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紫玉蘭扦插育苗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選擇地質疏松、土壤肥沃、土壤PH值為6.4-6.7的地塊作為苗圃,選用35-4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噴灑于苗圃的表土上;
S2: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紫玉蘭母本植株上采取半木質化嫩枝作為插條,插條的長度為8-10cm,然后將插條的基部浸入水中;
S3:準備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醇20-25份,吲哚丁酸鉀23-26份,滑石粉18-22份,黏土14-16份,萘乙酸鈉22-24份,然后將乙醇、吲哚丁酸鉀、滑石粉、黏土和萘乙酸鈉混合,制得試劑;
S4:將插條的基部浸入試劑內,浸泡6-9h;
S5:將浸泡后的插條扦插在苗圃中,扦插深度為3-6cm;
S6:扦插結束后,選用50-5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噴灑于插條上,然后每隔8-12天噴灑一次50-5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S7:保持插條的環境濕度為85-88%,保持插條的環境溫度為25-28℃,完成紫玉蘭扦插育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紫玉蘭扦插育苗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選擇地質疏松、土壤肥沃、土壤PH值為6.5-6.6的地塊作為苗圃,選用36-39%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噴灑于苗圃的表土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紫玉蘭扦插育苗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紫玉蘭母本植株上采取半木質化嫩枝作為插條,插條的長度為9-10cm,然后將插條的基部浸入水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紫玉蘭扦插育苗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準備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乙醇21-24份,吲哚丁酸鉀24-25份,滑石粉19-21份,黏土15-16份,萘乙酸鈉23-24份,然后將乙醇、吲哚丁酸鉀、滑石粉、黏土和萘乙酸鈉混合,制得試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紫玉蘭扦插育苗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將插條的基部浸入試劑內,浸泡7-8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紫玉蘭扦插育苗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將浸泡后的插條扦插在苗圃中,扦插深度為4-5c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紫玉蘭扦插育苗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扦插結束后,選用51-54%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噴灑于插條上,然后每隔9-11天噴灑一次51-54%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紫玉蘭扦插育苗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保持插條的環境濕度為86-87%,保持插條的環境溫度為26-27℃,完成紫玉蘭扦插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