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植物的栽培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高產(chǎn)高品質富硒沙糖桔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沙糖桔,又名:十月桔。原產(chǎn)郁南縣、懷集、廣寧、四會一帶。最初產(chǎn)自四會市黃田鎮(zhèn)沙糖村,因而得名沙糖橘。主要產(chǎn)地有:荔浦(荔浦修仁鎮(zhèn)),蒙山、金秀、象州、平樂、昭平、平南等(多數(shù)為荔浦人租地),懷集,廣寧,四會。沙糖桔果實扁圓形,頂部有瘤狀突起,蒂臍端凹陷,色澤橙黃,果壁薄,易剝離。沙糖桔尤以四會黃田鎮(zhèn)出產(chǎn)的為其鮮美而極甜,無渣,口感細膩,實為佳品。廣西桂林市荔浦縣現(xiàn)為國家種沙糖桔面積最大的縣。沙糖桔是穩(wěn)產(chǎn)豐產(chǎn)的柑桔品種之一。一般種植3年可結果,5年以后盛產(chǎn)期。單株產(chǎn)量有100-150斤,高產(chǎn)者達350-400斤,果實耐貯藏。
沙糖桔是柑桔類的名優(yōu)品種,并被《羊城晚報》譽稱“一枝獨秀”。其果實扁圓形,頂部有瘤狀突起,蒂臍端凹陷,色澤橙黃,裹壁薄,易剝離。果形指數(shù)0.78,單果重62-86克,可食率71%,可含溶性固形物11%,每100毫升含全糖10.55克,果酸0.35克。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后沁心潤喉,耐人尋味。該產(chǎn)品馳名中外,60-70年代,曾批量暢銷東南亞和港澳地區(qū)。
沙糖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鈣、纖維質、少量蛋白質、脂肪以及豐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蘋果酸,枸椽酸、檸檬酸以及胡蘿卜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抗壞血酸,以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沙糖橘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癥,能幫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氣散結它,防治便秘。
硒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是Se,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A族,是一種非金屬。1817年,瑞典科學家永斯·雅各布·貝采利烏斯從硫酸廠的鉛室底部的紅色粉狀物物質中制得硒。硒與它的同族元素硫相比,在地殼中的含量少得多。硒成單質存在的礦是極難找到的,全球唯一硒獨立成礦的地區(qū)位于中國湖北恩施。
硒是人和動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它能預防治療40多種疾病,因而有“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天然解毒劑”之美稱。世界上可利用的硒資源越來越少,而且分布極不均衡,資源十分珍貴。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為兩種:無機硒和植物活性硒。無機硒一般指亞硒酸鈉和硒酸鈉,從金屬礦藏的副產(chǎn)品中獲得;植物活性硒是硒通過生物轉化與氨基酸結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其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在生物體內催化氫過氧化物或脂質過氧化物轉變?yōu)樗蚋鞣N醇類,消除自由基對生物膜的攻擊,保護生物膜免受氧化損傷。此外,硒還參與構成碘化甲狀腺胺酸脫碘酶等。
