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生產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蘑菇菌棒注水機。
背景技術:
香菇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氨基酸和多維生素的菌類食物,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防癌抗癌、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等作用,香菇還對糖尿病、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神經炎等起治療作用,香菇還可用于輔助治療消化不良、便秘等。香菇的生產需要經過發菌培養、轉色、上架出菇等,因為培養基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香菇吸收利用,因此香菇的出菇環境濕度要求達到90%以上,這就需要對香菇菌棒進行注水,目前采用的方法有:①水泡法,即將菌棒浸入水中,一定時間后取出;②注針注水法,人工把注針插入菌棒中注水。這兩種方法因需要人工去搬動菌棒,因此人工勞動強度大,效率比較低。
為此,申請號為CN201310172501.3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全自動香菇菌棒注水機,包括注水機構、氣動系統、水路系統;其特點是:注水機構包括針架、固定在機架上的水平滑桿、注水針、穩定孔板、行程開關和置棒槽,針架上水平并列設置若干支注水針,兩幅針架針頭相對且對稱布置,滑桿穿過針架上的滑塊內孔并固定在機架上,注水針為中空結構,側壁上開有若干出水孔,穩定孔板固定在機架上,其上設置與針架上的注水針相配合的過孔,注水針在行程范圍內穿過此過孔,行程開關設置在穩定孔板上,置棒槽與穩定孔板固接;氣動系統包括固定于機架上的氣缸、氣泵,氣缸位于兩針架中間,兩只氣缸底座相對而活塞頭與針架連接,氣泵通過氣路與氣缸連接;水路系統包括水泵、分水器、V形回收水盤和循環水箱,分水器的輸出通過水管與注水針尾部連接,分水器的輸入通過水管與水泵連接,水泵通過水管與循環水箱連接;使用時,一次性將若干只待注水菌棒置于置棒槽內,啟動氣缸使之向中間收縮,帶動針架在滑桿上水平滑行至注水針通過穩定孔板刺入菌棒,此時行程開關動作,啟動水泵,水泵把循環水箱中的水抽出來注入分水器;分水器把水分配至每根注水針,每根注水針上均有若干個小孔,水流在水泵的作用下從刺入菌棒中的注水針側壁上的小孔中噴出進入菌棒。
上述方案的菌棒注水機雖然提高了菌棒注水的自動化程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此注水機存在以下缺陷:此方案通過在注水針上設置通孔,然后使用水泵將水流注入到注水針中,水通過注水針上的通孔進入到香菇菌棒中,因香菇菌棒內一般都是一些細小的培養基體(如鋸末、棉籽殼等),注水針插入菌棒中,培養基體可能會堵塞注水針上的部分通孔,這樣一來,被堵塞處的水分注入量就會較少,導致整個菌棒的水分注入不均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一種能對蘑菇菌棒內均勻進行注水的蘑菇菌棒注水機。
本方案中的蘑菇菌棒注水機,包括機架和注水針,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置棒槽,所述置棒槽下方設置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固定連接在機架上,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循環水箱,所述循環水箱連通有水泵,所述水泵與注水針連通,所述置棒槽呈圓弧形,置棒槽底部設置有若干過濾孔,靠近循環水箱一側的機架為中空結構,所述接水槽與靠近循環水箱一側的機架連通,所述循環水箱與中空結構的機架連通,所述注水針包括套筒、空心管和空心輪,所述空心管與套筒內壁滑動連接,所述空心管外壁轉動連接有圓盤,所述圓盤滑動連接在機架上,所述空心管內部設置有渦輪,所述渦輪的中心固定連接有花鍵軸,所述花鍵軸上花鍵連接有套環,所述套環周向上連接有若干支撐板,所述若干支撐板連接在同一空心輪上,所述空心輪與空心管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花鍵軸遠離渦輪的一端連接有第一彈性件,所述第一彈性件遠離花鍵軸的一端連接有拉桿,所述空心管內設置有錐形蓋,所述錐形蓋與拉桿固定連接,所述錐形蓋包括第一半圓錐形蓋和第二半圓錐形蓋,所述第一半圓錐形蓋為中空結構,所述第二半圓錐形蓋滑動連接在第一半圓錐形蓋的中空結構內部,所述第二半圓錐形蓋的兩側邊連接有第二彈性件,所述第二彈性件位于第一半圓錐形蓋內部。