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用于防治小麥根部病害的殺菌劑組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03901閱讀:659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屬于殺菌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防治小麥根部病害的殺菌劑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小麥根部病害是小麥病害中較為頑固的病害,嚴重威脅小麥的產量和質量。由于土壤環境的復雜性,給小麥根部病害的防治帶來很大挑戰。小麥根部病害主要包括小麥莖基腐病、小麥全蝕病和小麥紋枯病等,其主要致病菌包括:黃色鐮刀菌(F.culmorum)、燕麥鐮刀菌(F.avenaceum)、禾谷鐮刀菌(F.graminearum),假禾谷鐮刀菌(F.pseudograminearum),銳頂鐮刀菌(F.acuminatum)、尖孢鐮刀菌(F.oxysporum)和木賊鐮刀菌(F.equiseti)、小麥全蝕病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禾谷絲核菌(R.cerealis)和立枯絲核菌(R.solani)等。目前,用于防治小麥根部病害的藥劑主要有:多菌靈、戊唑醇、甲基硫菌靈、三唑酮、苯醚甲環唑等,這些藥劑一方面存在著單一藥劑防治譜窄,難以控制小麥根部多種病原菌的侵染,造成防治效果差的缺陷,另一方面,由于多年連續使用,病原菌對這些藥劑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抗性,造成防治效果不夠理想。

丙硫菌唑,化學名為2-[(2RS-2-(1-氯代環丙基)-3-(2-氯苯基)-2-羥基丙基]-2H-1,2,4-三唑(4H)硫酮,由專利US005789430A所公開,是一種新型三唑硫酮類殺菌劑。對麥類病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如紋枯病、白粉病、枯萎病、銹病、葉斑病、菌核病、云紋病、網斑病等,尤其對紋枯病和斑枯病具有優異的活性。丙硫菌唑是通過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體羊毛甾醇或2,4-亞甲基二氫羊毛甾醇14位上的脫甲基化作用,而發揮藥效作用的。具有較好的內吸活性,優異的保護和治療活性,而且持效期較長。

氯硅噻酰胺,化學名2-(氯甲基二甲基硅基)-N-異丙基-4,5-二甲基-3-噻吩甲酰胺,由Chin.J.Org.Chem.2014,34,1124~1131所報道。對小麥全蝕病致病菌具有優異的抑制效果。

不同活性組分的組合使用,是擴大病害防治譜、預防病害抗性產生、提高病害防治效果的常見方法。通過不同活性組分的組合,可以提高單位活性組分的防效,減少用藥量、降低成本,同時降低環境污染風險等,是病害綜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用于防治小麥根部病害的殺菌劑組合物及其應用,該殺菌劑組合物對小麥根部病害的防治具有優異的協同效應,表現出出乎意料的增效效果,可有效預防和控制小麥根部多種病害的發生與發展。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用于防治小麥根部病害的殺菌劑組合物,其包含如式(Ⅰ)和式(Ⅱ)所示的兩種活性組分:

