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野豬的飼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食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畜牧養殖學上,養豬業作為傳統行業,在中國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至今為止是養殖方法各種各樣,大多是通過改變飼料的成分,調節飼料的用量,縮短豬出籠的周期,但是沒有一種養殖方法能夠取得肉質、口感、脂肪含量、豬的質量的完美統一。大多數的豬是膘性過高、脂肪含量過多,嚴重影響了豬肉的口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野豬的飼養方法,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豬是膘性過高、脂肪含量過多,嚴重影響了豬肉的口感。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野豬的飼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剛出生一周后的豬仔,豬舍溫保持在28~32℃,飼喂由重量份為玉米20份、豆餅15份、魚粉22份、鹽1份和脫霉劑1份組成的飼料,一天喂三次;
出生3個月的豬,進行隔離母豬,飼喂由重量份為玉米30份、豆餅20份、魚粉10份、鹽1份和豬油10份組成的飼料,同時進行放養;
出生8個月的豬,分批次帶到蔬菜基地與雞圈養,飼喂由重量份為玉米50份、豆餅30份、魚粉10份和鹽1份組成的飼料;定時驅趕豬運動,每天豬的運動時間大于3小時。
進一步,春夏秋三季喂5成飽,冬天喂至6成飽。
進一步,每天豬的運動時間為4小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讓豬吃不飽餓著肚子外出活動并且找吃的,特別是春、夏、秋三季,山上許多微生物、新鮮綠芽、昆蟲天然無污染的原料,豬既鍛煉了身體,減少肥膘和脂肪含量,又獲得優良的菌體蛋白、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從而提升豬的肉質和口感,改善了豬的營養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一種野豬的飼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剛出生一周后的豬仔,豬舍溫保持在28~32℃,飼喂由重量份為玉米20份、豆餅15份、魚粉22份、鹽1份和脫霉劑1份組成的飼料,一天喂三次;
出生3個月的豬,進行隔離母豬,飼喂由重量份為玉米30份、豆餅20份、魚粉10份、鹽1份和豬油10份組成的飼料,同時進行放養;
出生8個月的豬,分批次帶到蔬菜基地與雞圈養,飼喂由重量份為玉米50份、豆餅30份、魚粉10份和鹽1份組成的飼料;定時驅趕豬運動,每天豬的運動時間大于3小時。
上述實施例中,春夏秋三季喂5成飽,冬天喂至6成飽。
上述實施例中,每天豬的運動時間為4小時。
讓豬吃不飽餓著肚子外出活動并且找吃的,特別是春、夏、秋三季,山上許多微生物、新鮮綠芽、昆蟲天然無污染的原料,豬既鍛煉了身體,減少肥膘和脂肪含量,又獲得優良的菌體蛋白、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從而提升豬的肉質和口感,改善了豬的營養結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