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機架用于支撐連接各個部件,置棒槽用于注水時蘑菇菌棒的放置,置棒槽為圓弧形,與菌棒的圓柱形形狀匹配,置棒槽放置穩定,置棒槽底部設置有若干過濾孔,可以過濾掉從菌棒中帶出的殘渣,保證進入下方的接水槽中的水無雜質,循環水箱用于提供水源和將注入多余的水進行收集,水泵用于對注水針注入水,注水針用于對菌棒進行注水,接水槽用于接住在對菌棒注水時多余的水,機架靠近循環水箱的一側為中空結構,可以作為管道使用,輸送從接水槽接住的水,循環水箱與中空結構的機架連通,可以將接水槽的水直接輸送到循環水箱中。
套筒用于套設空心管,使得空心管在空心管用于水流的通過,水流通過空心管,對香菇菌棒內部進行注水,渦輪用于在水流沖擊渦輪時渦輪產生旋轉,渦輪的旋轉就帶動花鍵軸的旋轉,花鍵軸上套設有套環,套環的周向上設置支撐板,支撐板上連接有空心輪,水流既可以從支撐板之間形成的縫隙通過,空心輪與空心管的內部固定連接,可以讓渦輪帶動花鍵軸轉動,花鍵軸帶動空心輪,空心輪又帶動空心管能夠轉動起來,水流通過過程中,水流沖擊到支撐板上,還可以利用水的沖擊力帶動套環在花鍵軸上滑動,使得整個空心管向前運動;第一彈性件用于拉桿的伸縮,拉桿的伸縮用于將錐形蓋頂出和拉回空心管內;錐形蓋包括第一半圓錐形蓋和第二半圓錐形蓋,第一半圓錐形蓋為中空結構,第二半圓錐形蓋滑動連接在第一半圓錐形蓋的中空結構內部,第二半圓錐形蓋的兩側邊連接有第二彈性件,第二彈性件位于第一半圓錐形蓋內部,當水流沖擊錐形蓋時,在水流的沖擊下,離開空心管內部,因第二半圓錐形蓋滑動連接在第一半圓錐形蓋內,第二半圓錐形蓋就會從第一半圓錐形蓋內拉長第二彈性件,然后滑出第一錐形蓋的中空,形成圓錐形,圓錐形的錐形蓋更容易進入到菌棒內部,然后水流就會從錐形蓋與空心管之間的空隙流出,對菌棒進行注水;當水注好之后,水流失去對錐形蓋的沖擊,第二半圓錐形蓋在第二彈性件的復位力的作用下進入第一半圓錐形蓋的中空內,第一彈性件的復位就會通過拉桿將錐形蓋拉回空心管內,最后將空心管從菌棒中取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本方案利用水流的沖擊,帶動渦輪旋轉,從而通過空心輪帶動空心管旋轉,也利用水流沖擊到支撐板的動力,帶動空心管向前運動,在注水針對菌棒進行注水的過程中,不需要別的能量,可以節省能源;2、本方案的注水裝置的水流經過錐形蓋的阻擋后,從錐形蓋與空心管端部的環形空隙流出,環形空隙面積較大,且錐形蓋為旋轉著進入到菌棒中,不僅培養基質不會堵住環形空隙,水流均勻的從環形空隙進入到菌棒中,而且在注水過程中,注水裝置還能帶動菌棒旋轉,可以避免因靜止注水,菌棒上部的水分較少,而菌棒下部的水太多,注水不均勻的情況,,因此本方案的注水裝置對菌棒的注水更加均勻。
進一步,所述套筒遠離錐形蓋的一端連接有接水管,所述接水管的周向上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與圓盤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當空心管向菌棒運動時,連接板與圓盤之間的第一彈簧被壓縮,當菌棒的水注好,停止泵水的時候,錐形蓋失去水流的沖擊后,第一彈簧的復位可以將注水針又恢復到待注水位置。
進一步,空心輪與空心管內壁通過螺釘連接。當空心管內部的渦輪或者其他零件磨損需要更換時,可以卸下螺釘,將空心輪取出,螺釘連接方便快速的拆卸和安裝。
進一步,所述第一半圓錐形蓋的兩側邊緣中空結構內設置有第一擋塊,所述第二半圓錐形蓋的兩側邊緣設置有第二擋塊。第一擋塊和第二擋塊的設置,在第二半圓錐形蓋在第一半圓錐形蓋內滑動時,不會滑出第一半圓錐形蓋。
進一步,所述第一彈性件為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性件為橡皮筋。第一彈性件為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簡單易得,價格便宜;第二彈性件為橡皮筋,橡皮筋彎折性能好,價格便宜。
進一步,所述圓盤與機架連接處設置有滑動軸承。滑動軸承的設置可以使得圓盤在機架上滑動的摩擦力更小,受到的阻力更小,且滑動軸承的設置可以減少設備的噪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蘑菇菌棒注水機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注水針的剖面圖。
