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含有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的殺菌組合物,是以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
背景技術:
農業病害的抗性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一直是農業科技工作者關注的重點課題。隨著病害化學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續、農藥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學使用農藥,病菌抗性日益嚴重,產生抗性的病菌種類不斷增多。同時,高強度的使用農藥,導致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環境污染和農民用藥成本增加等,不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因此,研究開發高效、低毒、環保的殺菌劑農藥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環酰菌胺,英文名稱:fenhexamid,化學名稱:N(2,3-二氧-4-羚基苯基)-1-甲基環己基甲酰胺。環酰菌胺是酰胺類殺菌劑,具有內吸和保護作用,目前其作用機理尚不清楚,使用劑量為500-1000ga.i./ha,對灰霉病效果優異。
啶菌噁唑,化學名稱:N-甲基-3-(4-氯)苯基-5-甲基-5-吡啶-3-甲基-噁唑啉。啶菌噁唑是甾醇合成抑制性殺菌劑,通過根部施藥能有效地控制地上葉不病害的發生與危害,也可以用于噴霧。啶菌噁唑具有廣譜的殺菌活性,同時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以及良好的內吸性,對多種作物的灰霉病、白粉病效果優異。
不同農藥品種的混配,是防治農業病蟲害的常見方法。通過農藥配方篩選,篩選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實際防治效果,減少用藥量,降低成本,延緩病蟲害抗藥性的產生,是農業綜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發明人對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的配方篩選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進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圍對番茄灰霉病病菌有明顯的增效作用,經進一步研究,完成了本發明。
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的組合物應用目前尚無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種高效、低毒且持效期長,可有效防治農業真菌性病害的一種含有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的殺菌組合物。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含有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為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在組合物中的重量份數比為1:20~20:1,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重量總和在組合物中重量百分比為5%~90%。
進一步,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在組合物中的優選重量份數比為1:10~10:1,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重量總和在組合物中的優選重量百分比為10%~70%。
所述的一種含有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的殺菌組合物可按照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方法,配置成水懸浮劑、微膠囊懸浮劑、水乳劑、微乳劑、超低容量液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中的一種。
所述的一種含有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的殺菌組合物還含有配制農藥制劑所需的助劑,助劑是溶劑、乳化劑、潤濕劑、穩定劑、分散劑、增稠劑、pH調節劑、消泡劑、防凍劑、填料劑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均為已知物質,是農藥制劑中常用的各種助劑,根據不同情況可以有所變化,并無特別限定。
所述的一種含有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的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含有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的殺菌組合物,通常采用噴霧方法使用。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含有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提供的殺菌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圍內表現出明顯的增效作用,組合物對病菌的防治效果比單劑有了明顯提高,降低了農藥的使用劑量,減少了用藥次數,降低了用藥成本,減少了農藥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2、本發明提供的殺菌組合物,兩種有效成份作用機制不完全一致,可以克服長期單一使用容易產生抗性的缺點,延長藥劑的使用壽命,對病菌抗性的綜合治理有著重要意義。
3、本發明提供的殺菌組合物,藥效發揮迅速,持效期長,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省時省力,其推廣應用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簡潔明了,本發明用以下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絕非僅限于這些實施例。以下所述僅為本發明較好的實施例,僅僅用于描述本發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實施例中所述的含有量均為重量百分比。
實施例1: 18%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懸浮劑
具體操作步驟為:先將其它助劑混合,在剪切機中剪切混合均勻,然后加入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在磨球機中研磨2~3h,使粒直徑均在5mm以下,即可制得18%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懸浮劑。
實施例2: 21%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乳劑
