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玉米種衣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種子包衣劑是指利用粘著劑或成膜劑,將殺菌劑、殺蟲劑、微肥、著色劑、填充劑等非種子材料包裹在種子外面,以達到抗病性、抗蟲、促進成苗、增加產量等目的的一項種子技術。種衣劑包過的種子播種后,能迅速吸水膨脹,隨著種子幼苗的生長緩慢釋放到土壤中,從而達到防治雜草、病蟲害、提高產量的目的。雖然種子包衣是我國倡導的農業推廣項目,但是針對玉米種子的專一性、高效性的種衣劑品種較少,傳統種衣劑的效果不佳。
現代農業發展迅速,機械化播種成為當下玉米大面積種植的主要手段。玉米大面積種植過程中,田間管理所涉及的雜草防治、蠐螬、金針蟲、地老虎、擬地甲等玉米田地下害蟲以及玉米絲黑穗病、瘤黑粉病、大小葉斑病、銹病、莖基腐病等多種玉米病害的防治多依賴于化學農藥,而農藥的大量使用造成農業污染嚴重的同時還會造成農藥殘留等問題。開發一種新型玉米種衣劑,實現播種時期的雜草防治、病蟲害防治并行,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玉米種衣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具有高效、低毒、環境優,使用方便等優點,可有效防治蠐螬、金針蟲、地老虎、擬地甲等玉米田地下害蟲以及玉米絲黑穗病、瘤黑粉病、大小葉斑病、銹病、莖基腐病等多種玉米病害同時可以有效防治田間雜草,增產效果及其明顯,與傳統玉米種衣劑比較,畝均增產10%以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玉米種衣劑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地衣芽孢桿菌3-5份、白僵菌4-6份、中草藥殺蟲4-8份、蓖麻葉12-14份、羊角扭10-12份、青蒿16-18份、黃連13-15份、苦參11-13份、魚腥草15-17份、三氟草嗪4-6份、吡蟲啉3-5份、辛硫磷6-8份、生姜14-16份、松針枝12-14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地衣芽孢桿菌3份、白僵菌4份、中草藥殺蟲4份、蓖麻葉12份、羊角扭10份、青蒿16份、黃連13份、苦參11份、魚腥草15份、三氟草嗪4份、吡蟲啉3份、辛硫磷6份、生姜14份、松針枝12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地衣芽孢桿菌4份、白僵菌5份、中草藥殺蟲6份、蓖麻葉13份、羊角扭11份、青蒿17份、黃連14份、苦參12份、魚腥草16份、三氟草嗪5份、吡蟲啉4份、辛硫磷7份、生姜15份、松針枝13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地衣芽孢桿菌5份、白僵菌6份、中草藥殺蟲8份、蓖麻葉14份、羊角扭12份、青蒿18份、黃連15份、苦參13份、魚腥草17份、三氟草嗪6份、吡蟲啉5份、辛硫磷8份、生姜16份、松針枝14份。
進一步:本發明制備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稱取的中草藥殺蟲、殺菌劑蓖麻葉、羊角扭、青蒿、黃連、苦參、魚腥草經過粉碎處理后備用;
步驟二、稱取的地衣芽孢桿菌、白僵菌、三氟草嗪、吡蟲啉、辛硫磷、褐藻酸鈉、著色劑、甲醇及上述步驟2中粉碎的草藥殺蟲、殺菌劑混合,攪拌均勻至膠狀溶液;
步驟三、膠狀溶液倒入均質機中進行均質處理從而使混合物更均勻的相互混合物,其中,將壓力設置為15-20MPa,溫度設置在30-35℃;
步驟四、按照100g一袋的標準進行袋裝處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具有高效、低毒、環境優,使用方便等優點;
2、可有效防治蠐螬、金針蟲、地老虎、擬地甲等玉米田地下害蟲以及玉米絲黑穗病、瘤黑粉病、大小葉斑病、銹病、莖基腐病等多種玉米病害同時可以有效防治田間雜草;
3、增產效果及其明顯,與傳統玉米種衣劑比較,畝均增產10%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玉米種衣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地衣芽孢桿菌3-5份、白僵菌4-6份、中草藥殺蟲4-8份、蓖麻葉12-14份、羊角扭10-12份、青蒿16-18份、黃連13-15份、苦參11-13份、魚腥草15-17份、三氟草嗪4-6份、吡蟲啉3-5份、辛硫磷6-8份、生姜14-16份、松針枝12-14份。
實施例二:
一種玉米種衣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地衣芽孢桿菌3份、白僵菌4份、中草藥殺蟲4份、蓖麻葉12份、羊角扭10份、青蒿16份、黃連13份、苦參11份、魚腥草15份、三氟草嗪4份、吡蟲啉3份、辛硫磷6份、生姜14份、松針枝12份。
實施例三:
一種玉米種衣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地衣芽孢桿菌4份、白僵菌5份、中草藥殺蟲6份、蓖麻葉13份、羊角扭11份、青蒿17份、黃連14份、苦參12份、魚腥草16份、三氟草嗪5份、吡蟲啉4份、辛硫磷7份、生姜15份、松針枝13份。
實施例四:
一種玉米種衣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地衣芽孢桿菌5份、白僵菌6份、中草藥殺蟲8份、蓖麻葉14份、羊角扭12份、青蒿18份、黃連15份、苦參13份、魚腥草17份、三氟草嗪6份、吡蟲啉5份、辛硫磷8份、生姜16份、松針枝14份。
實施例五:
一種玉米種衣劑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稱取的中草藥殺蟲、殺菌劑蓖麻葉、羊角扭、青蒿、黃連、苦參、魚腥草經過粉碎處理后備用;
步驟二、稱取的地衣芽孢桿菌、白僵菌、三氟草嗪、吡蟲啉、辛硫磷、褐藻酸鈉、著色劑、甲醇及上述步驟2中粉碎的草藥殺蟲、殺菌劑混合,攪拌均勻至膠狀溶液;
步驟三、膠狀溶液倒入均質機中進行均質處理從而使混合物更均勻的相互混合物,其中,將壓力設置為15-20MPa,溫度設置在30-35℃;
步驟四、按照100g一袋的標準進行袋裝處理。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