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藥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
背景技術:
:姜(學名:ZingiberofficinaleRosc.),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開有黃綠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莖。株高0.5-1米;根莖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無毛,無柄;葉舌膜質。總花梗長達25厘米;穗狀花序球果狀;苞片卵形,淡綠色或邊緣淡黃色,頂端有小尖頭。花萼管長約1厘米;花冠黃綠色,裂片披針形;唇瓣中央裂片長圓狀倒卵形。姜溫中散寒,健胃活血,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通經絡等作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是用于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一類物質。植物生長調節劑又稱為植物外源激素,一般通過人工合成或微生物發酵等方式生產,其生理作用和生物學效應與天然植物激素相同或相近。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世界上廣泛應用于農林業生產,現在由于使用方便、價格低而被農民普遍采用,但這些植物生長調節劑存在著使植物耐藥性增大的缺點,從而降低了植物的抗病能力導致農藥施用增多,也還存在持效期短、使用次數多等問題,另外,目前也沒有專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的相關報道。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及其制備方法,可促進生姜的生長,并能增強生姜的抗病能力,且還具有持效期長的優勢。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吲哚乙酸2.2~3.1份,煙酰胺0.3~0.8份,水楊酸1.2~1.5份,氨基酸1~5份,豬糞30~39份,淘米水10~20份,蛋殼粉10~18份,腐植酸10~20份,香蕉樹干50~70份,棕櫚樹干5~15份,未成熟的蘋果20~35份,未成熟的葡萄5~10份,EM生物菌劑0.5~2份,薄荷粉1~3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2份。以上所述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優選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吲哚乙酸2.5~2.9份,煙酰胺0.4~0.7份,水楊酸1.2~1.5份,氨基酸2.5~4份,豬糞32~36份,淘米水12~18份,蛋殼粉12~16份,腐植酸12~18份,香蕉樹干60~68份,棕櫚樹干8~12份,未成熟的蘋果24~30份,未成熟的葡萄6~8份,EM生物菌劑0.6~1.6份,薄荷粉1.5~2.5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2份。更優選的,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吲哚乙酸2.7份,煙酰胺0.5份,水楊酸1.3份,氨基酸3.2份,豬糞34份,淘米水16份,蛋殼粉13份,腐植酸15份,香蕉樹干62份,棕櫚樹干10份,未成熟的蘋果28份,未成熟的葡萄7份,EM生物菌劑1.2份,薄荷粉2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5份。以上所述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重量份稱取各組分;(2)將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切段,干燥,粉碎,加入8~10%的硼酸水溶液,在55~65℃中浸泡10~15h;(3)取出浸泡后的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放入炭化爐中,在480~530℃下烘烤3~4h,得炭基;(4)取出炭基,擠壓成直徑為5~10mm的顆粒,得顆粒狀的炭基;(5)將未成熟的蘋果和未成熟的葡萄切成5~10mm的小塊,榨汁,獲得果汁,將果汁煮沸后,倒入顆粒狀的炭基,浸泡10~16h,得含蘋果酸的炭基;(6)再向步驟(5)所得的含蘋果酸的炭基中加入豬糞、淘米水、蛋殼粉、腐殖酸和EM生物菌劑,再加入4~6倍重量的水混合發酵,發酵溫度為50~60℃,發酵時間為2~3天,發酵完成后在40~60℃下烘至水分含量為30~50%,加入薄荷粉和羧甲基纖維素鈉,攪拌均勻,放置3~6h,在40~60℃下烘干,粉碎成200~250目的粉末,再加入吲哚乙酸、煙酰胺、水楊酸和氨基酸混合均勻,獲得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以上所述的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方法:加入固體組分重量2×105~1×106倍的水中,攪拌,噴灑在生姜種植地上。