其中式(Ⅰ)為丙硫菌唑,式(Ⅱ)為氯硅噻酰胺。

更進一步地,所述丙硫菌唑和氯硅噻酰胺的質量比為15:1~1:15。

更進一步地,還可以包含一種或多種其它殺蟲、殺菌、除草活性組分。

更進一步地,該殺菌劑組合物加工成的劑型為包衣劑、乳劑、溶液劑、懸浮劑、可濕性粉劑、顆粒劑、微膠囊劑或崩解劑中的一種。

更進一步地,所述殺菌劑組合物加工成劑型時,需添加輔助成分。

更進一步地,所述輔助成分為溶劑、乳化劑、發泡劑、分散劑、增稠劑、防凍劑、著色劑、填充劑中的至少一種。

更進一步地,所述溶劑為水、乙二醇、丁醇、甲苯、二甲苯、氯苯、乙烯基苯、石油醚、環己烷、正己烷、石蠟、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環己酮、甲乙酮、甲基異丁基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亞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乳化劑和/或發泡劑為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烷基苯硫酸鹽、烷基苯磺酸鹽、聚氧乙烯醚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分散劑為甲基戊醇、三乙基己基磷酸、纖維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增稠劑為淀粉、黃原膠、明膠、阿拉伯樹膠、甲殼胺、大豆蛋白膠、瓊脂和纖維素醚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防凍劑為乙醇、乙二醇、異丙醇、丙二醇、二甘醇、二甲基亞砜、甲酰胺、醋酸鈉和氯化鎂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著色劑為喹啉黃、檸檬黃、莧菜紅、胭脂紅、赤蘚紅、偶氮玉紅、普魯士藍、亮黑、果綠、葡萄紫、氧化鐵和氧化鈦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填充劑為滑石粉、高嶺土、粘土、硅藻土、凸凹棒石、蒙脫石、白炭黑和氧化鋁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還提供所述殺菌劑組合物在防治小麥根部病害時的應用:可以采用種子處理的方法,如拌種或種子包衣等;也可以根據需要采用莖葉噴霧、澆灌、撒播、涂抹等農業上常用使用技術使用。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用于防治小麥根部病害的殺菌懸浮劑,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的如下組分:丙硫菌唑25%、氯硅噻酰胺15%、十二烷基苯磺酸鈣4%、聚氧乙烯脂肪醇醚6%、酚醛樹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4%、羧甲基纖維素0.2%、環氧化豆油1%、乙二醇0.5%,余量為水。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用于防治小麥根部病害的殺菌包衣劑,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計的如下組分:丙硫菌唑30%、氯硅噻酰胺10%、十二烷基苯磺酸鈣4%、聚氧乙烯脂肪醇醚6%、聚丙二醇3%、聚乙二醇2%、黃原膠0.8%、硅油1%、乙二醇0.5%、涂料紅2%,余量為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第一:本發明提供的殺菌劑組合物,在特定配比范圍內對小麥根部病害的防治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該殺菌劑組合物與單劑相比其防治效果有明顯的提高。

第二:本發明提供的殺菌劑組合物,彌補了單一殺菌劑殺菌譜窄的問題,擴大了殺菌譜。

第三:本發明提供的殺菌劑組合物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長期使用單一藥劑容易產生抗性的風險,延長藥劑的使用周期,對小麥根部病害的綜合防治有著重要意義。

第四:本發明提供的殺菌劑組合物在所用濃度下具有良好的植物耐受性,對作物安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本發明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發現包含丙硫菌唑與氯硅噻酰胺的組合物對小麥根部病害的防治具有優異的協同效應,表現出出乎意料的增效效果,可有效預防和控制小麥根部多種病害的發生與發展。

用于防治小麥根部病害的殺菌劑組合物,其包含如式(Ⅰ)和式(Ⅱ)所示的兩種活性組分:

其中式(Ⅰ)為丙硫菌唑,式(Ⅱ)為2-(氯甲基二甲基硅基)-N-異丙基-4,5-二甲基-3-噻吩甲酰胺(簡稱氯硅噻酰胺)。

所述丙硫菌唑和氯硅噻酰胺的質量比為15:1~1:15。

本發明的殺菌劑組合物還可以包含一種或多種其它殺蟲、殺菌、除草活性組分。

本發明的殺菌劑組合物可按照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方法,加工成:包衣劑、乳劑、溶液劑、懸浮劑、可濕性粉劑、顆粒劑、微膠囊劑或崩解劑等劑型。

本發明的殺菌劑組合物在加工成包衣劑、乳劑、溶液劑、懸浮劑、可濕性粉劑、顆粒劑、微膠囊劑、崩解劑的過程中還需要一些輔助成分。

所述輔助成分為溶劑、乳化劑、發泡劑、分散劑、增稠劑、防凍劑、著色劑、填充劑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溶劑為水、乙二醇、丁醇、甲苯、二甲苯、氯苯、乙烯基苯、石油醚、環己烷、正己烷、石蠟、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環己酮、甲乙酮、甲基異丁基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亞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乳化劑和/或發泡劑為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烷基苯硫酸鹽、烷基苯磺酸鹽、聚氧乙烯醚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分散劑為甲基戊醇、三乙基己基磷酸、纖維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增稠劑為淀粉、黃原膠、明膠、阿拉伯樹膠、甲殼胺、大豆蛋白膠、瓊脂和纖維素醚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防凍劑為乙醇、乙二醇、異丙醇、丙二醇、二甘醇、二甲基亞砜、甲酰胺、醋酸鈉和氯化鎂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著色劑為喹啉黃、檸檬黃、莧菜紅、胭脂紅、赤蘚紅、偶氮玉紅、普魯士藍、亮黑、果綠、葡萄紫、氧化鐵和氧化鈦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填充劑為滑石粉、高嶺土、粘土、硅藻土、凸凹棒石、蒙脫石、白炭黑和氧化鋁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的殺菌劑組合物還可以與其它殺蟲劑、殺螨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肥料等混合使用。其中殺蟲、殺螨劑包括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溴蟲腈、氟蟲腈、康寬、高氟氯氰菊酯、螺螨酯、螺蟲乙酯、線蟲磷、福啶蟲酰胺等;殺菌劑包括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三唑酮、戊唑醇、苯醚甲環唑、烯唑醇、高效甲酯霜靈、甲呋酰胺、苯酰菌胺、啶酰菌胺、吡唑嘧菌酯、啶氧嘧菌酯、硅噻菌胺、嘧菌環胺、稻瘟凈、噻菌靈、井岡霉素、鏈霉素等;除草劑包括苯磺隆、噻磺隆、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2,4-D丁酯、噁唑禾草靈、肟草酮、唑啉草酯、異丙隆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包括氯吡脲、復硝酚鈉、青鮮素、萘乙酸甲酯、吲哚丁酸、萘乙酸、多效唑、矮壯素、胺鮮酯、赤霉素等;肥料包括各種氮、磷、鉀肥以及微量元素復合肥、有機肥等。

