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種子包衣劑,具體是一種防蟲防病促生長的種子包衣劑。
背景技術:
:隨著作物秸稈還田的普及,作物生長前期的病蟲害發生越來越普遍,種衣劑是將種子外面包一層含有藥劑等物質的“外衣”,這層外衣成為種衣劑。種衣劑能有效的防治作物苗期病蟲害,明顯促進幼苗生長,能夠有效減少藥劑的使用量,降低農藥環境污染程度。種衣劑在農業生產中已經應用很多年,其應用范圍廣,性價比高。具有防蟲抗病、增產增收的作用,尤其對苗期病蟲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能夠促進根系發達,使幼苗茁壯成長,從而有效的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與一般的拌種、浸種、悶種方法和其他農藥相比,種衣劑的主要優點有:1、具有較高的效益:種衣劑在種子外層形成一種保護膜,使藥力集中,使用效率高,省工、省時、省料。用種衣劑包衣后,能有效提高種子質量,使出苗齊、全、壯得到保障,同時節省種子,從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2、安全性高:隱蔽使用,不傷天敵,有利于綜合防治;由于只是種子包衣,植株上的農藥殘留量大大減少,不會發生藥害,提高了農藥施用的安全性;種子包衣一般帶有警戒色,杜絕了糧、種不分,一般不會對人畜造成傷害。3、藥效期長:種衣劑一般都具有緩慢釋放的作用,農藥緩慢釋放,不受日曬雨淋和高溫影響,因此藥效期長。種衣劑緊貼種子,藥力集中,利用率高,因而比噴霧、土壤處理、毒土等施藥方法省藥、省工、省種。4、功效較多:種衣劑內含有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肥料、稀土等多種成分,可以一劑多用。種衣劑隱蔽使用,對大氣、土壤無污染,不傷天敵,使用安全。現有作物種衣劑國外產品多為單劑,防治對象單一,國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同時防蟲防病的產品不多,藥劑成分老化現象存在,急需新的種衣劑組分。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種子包衣劑,該種子包衣劑能夠很好的防治作物前期病蟲害,提高種子出苗率,增加幼苗株高、根長、鮮重及干重,達到預防前期病蟲害、提高種子活力、增產增收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種子包衣劑,由殺菌劑、殺蟲劑及輔料組成,其中殺菌劑由質量比為1:4~4:1的噻呋酰胺、戊唑醇組成,殺蟲劑為噻蟲胺,殺菌劑和殺蟲劑的質量比為20:1~1:20。一種種子包衣劑,其特征在于:由殺菌劑、殺蟲劑及輔料組成,其中殺菌劑由質量比為2:1的噻呋酰胺、戊唑醇組成,殺蟲劑為噻蟲胺,殺菌劑和殺蟲劑的質量比為20:1~1:20。一種種子包衣劑,其特征在于:由殺菌劑、殺蟲劑及輔料組成,其中殺菌劑由質量比為2:1的噻呋酰胺、戊唑醇組成,殺蟲劑為噻蟲胺,殺菌劑和殺蟲劑的質量比為5:1~1:5。所述種子包衣劑的劑型為水懸浮種衣劑、油懸浮種衣劑或微囊懸浮種衣劑。所述的種子包衣劑,其使用方法為:將種子和種子包衣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充分晾干后儲存備用。本發明的顯著效果和優點是:本發明對種子有很好的包衣效果,組分之間存在明顯相互促進作用,可很好的提高種子的發芽率、發芽勢,增加幼苗株高、根長、鮮重及干重,同時,所加入的殺蟲殺菌劑能夠很好的預防玉米等作物前期的病蟲害,達到壯苗、促生長、防病蟲、增產的目的。首先測定殺菌劑(以噻呋酰胺與戊唑醇2:1為例,但比例不限于此,任何可以聯想到的比例范圍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與殺蟲劑(噻蟲胺)對玉米紋枯的增效比例。根據兩種藥劑的EC50按孫云沛法設定兩藥劑的組合比例,并根據共毒系數CTC值,確定合適的組合物比例。試驗目標物為玉米紋枯病,但不限于此。試驗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按不同處理制作含藥培養基,各處理4個重復,調查各處理對玉米紋枯病菌的生長抑制效果。通過防效的機率值和系列藥劑濃度的對數值之間的線性回歸分析,求出各藥劑的EC50,根據孫蕓沛法計算共毒系數(CTC),并據此作出綜合評價。CTC≤80表示具有拮抗作用,80<CTC<120表示具有相加作用,CTC≥120為增效作用。