現(xiàn)階段,關于富硒沙糖桔的栽培技術的報道還很少,市場上按照常規(guī)的方法進行栽培及管理,培育出一種極為普通的沙糖桔品種,因此,研究關于富硒沙糖桔的栽培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產(chǎn)高品質富硒沙糖桔的種植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1)選種及預處理:一般選擇生長期較長,植株高大,果形較大,耐熱耐濕性及抗病能力較強的晚熟品種;播種前將種子晾曬2~4小時,之后先用50~60℃水中浸泡10~15分鐘,其間要用筷子不斷攪動,然后撈出放到抑菌液中浸泡2~5分鐘,最后將種子撈出放到30~35℃的水中浸泡3~4小時,取出瀝干,放到催芽箱中催芽,溫度在25~30℃,直至種子出現(xiàn)有露白時即可取出進行播種;其中,所述的抑菌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多菌靈0.1~0.2份,磷酸三鈉0.5~0.8份,米醋1~4份,月桂酰肌氨酸鈉2~3份,去離子水100~110份;
(2)育苗:一般先采用苗床育苗,苗床東西長20m,寬1.1m,高20cm,將育苗基質放入70孔的穴盤中,擺放到苗床上,用鑷子把種子放入穴中,蓋上育苗基質,以看不見種子為標準,澆勻水分,最后蓋上地膜,保濕保溫,促進種子發(fā)芽和幼苗出土;發(fā)芽期的適溫12.5~37℃,夜間16-20℃;種子發(fā)芽一般需要6-9天,待種子發(fā)芽率達80%以上,揭開地膜,幼苗期白天溫度20-25℃,夜間10-15℃,持續(xù)4-7天,即可移植到大田種植;
(3)苗圃地的處理:選擇背風向陰處的丘陵地作為苗圃地,然后對苗圃地進行復墾,復墾深度為30cm~40cm;然后將經(jīng)過復墾的苗圃地做成規(guī)格為寬80cm~120cm×高15cm~20cm的畦;其中,在苗圃地的處理過程中施入農(nóng)家肥750公斤/畝~1000公斤/畝、鈣鎂磷肥30公斤/畝~35公斤/畝以及土壤調理劑80公斤/畝~100公斤/畝作為基肥;
(4)定植:選擇步驟(2)中莖干粗、根系發(fā)育健全、無病蟲害、株高為40cm~50cm的苗木定植,苗床在定植前1天噴1次保護性殺菌劑,用大壟雙行定植,壟寬1.3-1.5米,整平,鋪好滴管,蓋上地膜,行株距65厘米*30厘米,每畝3000-3500株,定植后要每棵苗都要澆定根水,再用土把幼苗四周和地膜蓋嚴;
(5)田間管理:
①生長期水、肥、溫度和光照強度管理:
水分:定期澆水,保持畦田的濕度為其飽和度的40-50%;
溫度:緩苗后到坐果前,保持畦田高溫為20-22℃,低溫15-17℃低溫時間保持7-8h;坐果后,保持畦田高溫為22-25℃,低溫15-17℃低溫時間保持7-8h;
光照:坐果前,保持光照強度為3500-45001x,光照時間為8-lOh;結果期,保持光照強度為4000-55001x,光照時間為8-lOh;
追肥:定植40天后,新根開始生長,可用腐熟糞水稀釋2-3倍淋施,每隔10-15天施一次,每株2-5kg,從種植第二年開始,每隔20-30天施用糞水15kg,0.15kg尿素,9個月后每株施0.5kg氯化鉀;另外,除了進行上述施肥外,分別在新葉期、坐果期、中果期、采果前15天各葉面和根部噴施含硒制劑,其中所述含硒制劑的組成為:按重量份計,硒菇菌糠2-3份,亞硒酸鈉2-3份,尿素5-8份,過磷酸鉀10-15份,磷酸鈣8-15份,腐植酸2-5份,去離子水10-20份;