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以吲哚乙酸、煙酰胺、水楊酸為生長調節劑的基礎,并添加了氨基酸作為增效劑以及生姜的營養劑,促進生姜植株的生長、膨大、抗旱、抗寒、抗病、抗菌能力,多種組分的結合可協同增效延長持效時間,保持較長時間的促進生姜生長。(2)本發明添加的水楊酸還可以軟化生姜表面的蠟質,加速營養物質的吸收。(3)本發明采用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制成炭基,內含豐富的孔隙,且香蕉樹干的膠質炭化后仍具有部分粘附作用,炭基吸附和粘附來自于蘋果和葡萄自身的純天然蘋果酸,該天然蘋果酸是植物本身的內源激素,通過炭基緩慢的釋放出來,使需求量較少的蘋果酸持續緩慢的進入生姜中,有利于生姜植株的植物細胞從外界吸水,有利于促進光合作用,增強生姜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時,炭基還與農家肥混合發酵、吸附其有效成分,使其中的氮肥、鉀肥、磷肥能深入炭基的孔隙中,并同時與腐殖酸鰲合、絡和在一起,在使用時緩慢地被生姜植株吸收,延長其作用時間,(4)本發明還添加了薄荷粉,薄荷粉中的薄荷醇具有殺菌作用,并可幫助各種營養成分加速滲透進入生姜植株的根部、莖干和葉片細胞,提高營養成分的利用效率。(5)將本發明兌水,攪拌,噴灑在在生姜種植地上,有利于促進光合作用和新陳代謝,加速生姜的生長,并起到抗菌、抗病、抗寒等作用,且本發明的炭基成分具有較好的吸附作用,可使營養成分緩慢的釋放出來,延長持效時間,營養成分也不易隨雨水而流失,能大大減少農藥和化肥的用量,減少了目前常用的化學試劑制成的生長調節劑對土壤和環境的污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以下實施例:實施例1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稱取以下重量的各組分:吲哚乙酸2.7g,煙酰胺0.5g,水楊酸1.3g,氨基酸3.2g,豬糞34g,淘米水16g,蛋殼粉13g,腐植酸15g,香蕉樹干62g,棕櫚樹干10g,未成熟的蘋果28g,未成熟的葡萄7g,EM生物菌劑1.2g,薄荷粉2g,羧甲基纖維素鈉1.5g。其中,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重量份稱取各組分;(2)將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切段,干燥,粉碎,加入10%的硼酸水溶液,硼酸水溶液以沒過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為準,在60℃中浸泡15h;(3)取出浸泡后的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放入炭化爐中,在500℃下烘烤3h,得炭基;(4)取出炭基,擠壓成直徑為5~10mm的顆粒,得顆粒狀的炭基;(5)將未成熟的蘋果和未成熟的葡萄切成5~10mm的小塊,榨汁,獲得果汁,將果汁煮沸后,倒入顆粒狀的炭基,浸泡16h,得含蘋果酸的炭基;(6)再向步驟(5)所得的含蘋果酸的炭基中加入豬糞、淘米水、蛋殼粉、腐殖酸和EM生物菌劑,再加入5倍重量的水混合發酵,發酵溫度為55℃,發酵時間為3天,發酵完成后在45℃下烘至水分含量為40%,加入薄荷粉和羧甲基纖維素鈉,攪拌均勻,放置5h,在45℃下烘干,粉碎成250目的粉末,再加入吲哚乙酸、煙酰胺、水楊酸和氨基酸混合均勻,獲得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實施例2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稱取以下重量的各組分:吲哚乙酸2.2g,煙酰胺0.3g,水楊酸1.2g,氨基酸1g,豬糞30g,淘米水10g,蛋殼粉10g,腐植酸10g,香蕉樹干50g,棕櫚樹干5g,未成熟的蘋果20g,未成熟的葡萄5g,EM生物菌劑0.5g,薄荷粉1g,羧甲基纖維素鈉1g。其中,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重量份稱取各組分;(2)將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切段,干燥,粉碎,加入10%的硼酸水溶液,硼酸水溶液以沒過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為準,在55℃中浸泡15h;(3)取出浸泡后的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放入炭化爐中,在480℃下烘烤3h,得炭基;(4)取出炭基,擠壓成直徑為5~10mm的顆粒,得顆粒狀的炭基;(5)將未成熟的蘋果和未成熟的葡萄切成5~10mm的小塊,榨汁,獲得果汁,將果汁煮沸后,倒入顆粒狀的炭基,浸泡10h,得含蘋果酸的炭基;(6)再向步驟(5)所得的含蘋果酸的炭基中加入豬糞、淘米水、蛋殼粉、腐殖酸和EM生物菌劑,再加入4倍重量的水混合發酵,發酵溫度為50℃,發酵時間為3天,發酵完成后在60℃下烘至水分含量為30%,加入薄荷粉和羧甲基纖維素鈉,攪拌均勻,放置3h,在60℃下烘干,粉碎成250目的粉末,再加入吲哚乙酸、煙酰胺、水楊酸和氨基酸混合均勻,獲得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實施例3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稱取以下重量的各組分:吲哚乙酸3.1g,煙酰胺0.8g,水楊酸1.5g,氨基酸5g,豬糞39g,淘米水20g,蛋殼粉18g,腐植酸20g,香蕉樹干70g,棕櫚樹干15g,未成熟的蘋果35g,未成熟的葡萄10g,EM生物菌劑2g,薄荷粉3g,羧甲基纖維素鈉2g。