CTC值計算方法如下:CTC=A的EC50*B的EC50*100/(M的EC50*(PA*B的EC50+PB*A的EC50)),其中M表示混劑,PA、PB分別表示藥劑A、藥劑B的質量分數。表1噻呋酰胺、戊唑醇和噻蟲胺及其復配對玉米紋枯病的室內生測結果配比(A:B)回歸式相關系數EC50(mg/L)CTC噻呋酰胺:戊唑醇2:1(A)y=6.711+1.124x0.9870.030-噻蟲胺(B)大于5000-20:1y=6.660+1.014x0.9860.023136.5810:1y=6.745+1.102x0.9960.026126.475:1y=6.431+0.932x0.9910.029123.511:1y=6.774+1.351x0.9830.049123.381:5y=6.322+1.552x0.9870.141127.961:10y=5.742+1.320x0.9870.274120.401:20y=5.317+1.102x0.9900.516122.17備注:CTC計算時藥劑B以5000mg/L為準。通過表1可以看出,藥劑A和藥劑B混配在20:1~1:20范圍內顯示了一定的增效作用。CTC值在120~140之間。測定單劑及混劑對玉米種子發芽率、株高、鮮重、干重的影響。實驗在實驗室溫室內進行,將藥劑A(以噻呋酰胺與戊唑醇2:1為例,但比例不限于此)、藥劑B(噻蟲胺)及A:B(1:1)分別配制成10%種衣劑備用,每處理包衣50粒玉米種子,晾干后播種于3cm厚沙土中,每處理重復3次,三葉期檢查實驗結果。列表如下:表2不同引發劑對玉米種子活力的影響藥劑包衣比例發芽率(%)株高cm鮮重g干重g藥劑A1:5092.0016.5027.55.531:10087.0017.1027.75.711:20089.0017.3028.25.64藥劑B1:5081.5016.3326.95.561:10083.0016.8126.75.541:20085.0016.9027.65.61藥劑A:B(1:1)1:5097.0018.7927.75.761:10098.0018.8828.25.791:20093.0018.4428.15.80CK~78.0016.3326.75.51通過上表可以看出,藥劑A不同包衣比例間對玉米有一定的促生長作用,藥劑B促生長作用不明顯,配制的種子包衣劑對玉米種子有很好的促生長作用效果,在發芽率、植株株高、鮮重及干重方面要顯著高于空白對照及藥劑對照,顯示了很好的促生長作用。包衣比例為1:100時,效果最佳。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藥劑間比例、助劑間比例不限于此。實施例110%噻呋酰胺·戊唑醇·噻蟲胺水懸浮種衣劑原料配方:按質量百分比活性組分噻呋酰胺1%活性組分戊唑醇4%活性組分噻蟲胺5%亞甲基雙萘磺酸鈉1.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芐基二甲基酚聚氧乙烯醚2%黃原膠0.1%丙二醇1%永固紅3%羧甲基纖維素鈉1.4%聚丙烯酸酯1.6%水余量制備方法如下:根據配方,將組分按比例稱量,加入球磨機球磨30分鐘,過濾,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鐘后經砂磨機充分研磨,控制固體組分粒子直徑在2微米以內,研磨結束后攪拌均勻,加入永固紅、羧甲基纖維素鈉和聚丙烯酸酯,即得懸浮種衣劑劑產品。實施例220%噻呋酰胺·戊唑醇·噻蟲胺水懸浮種衣劑原料配方:按質量百分比活性組分噻呋酰胺16%活性組分戊唑醇4%活性組分噻蟲胺20%木質素磺酸鈉3.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7%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2%黃原膠0.15%丙二醇1%永固紅3%羧甲基纖維素鈉3%聚乙烯醇2.7%聚丙烯酸酯1.2%水余量制備方法如下:根據配方,將組分按比例稱量,加入球磨機球磨30分鐘,過濾,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鐘后經砂磨機充分研磨,控制固體組分粒子直徑在2微米以內,研磨結束后攪拌均勻,加入永固紅、羧甲基纖維素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即得懸浮種衣劑劑產品。實施例313%噻呋酰胺·戊唑醇·噻蟲胺油懸浮種衣劑原料配方:按質量百分比活性組分噻呋酰胺6.7%活性組分戊唑醇1.3%活性組分噻蟲胺5%木質素磺酸鈣2.1%脂肪醇與環氧乙烷縮合物2.3%羧甲基纖維素鈉1.5%聚乙烯醇1.2%丙二醇1.1%聚丙烯酸酯2.1%永固紅3%環氧大豆油余量。