②修剪整枝:在定植后,在主干40cm處短截,選留3條方向各異的枝條作主技,主技與主干垂直線呈45°角,主枝過于直立,要用繩拉大分枝角度,主枝老熟后,保留30cm后短截;
③病蟲害防治:加強管理,增強樹勢,發(fā)病時及時噴相應的藥物。
其中,所述步驟(5)中修剪整枝還包括當夏梢抽生時,采用人工方法全部抹去嫩芽,或者噴灑500-000ppm的多效唑,冬剪要對結果枝、落果枝進行回縮修剪。
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為:(1)采用本發(fā)明的栽培方法,沙糖桔種子的發(fā)芽率達到90%以上,移栽后的苗木成活率達到95%以上,而且可在移栽兩年后即可開始開花結果。
(2)本發(fā)明的栽培方法從選種、育苗一直到田間管理的整個過程是一個整體,各個階段的培育方法都與后期的步驟相輔相成,通過對選種、育苗條件的控制、苗圃地的處理方法、定植的設置以及田間管理中水、肥、溫度和光照的選擇使得最終得到的沙糖桔果實較大,果實大小均勻,并有效防止果銹、裂果、畸形果、小果等病癥以及真菌引起各種斑病現(xiàn)象,顯著增強抗病、抗旱、抗寒、抗蟲害能力,另外,本發(fā)明硒原料用量少,因此整個生產(chǎn)過程成本低,但生產(chǎn)出來的沙糖桔不但營養(yǎng)價值豐富,而且硒含量高,使普通的沙糖桔變成一種極其特色的功能性水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闡述:
實施例1
一種高產(chǎn)高品質富硒沙糖桔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種及預處理:一般選擇生長期較長,植株高大,果形較大,耐熱耐濕性及抗病能力較強的晚熟品種;播種前將種子晾曬3小時,之后先用55℃水中浸泡13分鐘,其間要用筷子不斷攪動,然后撈出放到抑菌液中浸泡2~5分鐘,最后將種子撈出放到32℃的水中浸泡3小時,取出瀝干,放到催芽箱中催芽,溫度在26℃,直至種子出現(xiàn)有露白時即可取出進行播種;其中,所述的抑菌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多菌靈0.1份,磷酸三鈉0.6份,米醋3份,月桂酰肌氨酸鈉2份,去離子水105份;
(2)育苗:一般先采用苗床育苗,苗床東西長20m,寬1.1m,高20cm,將育苗基質放入70孔的穴盤中,擺放到苗床上,用鑷子把種子放入穴中,蓋上育苗基質,以看不見種子為標準,澆勻水分,最后蓋上地膜,保濕保溫,促進種子發(fā)芽和幼苗出土;發(fā)芽期的適溫20℃,夜間18℃;種子發(fā)芽一般需要7天,待種子發(fā)芽率達80%以上,揭開地膜,幼苗期白天溫度22℃,夜間11℃,持續(xù)5天,即可移植到大田種植;
(3)苗圃地的處理:選擇背風向陰處的丘陵地作為苗圃地,然后對苗圃地進行復墾,復墾深度為35cm;然后將經(jīng)過復墾的苗圃地做成規(guī)格為寬100cm×高17cm的畦;其中,在苗圃地的處理過程中施入農(nóng)家肥850公斤/畝、鈣鎂磷肥32公斤/畝以及土壤調理劑90公斤/畝作為基肥;
(4)定植:選擇步驟(2)中莖干粗、根系發(fā)育健全、無病蟲害、株高為45cm的苗木定植,苗床在定植前1天噴1次保護性殺菌劑,用大壟雙行定植,壟寬1.35米,整平,鋪好滴管,蓋上地膜,行株距65厘米*30厘米,每畝3200株,定植后要每棵苗都要澆定根水,再用土把幼苗四周和地膜蓋嚴;
(5)田間管理:
①生長期水、肥、溫度和光照強度管理:
水分:定期澆水,保持畦田的濕度為其飽和度的40-50%;
溫度:緩苗后到坐果前,保持畦田高溫為21℃,低溫16℃低溫時間保持7h;坐果后,保持畦田高溫為23℃,低溫16℃低溫時間保持7h;
光照:坐果前,保持光照強度為40001x,光照時間為9h;結果期,保持光照強度為50001x,光照時間為9h;
