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用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升降的挖坑機。
背景技術:
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樹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樹苗不論年齡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稱苗木,苗木種類:實生苗、營養繁殖苗、移植苗、留床苗,苗木還可以按照喬灌木分類,一般在北方喬木苗比較多,南方灌木比較多,在苗木的種植和施肥的過程中廣泛的運用到挖坑機,挖坑機讓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解放出來,其動力強勁有力,外形美觀,操作舒適,勞動強度低,適合各種地形,效率高,便于攜帶及野外田地作業。
而市場上現有的挖坑機,在挖坑的過程中,因支撐桿部位不能進行升降,使得挖坑機在挖坑的過程中,機身會隨著挖坑深度的改變而變化,從而造成機身與旋轉軸一同進入坑中的狀況發生,從而導致在挖坑結束后,使用者需要將挖坑機從坑中取出的問題,增加了使用者的勞動力,降低了挖坑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升降的挖坑機,具備支撐部位可進行升降的優點,解決了使用者在挖坑結束后,將挖坑機從坑中取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升降的挖坑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頂部的左側設置有液壓油箱,所述液壓油箱頂部的左側通過抽油管連接有柱塞泵,所述柱塞泵的右側通過出油管連接有電磁換向閥,所述電磁換向閥的底部通過回油管連接有液壓油箱,所述電磁換向閥頂部的左側設置有第一液壓膠管,所述第一液壓膠管的一端設置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包括腔體,所述腔體頂部的左側設置有第一油口,所述第一油口的表面套接有第一液壓膠管,所述腔體內腔的底部設置有缸頭,所述缸頭的表面套設有密封圈,所述缸頭的底部設置有升縮桿,所述升縮桿的底部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腔體的底部與升縮桿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墊,所述腔體左側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油口,所述第二油口的表面套設有第二液壓膠管,所述第二液壓膠管的一端連接有電磁換向閥,所述液壓缸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部設置有齒輪箱,所述齒輪箱的頂部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轉軸貫穿齒輪箱,所述電機轉軸的一端套設有主動齒,所述齒輪箱內腔頂部的左側設置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一端貫穿齒輪箱,所述旋轉軸的表面套設有與主動齒相匹配的從動齒,所述旋轉軸的表面套設有旋轉葉片,所述旋轉軸的底部設置有鉆頭,所述齒輪箱頂部的右側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柱塞泵、電磁換向閥和電機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底座底部的兩側通過支架活動連接有滾輪,所述底座頂部的左側設置有手推桿,所述手推桿的一端設置有防滑套。
優選的,所述述電磁換向閥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且支撐板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柱,支撐柱與底座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旋轉葉片的表面開設有通孔。
優選的,所述電機的底部通過電機座與齒輪箱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設置液壓油箱、柱塞泵、電磁換向閥、第一液壓膠管、第二液壓膠管、腔體、第一油口、缸頭、密封墊、第二油口、密封圈和升縮桿的配合使用,可對挖坑機的支撐部位進行升降,這樣挖坑的效果更好,避免了在挖坑過程中,機身隨著挖坑深度的改變和旋轉軸一同沉入坑中的狀況發生,解決了使用者在挖坑結束后,需要將挖坑機從坑中取出的問題,從而減少了使用者的體力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適合推廣使用。
