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夾簇裝置及其配合使用的毛刷摘繭機,屬于農業機械類中的脫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方格簇的形狀是矩形的,由紙質或木片、塑料制成,木片或塑料方格蔟因吸濕性差,農戶一般不采用。紙質方格簇的孔格是由上插片和下插片在缺口處互相嚙合圍成,但紙質材料方格蔟受力、受潮后易變軟變形,這就給機器摘繭帶來了難度。
廣西宜州市農機技術人員研發了很多種摘繭機,有本發明人的“真空剝繭機”和“一種繭絲簇分離機”,從原理上看,解決了農戶的摘繭難題,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但摘繭實踐中存在的缺陷是:方格簇進入摘繭機子時,是由人手握著方格簇的一條邊推進機子,因方格簇上下振動、不穩定,又變成菱形或不規則形狀,強行推進機子里,易損壞紙簇;對變了形的紙質方格簇難以調整為矩形孔格,方格簇中的縱橫內插片易被撕開而損壞。另外,一般脫繭機還存在一個缺陷是無法進行繭糞分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夾簇裝置及其配合使用的毛刷摘繭機,能在傳送方格簇進機子里時調整、拉正方格簇、固定小孔格,配合毛刷掃絲、脫繭,克服了一般脫繭機不能對紙質方格簇進行脫繭、清理亂絲和繭糞分離的缺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分為兩個主題,第一個為一種夾簇裝置,用來夾緊、固定和拉正方格簇及其內的孔格,該方案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把正在送進機器的變了形的方格簇拉正、固定,小孔格張開呈矩形狀,使紙質方格簇能穩定地、呈矩形狀地來回進出機器,該夾緊裝置方案包括上夾框、下夾框,上夾桿、下夾桿,以及上、下夾桿上的限位條,握桿,上夾框的一端與下夾框鉸鏈連接,所述握桿焊接在上夾框的另一邊,所述限位條焊接在上夾桿或下夾桿或上下夾桿均焊接。
上述技術方案并沒有解決斷絲、脫繭、繭糞分離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第二個主題,為配合夾簇裝置進行脫繭的毛刷摘繭機,其作用原理及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高速轉動的毛刷伸進在夾框固定下的方格簇孔格里轉動來斷絲、脫繭和分離繭與糞,該方案包括機架、電機、固定轉動毛刷、擺動架以及擺動架前端的擺動刷、篩網,其特征是,在機架腹腔中橫向焊接固定轉動毛刷,在固定轉動刷的上方設擺動架及擺動刷,擺動架的一邊設置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連接在機架的內側邊上,擺動架一般情況下平穩不動,擺動刷既能擺動又能轉動,在一般情況下它在原位置轉動,當方格簇通過時,如果方格簇過厚,方格簇的上部就會碰撞擺動刷,在拉簧的作用下,使擺動刷隨著擺動架的上下擺動而擺動,這樣不會損壞方格簇。使用該脫繭機時,在固定轉動刷的轉動作用下,使通過的方格簇振動、晃動,這時,固定、拉正方格簇的部件就是前述的夾簇裝置。另外,在固定轉動毛刷的下方設篩網,其形狀為鏟形,從上向下傾斜,篩眼的面積小于繭的任一側面的面積,其作用是把繭與蠶糞分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不損壞方格簇和繭的前提下,有效地解決了其他脫繭機脫繭時造成紙質方格簇內插片被撕開的難題,能夠徹底脫繭、清理亂絲和進行繭糞分離,另外,本機結構合理、操作簡便,摘繭速度快,僅5秒鐘就可以摘完一張方格簇上的繭,是人工手摘的6-7倍,適合南方蠶農摘繭之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夾簇裝置及其配合使用的毛刷摘繭機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中的篩網在機架中的位置關系圖
圖2為本發明中的下夾框、上夾框、下夾桿、上夾桿、限位條、方格簇位置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2-1為本發明中的下夾框、上夾框的位置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2-2為本發明中的下夾桿、上夾桿與下夾框、上夾框的位置關系圖
圖3為本發明中的電機、固定轉動毛刷、擺動架、擺動刷、拉簧的位置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1-圖3中,標號對應的名稱:1-下夾框,101-下夾桿,2-上夾框,201-上夾桿,202-限位條,203-握桿,3-方格簇,301-內插片,4-機架,5-電機,6-擺動架軸承,601-拉簧,7-擺動刷,8-固定轉動毛刷,9-篩網,901-篩眼。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采取夾穩方格簇后再攪絲摘繭,繭落下后再通過篩網進行繭糞分離,雖然針對紙質方格簇設計,但同樣可以用于塑料、木片方格簇摘繭。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表述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及使用方法。
實施例一 針對木片方格簇摘繭。木片、塑料方格簇的特點是:方格簇的內插片是硬質材料制成,懸掛受力后不變形,因此使用本毛刷摘繭機取繭時,先使用夾簇裝置夾緊即可,不需要防止內插片撕開、孔格變形,使用圖2-1中的上下夾框夾緊方格簇,然后推進如圖1中的機子里,簇下面的固定轉動毛刷、簇上方的擺動刷伸進孔格里轉動,攪斷繭周圍的亂絲,使繭脫落,同時,孔格中的亂絲也被扯斷、拉走。
實施例二 針對紙質方格簇摘繭。紙質方格簇的缺陷是,懸掛受力后易變形,受潮后變軟,內插片易被撕開,孔格變成不規則形狀且面積變小,導致脫繭器具不能伸進孔格里取繭。針對這些缺陷,本實施例在上、下夾框中分別焊接上、下夾桿,并在上夾桿上焊接限位條,限位條朝下,并在上夾框焊接握桿,見圖2,使用時,把結滿繭的紙質方格放進夾框中,用一只手拉正四條邊,另一手持握桿往下壓,上下夾框、上下夾桿整體夾住方格簇,使方格簇呈矩形狀,限位條擋住內插片、防止內插片移動、變形,使孔格呈矩形張開,夾穩后,手持握桿把方格簇推進機子里,見圖1,同時啟動電機,固定轉動毛刷、擺動毛刷伸進方格簇的孔格里轉動,絲斷繭落,毛刷掃繭的同時,也把孔格里蠶蟲的糞便掃下,篩網的作用就是把兩者分離,糞從篩網的篩眼中落下,繭在篩網上滑下落進盛繭袋中。篩網由軟質材料制成,如泡沫等。夾桿的方向及數量、限位條的數量根據方格簇的變形程度而定。
實施例三 針對紙質方格簇把限位條焊接在下夾桿上,這時限位條朝上。其余同實施例二,起到相同的效果。
本發明是通過夾簇裝置夾緊、固定和拉正方格簇及其內的孔格,再利用上、下軟毛刷轉動扯斷絲從而達到脫繭,對塑料方格簇、木片方格簇、紙質方格簇或變了形的方格簇均可脫繭,且對方格簇和繭不造成任何損壞或損傷。
上述實施例僅僅為了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原理,并結合附圖作舉例,凡不經過創造性勞動的簡單變形應用,都應屬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