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大米種植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有機大米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有機大米指的是栽種稻米的過程中,使用天然有機的栽種方式,完全采用自然農耕法種出來的大米。有機大米必須是種植改良場推薦的良質米品種,而且在栽培過程中不能使用化學肥料,農藥和生長調節劑等。有機大米使用的肥料一定要是有機肥,土地也得嚴格要求,才可以達到完全沒有污染的效果。有機大米生產中不僅僅是不施用化肥的問題,而且要有效解決有機大米生產過程中病、蟲、草、肥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機大米的種植方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中的一個或者多個。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有機大米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土壤選擇:種植的土壤包括50-70%重量百分含量的蛭石、10-15%重量百分含量的泥炭苔蘚,10-15%重量百分含量的椰子的椰殼纖維木髓和12-15%重量百分含量的沸石;
s2、種子預處理:首先需要經過曬種進行篩選,剔除秕谷和受傷的種子,去雜去籽,再采用1%的石灰水浸種消毒2-3天;
s3、播種:將經過預處理的種子進行播種,插秧采用合理密植的插秧方式,插秧行距控制在28-32cm,株距控制在12-15cm,每穴3-5顆種子;
s4、施肥:對播種完的土壤進行灌溉、施加肥料,所述肥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20%的柳枝、20%的油菜秸稈、20%的番茄枝葉、20%的稻殼、5%的生物鋅、5%的食醋和10%的光合細菌提取物溶液;
s5、殺蟲:利用殺蟲燈誘殺田間的害蟲,同時采用生物防治控制田間害蟲。
所選土壤無重金屬污染,具有優異的栽培性能和生長特性,可有效的用于有機水稻的生長。且在種子處理、施肥、殺蟲每個階段都沒有使用化肥或殺蟲劑,完全不存在污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土壤還包括黃土、硅藻土、珍珠巖或黑云母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肥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a1、將重量百分比為20%的柳枝、20%的油菜秸稈、20%的番茄枝葉、20%的稻殼粉碎至40目;
a2、將粉碎的物料浸泡在牛尿中,進行氨化處理,浸泡時間為1天,撈起浸泡物;
a3、在撈起的浸泡物加入高溫發酵釜中,加入發酵菌群,進行固態發酵,發酵時間為12h,發酵溫度為120℃,發酵成黑色泥狀物;
a4、將黑色泥狀物取出后,放入攪拌鍋中,加入重量百分比為5%的生物鋅、5%的食醋、10%的光合細菌提取物溶液,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后,得到所述的肥料。
發酵過程中,肥料以水楊酸的形式存在于生物酶,容易被水稻吸收,并在養殖周期,促進水稻根系的發育,并控制苗陡峭的生長,且原料供應營養成分的全部營養物質用于水稻育苗周期,和用來培養壯苗,用于在未來高收率奠定基礎。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殺蟲燈為黑光燈、紫外燈或振頻殺蟲燈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生物防治為利用現有自然天敵控制害蟲的種群數量。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自然天敵為泥鰍魚、蜘蛛、寄生蜂、蛙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一種有機大米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1、土壤選擇:種植的土壤包括50-70%重量百分含量的蛭石、10-15%重量百分含量的泥炭苔蘚,10-15%重量百分含量的椰子的椰殼纖維木髓和12-15%重量百分含量的沸石;
a2、種子預處理:首先需要經過曬種進行篩選,剔除秕谷和受傷的種子,去雜去籽,再采用1%的石灰水浸種消毒2-3天;
a3、播種:將經過預處理的種子進行播種,插秧采用合理密植的插秧方式,插秧行距控制在28-32cm,株距控制在12-15cm,每穴3-5顆種子;
a4、施肥:對播種完的土壤進行灌溉、施加肥料,其中肥料的制備方法如下:將重量百分比為20%的柳枝、20%的油菜秸稈、20%的番茄枝葉、20%的稻殼粉碎至40目;將粉碎的物料浸泡在牛尿中,進行氨化處理,浸泡時間為1天,撈起浸泡物;在撈起的浸泡物加入高溫發酵釜中,加入發酵菌群,進行固態發酵,發酵時間為12h,發酵溫度為120℃,發酵成黑色泥狀物;將黑色泥狀物取出后,放入攪拌鍋中,加入重量百分比為5%的生物鋅、5%的食醋、10%的光合細菌提取物溶液,進行攪拌,混合均勻后,得到所述的肥料。
a5、殺蟲:利用黑光燈、紫外燈或振頻殺蟲燈誘殺田間的害蟲,同時采用利用現有自然天敵控制害蟲的種群數量,其中自然天敵包括泥鰍魚、蜘蛛、寄生蜂、蛙類。
采用氣相色譜/質譜選擇離子檢測模式對有機大米的25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進行檢測分析。
樣品處理:準確稱取粉碎后的有機大米樣品5g于50ml離心管中,加入2g無水硫酸鈉和20ml乙酸乙酯正己烷提取液,旋渦混勻后用超聲波提取15min,于3000r/min速率下離心分離3min,移取上清液于100ml梨形瓶中,再加入20ml乙酸乙酯正己烷提取液,重復提取一次,合并兩次提取液于100ml梨形瓶中,旋轉濃縮至近干,備凈化用。在玻璃管中從下到上依次裝入1cm高的無水硫酸鈉、2g含水5%的弗羅里硅土、1cm高的無水硫酸鈉制成固相萃取柱。先用5ml正己烷淋洗,再用5ml乙酸乙酯淋洗,最后用5ml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平衡體系。待液面到達填料上沿,用10ml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分5次將梨形瓶中的殘余物轉移到固相萃取柱上,在第一轉移時開始收集洗脫液,當樣品液面到達填料上沿時,再用5ml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淋洗,收集所有洗脫液。選擇濃縮近干,氮氣吹干,用正己烷定容至1ml,通過氣相色譜/質譜進行分析。
檢測方法:
色譜條件:db-35ms毛細管色譜柱,載氣為氦氣,流速為1ml/min,進樣口溫度為300℃,不分流進樣,進樣量為1μl,柱溫從70℃以20℃每min的速度升到150℃,再以2℃每min升到220℃,然后以10℃每min升到280℃,最后以5℃每min升到300℃。
質譜條件:ei源,70ev;采集方式為選擇離子檢測方式,掃描質量范圍50-450u,離子源溫度為230℃,四級桿溫度為150℃。整個分析過程時間分為13個窗口,每個窗口掃描1-4個農藥,用sim模式進行掃描,每個化合物選擇一個定量離子或兩個定性離子。
檢測結果:在有機大米樣品中,并沒有發現25種常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存在。
本發明提供的實施方案中的有機大米在生長的每個階段都沒有使用化肥或殺蟲劑,完全不存在污染。
以上表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方式,應當指出,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