2、本發明通過通孔,可減小旋轉葉片在旋轉挖坑過程中的阻力,這樣挖坑的效果更好,避免了旋轉葉片在挖坑過程中,因阻力過大,從而造成旋轉軸卡死甚至折斷的狀況發生,通過滾輪,可對挖坑機進行移動,這樣挖坑機的移動更加方便,解決了挖坑機在移動過程中出現移動不便的狀況,從而使挖坑機在移動時移動更加快捷,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過防滑套,可增大使用者的手與手推桿之間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在對挖坑機推拉的過程中,手推桿從工作人員手中脫落,從而導致挖坑機損壞的現象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液壓缸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滾輪、3液壓油箱、4柱塞泵、5電磁換向閥、6第二液壓膠管、7液壓缸、71腔體、72第一油口、73缸頭、74密封圈、75第二油口、76密封墊、77升縮桿、8鉆頭、9旋轉葉片、10通孔、11齒輪箱、12控制器、13旋轉軸、14從動齒、15主動齒、16電機、17支撐桿、18第一液壓膠管、19手推桿、20防滑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一種可升降的挖坑機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的兩側通過支架活動連接有滾輪2,通過滾輪2,可對挖坑機進行移動,這樣挖坑機的移動更加方便,解決了挖坑機在移動過程中出現移動不便的狀況,從而使挖坑機在移動時移動更加快捷,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底座1頂部的左側設置有手推桿19,手推桿19的一端設置有防滑套20,通過防滑套20,可增大使用者的手與手推桿19之間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在對挖坑機推拉的過程中,手推桿19從工作人員手中脫落,從而導致挖坑機損壞的現象發生,底座1頂部的左側設置有液壓油箱3,液壓油箱3頂部的左側通過抽油管連接有柱塞泵4,柱塞泵4的右側通過出油管連接有電磁換向閥5,電磁換向閥5的底部通過回油管連接有液壓油箱3,電磁換向閥5頂部的左側設置有第一液壓膠管18,電磁換向閥5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且支撐板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柱,支撐柱與底座1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第一液壓膠管18的一端設置有液壓缸7,液壓缸7包括腔體71,腔體71頂部的左側設置有第一油口72,第一油口72的表面套接有第一液壓膠管18,腔體71內腔的底部設置有缸頭73,缸頭73的表面套設有密封圈74,缸頭73的底部設置有升縮桿77,升縮桿77的底部與底座1固定連接,腔體71的底部與升縮桿77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墊76,腔體71左側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油口75,第二油口75的表面套設有第二液壓膠管6,液壓油箱3、柱塞泵4、電磁換向閥5、第一液壓膠管18、第二液壓膠管6、腔體71、第一油口72、缸頭73、密封墊76、第二油口75、密封圈74和升縮桿77的配合使用,可對挖坑機的支撐部位進行升降,這樣挖坑的效果更好,避免了在挖坑過程中,機身隨著挖坑深度的改變和旋轉軸13一同沉入坑中的狀況發生,解決了使用者在挖坑結束后,需要將挖坑機從坑中取出的問題,從而減少了使用者的體力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液壓膠管6的一端連接有電磁換向閥5,液壓缸7的頂部設置有支撐桿17,支撐桿17的頂部設置有齒輪箱11,電機16的底部通過電機座與齒輪箱11固定連接,齒輪箱11的頂部設置有電機16,電機16的轉軸貫穿齒輪箱11,電機16轉軸的一端套設有主動齒15,齒輪箱11內腔頂部的左側設置有旋轉軸13,旋轉軸13的一端貫穿齒輪箱11,旋轉軸13的表面套設有與主動齒15相匹配的從動齒14,旋轉軸13的表面套設有旋轉葉片9,旋轉葉片9的表面開設有通孔10,通過通孔10,可減小旋轉葉片9在旋轉挖坑過程中的阻力,這樣挖坑的效果更好,避免了旋轉葉片9在挖坑過程中,因阻力過大,從而造成旋轉軸13卡死甚至折斷的狀況發生,旋轉軸13的底部設置有鉆頭8,通過鉆頭8,可進行鉆孔挖坑,這樣挖坑的效果更好,避免了挖坑機在遇到較為堅硬的物體時,造成無法進行挖坑的問題,從而提高了挖坑效率齒輪箱11頂部的右側設置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分別與柱塞泵4、電磁換向閥5和電機16電性連接。
使用時,在挖坑機的鉆頭8和旋轉葉片9在旋轉挖坑中,通過控制器12將液壓系統啟動,柱塞泵4將液壓油從液壓油箱3中抽取,經電磁換向閥5和第一液壓膠管18,將液壓油從第一注油口72注入腔體71的上腔,下腔的液壓油經第二液壓膠6管和電磁換向閥5流入液壓油箱3內,完成升縮桿77的下移,在挖坑結束后,通過控制器12改變電磁換向閥5內部油路,然后利用柱塞泵4將液壓油從液壓油箱3中抽取,經電磁換向閥5和第二液壓膠管6,將液壓油從第二注油口75注入腔體71的下腔,上腔的液壓油經第一液壓膠管18和電磁換向閥5流入液壓油箱3內,完成升縮桿77的上移。
綜上所述:該可升降的挖坑機,液壓油箱3、柱塞泵4、電磁換向閥5、第一液壓膠管18、第二液壓膠管6、腔體71、第一油口72、缸頭73、密封墊76、第二油口75、密封圈74和升縮桿77的配合使用,解決了使用者在挖坑結束后,將挖坑機從坑中取出的問題。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