圖3為圖1中空心輪處的示意圖。
圖4為圖1中錐形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機架1、置棒槽2、接水槽3、循環水箱4、水泵5、套筒6、空心管7、第一半圓錐形蓋8、第二半圓錐形蓋9、第一擋塊10、第二擋塊11、橡皮筋12、渦輪13、花鍵軸14、套環15、支撐板16、空心輪17、第二彈簧18、拉桿19、接水管20、連接板21、第一彈簧22、滑動軸承23、蘑菇菌棒24、圓盤25。
實施例基本參考圖1~圖4所示:蘑菇菌棒注水機,包括機架1和注水針,機架1上焊接有置棒槽2,置棒槽2下方設置有接水槽3,接水槽3焊接在機架1上,機架1上還通過螺釘連接有循環水箱4,循環水箱4連通有水泵5,水泵5與注水針連通,置棒槽2呈圓弧形,置棒槽2底部設置有若干過濾孔,左側的機架1為中空結構,接水槽3與左側的機架1連通,循環水箱4與左側的機架1連通,注水針包括套筒6和空心管7,空心管7與套筒6內壁滑動連接,空心管7上套設有圓盤25,圓盤25滑動連接在機架1上,圓盤25與機架1連接處設有滑動軸承23,空心管7內部設置有渦輪13,渦輪13的中心螺紋連接有花鍵軸14,花鍵軸14上滑動套設有套環15,套環15上焊接有三塊支撐板16,三塊支撐板16連接有同一空心輪17,空心輪17與空心管7內壁通過螺釘連接,花鍵軸14的右端焊接有第二彈簧18,第二彈簧18的右端焊接有拉桿19,拉桿19通過螺釘連接有錐形蓋,錐形蓋包括第一半圓錐形蓋8和第二半圓錐形蓋9,第一半圓錐形蓋8為中空結構,第二半圓錐形蓋9滑動連接在第一半圓錐形蓋8的中空結構內部,第一半圓錐形蓋8的兩側邊緣中空結構內焊接有第一擋塊10,第二半圓錐形蓋9的兩側邊緣焊接有第二擋塊11,第二半圓錐形蓋9的兩側邊通過螺釘連接有橡皮筋12,橡皮筋12位于第一半圓錐形蓋8內部;套筒6的右端連接有接水管20,接水管20周向上焊接有兩塊連接板21,連接板21與圓盤25之間設置有第一彈簧22。
使用時,將蘑菇菌棒24放置在置棒槽2內,使菌棒端部對準注水針,此時啟動水泵5,循環水箱4中的水流向接水管20,從接水管20流進空心管7,當水進入到空心管7內后,水流沖擊渦輪13,使渦輪13發生旋轉,渦輪13的旋轉就帶動花鍵軸14的旋轉,花鍵軸14的旋轉就會帶動套環15和空心輪17旋轉,花鍵軸14帶動套環15和空心輪17轉動的同時,空心輪17又帶動空心管7旋轉,此時水流從支撐板16之間的空隙通過,穿過過程中,水流沖擊到支撐板16上,還可以利用水的沖擊力帶動套環15在花鍵軸14上滑動,使得整個空心管7在套筒6中滑動,然后向右運動,水流繼續向前,撞擊到錐形蓋上,因花鍵軸14和拉桿19之間連接有第二彈簧18,拉桿19的右端又連接在錐形蓋上,因此在水流的沖擊下,第二彈簧18拉長,錐形蓋被沖出空心管7,因第二半圓錐形蓋9滑動連接在第一半圓錐形蓋8內,第二半圓錐形蓋9就會從第一半圓錐形蓋8內拉長橡皮筋12,然后滑出第一半圓錐形蓋8的中空,形成圓錐體,第一半圓錐形蓋8的兩側邊緣中空結構內焊接有第一擋塊10,第二半圓錐形蓋9的兩側邊緣焊接有第二擋塊11,第二半圓錐形蓋9不會滑出第一半圓錐形蓋8;錐形蓋打開后,水流沖擊到錐形蓋內壁后,會從錐形蓋與空心管7端部的空隙流出,對蘑菇菌棒24進行注水,因空心管7在向蘑菇菌棒24內部運動的時候,是旋轉進入的,在旋轉的過程中,由于錐形蓋與蘑菇菌棒24的摩擦力,蘑菇菌棒24也會跟著旋轉,對蘑菇菌棒24旋轉著進行注水,注水更加均勻。
在注水的過程中,一部分水會從蘑菇菌棒24中流出來,流出來的水則會從置棒槽2上的過濾孔漏出,可能從蘑菇菌棒24中帶出來的基質殘渣則留在置棒槽2中,水通過過濾孔進入到下方的接水槽3中,接水槽3的水則會流出中空的機架1中,然后再進入循環水箱4,起到了廢水重新利用的作用。
當對蘑菇菌棒24注水完畢之后,關閉水泵5,水流停止了向空心管7供水,錐形蓋失去了水流的沖擊,第二彈簧18就需要復位,因此第二彈簧18就會拉動拉桿19向空心輪17方向運動,拉桿19進而帶動錐形蓋向空心輪17方向運動,錐形蓋進入空心管7內部,然后將注水針取出。取出時,因錐形蓋位于空心管7內,不會帶出蘑菇菌棒24的培養基質。
在注水針向右運動進入到蘑菇菌棒24的過程中,空心管7會帶動圓盤25也向右運動,則會拉長第一彈簧22;當菌棒的水注好之后,關閉水泵5,錐形蓋失去水流的沖擊后,第一彈簧22的復位可以將空心管7又向左運動,進入到套筒6中,恢復待注水狀態。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