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用播種機部件結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點播機的料斗結構。
背景技術:
點播機在播種進料的時候需要合理的控制進料的速度和顆粒數,保證播種腔內的種子數量才能很好的發揮點播效果,如果點播室內種子數量太多則會造成點播盤被卡死,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有技術會在點播腔的上方設置一個料斗用來裝種子,但是現有技術的料斗需要根據種子的大小和實際播種需求更換具有符合要求尺寸的漏斗口的料斗,而且料斗的容積還不能太大,不然容易因為種子間的互相擠壓作用而卡死料斗的下料,這就導致現有技術的料斗結構在點播機的應用上十分繁瑣,不利于效率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點播機的料斗結構,本發明方法通過設置彈性伸縮裝置配合活動擋板來同時實現調整落種數量和防止種子卡死兩個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點播機的料斗結構,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塊固定擋板以及垂直于所述固定擋板表面且固接在兩塊所述固定擋板之間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垂直于所述固定擋板表面的轉動軸,所述轉動軸上轉動設置有活動擋板,所述的活動擋板的下端之間形成漏斗口,所述支撐架上螺接有調節螺桿,所述的調節螺桿的前端設置有彈性伸縮裝置,所述彈性伸縮裝置與所述活動擋板的外側面貼合,當兩側所述的調節螺桿相向運動時所述活動擋板相向轉動,所述漏斗口的尺寸減小。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彈性伸縮裝置包括與所述調節螺桿端頭固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內套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另一端固接有轉動頭,所述轉動頭外轉動設置有轉動腔體,所述轉動腔體的端頭固接有鉸接連接結構的一端,鉸接連接結構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貼合所述活動擋板外側面的貼合片,所述的固定座與所述的轉動腔體之間設置有彈簧。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第一套管上開設有滑動軌道,所述的第二套管上固接有阻擋柱,所述阻擋柱在所述滑動軌道內滑動。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所述的調節螺桿的軸心向垂直于所述支撐架的垂直方向中心線。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兩側所述調節螺桿獨立調節設置。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擁有有效控制落種數量且有效防止種子卡死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圖1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塊固定擋板1以及垂直于固定擋板1表面且固接在兩塊固定擋板1之間的支撐架2,支撐架2上設置有垂直于固定擋板1表面的轉動軸3,轉動軸3上轉動設置有活動擋板4,活動擋板4的下端之間形成漏斗口5,支撐架2上螺接有調節螺桿6,調節螺桿6的前端設置有彈性伸縮裝置7,彈性伸縮裝置7與活動擋板4的外側面貼合,當兩側調節螺桿6相向運動時活動擋板4相向轉動,漏斗口5的尺寸減小,本發明中固定擋板1之間的距離時固定的,所以漏斗口5的實際大小就是右活動擋板4的下端之間的間距決定的,由于點播機需要控制點播腔內的種子數量,而不同的種子的直徑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通過活動擋板4進行漏斗口5的調節,從而調節下落種子的速度與數量,這樣就能保證點播腔內的種子數量。本發明中的彈性伸縮裝置7的設置目的是為了防止種子堵塞而設置的,當種子堵塞了漏斗口5的時候,彈性伸縮裝置7就會在壓力作用下進行一定的向外的位移,這就導致了活動擋板4向外轉動,從而有限的擴大了漏斗口5,這樣原本堵塞的種子就可以繼續下落了。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彈性伸縮裝置7包括與調節螺桿6端頭固接的固定座7-1,固定座7-1上設置有第一套管7-2,第一套管7-2內套接有第二套管7-3,第二套管7-3的另一端固接有轉動頭7-4,轉動頭7-4外轉動設置有轉動腔體7-5,轉動腔體7-5的端頭固接有鉸接連接結構7-6,鉸接連接結構7-6由兩個鉸接板鉸接構成的一端,鉸接連接結構7-6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貼合活動擋板4外側面的貼合片7-7,貼合片7-7采用表面光滑的金屬片,這樣在前推活動擋板4的時候阻力不會太大,使得動作流暢。同時轉動頭7-4的設置使得調節螺桿6在轉動過程中不會帶動貼合片7-7也一起轉動,這樣就不會卡死調節螺桿6,固定座7-1與轉動腔體7-5之間設置有彈簧7-8,彈簧7-8的形變方向同向于第一套接管相對第二套接管的活動方向。第一套管7-2上開設有滑動軌道8,滑動軌道8的延伸方向同向于第一套接管相對第二套接管的活動方向,第二套管7-3上固接有阻擋柱9,阻擋柱9在滑動軌道8內滑動。調節螺桿6的軸心向垂直于支撐架2的垂直方向中心線。兩側調節螺桿6獨立調節設置,既是兩側的調節螺桿6無聯動,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當一側的伸入量大于另一側的時候,伸入量較小的一側的活動擋板4會形成一個斜坡控制落種的方向,這也是本發明的另一個優點,可以根據使用設備的播種腔的位置調節落種的方向。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