具體操作步驟為:先將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三甲苯、失水山梨脂肪酸酯混合在一起,溶解成為均勻的油相。再將部分水及其他助劑混合在一起,溶解成為均勻的水相。然后在反應釜中高速攪拌的同時將油相加入水相,緩慢加水至達到轉相點,之后進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約30min,即可制得21%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乳劑。
實施例3: 21%環酰菌胺·啶菌噁唑微乳劑
具體操作步驟為:先將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用脂肪酸甲酯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其它助劑,混合均勻,最后加入水,充分攪拌后,即可制得21%環酰菌胺·啶菌噁唑微乳劑。
實施例4: 44%環酰菌胺·啶菌噁唑可濕性粉劑
具體操作步驟為:將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其它助劑在攪拌釜中充分攪拌,經氣流粉碎機粉碎后混合均勻,即可制得44%環酰菌胺·啶菌噁唑可濕性粉劑。
實施例5: 66%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分散粒劑
具體操作步驟為:將有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其它助劑混合均勻,用超微氣流粉碎機粉碎,經捏合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機中進行造粒、干燥、篩分后,即可制得66%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分散粒劑。
實施例6: 16%環酰菌胺·啶菌噁唑微膠囊懸浮劑
具體操作步驟為:將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劑混合,使溶解成均勻油相,在剪切條件下,將油相加入到含有有乳化劑、分散劑的水相溶液中,再加入甘露醇調節pH值至6.5,余量用去離子水補足,兩種材料在油水界面發生反應,形成高分子囊壁,即可制得16%環酰菌胺·啶菌噁唑微膠囊懸浮劑。
實施例7: 16%環酰菌胺·啶菌噁唑超低容量液劑
具體操作步驟為:將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用溶劑攪拌溶解后,再加入其它助劑,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即可制得16%環酰菌胺·啶菌噁唑超低容量液劑。
實施例8: 24%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懸浮劑
具體操作步驟為:先將其它助劑混合,在剪切機中剪切混合均勻,然后加入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在磨球機中研磨2~3h,使粒直徑均在5mm以下,即可制得24%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懸浮劑。
實施例9: 20%環酰菌胺·啶菌噁唑微乳劑
具體操作步驟為:先將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用脂肪酸甲酯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其它助劑,混合均勻,最后加入水,充分攪拌后,即可制得20%環酰菌胺·啶菌噁唑微乳劑。
實施例10: 16%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乳劑
具體操作步驟為:先將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三甲苯、失水山梨脂肪酸酯混合在一起,溶解成為均勻的油相。再將部分水及其他助劑混合在一起,溶解成為均勻的水相。然后在反應釜中高速攪拌的同時將油相加入水相,緩慢加水至達到轉相點,之后進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約30min,即可制得16%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乳劑。
實施例11: 60%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分散粒劑
具體操作步驟為:將有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其它助劑混合均勻,用超微氣流粉碎機粉碎,經捏合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機中進行造粒、干燥、篩分后,即可制得60%環酰菌胺·啶菌噁唑水分散粒劑。
實施例12:聯合作用測定試驗
試驗參照生測標準方法NY/T1156.2-2006,采用含藥培養基法:取各單劑和混劑系列濃度的藥液6mL,加入冷卻至45℃的54mL的PDA培養基中,制成所需要終濃度的含藥培養基平板。然后從培養7天的目標菌菌落邊緣制取6mm直徑菌絲塊,移至各系列含藥培養基上,菌絲面朝下,每個處理4次重復。處理完畢,置于25±1℃的恒溫生化培養箱中培養。
3天后取出培養基平板,用十字交叉法測量各處理菌落直徑,計算各處理的菌絲生長抑制率。根據藥劑濃度(mg/L)的對數值為自變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機率值為因變量y,分別建立毒力回歸方程式,采用DPS軟件計算單劑及各配比混劑的EC50及其混劑共毒系數。共毒系數(CTC)≥120表現為增效作用;共毒系數(CTC)≤80表現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數(CTC)<120表現為相加作用。實測毒力指數(ATI)=(標準藥劑EC50/供試藥劑EC50)×100。理論毒力指數(TTI)=(A的毒力指數×混劑中A的百分含量)+(B的毒力指數×混劑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數(CTC)=[混劑實測毒力指數(ATI)/混劑理論毒力指數(TTI)]×100
表1、環酰菌胺與啶菌噁唑對番茄灰霉病病菌的聯合作用測定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環酰菌胺與啶菌噁唑在1:20~20:1的重量比例范圍內復配,對番茄灰霉病病菌表現為增效作用。
實施例13: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間試驗
試驗地點位于廣東省惠州市仲愷石圳村,用50%環酰菌胺懸浮劑、25%啶菌噁唑乳油作對照藥,制劑實施例采用噴霧法,試驗共設13個藥劑處理,每個處理4次重復,于施藥后7天、15天各調查一次防治效果,記錄病株數,統計番茄灰霉病發病率,計算防效,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組合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間試驗結果
由表2可以看出,本發明的制劑實施例1-11,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復配對番茄灰霉病防治的效果優于各對照單劑處理,說明環酰菌胺和啶菌噁唑復配能降低番茄灰霉病發病率,降低了農藥的使用劑量,減少了農藥對環境的影響,降低了用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