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飼草作物與糧食作物的輪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田間布局、種植時間安排、田間管理的措施;
田間布局措施為:在田間按要求建立種植帶,相鄰種植帶種植不同作物,將種植帶A根據(jù)季節(jié)輪流種植黑麥草或玉米,則種植帶B種植菊苣,種植帶A和種植帶B間隔交叉種植;
種植時間安排措施包括:每年4上旬至5月初,依據(jù)土壤墑情及黑麥草生長情況,適時收獲最后一茬黑麥草,翻耕整理土地,點播玉米;8月下旬至9月下旬,依據(jù)玉米成熟程度和土壤墑情適時收獲玉米,硬茬開溝條播黑麥草;菊苣播種選擇4-5月或8-9月播種,播種一次可以收獲5-8年。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飼草作物與糧食作物的輪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田間布局的措施還包括:種植帶的帶寬為1.5-2.0m,黑麥草條播,具體行數(shù)根據(jù)黑麥草/玉米的帶寬而定,行距15-20cm;玉米種植2-3行,行距40-50cm;菊苣條播撒播即可。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飼草作物與糧食作物的輪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種植時間安排的措施還包括:采用南北種植方式,每5-8年種植帶A與種植帶B互換進行播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飼草作物與糧食作物的輪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田間管理的措施包括:播種、施肥、灌溉、病蟲草害防控措施;所述播種包括菊苣播種、黑麥草播種、玉米播種;
其中,菊苣播種措施為:選擇4-5月或8-9月播種;依據(jù)土壤墑情,選擇陰雨天氣,地表開淺溝,溝深0.5-1.0cm,播種量為4.0-5.0kg/hm2,條播行距20-30cm;
黑麥草播種措施為:玉米收獲后,依據(jù)土壤墑情,選擇較陰雨,日均氣溫25-29℃的天氣進行播種。播種時地表開淺溝,進行條播。播種量為10-15kg/hm2,行距15-20cm;
玉米播種措施為:黑麥草收獲后,適時翻埋整地,先翻耕30cm;10-15天后,依據(jù)土壤墑情適時旋耕,以土地平整適宜玉米播種為適宜,點播時行距50cm,株距25cm,三角錯行種植,每穴留苗2株。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飼草作物與糧食作物的輪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菊苣播種時采用與細沙混勻后播種的方式進行。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飼草作物與糧食作物的輪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菊苣播種時,施氮35kg/hm2做種肥;每次刈割后及返青后追施氮35-50kg/hm2;玉米播種前,隨翻耕黑麥草施農(nóng)家肥30t/hm2,尿素75kg/hm2;大喇叭期追施450kg/hm2玉米專用肥;黑麥草,苗高8-12cm時,選擇雨天施尿素15kg/hm2;每次刈割后追施氮肥75kg/hm2。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飼草作物與糧食作物的輪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菊苣播種施肥時,每年應追施有效磷60-120kg/hm2、有效鉀60-80kg/hm2。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飼草作物與糧食作物的輪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措施包括:11月至翌年5月,黑麥草播種后根據(jù)土壤墑情適當灌溉,確保出苗整齊;黑麥草刈割后適當灌溉,尤其1-5月期間,刈割后如果土壤水分含量較低,要及時灌溉;菊苣在缺水嚴重的情況下,極易抽薹,為防止菊苣抽薹,在土壤墑情較低的情況下,依據(jù)降水情況及時灌溉。
9.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飼草作物與糧食作物的輪作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蟲害防控措施包括:黑麥草在3月底4月初完成最后一次刈割并適時翻耕,耕深25-30cm,防止后期黑麥草影響玉米生長;黑麥草和玉米播種后,注意控制田間雜草,玉米田出苗后可以用玉米專用除草劑。菊苣在12月-翌年3月生長緩慢,注意控制田間雜草;黑麥草生長期間病害較少,基本不用噴灑農(nóng)藥;菊苣在雨季注意防治腐病;玉米病蟲害控制與普通大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