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公害蔬菜的栽培方法,屬于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對蔬菜質量標準越來越嚴格,生態、無公害、精品、反季節蔬菜倍受青睞,發展優質蔬菜市場前景看好,無公害蔬菜是指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長,采用規定的生產技術,使蔬菜中農藥、重金屬、硝酸鹽等有害物質殘留量符合國家、行規定標準極限之內的蔬菜,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是多年來大量的使用化 學肥料和農藥,造成土壤板結硬化,重金屬和農藥殘留超標,大大的污染了農作物的生長環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隨著人們購買力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識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和重視自身健康的需要,因而發展高效無公害農作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其市場前景廣闊。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公害蔬菜的栽培方法。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無公害蔬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具體內容:
(1)選地整地:選擇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和陽光充足的平地,深翻土壤10-15cm,畝施入60-80kg苦參及100-120kg生石灰,暴曬1-2周,耙細平整成寬80厘米-100厘米,高20厘米-25厘米的畦;
(2)選種浸種:選擇無病蟲害、頂芽飽滿的優質蔬菜種子,先用含有0.5-1.0%赤霉素的水溶液浸泡2-3小時,然后再用 50%多菌靈500倍-600倍液浸泡25-30分鐘,撈出晾干備用;
(3)播種:將上述步驟(2)處理后的蔬菜種子均勻播種于上述步驟(1)的平地中,然后覆蓋一層草木灰,并噴灑適量的畜牧尿液及清水;
(4)田間管理:待上述步驟(3)的蔬菜種子萌芽,及時除草、灌溉及補肥,所述的補肥為每畝施入氮磷鉀復合粉50-60kg、小麥面60-70kh、鉬酸銨10-15kg、亞硒酸鈉5-10kg、硫酸銅4-6kg、包膜磷酸二銨5-7kg;
(5)病蟲害防治:用50%代森銨800倍-900倍液噴灑,每隔 10-15天噴 1 次,連續2次~3次,預防葉斑病;
(6)采收:待蔬菜成熟時,用刀子從根和葉之間切除,收割之后要將留在土里的根部拔除,并將土壤翻松,讓太陽照射幾日,有利於下一次播種。
所述的步驟(3)的播種時間優選春秋季,上午8:00-10:30,下午3:00-5:00時間段,播種采取穴植,每穴2-3顆種子,間距17×20厘米,深度保持在0.02-0.3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蔬菜栽培方法簡單,通過合理整地施肥、浸種播種、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栽培過程中用肥量、用藥量少,符合無公害蔬菜的規定;本發明的栽培技術有效提高了蔬菜品種的產量和品質,增加了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無公害蔬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具體內容:
(1)選地整地:選擇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和陽光充足的平地,深翻土壤10-15cm,畝施入70kg苦參及110kg生石灰,暴曬1-2周,耙細平整成寬90厘米,高22厘米的畦;
(2)選種浸種:選擇無病蟲害、頂芽飽滿的優質蔬菜種子,先用含有0.8%赤霉素的水溶液浸泡2-3小時,然后再用 50%多菌靈550倍液浸泡25-30分鐘,撈出晾干備用;
(3)播種:將上述步驟(2)處理后的蔬菜種子均勻播種于上述步驟(1)的平地中,然后覆蓋一層草木灰,并噴灑適量的畜牧尿液及清水;
(4)田間管理:待上述步驟(3)的蔬菜種子萌芽,及時除草、灌溉及補肥,所述的補肥為每畝施入氮磷鉀復合粉55kg、小麥面65kh、鉬酸銨12kg、亞硒酸鈉8kg、硫酸銅5kg、包膜磷酸二銨6kg;
(5)病蟲害防治:用50%代森銨850倍液噴灑,每隔 10天噴 1 次,連續2次,預防葉斑病;
(6)采收:待蔬菜成熟時,用刀子從根和葉之間切除,收割之后要將留在土里的根部拔除,并將土壤翻松,讓太陽照射幾日,有利於下一次播種。
所述的步驟(3)的播種時間優選春秋季,上午8:00-10:30,下午3:00-5:00時間段,播種采取穴植,每穴2-3顆種子,間距17×20厘米,深度保持在0.02-0.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