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喀斯特地區蜂糖李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蜂糖李是貴州喀斯特地區多年種植選育而成的蜂糖李品種,其幼樹樹勢較強壯、直立,成年樹較開張,樹體高大,半圓頭型,萌芽率高、成枝率低,節間較長;一年生枝陽面褐色,陰面綠色,多年生枝灰褐色。葉呈窄披針形,長7.9厘米,寬2.25厘米,葉深綠色,葉尖急尖,葉基狹楔形,葉緣細尖鋸齒;葉柄長0.8厘米,葉柄和主脈淺粉紅色。花冠直徑1.4厘米,花瓣5瓣、白色,花絲白色,花柱淡綠色,花萼淡褐綠色。
目前在喀斯特山區,蜂糖李的種植方法主要是按照4m×3m的株行距,按自然開心形整枝;或按2m×3m適度密植,按主干形整枝,進行長枝修剪。
上述種植方法在喀斯特山區短期內雖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不適宜大田種植推廣,長期來看,不利于蜂糖李的增產豐收。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不足之處,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喀斯特地區蜂糖李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蜂糖李種植前將土地深耕,并施發酵腐熟有機肥,畝用量2000kg,使之與土壤混勻,保持土壤肥力;
(2)選擇樹勢強壯、直立,根系發達,葉片茂盛的蜂糖李苗,苗高40-60cm;
(3)在春季3-4月,按照行距5m,株距3m的密度種植,留足蜂糖李生長的空間,種植時并澆透定根水,補充蜂糖李生長所需水分;
(4)待蜂糖李成活后,每年10月入秋后用發酵腐熟有機肥追肥一次,畝用量3000kg;
(5)種植當年,蜂糖李長到距離地面70-90cm時按開心形整枝進行枝梢管理,剪截定干,控制蜂糖李新梢旺長,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達到平衡,剪截時,剪口下第一芽要迎著西南風向,剪口斜面上方略高于芽尖,斜面下方與芽基部相平或略高,第二年春季在定干當年新發出的枝條中,選3-4個枝條作主枝,各主枝間的角度45度到60度,到第三年春季,在每個主枝中分別選1-2個角度開張,生長強壯的枝條剪去全枝的1/3-1/2,作為主枝的處長枝;并在每個主枝下部選1-2個向外生長的枝條短截1/4-1/2作為側枝,主枝上著生5厘米以下的小枝保留,培養成短果枝或花束狀果枝,以后每年主、側枝的延長枝修剪方法與上一年相同;
(6)按棵數6:1的比例配置花期與蜂糖李基本一致、花粉親和力強的四月李,利用異花授粉提高坐果率,蜂糖李進入盛果期以后,進行嚴格疏果,花簇狀果枝和短果枝留1個果,中、長果枝間隔5-6cm留1個果。
本發明操作簡單成活率高、豐產效果明顯,適于喀斯特地區蜂糖李的種植,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產量提高20-30%,適宜在喀斯特山區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1)蜂糖李種植前將土地深耕,并施發酵腐熟有機肥,畝用量2000kg,使之與土壤混勻,保持土壤肥力;
(2)選擇樹勢強壯、直立,根系發達,葉片茂盛的蜂糖李苗,苗高40-60cm;
(3)在春季3-4月,按照行距5m,株距3m的密度種植,留足蜂糖李生長的空間,種植時并澆透定根水,補充蜂糖李生長所需水分;
(4)待蜂糖李成活后,每年10月入秋后用發酵腐熟有機肥追肥一次,畝用量3000kg;
(5)種植當年,蜂糖李長到距離地面70-90cm時按開心形整枝進行枝梢管理,剪截定干,控制蜂糖李新梢旺長,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達到平衡,剪截時,剪口下第一芽要迎著西南風向,剪口斜面上方略高于芽尖,斜面下方與芽基部相平或略高,第二年春季在定干當年新發出的枝條中,選3-4個枝條作主枝,各主枝間的角度45-60度,如果枝條角度不合理,可采用拉枝或吊枝的方法糾正,同時,根據各主枝的生長情況適當短截,剪去全長的1/4-1/3,并疏除過密枝,到第三年春季,在每個主枝中分別選1-2個角度開張,生長強壯的枝條剪去全枝的1/3-1/2,作為主枝的處長枝;并在每個主枝下部選1-2個向外生長的枝條短截1/4-1/2作為側枝,主枝上著生5厘米以下的小枝盡量多留,培養成短果枝或花束狀果枝,以后每年主、側枝的延長枝修剪方法與上一年相同;
(6)按棵數6:1的比例配置花期與蜂糖李基本一致、花粉親和力強的四月李,利用異花授粉提高坐果率,蜂糖李進入盛果期以后,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大、小果區分明顯時,進行嚴格疏果,疏除畸形果、病蟲果和多余果,花簇狀果枝和短果枝留1個果,中、長果枝間隔5-6cm留1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