其中,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重量份稱取各組分;(2)將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切段,干燥,粉碎,加入8%的硼酸水溶液,硼酸水溶液以沒過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為準,在60℃中浸泡10h;(3)取出浸泡后的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放入炭化爐中,在530℃下烘烤2h,得炭基;(4)取出炭基,擠壓成直徑為5~10mm的顆粒,得顆粒狀的炭基;(5)將未成熟的蘋果和未成熟的葡萄切成5~10mm的小塊,榨汁,獲得果汁,將果汁煮沸后,倒入顆粒狀的炭基,浸泡15h,得含蘋果酸的炭基;(6)再向步驟(5)所得的含蘋果酸的炭基中加入豬糞、淘米水、蛋殼粉、腐殖酸和EM生物菌劑,再加入6倍重量的水混合發酵,發酵溫度為60℃,發酵時間為3天,發酵完成后在50℃下烘至水分含量為40%,加入薄荷粉和羧甲基纖維素鈉,攪拌均勻,放置6h,在50℃下烘干,粉碎成250目的粉末,再加入吲哚乙酸、煙酰胺、水楊酸和氨基酸混合均勻,獲得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實施例4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稱取以下重量的各組分:吲哚乙酸2.5g,煙酰胺0.4g,水楊酸1.2g,氨基酸2.5g,豬糞32g,淘米水12g,蛋殼粉12g,腐植酸12g,香蕉樹干60g,棕櫚樹干8g,未成熟的蘋果24g,未成熟的葡萄6g,EM生物菌劑0.6g,薄荷粉1.5g,羧甲基纖維素鈉1g。其中,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重量份稱取各組分;(2)將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切段,干燥,粉碎,加入10%的硼酸水溶液,硼酸水溶液以沒過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為準,在55℃中浸泡15h;(3)取出浸泡后的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放入炭化爐中,在520℃下烘烤3h,得炭基;(4)取出炭基,擠壓成直徑為5~10mm的顆粒,得顆粒狀的炭基;(5)將未成熟的蘋果和未成熟的葡萄切成5~10mm的小塊,榨汁,獲得果汁,將果汁煮沸后,倒入顆粒狀的炭基,浸泡16h,得含蘋果酸的炭基;(6)再向步驟(5)所得的含蘋果酸的炭基中加入豬糞、淘米水、蛋殼粉、腐殖酸和EM生物菌劑,再加入5倍重量的水混合發酵,發酵溫度為55℃,發酵時間為3天,發酵完成后在45℃下烘至水分含量為40%,加入薄荷粉和羧甲基纖維素鈉,攪拌均勻,放置5h,在45℃下烘干,粉碎成250目的粉末,再加入吲哚乙酸、煙酰胺、水楊酸和氨基酸混合均勻,獲得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實施例5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稱取以下重量的各組分:吲哚乙酸2.9g,煙酰胺0.7g,水楊酸1.5g,氨基酸4g,豬糞36g,淘米水18g,蛋殼粉16g,腐植酸18g,香蕉樹干68g,棕櫚樹干12g,未成熟的蘋果30g,未成熟的葡萄8g,EM生物菌劑1.6g,薄荷粉2.5g,羧甲基纖維素鈉2g。其中,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重量份稱取各組分;(2)將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切段,干燥,粉碎,加入10%的硼酸水溶液,硼酸水溶液以沒過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為準,在60℃中浸泡15h;(3)取出浸泡后的香蕉樹干和棕櫚樹干,放入炭化爐中,在530℃下烘烤3h,得炭基;(4)取出炭基,擠壓成直徑為5~10mm的顆粒,得顆粒狀的炭基;(5)將未成熟的蘋果切成5~10mm的小塊,榨汁,獲得果汁,將果汁煮沸后,倒入顆粒狀的炭基,浸泡16h,得含蘋果酸的炭基;(6)再向步驟(5)所得的含蘋果酸的炭基中加入豬糞、淘米水、蛋殼粉、腐殖酸和EM生物菌劑,再加入4倍重量的水混合發酵,發酵溫度為55℃,發酵時間為3天,發酵完成后在45℃下烘至水分含量為40%,加入薄荷粉和羧甲基纖維素鈉,攪拌均勻,放置5h,在45℃下烘干,粉碎成250目的粉末,再加入吲哚乙酸、煙酰胺、水楊酸和氨基酸混合均勻,獲得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實施例1~5的吲哚乙酸選用愛密挺,取實施例1~5的用于生姜的生長調節劑,按照使用方法混合,一同加入固體組分重量2×105倍的水中,在生姜的芽冒出地面后以噴霧的形式噴灑在生姜表面,每20kg噴灑250平方米的生姜種植地,每20天噴灑一次。并設有一空白處理,即在生姜種植地上噴灑同樣重量的水。增產效果見下表: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產量增加(%)3930283235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