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植物人工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火麻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火麻,又名大麻、山絲苗、線麻,為桑科大麻屬植物。其莖皮纖維長而堅韌,可用以織麻布或紡線,制繩索,編織漁網和造紙;種子榨油,含油量30%,可供做油漆,涂料等,油渣可作飼料;果實中醫稱“火麻仁”或“大麻仁”入藥,性平,味甘,功能:潤腸,主治大便燥結;花稱“麻勃”,主治惡風,經閉,健忘;果殼和苞片稱“麻蕡”,有毒,治勞傷,破積、散膿,多服令人發狂;葉含麻醉性樹脂可以配制麻醉劑。
長期以來,火麻市場以收購野生資源為主。然而,近年來,隨著火麻的市場需求日益增大,市場價格也不斷上漲,其野生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并日益枯竭,導致其收購困難,供不應求。目前,很多地方已經開始進行變野生為家種,但其家種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其栽培成活率較低、種子產率較低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火麻的栽培方法,該種植方法可以解決目前家種火麻栽培成活率不高、種子產率較低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火麻的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種苗的預處理:將火麻種苗帶土挖起,并剪去所述火麻種苗三分之二以下的葉子;
B、種植地的整理:在種植地上挖深為30厘米~40厘米的穴,并在穴里上先鋪上一層1厘米~5厘米厚的火麻秸稈,接著再鋪上一層1厘米~5厘米厚的海綿,接著再繼續鋪上一層1厘米~5厘米厚的細小鵝卵石,接著再鋪上一層1厘米~5厘米厚的農家肥,最后再鋪上1厘米~5厘米厚的由火麻秸稈灰分和沙土壤按等份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C、種苗的移栽:將A步驟處理得到的種苗移栽到經過B步驟處理得到的穴中,并覆土填平;
D、花期管理:當謝花率達到70%~75%時,在距離地面高50厘米~60厘米的枝干上進行第一次環割;5天~7天后,在原來環割的枝干部位上方5厘米~10厘米處進行二次環割;
E、日常管理:不定期進行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不干裂;適時的追肥,保持火麻生長的養分需求。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得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通過提供一種火麻的栽培方法,滿足火麻大規模家種種植的需要,從而緩解了火麻野生資源的破壞。
2、本發明主要通過在種植地穴里依次鋪上火麻秸稈、海綿、細小鵝卵石、農家肥以及由火麻秸稈灰分和沙土壤按等份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從而有效預防火麻苗或火麻的地下環境過濕或過旱,達到提高火麻成活率的目的。
3、本發明主要通過對火麻枝干進行兩次環割,并限定兩次環割的時機、部位,從而在維持火麻下端枝干正常生長所需的養分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將其光合作用所得的營養成分保留給樹冠,從而促進開花的結籽率以及所結籽的生長,達到提高結籽率和籽大小的目的
4、按照本發明火麻的培育方法,火麻成活率達到85%以上,火麻所結籽的產量達到每畝200公斤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1——火麻的栽培方法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種苗的預處理:將火麻種苗帶土挖起,并剪去所述火麻種苗三分之二以下的葉子;
B、種植地的整理:在種植地上挖深為30厘米的穴,并在穴里上先鋪上一層1厘米的火麻秸稈,接著再鋪上一層5厘米厚的海綿,接著再繼續鋪上一層3厘米厚的細小鵝卵石,接著再鋪上一層3厘米厚的農家肥,最后再鋪上1厘米的由火麻秸稈灰分和沙土壤按等份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C、種苗的移栽:將A步驟處理得到的種苗移栽到經過B步驟處理得到的穴中,并覆土填平;
D、花期管理:當謝花率達到70%時,在距離地面高50厘米的枝干上進行第一次環割;5天后,在原來環割的枝干部位上方5厘米處進行二次環割;
E、日常管理:不定期進行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不干裂;適時的追肥,保持火麻生長的養分需求。
本實施例中,火麻成活率達到85.5%,火麻所結籽的產量達到每畝205公斤。
實施例2——火麻的栽培方法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種苗的預處理:將火麻種苗帶土挖起,并剪去所述火麻種苗三分之二以下的葉子;
B、種植地的整理:在種植地上挖深為36厘米的穴,并在穴里上先鋪上一層3厘米厚的火麻秸稈,接著再鋪上一層1厘米的海綿,接著再繼續鋪上一層1厘米厚的細小鵝卵石,接著再鋪上一層5厘米厚的農家肥,最后再鋪上5厘米厚的由火麻秸稈灰分和沙土壤按等份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C、種苗的移栽:將A步驟處理得到的種苗移栽到經過B步驟處理得到的穴中,并覆土填平;
D、花期管理:當謝花率達到75%時,在距離地面高60厘米的枝干上進行第一次環割; 7天后,在原來環割的枝干部位上方10厘米處進行二次環割;
E、日常管理:不定期進行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不干裂;適時的追肥,保持火麻生長的養分需求。
本實施例中,火麻成活率達到87%以上,火麻所結籽的產量達到每畝220公斤。
實施例3——火麻的栽培方法
A.種苗的預處理:將火麻種苗帶土挖起,并剪去所述火麻種苗三分之二以下的葉子;
B、種植地的整理:在種植地上挖深為40厘米的穴,并在穴里上先鋪上一層5厘米厚的火麻秸稈,接著再鋪上一層3厘米厚的海綿,接著再繼續鋪上一層5厘米厚的細小鵝卵石,接著再鋪上一層1厘米厚的農家肥,最后再鋪上3厘米厚的由火麻秸稈灰分和沙土壤按等份的質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C、種苗的移栽:將A步驟處理得到的種苗移栽到經過B步驟處理得到的穴中,并覆土填平;
D、花期管理:當謝花率達到72%時,在距離地面高55厘米的枝干上進行第一次環割;6天后,在原來環割的枝干部位上方8厘米處進行二次環割;
E、日常管理:不定期進行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不干裂;適時的追肥,保持火麻生長的養分需求。
本實施例中,火麻成活率達到86%,火麻所結籽的產量達到每畝21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