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煙葉種植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提高煙葉香氣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煙葉,一年生草本,茄科。植株被腺毛,高1米左右。葉柄不明顯或成翅狀柄。用手摸起來,葉發黏。圓錐花序頂生。花萼筒狀,花冠漏斗狀,形似軍號,末端粉紅色。蒴果,種子黃褐色。原產于南美洲,世界各地有栽培。煙葉為煙草工業的原料。據歷史文獻記載,我國的煙草是16世紀相繼由菲律賓、越南、朝鮮傳入,很快為人們所接受。經過四百余年的種植和傳播,煙草在我國的分布已經十分廣泛,東起黃海之濱,西至伊犁地區,南起海南島,北迄白山黑水間,在經度74°-135°,緯度80°—53°范圍內,從低于海平面的吐魯番盆地到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山區,到處都留下了煙草的足跡。香氣是鑒定煙葉品質的重要因子之一,煙葉香氣是茶鮮葉在制茶過程中進行復雜的生化工藝而產生的,加工工藝對煙葉香氣有一定影響,但最關鍵的是煙鮮葉的品質。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煙葉香氣的種植方法。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提高煙葉香氣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煙葉葉面剛由綠色轉為黃色時,每隔1天,在煙葉表面霧噴一次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和藤椒籽浸提液混合液,直至葉面落黃6-7成時停止。所述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在制作時,將珊瑚菌種種子液按2-3%的比例接種至氨基酸母液搖瓶中,在30-32℃下以120-150r/min的轉速培養12-15天,將培養物在壓強為1.3-1.5Kg/cm2,溫度為100℃下以200-250r/min的攪拌速率攪拌處理20-22分鐘,得到珊瑚菌菌絲培養液;所述氨基酸母液中水分含量在30-35%、氨基酸含量在45-48%、PH值:5.6-6;所述藤椒籽浸提液在制作時,將藤椒籽與90%乙醇按1:7的體積比混合,45-48℃下回流浸提8-10小時,濾過,濃縮至原體積的1/3得到藤椒籽浸提液;所述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和藤椒籽浸提液混合液具體制作時,將珊瑚菌菌絲培養液與藤椒籽浸提液混合后,攪拌均勻后,向混合液中通入電場強度為35-38Kv/cm的高壓脈沖電場處理,處理脈沖數為120-125個。具體操作時,將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和藤椒籽浸提液混合液霧噴于煙葉上,霧化顆粒粒徑在12-15μm;具體操作時,每次霧噴時間選擇在中午12點-1點間,每次霧噴結束,在煙葉上層覆蓋一層黑色遮光膜。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在煙葉葉面剛由綠色轉為黃色時,每隔1天,在煙葉表面霧噴一次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和藤椒籽浸提液混合液,能顯著提高煙葉生長過程中香味物質的積累,并對提高煙葉中綠原酸含量有較好幫助,最終得到的煙葉經烤制后,香味濃郁,感官評分較高。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提高煙葉香氣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種提高煙葉香氣的種植方法,是在煙葉葉面剛由綠色轉為黃色時,每隔1天,在煙葉表面霧噴一次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和藤椒籽浸提液混合液,直至葉面落黃6成時停止。所述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在制作時,將珊瑚菌種種子液按2%的比例接種至氨基酸母液搖瓶中,在30℃下以120r/min的轉速培養12天,將培養物在壓強為1.3Kg/cm2,溫度為100℃下以200r/min的攪拌速率攪拌處理20分鐘,得到珊瑚菌菌絲培養液;所述氨基酸母液中水分含量在30%、氨基酸含量在45%、PH值:5.6;所述藤椒籽浸提液在制作時,將藤椒籽與90%乙醇按1:7的體積比混合,45℃下回流浸提8小時,濾過,濃縮至原體積的1/3得到藤椒籽浸提液;所述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和藤椒籽浸提液混合液具體制作時,將珊瑚菌菌絲培養液與藤椒籽浸提液混合后,攪拌均勻后,向混合液中通入電場強度為35v/cm的高壓脈沖電場處理,處理脈沖數為120個。具體操作時,將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和藤椒籽浸提液混合液霧噴于煙葉上,霧化顆粒粒徑在12μm;具體操作時,每次霧噴時間選擇在中午12點-1點間,每次霧噴結束,在煙葉上層覆蓋一層黑色遮光膜。實施例2、一種提高煙葉香氣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種提高煙葉香氣的種植方法,是在煙葉葉面剛由綠色轉為黃色時,每隔1天,在煙葉表面霧噴一次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和藤椒籽浸提液混合液,直至葉面落黃7成時停止。所述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在制作時,將珊瑚菌種種子液按3%的比例接種至氨基酸母液搖瓶中,在32℃下以150r/min的轉速培養15天,將培養物在壓強為1.5Kg/cm2,溫度為100℃下以250r/min的攪拌速率攪拌處理22分鐘,得到珊瑚菌菌絲培養液;所述氨基酸母液中水分含量在35%、氨基酸含量在48%、PH值:6;所述藤椒籽浸提液在制作時,將藤椒籽與90%乙醇按1:7的體積比混合,48℃下回流浸提10小時,濾過,濃縮至原體積的1/3得到藤椒籽浸提液;所述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和藤椒籽浸提液混合液具體制作時,將珊瑚菌菌絲培養液與藤椒籽浸提液混合后,攪拌均勻后,向混合液中通入電場強度為38Kv/cm的高壓脈沖電場處理,處理脈沖數為125個。具體操作時,將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和藤椒籽浸提液混合液霧噴于煙葉上,霧化顆粒粒徑在15μm;具體操作時,每次霧噴時間選擇在中午12點-1點間,每次霧噴結束,在煙葉上層覆蓋一層黑色遮光膜。以下結合具體種植試驗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在同一煙葉園選擇一塊試驗地,該試驗地種植的均為相同品種,相同時間種植的白肋煙,隨機劃分為5塊,每塊面積50㎡,試驗分為實驗組、對照組1、對照組2、對照組3、對照組4五組,每組一塊地,實驗組按照實施例1方法管理煙葉;對照組1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僅噴灑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對照組2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僅噴灑藤椒籽浸提液;對照組3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將珊瑚菌菌絲培養液和藤椒籽浸提液混合液替換成水;對照組4不做任何處理;將各組采摘得到的煙葉按相同工藝烤制成成品煙葉,請10名煙葉專家組成的感官評價小組對其香氣進行感官官評分,并用氣相色譜(GC)分析茄酮、β-大馬酮、香葉基丙酮、氧化紫羅蘭酮、二氫獼猴桃內脂、新植二烯等煙葉主要香氣成分的含量,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其中對照組4中各成分含量均按100%表示,其余各組在照組4含量的基礎上以增加或減少百分比含量表示,結果見表1:組別茄酮β-大馬酮香葉基丙酮氧化紫羅蘭酮二氫獼猴桃內脂新植二烯香氣感官評分綠原酸含量(%)實驗組1151131271201201181181.66對照組11131091121141101151071.42對照組21011001021001131021041.57對照組31001001001001001001001.28對照組41001001001001001001001.30由表1可知,采用本發明種植獲得的煙葉中主要香氣成分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煙葉中綠原酸的含量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當前第1頁1 2 3