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V”型網板,具體涉及一種單船拖網半柔性可折疊矩形“V”型網板。
背景技術:
拖網作業是現代海洋捕撈業主要作業方式之一,具有機動靈活、適應性強、生產效率高的特點。由于拖網作業是一種主動性漁具,需要依靠漁船拖曳網具進行作業,因此捕撈方式是一種耗能很高的作業方式,拖網作業時的能耗占拖網漁船的整體能耗達到80%。隨著世界燃油價格的不斷攀升,使拖網作業成本不斷上升,拖網捕撈效益下降,且底層拖網在作業過程中貼底曳行,破壞海底生態環境,不利于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一些區域對雙船拖網作業的限制以及勞動力和燃油成本上漲等因素,我國近海和遠洋單船拖網的作業數量有了較大的增長。網板是單船拖網的主要屬具,具有實現網具水平擴張、沉降器和驅集魚群等作用,其中矩形“V”型網板廣泛應用于我國近海小型單船拖網漁船。傳統的矩形“V”型網板是全鋼結構網板,重量很大,在作業過程中其板面貼近海底甚至陷入海底,不僅會對海底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破壞底質環境,同時也會增加作業過程中的阻力,增加油耗,導致作業成本的增加。因此,需要對現有的“V”型網板進行一系列改進,使之適應新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單船拖網半柔性可折疊矩形“V”型網板,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單船拖網半柔性可折疊矩形“V”型網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中心軸,該中心軸上設有兩個可繞中心軸自由轉動的矩形剛性框架,所述兩個剛性框架上各設有一個叉綱連接點,剛性框架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窗口,每個窗口上設有以輕質不透水柔性材料制成的網板板面,有多根可調長度的剛性支撐桿將兩個剛性框架撐開,使撐開后的兩個剛性框架呈“V”形,并實現撐開后剛性框架夾角的調整;所述中心軸上還設有曳綱固定片,曳綱固定片上設有多個曳綱固定孔。
所述的網板板面是以凱夫拉(Kevlar,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高強度芳綸纖維復合材料制成,其強度為同等質量鋼鐵的倍,密度僅為鋼鐵的五分之一。
所述支撐桿包括支撐桿桿件和套置在支撐桿桿件外周的支撐桿管件,支撐桿桿件與支撐桿管件外側面的中部和兩端均開有多個徑向的連接孔;所述支撐桿桿件和支撐桿管件均通過一個軸支座各自連接其中一個剛性框架,所述軸支座底部設有固定孔、頂部設有軸支座固定孔,通過固定孔與螺栓而將軸支座固定在剛性框架上,通過支撐桿桿件及支撐桿管件端部的連接孔、軸支座連接孔以及螺栓實現支撐桿桿件及支撐桿管件與軸支座的連接。
本發明的單船拖網半柔性矩形“V”型網板是一種新型輕質的半柔性網板,重量較小,可以快速組裝,操作運輸方便,在保證其正常作業的基礎上可以有效的降低網板的重量,可以根據作業環境(海流、海況等因素)調整網板板面夾角,該網板可以有效減小網板作業阻力,提高燃料利用率,并且減輕拖網作業對海底生態環境的破壞,有利于保護海底生境。
因此,本發明不僅降低了矩形“V”網板的重量,減小網板對海底生態環境的破壞,減小拖曳阻力,降低漁船作業過程中的能耗,而且結構簡單,運輸、操作、裝配方便,成本較低,可以快速的組裝拆卸,可以在作業過程中快速的更換損壞部位,實現了單船拖網作業高效、低能耗和環境友好型捕撈,有利于保護海底生境,可以廣泛應用于我國近海小型單船拖網漁船作業,因此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前視圖。
圖4為支撐桿結構圖,
其中,a支撐桿桿件立體圖,b支撐桿桿件剖視圖,c支撐桿管件立體圖,d支撐桿管件剖視圖。
圖5為軸支座結構圖,
其中,a立體圖,b剖視圖。
其中,1剛性框架,2窗口,3叉鋼連接點,4曳綱固定片,5中心軸,6網板板面,7支撐桿,8支撐桿桿件,9支撐桿管件,10連接孔,11軸支座連接孔,12軸支座,13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用鋼材焊接而成的網板的剛性框架1,剛性框架1的四個角為圓角,每個面板有三個窗口2,且設有叉綱連接點3、曳綱固定片4;在每個窗口上連接超高強度帆布或高強度紡織纖維布等高強度輕質不透水柔性材料制成的網板板面6,兩塊剛性框架1之間的鏈接與門窗連接相似,可以繞著中心軸5自由轉動,并且兩塊剛性框架1由兩個剛性支撐桿7撐開成“V”型,剛性支撐桿7可以通過調整連接孔10的位置而調整其長度,從而可以控制板面之間的夾角,而且在網板作業、運輸、閑置時,可以快速的組裝貨拆卸,使用非常方便。
如圖2、3,高強度不透水柔性材料固定到各個窗口2上,組成“V”型網板的板面,兩板面間用支撐桿7連接,形成一定的夾角,且兩板面可以繞中心軸5自由轉動。
如圖4,支撐桿7,包括支撐桿桿件8及支撐桿管件9;支撐桿桿件8及支撐桿管件9為開孔剛性管,支撐桿桿件8及管件9上部設有連接孔10,端部也設有連接孔10,支撐桿桿件8及管件9之間相對應的連接孔可用螺絲連接,并且可以通過調整連接孔10的位置而調整網板兩板面之間的夾角;支撐桿桿件8及管件9構成網板的支撐桿7,可以保證網板的強度,防止網板在作業過程中因受力過大而變形。
如圖5,支撐桿桿件8及管件9通過軸支座連接孔11分別與軸支座12連接,軸支座12通過固定孔13固定于剛性框架1。軸支座12、支撐桿桿件8及管件9可以快速的組裝拆卸,加工及使用方便,其與剛性框架1及高強度不透水柔性材料共同構成網板的主體,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每個部位的情況而更換其中的組件,降低更換網板所帶來的成本。
該裝置在使用時,可預先在陸地上安裝好帶到漁船上直接使用,也可以將網板部件帶到海上現場安裝使用。在安裝時,先將加工好的兩個剛性框架1通過中心軸5連接,然后依次安裝高強度不透水柔性材料及軸支座12、支撐桿桿件及管件8、9,并通過確定連接孔10的位置確定網板板面的夾角,然后通過叉鋼連接點3連接叉綱和網具,通過曳綱固定片4上曳綱固定孔的連接曳綱,網板即安裝完畢。拆卸或更換損壞的組件時,先通過曳綱將網板收到甲板上,接著進行損壞部位的更換,或者按次序進行拆卸(次序與安裝順序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