制備方法如下:根據配方,將組分按比例稱量,加入球磨機球磨30分鐘,過濾,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鐘后經砂磨機充分研磨,控制固體組分粒子直徑在2微米以內,研磨結束后攪拌均勻,加入永固紅、羧甲基纖維素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即得油懸浮種衣劑劑產品。實施例420%噻呋酰胺·戊唑醇·噻蟲胺油懸浮種衣劑原料配方:按質量百分比活性組分噻呋酰胺10%活性組分戊唑醇4%活性組分噻蟲胺16%木質素磺酸鈣2.7%脂肪醇與環氧乙烷縮合物0.7%羧甲基纖維素鈉1.6%聚乙烯醇1.2%丙二醇1.5%聚丙烯酸酯3.7%永固紅3.2%環氧大豆油余量。制備方法如下:根據配方,將組分按比例稱量,加入球磨機球磨30分鐘,過濾,抽入分散罐高速剪切3分鐘后經砂磨機充分研磨,控制固體組分粒子直徑在2微米以內,研磨結束后攪拌均勻,加入永固紅、羧甲基纖維素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即得油懸浮種衣劑劑產品。實施例512%噻呋酰胺·戊唑醇·噻蟲胺微囊懸浮種衣劑活性組分噻呋酰胺3%活性組分戊唑醇3%活性組分噻蟲胺9%二甲基甲酰胺2%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3%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鈉鹽2%乙二胺0.5%1,3-丙二醇1.2%亞甲基雙萘磺酸鈉2.0%硅酸鎂鋁3.2%阿拉伯樹膠2%聚乙烯醇2%聚丙烯酸酯2.5%永固紅4%水補齊至100%(1)將藥劑溶解于溶劑中,加入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攪拌均勻得到油相;(2)在水中加入乳化劑、輔助劑攪拌均勻得到水相;(3)水相加入到油相中,高速均化形成水包油乳液;(4)在450轉/分轉速條件下,加入乙二胺參加界面聚合反應,反應溫度升至55℃,保持3小時固化成囊;(5)加入亞甲基雙萘磺酸鈉、硅酸鎂鋁、永固紅、聚乙烯醇及聚丙烯酸酯,攪拌均勻即制成微囊懸浮劑。實施例66%噻呋酰胺·戊唑醇·噻蟲胺微囊懸浮種衣劑活性組分噻呋酰胺6%活性組分戊唑醇3%活性組分噻蟲胺7%二甲基甲酰胺2%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1.5%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鈉鹽2%乙二胺0.3%1,3-丙二醇1.0%亞甲基雙萘磺酸鈉2.0%硅酸鎂鋁3.0%阿拉伯樹膠2%聚乙烯醇2%聚丙烯酸酯1.1%永固紅3.2%水補齊至100%(1)將藥劑溶解于溶劑中,加入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攪拌均勻得到油相;(2)在水中加入乳化劑、輔助劑攪拌均勻得到水相;(3)水相加入到油相中,高速均化形成水包油乳液;(4)在450轉/分轉速條件下,加入乙二胺參加界面聚合反應,反應溫度升至55℃,保持3小時固化成囊;(5)加入亞甲基雙萘磺酸鈉、硅酸鎂鋁、永固紅、聚乙烯醇及聚丙烯酰胺,攪拌均勻即制成微囊懸浮劑。田間效果試驗:種子包衣劑的田間試驗在崗集試驗田進行,以玉米為實驗對象,試驗面積為0.3hm2,每處理重復3次,玉米品種為隆平206,室內按種藥比1:1~1:1000包衣后晾干備用,均勻播種,30天后調查出苗率、測量株高等指標,60天后調查防效,結果見表3。表3玉米種子引發劑的大田效果通過表3可以看出,配制的種子包衣劑對玉米種子有非常好的促生長效果,可以顯著的提高出苗率,增加株高,顯著高于對照藥劑及空白對照。對玉米紋枯病、地下害蟲的防效也顯著好于藥劑對照。最后,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發明的若干個具體實施例。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以上的實施例,還可以有很多變形,本發明所述種衣劑對小麥、水稻、大豆、馬鈴薯等作物包衣均有很好的防蟲防病促生長作用。本發明中所涉及的藥劑組合物還可以加工成乳油、可濕性粉劑、油懸浮劑、懸浮劑、微囊懸浮劑、顆粒劑等劑型,對水適量用熱霧機、無人機等施藥器械作超低量噴霧使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認為是本發明保護的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