本發明還提供所述殺菌劑組合物在防治小麥根部病害時的應用:可以采用種子處理的方法,如拌種或種子包衣等;也可以根據需要采用莖葉噴霧、澆灌、撒播、涂抹等農業上常用使用技術使用。

實施例中活性化合物組合物增效作用根據Gowing方法進行評價:

E=EI+EII–EI·EII/100

其中EI是以活性化合物I在amg/mL濃度下,對小麥根部病害致病菌的防效;

EII是以活性化合物II在bmg/mL濃度下,對小麥根部病害致病菌的防效;

E是以活性化合物組合物I和II在(a+b)mg/mL濃度下,對小麥根部病害致病菌的計算防效;

其中防效E的測定,先將組合物配制成適當的制劑,再用制劑以設置的用量處理馬鈴薯、葡萄糖、瓊脂(PDA)培養基,然后在處理的培養基上接種致病菌,以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防效。

如果組合物的實際防效大于組合物的計算防效,即說明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

實施例1

40%丙硫菌唑·氯硅噻酰胺懸浮劑的制備,以下各組分均為重量百分比:丙硫菌唑25%,氯硅噻酰胺15%,十二烷基苯磺酸鈣4%、聚氧乙烯脂肪醇醚6%、酚醛樹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4%、羧甲基纖維素0.2%、環氧化豆油1%,乙二醇0.5%,余量為水。上述配方按比例攪拌混合后,用砂磨機研磨,再經高剪切混合后調配制得40%丙硫菌唑·氯硅噻酰胺懸浮劑。

表1三種典型致病菌(禾谷鐮刀菌、小麥全蝕病菌和禾谷絲核菌)綜合防效試驗

該實施例40%丙硫菌唑·氯硅噻酰胺懸浮劑通過盆栽試驗用于防治小麥根部病害,按有效成份2毫克/克種子的用量處理帶病的小麥種子,小麥盆栽拔節后防效為91%。對照按混劑同樣的方法配制的單劑25%丙硫菌唑懸浮劑有效成份2毫克/克種子的用量、15%氯硅噻酰胺懸浮劑有效成分2毫克/克種子的用量,采用同樣方法施藥,小麥拔節后防效分別為61%、42%。

實施例2

40%丙硫菌唑·氯硅噻酰胺包衣劑,以下各組分均為重量百分比:丙硫菌唑30%,氯硅噻酰胺10%,十二烷基苯磺酸鈣4%、聚氧乙烯脂肪醇醚6%、聚丙二醇3%,聚乙二醇2%,黃原膠0.8%,硅油1%,乙二醇0.5%,,涂料紅2%,余量為水。上述配方按比例攪拌混合后,用砂磨機研磨,再經高剪切混合后調配制得40%丙硫菌唑·氯硅噻酰胺懸浮劑。

表2三種典型致病菌(禾谷鐮刀菌、小麥全蝕病菌和禾谷絲核菌)綜合防效試驗

該實施例40%丙硫菌唑·氯硅噻酰胺懸浮劑通過盆栽試驗用于防治小麥根部病害,按有效成份4毫克/克種子的用量給小麥種子包衣,然后將包衣的種子播種于三種典型混合致病菌處理的土壤中,拔節后調查防效為94%。對照按混劑同樣的方法配制的單劑30%丙硫菌唑懸浮劑有效成份4毫克/克種子的用量、15%氯硅噻酰胺懸浮劑有效成分4毫克/克種子的用量,采用同樣方法處理種子,種子播種拔節后調查防效分別為69%、35%。

通過以上實施例可以說明,本發明殺菌組合物的實測活性高于計算活性,具有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在活性組分用量相當的情況下,殺菌組合物對小麥根部病害的防治效果明顯優于對照單劑的防治效果。

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右玉县| 镶黄旗| 茂名市| 昌邑市| 亳州市| 客服| 襄樊市| 古交市| 巫山县| 江都市| 兴业县| 玛纳斯县| 任丘市| 樟树市| 本溪| 南通市| 清新县| 门源| 铜鼓县| 福建省| 鄂州市| 寿宁县| 岳阳县| 江北区| 马公市| 准格尔旗| 高阳县| 调兵山市| 腾冲县| 石河子市| 延边| 马龙县| 西充县| 富民县| 双城市| 满洲里市| 九台市| 尖扎县| 韩城市| 色达县|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