追肥:定植40天后,新根開始生長,可用腐熟糞水稀釋2倍淋施,每隔12天施一次,每株3kg,從種植第二年開始,每隔25天施用糞水15kg,0.15kg尿素,9個月后每株施0.5kg氯化鉀;另外,除了進行上述施肥外,分別在新葉期、坐果期、中果期、采果前15天各葉面和根部噴施含硒制劑,其中所述含硒制劑的組成為:按重量份計,硒菇菌糠2份,亞硒酸鈉3份,尿素6份,過磷酸鉀12份,磷酸鈣10份,腐植酸3份,去離子水15份;
②修剪整枝:在定植后,在主干40cm處短截,選留3條方向各異的枝條作主技,主技與主干垂直線呈45°角,主枝過于直立,要用繩拉大分枝角度,主枝老熟后,保留30cm后短截;
③病蟲害防治:加強管理,增強樹勢,發(fā)病時及時噴相應的藥物。
實施例2
一種高產(chǎn)高品質富硒沙糖桔的種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種及預處理:一般選擇生長期較長,植株高大,果形較大,耐熱耐濕性及抗病能力較強的晚熟品種;播種前將種子晾曬3小時,之后先用57℃水中浸泡11分鐘,其間要用筷子不斷攪動,然后撈出放到抑菌液中浸泡4分鐘,最后將種子撈出放到35℃的水中浸泡3小時,取出瀝干,放到催芽箱中催芽,溫度在25℃,直至種子出現(xiàn)有露白時即可取出進行播種;其中,所述的抑菌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多菌靈0.2份,磷酸三鈉0.5份,米醋1份,月桂酰肌氨酸鈉2份,去離子水100份;
(2)育苗:一般先采用苗床育苗,苗床東西長20m,寬1.1m,高20cm,將育苗基質放入70孔的穴盤中,擺放到苗床上,用鑷子把種子放入穴中,蓋上育苗基質,以看不見種子為標準,澆勻水分,最后蓋上地膜,保濕保溫,促進種子發(fā)芽和幼苗出土;發(fā)芽期的適溫20℃,夜間17℃;種子發(fā)芽一般需要6天,待種子發(fā)芽率達80%以上,揭開地膜,幼苗期白天溫度20℃,夜間10℃,持續(xù)4天,即可移植到大田種植;
(3)苗圃地的處理:選擇背風向陰處的丘陵地作為苗圃地,然后對苗圃地進行復墾,復墾深度為30cm;然后將經(jīng)過復墾的苗圃地做成規(guī)格為寬100cm×高15cm的畦;其中,在苗圃地的處理過程中施入農(nóng)家肥1000公斤/畝、鈣鎂磷肥30公斤/畝以及土壤調理劑90公斤/畝作為基肥;
(4)定植:選擇步驟(2)中莖干粗、根系發(fā)育健全、無病蟲害、株高為40cm的苗木定植,苗床在定植前1天噴1次保護性殺菌劑,用大壟雙行定植,壟寬1.3米,整平,鋪好滴管,蓋上地膜,行株距65厘米*30厘米,每畝3500株,定植后要每棵苗都要澆定根水,再用土把幼苗四周和地膜蓋嚴;
(5)田間管理:
①生長期水、肥、溫度和光照強度管理:
水分:定期澆水,保持畦田的濕度為其飽和度的50%;
溫度:緩苗后到坐果前,保持畦田高溫為22℃,低溫15℃低溫時間保持7h;坐果后,保持畦田高溫為22-25℃,低溫15℃低溫時間保持8h;
光照:坐果前,保持光照強度為45001x,光照時間為8h;結果期,保持光照強度為40001x,光照時間為lOh;
追肥:定植40天后,新根開始生長,可用腐熟糞水稀釋3倍淋施,每隔10天施一次,每株5kg,從種植第二年開始,每隔20天施用糞水15kg,0.15kg尿素,9個月后每株施0.5kg氯化鉀;另外,除了進行上述施肥外,分別在新葉期、坐果期、中果期、采果前15天各葉面和根部噴施含硒制劑,其中所述含硒制劑的組成為:按重量份計,硒菇菌糠2份,亞硒酸鈉3份,尿素5份,過磷酸鉀15份,磷酸鈣15份,腐植酸2份,去離子水20份;
②修剪整枝:在定植后,在主干40cm處短截,選留3條方向各異的枝條作主技,主技與主干垂直線呈45°角,主枝過于直立,要用繩拉大分枝角度,主枝老熟后,保留30cm后短截;
③病蟲害防治:加強管理,增強樹勢,發(fā)病時及時噴相應的藥物。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