50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與U形旋架寬度相等的長度作為橫向固定架712;用手持切割機在U形旋架711閉合端加工一個矩形平面作為控制裝置安裝面713;在橫向固定架712中部銑出寬度為25毫米的長條形通孔作為轉向臂限位孔714;將橫向固定架712焊接在U形旋架711上;以上作為方向切換架71。

如圖25,本例中選用廢鋼鑄造成長55毫米寬30毫米高70毫米的立方體作為鎖體721;本例中選用截面長10毫米寬10毫米的45號鋼,將一端打磨成光滑下滑的刀型,另一端車成截面直徑6毫米的圓柱形,作為鎖芯722;本例中選用直徑8毫米長度48毫米的普通圓柱螺旋壓縮彈簧作為彈簧723;本例中選用截面直徑4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制成拉桿724;在鎖體721上加工出與鎖芯722形狀對應的空腔作為鎖腔725;將彈簧723安裝在鎖芯722上,將鎖芯722安裝在鎖腔725中;將拉桿724安裝在鎖芯722的后端,與鎖芯722垂直;以上作為自鎖裝置72。

如圖26,本例中選用截面長50毫米寬30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制成調整臂81;本例中選用廢鋼鑄造制成Y形連接件作為翻轉臂82;本例中選用截面長40毫米寬25毫米的304不銹鋼,截取制成轉向臂83;本例中選用市售的普通把手作為轉向把手84;將翻轉臂82一端與調整臂81沿豎直方向鉸接,另一端與轉向臂83沿水平方向鉸接;將兩個轉向把手84分別安裝在轉向臂83末端的上、下方;以上作為轉向裝置8。

如圖27,本例中選用通用的發動機轉速控制器作為控制裝置9,將控制裝置9上的油門控制器作為油門控制器91。

如圖1,圖2,將動力裝置4安裝在車架3的上梁36上,變速箱動力輸出軸46的左、右端分別朝著車架3的左、右方;將傳動裝置5安裝在車架3上,第一傳動箱51位于動力裝置4右側,第一傳動動力輸入軸512與變速箱動力輸出軸46的右端連接,第二傳動箱53位于動力裝置4的左側,第二傳動動力輸入軸532與變速箱動力輸出軸46的左側連接;行走動力中繼軸55安裝在車架下梁37上,其右端與第一行走動力輸出軸515連接,其左端與第二行走動力輸出軸535連接;主行走機構61安裝在車架3的左支架35和右支架34上,主車軸611與行走動力中繼軸55連接;副行走機構62安裝在車架3的頂板31、上梁36和下梁37上,減震彈簧623上端與下梁37的下表面連接;將方向切換架71安裝在車架3的頂部的方向切換架安裝孔313中,將自鎖裝置72安裝在車架3頂板31上方與方向切換架71對應的位置;將轉向裝置8的調整臂81一端與副行走機構62的副車軸622頂端連接,將轉向臂安裝在方向切換架71的轉向臂限位孔714中;將控制裝置9安裝在方向切換架71的控制裝置安裝面713上,將控制裝置9的油門控制器91與動力裝置4的發動機41連接;將第一玉米收獲機1安裝在車架3的前護板32外側,將第一玉米收獲機1的第一工作動力輸入軸11與第一傳動箱51的第一工作動力輸出軸513連接;將第二玉米收獲機2安裝在車架3的后護板33外側,將第二玉米收獲機2的第二工作動力輸入軸21與第二傳動箱53的第二工作動力輸出軸533連接;以上就完成了本發明的實施。

應用時,將方向切換架71翻轉到車架3的后側,自鎖裝置72將方向切換架自動鎖定,方向切換架71壓在第一傳動開關52上,第一傳動箱體51將動力傳送至第一玉米收獲機1和主行走機構61,通過控制裝置9提高發動機41的轉速,第一玉米收獲機1開始工作,同時主行走機構61向前行走;通過轉向裝置8能夠使副行使機構62的副車輪621轉向;當第一玉米收獲機1將前方的玉米收獲完畢后,通過控制裝置9將發動機41的轉速降低零,主行走機構61停止行走;把轉向裝置8回到正前方,用手拉開自鎖裝置72,將方向切換架71翻轉到車架3的前側,自鎖裝置72將方向切換架自動鎖定,方向切換架71壓在第二傳動開關54上,第二傳動箱體53將動力傳送至第二玉米收獲機2和主行走機構61,通過控制裝置9提高發動機41的轉速,第二玉米收獲機2開始工作,同時主行走機構61向后行走;當第二玉米收獲機2將后方的玉米收獲完畢后,再將方向切換架71翻轉到車架3的后側,依次循環,直到工作結束;本發明在整個工作過程中不需要掉頭,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由于主車輪612的輪圈6123上有鏟片6124和缺口6125,行走時鏟片6124能夠將土壤從地上鏟松、帶起,部分土壤會從缺口6125中掉落在輪輻6122上,再掉落會田地中,能夠有效地松動土壤,利于農作物生長。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惠市| 博乐市| 崇义县| 黄梅县| 福鼎市| 昌宁县| 安庆市| 陵水| 色达县| 磴口县| 东莞市| 化隆| 平顶山市| 尉犁县| 奉贤区| 石门县| 长岭县| 卫辉市| 横山县| 巴彦淖尔市| 乐平市| 邻水| 佛学| 漠河县| 彭泽县| 仙游县| 枣阳市| 玉林市| 天水市| 江阴市| 和顺县| 铁岭县| 东阳市| 邳州市| 广灵县| 偏关县| 柏乡县| 凤城市| 赤城县| 瑞安市| 克什克腾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