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利用碴子制作草腐菌栽培種的配方和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草腐菌栽培種主要是以麥粒制作,但有些地區不是小麥產區,原料來源困難。北方是玉米的主產區,但用玉米粒制作菌種,一是玉米粒顆粒大,不易吃透水分,容易污染;二是大顆粒菌種使用時,為了保證足夠的萌發點,勢必增大菌種使用量;三是玉米粒栽培種播種后,玉米胚極易引發綠霉污染。糧食菌種最大的問題是不耐儲,長滿瓶后一般10天左右會出現紅水,菌絲體退菌。不論麥粒還是玉米粒栽培種,都不易保藏和運輸。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碴子制作草腐菌栽培種的配方和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它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過橋緩存料:
①將草腐菌廢棄菌糠曬干,粉成5~10mm備用;
②選用團粒結構、肥力中等,通氣性能好的中壤土,土粒直徑3~5mm,曬干備用;
③將草腐菌廢棄菌糠、備好的壤土和石膏按照質量比100: 80:5的比例混勻,制成過橋緩存料;
2)、選用中粒度碴子,提前用1%的石灰水浸泡12~15h,按碴子和過橋緩存料干重比70:30的比例備料;
3)、菌種制作:
①將過橋緩存料含水率調節至45%,和泡好的碴子按比例混合均勻,灌裝到潔凈的瓶內,高度為五分之三,再覆蓋上調好水分的過橋緩存料5mm,用棉塞封口;
②放高壓鍋內滅菌;
③無菌操作接草腐菌菌種;
④放置在避光、潔凈的培養室中,25~28℃培養,七天時排查雜菌,二十天晃瓶,35天長滿瓶。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過橋緩存料可充分補充草腐菌菌絲體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又能通過氨基酸、還原糖和菌絲體生長所必需的多種活性因子,料面覆蓋上的5mm過橋緩存料促使菌絲體快速定植,比原有配方早3~4d定植。生長快,過橋緩存料中含有適合草腐菌生長的速效氮,將過橋緩存料混勻在整個培養料中,草腐菌生長過程中能夠快速生長,后期晃瓶措施讓上半瓶長滿菌絲體培養料布滿全瓶多點生長。本方法采用的過橋緩存料可以讓菌絲體在其中正常保存,不會出現退菌現象,滿足了因生產計劃有變化,菌種不能長期保藏、退化造成的不便。
具體實施方式
1.制備過橋緩存料
草腐菌在糧食培養料上菌絲體定植慢、生長慢,菌種老化快、不易保藏和運輸,以前使用糞草發酵料作為過橋料可以解決“糧食培養料上姬松茸菌絲體定植慢、生長慢”的問題,但一直沒有解決“糧食菌種老化快、不易保藏和運輸”的問題。采用過橋緩存料,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兩個問題。
①草腐菌廢棄菌糠
糞草發酵料栽培草腐菌后的廢棄菌糠中有適宜草腐菌菌株定植的氨基酸、還原糖,特別是速效氮和還原糖有利于草腐菌菌株的萌發和定植。將草腐菌廢棄菌糠曬干,粉成5~10mm備用。
②壤土
選用團粒結構、肥力中等,通氣性能好的中壤土,土粒直徑3~5mm。曬干備用。
③將草腐菌廢棄菌糠、備好的壤土和石膏按照100: 80:5(質量比)的比例混勻,成為過橋緩存料。
④按碴子和過橋緩存料70:30(干重比)的比例備料。
2.碴子
選用中粒度碴子(3mm±0.5mm),提前用1%的石灰水浸泡12~15h,至無白芯。
3.菌種制作
①使用前將過橋緩存料加水,含水率調節至45%,將調好水分的過橋緩存料和泡好的碴子按比例混合均勻,灌裝到潔凈的鹽水瓶內,高度為五分之三,在料上面覆蓋上調好水分的過橋緩存料5mm,用棉塞封口,放到周轉筐內。
②將放滿菌種瓶的周轉筐放置高壓鍋內,封閉好鍋體,升壓至0.05 MPa排凈冷空氣,繼續升溫升壓,當壓力達到0.11MPa,溫度達到121℃時保溫2h,等壓力降至0.05 MPa放氣。
③滅菌后冷卻到30℃按無菌操作規程接草腐菌菌種。
④放置在避光、潔凈的培養室中,25~28℃培養,七天時排查雜菌,二十天晃瓶,35天長滿瓶。
4.保藏
在10℃~15℃條件下貯存,貯存期不超過45d。
草腐菌糧食菌種以麥粒為主,存在定植慢、生長成品率低和不宜保藏的難題,一般菌種從萌發到定植至少需要五天以上,并且有10%~20%菌種不吃料定植,最后導致成品率比較低;同時長好的菌種因菌絲容易在麥粒培養基上退化、老化,導致菌種不宜保藏。為了解決定植和保藏難題,我們在菌種制作過程中使用了過橋緩存料,首先碳素是構成草腐菌菌絲體細胞及代謝產物的骨架,也是草腐菌菌絲體新陳代謝所需的主要能量來源,小分子結構容易被草腐菌菌絲體吸收利用,氮素為草腐菌菌絲體提供合成細胞物質代謝產物的原料,選擇速效性氮源物質有利于草腐菌菌絲體吸收利用。其次。我們反復試驗了各類碳源和氮源,天然物質可能擁有有利于草腐菌菌絲體生長的其他因子,造成天然物質比合成物質效果好。經過反復試驗驗證,選取栽培草腐菌后的廢棄菌糠,具有顯著效果,其草腐菌菌種從萌發到定植僅需要2~3天,并且100%菌種吃料定植。草腐菌菌絲體在所有的糧食培養基上長滿后都很快出現退化、老化現象,可能是糧食的碳素中速效碳源分解過快,后期碳源不足造成。為此,我們在培養基中加入了各類原料,發現在土中草腐菌菌絲體可以長期存活,選取沙土、壤土、草炭土、白漿土,發現在壤土中其草腐菌菌絲體長勢和生物量較好,可能是因為壤土呈團粒的物理結構,利于保水和保持一定的通透性,適合草腐菌菌絲體存活,同時壤土的肥力中等,即可滿足草腐菌菌絲體新陳代謝所需,又不會營養過剩造成菌絲體徒長。糧食和過橋緩存料在7:3比例,既可以滿足菌絲體快速萌發、定植、生長的要求,又能夠讓菌種具備保藏期長,適應草腐菌生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